金耀集團李靜:搭建技術創新體系 製劑出口進入快車道

2020-12-26 和訊

長江商報消息 從一家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地方國有企業,到推動原料藥和製劑藥「雙輪聯動,縱深發展」戰略並取得喜人成果,從一家瀕臨虧損的國內製藥企業,到走出「國門」並擁有多項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證的國際化企業集團,從2007年前銷售額10億元的國內藥企,到涵蓋口服、注射、外用等幾乎所有激素類產品、年銷售額30億元的國際化激素藥「精品店」……天津金耀集團有限公司在過去10多年中,走出了一條科技引領、雙輪驅動、縱深發展的國際化特色之路,而成功帶領金耀集團轉型發展的「領路人」正是金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靜。

主動擔當藥企「抗疫」責任

4月1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耀集團生產車間內依然一片忙碌。步入乾淨明亮的製藥車間,為了抗擊疫情保障生產的「標語」隨處可見。

金耀集團的產品結構向來以激素類藥物和急搶救藥物見長,在此次抗擊疫情期間,金耀集團和疫情防控急需產品相關的車間一直沒有停工。李靜介紹說,從1月24日大年三十開始正式恢復生產,公司上下勠力同心保障各類防疫藥物加緊生產供應。2月17日開始,金耀集團全部企業開始復工復產,不到一周時間內,所有企業投入生產。

「疫情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存在一定影響,部分產品的銷售沒有進入到正常化狀態。但是,同時市場也帶來了機遇。」李靜介紹說,「隨著近期國外疫情的急劇變化,國內的原料藥出口需求增加,對國內醫藥企業原料藥生產帶來機遇。金耀集團控股子公司天藥股份(600488,股吧)的皮質激素原料藥目前已實現滿負荷生產,月產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組建於2001年的金耀集團,前身為1939年創建的天津製藥廠和1930年創建的偉迪氏製藥廠,是一家具有80多年歷史的大型製藥集團。目前,金耀集團已經成為亞洲皮質激素類藥物生產企業和國內胺基酸原料藥生產企業,也是中國專業化小容量注射液生產企業和國內胺基酸輸液產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皮質激素原料藥及製劑、胺基酸原料藥及製劑、心腦血管藥物、中成藥等350多種產品。

謀求轉型始於「國際化」

金耀集團是一家脫胎於原料藥生產企業的集團公司。近二十年來,金耀人發現,僅僅憑著原料藥出口對於藥企長遠發展而言存在短板效應,必須通過轉型實現公司長遠效益提升。2008年開始,金耀集團開啟國際化戰略,通過開展國際化製劑註冊來推動公司轉型,真正實現效益和創新能力的根本躍升。

轉型戰略初期最難的是轉觀念。金耀集團是一家擁有80多年歷史的原料藥國有企業,製劑藥物製作非常少,整個企業團隊對製劑的研發、生產、市場營銷都需要一個熟悉過程,需要從過去原料藥的經營思路轉換到製劑生產的思路上來。李靜介紹說:「確定國際化戰略目標從技術層面雖然有難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去突破,但最難的還是團隊觀念意識的轉變。這個觀念的轉變和下決心的過程,並不輕鬆。」

轉型戰略面臨的另外一個難點就是技術瓶頸的突破,尤其是對於FDA標準的理解和具體做法的操作。最開始,在金耀集團內部對於研發的流程、註冊資料的整理等,都不是理解得很透徹,甚至有很多不惑。「通過聘請外部專家顧問,金耀的技術團隊對FDA法規的理解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例如,膠囊外殼上印字的油墨,FDA要求要對油墨做深度調研,對油墨的滲透性和兼容性等都要做研究。過去,金耀集團在這方面並無積累,所以基本上是從頭開始學習很多新的分析方法、工藝方法等,在沒做成之前有一定難度。」李靜說。

為了實現「以點帶面」的國際化目標,從2008年開始,金耀集團努力從甲波尼龍片這一品種開始發力,「闖出一條新路來」。自2008年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到2018年甲潑尼龍片FDA獲批,這一個產品就用了10年時間。用10年的時間把藥品的國際化註冊、國際化研發、質量管理體系等都全面提高到FDA的標準,進而帶動研發、質量管理、產品註冊和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提升,陸續實現與國際接軌,帶動公司各方麵團隊的整體提升。

國際化戰略「開花結果」

從2008年開始起步到2018年,金耀集團國際化發展是不斷探索、不斷積累的過程,隨著這10年裡人員的不斷培養、體系的搭建、研發水平的提高,金耀集團的國際化戰略終於「開花結果」。

