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初肇威 孫奉娟 杜昶 淄博報導
包裝線機器人將藥品進行運送
一條幾十米長的包裝生產線只有3名員工看守,隨著機械臂的快速移動,自動裝箱的藥品通過傳送帶直達智能化立體倉庫。
這樣的場景,如今每天都會在山東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的生產車間「上演」。
智能化提檔升級,大製劑創新性部署,「網際網路+」構築電商新業態……作為一家走過77年曆程的紅色國企,新華製藥在省市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背景下,立足創新求變,通過新動能的厚積薄發,促進產業向高端轉型,在全領域不斷延展出新的生命周期。
10個人同時操作40萬件貨物儲存智能化、自動化裝備促轉型升級
在生產製造領域,新華製藥可以說是一個「大體量」的「成長型」企業。化學原料藥4萬噸/年,固體製劑280億片/年,小容量注射劑10億支/年,膠囊15億粒/年。
一組數據,簡單明了地詮釋了什麼是「大體量」、「成長型」。
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賀同慶
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賀同慶在採訪中表示,「大體量」背後是新華製藥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智慧化布局。「根據藥品生產的特點,我們把建立科技優勢作為企業發展的切入點,大力開展了『機器換人』工程,以智能化、自動化的裝備促進轉型升級。」
面對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製造業高端化競爭日益激烈、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日趨廣泛,「智慧化工廠」的布局似乎已成為大勢所需。
自2018年以來,新華製藥共計投資上億元推進原料藥生產合成單元的連續化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以減輕職工勞動強度、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2019年內完成改造項目15個。一批智能生產線、智能製造系統相繼投入運行,公司的設備運行管理、動力供應、能源供應等系統實現了遠程智能化控制。
製藥、包裝、入庫,在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生產車間,一條幾十米長的包裝生產線只有3名員工看守,隨著機械臂的快速移動,自動裝箱的藥品通過傳送帶直達智能化立體倉庫。賀同慶說:「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是新華實施先進位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重要支撐項目,總投資8億多元,設計固體製劑生產能力200億片/年,項目投入使用後,生產車間與倉儲中心通過自動傳輸帶實現原輔料、包裝材料、成品等的轉移,年降低運輸費用約20%以上;倉儲中心為全自動立體庫,採用了碼垛機器人、堆垛機、AGV小車等國產先進智能設備,通過電腦控制實現成品出庫、入庫,10個人可同時操作40萬件貨物儲存。」
自動化生產線上的藥品
據了解,目前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實施的公司第一個MES項目,已經入選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智慧工廠助推產業升級換代,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最終目的是產業的優化升級,對新華製藥來說,充分發揮人工智慧、高新技術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的技術優勢和「頭雁」效應,既然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必然選擇。
研發創新+人才為本大製劑戰略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實施「大製劑戰略」,突出做強、做大製劑,繼續鞏固穩定發展原料藥,從原料藥為主調整為原料、製劑並重,近年來,新華製藥動作頻頻。
賀同慶告訴記者,所謂「大製劑戰略」就是要做強、做大製劑,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乃至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聚焦大品種,做大、做強數個銷售過億的製劑產品,徹底改變原料藥比重較大的局面。「舉個通俗的例子,就是我們從生產『麵粉』到生產『麵包』,再到生產『化妝品』的轉變。」
極具代表性的便是新華製藥「十朵金花」,即十大名牌製劑產品。防治血栓的經典用藥介寧(阿司匹林腸溶緩釋片),新一代胃腸道用藥舒泰得(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新一代口服降糖藥佳和洛(格列美脲片),國家3.1類新藥保暢(聚卡波非鈣片),皆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更適合腸胃嬌嫩的兒童的百佳利(小兒四維葡鈣片),市場銷量國內領先,經典解熱鎮痛藥布洛芬片,遠銷歐美等高端市場……
新華製藥總部大樓
研發創新和資本運作是新華製藥布局製劑市場依託的兩大手段。
面對醫藥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華製藥加大研發投入,近年來每年研發投入過億元,用於研發及科技活動經費超過了主營業務收入的5%。構築起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崗位、碩士聯合培養點等六大人才平臺。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等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形成了由5名院士、2名國家重點工程人才專家、1名、6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4名國際技術專家以及280餘名碩博士、1000多名本科生組成的人才隊伍。
如今,新華製藥已有14個產品通過美國FDA檢查,10個產品獲得歐盟COS證書,製劑通過了MHRA和IDA檢查,今年1月份,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零缺陷通過FDA現場檢查。成為全原料藥出口五強、製劑出口十強企業,國家首批實施製劑國際化戰略先導企業。
抓住大數據風口、跨領域布局紮實推進「網際網路+醫養健康」新業態
健康醫療大數據像土地、石油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未來十幾年,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也是大力發展健康產業體系、大幅提升健康服務能力的黃金期。
新華製藥顯然看到了「網際網路+醫養健康」這一商業模式的創新契機。並以此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又一抓手,開始深耕網際網路+醫療醫藥領域,致力於為每一個家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優質健康服務。
新華醫藥電商創新園健康體驗館
「我們以電商創新園為依託,不斷開拓新領域,搭建全網全覆蓋的電商雲平臺,實現了B2C、B2B、B2B2C、新零售、健康城市、電商孵化、網際網路醫院合作等多業態共同發展,電商銷售額自2015年以來複合增長超過200%。」據介紹,2016年,新華製藥與淄博市人民政府、京東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淄博市公立醫院範圍內,建設「淄博市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試點處方外流項目。2018年,與阿里集團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新零售、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醫療」等多領域深入合作,目前已順利通過阿里國際站現有通過率僅佔平臺總量8%的金品供應商認證。
2019年,新華製藥以淄博為新的起點,持續推進區域醫養健康的發展,先後與淄博市中心醫院、淄博市第一醫院、淄博市婦幼保健院三家區域龍頭醫療機構戰略合作,打造特色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並在疫情期間以無接觸式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攜手戰略合作夥伴上線發熱在線門診、中醫門診及送藥到家服務等,進行全國範圍內的用戶義診,服務全國用戶超萬人,同城配送近千單。
「對新華製藥來說,『網際網路+醫養健康』的產業鏈推進只是邁出了試水的第一步。」賀同慶表示,未來公司也將在醫保在線支付與慢病管理等領域深入探索,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便捷、多層次的醫療服務及更優惠、更多樣的用藥體驗。「新時代、新動能,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股東之一,相信隨著未來中心的投入使用,這條打造健康領域品牌聯盟的道路,我們會在創新驅動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