李靜介紹,首先,海外註冊製劑產品FDA批覆的速度明顯提升。目前金耀集團已經有甲潑尼龍片等3個品種5份ANDA共計11個品規獲得批准,1個產品處於註冊審核中,十餘個產品處於註冊前準備階段。目前,國際化產品的註冊速度越來越快,第一個品種從啟動立項到批准用了10年時間,第2個品種就縮短到5年,而第三個品種只用了不到2年,更是創造了從申報到獲批11個月的速度。按照金耀集團目前在研的產品管線布局,未來每兩年就可以獲得1-2個新品種的批准。

其次,伴隨著國際化步伐加快,整個金耀集團的研發和質量體系的搭建取得顯著成績。在國際化戰略實施伊始,金耀集團就確定了從研發設計到註冊標準,再到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都完全按照FDA的標準實現高起步,並且國內研發的項目也同步向國際化標準看齊。這種超前的思維意識讓金耀集團嘗到了甜頭,繼甲潑尼龍片在FDA批准之後,金耀集團只用了1年多時間通過中美共線生產註冊的「綠色通道」模式獲得了該品種國內補充申請批准,成為國內該品種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

再次,在國際營銷方面,自2018年首個FDA品種獲批以來,金耀集團的製劑藥品出口歐美市場的營銷體系正在加速建設。公司已經搭建了專門的業務子公司,並且成功籤約了美國市場多個合作夥伴。「從研發、質量體系再到市場營銷等各方面,金耀集團的國際化戰略已經步入正軌。」李靜說。

李靜進一步表示,金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天藥股份歷來是金耀集團國際化展示的重要窗口。目前,天藥股份的原料藥中有約60%的產品出口,覆蓋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的出口創匯額超過1億美元。天藥股份的原料藥已在美國市場完成14個品種註冊,在歐洲有7個品種的產品證書。天藥股份的原料工廠已通過美國、日本、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認證。金耀集團近年來堅持雙輪驅動的國際化戰略,通過原料藥產品進一步延伸發展製劑產品優勢,開展各類國際註冊項目。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均圍繞金耀集團的戰略規劃完成了口服、眼用、外用、無菌注射等激素產品的管線布局和海外註冊規劃。

全新升級瞄準「全球甾體激素專家」

李靜說,甲潑尼龍這個品種實現突破之後,金耀後續獲批FDA的藥品數量和品種明顯增多。2018年,金耀集團開始實施最新的「十年戰略」,上下開始發力甾體激素「精品店」策略,受益於前期甲潑尼龍片等產品的國際化成功案例,金耀的最新十年戰略實際上也是一份進軍國際化的戰略規劃。

李靜介紹,之所以制定「十年戰略」,一是因為公司在原料藥和激素上有優勢;二是因為在2009年「二次創業」時,公司發現在製劑「短板」方面與其他公司的差距很明顯,不應完全放棄原料藥優勢前提下去隨意選擇製劑行業,而應在原料藥優勢的基礎上去延伸製劑;三是經過分析全球製藥企業的產品結構,金耀集團發現,雖然很多國際製藥大企業都有甾體激素產品領域,但尚未形成激素產品的全品種布局。金耀集團確定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做到在激素藥物領域的全覆蓋,包括口服、注射、外用、吸入等全品種劑型,真正成為全球激素領域全品類巨頭。只有率先做到激素品類齊全,才能相對容易擁有較好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國際化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激素類「精品店」。

金耀集團的十年戰略,概括地說是「專而精」,在具體行動上,圍繞三個方面展開。

第一方面是研發技術:通過建設原料藥製備、吸入給藥、無菌製藥、透皮吸收製劑、質量一致性評價、FDA標準註冊等六大技術創新平臺,實現技術突破,搶佔技術制高點,引領集團實現高質量升級發展。

第二方面是產品結構:達到製劑產品品種最全、劑型最多、臨床使用範圍最廣、國際國內同步註冊。使得未來十年企業過億元的製劑品種達到10個以上。

第三方面是質量保障:通過開展國際化戰略逐步建立原料和製劑兩大質量體系,不斷提升重點產品質量水平與標準,為產品國際化提供質量保障。

李靜進一步表示,在市場方面也需要拓寬全球化視野,實施大品種和創新品種戰略,重點鞏固和開發歐美等高端市場,以高端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拓展全球市場覆蓋面和佔有率。強化學術營銷和市場服務,建立一流的信息化服務鏈,打造激素專家形象。

目前,圍繞國際化戰略,金耀集團深耕搭建技術創新體系,完成了以集團層面戰略引領、研發中心技術支撐、下屬企業承載轉化的三級技術轉化體系。其中,集團的技術管理部門作為管理核心,負責研發項目總體布局、管理和協調,在技術創新體系中作為決策系統,在立項、項目組織和協調等方面發揮管理作用;集團下屬研究院作為研發中心,同時聯合國內外研發機構及各類資源為擴展,在技術創新體系中作為動力系統,發揮研發核心作用;集團下屬各生產企業作為轉化核心,負責國際化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轉移落地,並配套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在技術創新體系中作為承載系統,發揮產業化實施作用。

(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天津金耀集團製劑出口進入快車道——以國際化戰略拉動轉型
    其次,伴隨企業國際化步伐加快,其研發體系、質量體系也同步提升。再次,在國際營銷方面,金耀集團製劑藥品出口歐美市場的營銷體系正在加速建設。公司已搭建起專門的業務子公司,並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機構建起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從研發、質量體系到市場營銷等各方面來看,金耀集團國際化戰略均已步入正軌。」李靜表示,金耀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天藥股份歷來是金耀集團國際化戰略的重點。
  • [公告]天藥股份:天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擬對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
    (3)研發優勢: 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依託天津金耀集團有限公司在原料藥科研開發生產方面的龍頭地位,以下屬股份公司優勢原料藥為切入點,對集團公司獨有的、具有壟斷市場地位的原料藥產品下遊製劑進行大力開發,進一步加大高端製劑產品研究力度,培育國際領先水平的「緩控釋技術」、「透皮吸收給藥系統」、「脂肪乳劑」等核心技術,完成多種新劑型產品的開發
  • 章津銘:衷中參西,矢志中藥製劑傳承創新
    「將納米技術應用於中藥高效遞送,將為中藥製劑的創新帶來契機,為中西醫聯合使用提供思路。」「立足川產道地中藥資源優勢和特色,開發創新敷貼、藥妝、創面敷料等健康產品,助力中藥大健康產品多元化和中藥產業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價值。」
  • 從「仿製」到「仿創」進階樣本:苑東生物加碼創新研發 原料藥製劑...
    隨著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常態化發展趨勢,仿製藥逐漸進入微利時代,聚焦高技術壁壘的創新藥、生物藥將成為醫藥企業關注的焦點,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進行研發戰略的調整,在聚焦重點仿製藥研發的同時,加大創新藥、生物藥的研發投入。我國醫藥行業仍處在行業政策、法規變革時期,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逐步實施由仿製藥向創新藥、生物藥研發到仿創結合的研發戰略。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製劑產品出口發達國家實現「零」突破網上購藥,消費者多長時間能收到藥品?重慶植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植恩藥業」)給出的答案是:半小時。「如今,網上購藥就像訂外賣一樣方便。」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表示,當前,我市醫藥產業積極進軍零售終端市場,構築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零售市場體系。
  • 盛通成立教育研究院,聯合北師大搭建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平臺
    盛通股份總裁慄延秋、董事長賈春琳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部長朱旭東、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共同為盛通教育研究院成立揭牌 芥末堆訊 9月28日,在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盛通股份(002599)旗下的盛通教育研究院宣布成立,同時盛通教育研究院還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籤訂了合作協議,宣布將共同搭建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平臺
  • 技術體系創新賦能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
    &nbsp&nbsp&nbsp&nbsp日前,寧夏西夏王葡萄酒業公司參與的「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技術體系創新與應用」榮獲寧夏2019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國資新新 | 無線電集團聚焦體制機制改革 以創新基因激發新活力
    自此,無線電集團開啟了國有企業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的步伐:集團通過解困轉制在瀕臨破產中起死回生,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構建「三個命運共同體」激發企業活力,搭建多層次資本平臺創造企業倍增式發展……2018年,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並改組為廣州市首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再一次走在了廣州國企改革的前列。
  • 豐原集團:蚌埠片區的技術創新「領頭羊」
    【歐洲時報記者戴九悅報導】一次性碗、餐盒、吸管……在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展覽大廳內,陳列的由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所製成的物品吸引了「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的駐足參觀。「安徽自貿試驗區面面觀·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安徽行」記者團參觀豐原集團。(圖片來源:胡海 攝)「生物新材料聚乳酸是以玉米等含澱粉生物質或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經過生物發酵乳酸提取聚合而成,具有環保、無毒、可降解等優點,可完全替代塑料製品,應對白色汙染。」
  • 麗珠集團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完善的營銷體系與專業化的營銷團隊  本集團對營銷工作實行精細化管理,不斷完善營銷體系建設,優化激勵考核機制,不斷加強學術營銷及終端推廣,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逐步構建了製劑產品(含處方藥及非處方藥)、診斷試劑及原料藥等業務領域的專業化營銷團隊,形成較為完善的營銷體系;本集團各個領域營銷管理團隊及為本集團提供專業銷售服務人員近萬人,營銷網絡覆蓋全國各地乃至境外相關國家和地區,包括主要的醫療機構、連鎖藥店
  • 新動能·新山東丨科技創新驅動,重點項目帶動 紅色藥企走出「新華...
    智能化提檔升級,大製劑創新性部署,「網際網路+」構築電商新業態……作為一家走過77年曆程的紅色國企,新華製藥在省市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背景下,立足創新求變,通過新動能的厚積薄發,促進產業向高端轉型,在全領域不斷延展出新的生命周期。
  • 戰疫「e起來」①為60萬師生兩天搭建空中教育快車道
    記者今(10)日從東莞移動獲悉,在接到東莞市教育局在線教育平臺支撐需求後,東莞移動迅速調集核心骨幹力量和相關資源,並特意調集全國8個數據中心作為節點同步提供網絡接入服務,前後僅歷時兩天便協同該局為東莞師生搭建起這一「空中教育快車道」。
  • 天貓國際:不斷為海外品牌搭建入華「快車道「
    進博會期間,跨境電商天貓國際品質聯盟與強生集團、資生堂等企業以及國際權威機構sgs、德國萊茵、美國UL等互動交流,達成一致,品質聯盟成各大商家和機構共同的關注重點。據介紹,品質聯盟致力於將"品質"+"正品"的心智傳遞給消費者,這些心智不僅是商品本身,還包括服務。
  • DIA現場:我國創新藥發展駛入快車道 兩大難題亟待解決
    國內創新藥市場逐年增大,研發管線數量佔據全球8%我國醫藥創新成果質和量在過去幾年有很大發展,研發管線數量佔據全球8%,僅次於美國的48%,高於傳統製藥強國英國、德國、日本。已進入第二梯隊,並且成為該梯隊的領先者。
  • 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興嘉生物成立聯合創新中心
    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為依託組建,擁有生物工程實驗室、發酵工程實驗室、微生物選育實驗室、質量標準研究室、製劑與蛋白純化研究室、檢測技術研究室等多個功能化實驗室,並在河北灤平、涿州、豐寧,北京昌平建立了豬、雞和水產飼料安全與生物學效價評價基地等多個研發中心和實驗基地,搭建了生物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實驗室研究、小試工藝開發、中試技術熟化及成果產業化的高效研發平臺
  • 封亮:守正創新推進中藥現代化
    「團隊的力量」2018年8月,賈曉斌和封亮牽頭成立了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組分結構創新中藥實驗室。實驗室包括組分結構中藥創新平臺、中藥再評價再發現再創新平臺,形成組分發現與效應評價技術體系、組分生物藥劑學性質評價技術體系、組分釋藥系統設計與評價技術體系、中藥製劑物料性質及製劑處方優化技術體系、中藥多維質控技術體系以及兒科中藥研究技術體系等。
  • 【新舊動能轉換看煙臺】綠葉製藥:依託創新平臺建設 積極進行全球...
    微球示意圖  瞄準臨床需求,深耕高難度製劑創新  高難度製劑創新是綠葉製藥的重點方向之一,早在十多年前公司已開始布局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創新技術平臺,並陸續在中國比如綠葉製藥自主研發的創新製劑力撲素(紫杉醇脂質體),這種製劑運用脂質體與靶向給藥技術,對原研藥Taxol(紫杉醇)的臨床缺陷進行改良。它將難溶於水的紫杉醇包封在脂質體雙分子層中,不再使用易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聚氧乙基代蓖麻油與無水乙醇混合溶媒,在保持紫杉醇特有療效的前提下提高了其臨床使用的安全性,並減少不良反應。通過製劑改良既能更好的滿足臨床需求,也可延長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
  • 商業健康險創新體系升級,如何實現1+1>2?
    商業健康險進入了空前的繁榮發展期。AI心助醫 轉型突圍——微軟助力醫療健康行業數位化革新系列活動的第四期將自己的探討中心放到了正在駛入快車道的商業健康險行業。圍繞著商業健康險與醫保之間的協同關係、保險用戶的健康管理生態搭建、VIP客戶服務對維持客戶黏性的幫助、中國醫療保險科技全景分析等多個角度,與會的嘉賓們在黃浦江畔暢談商業健康險的當下格局與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