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能·新山東丨科技創新驅動,重點項目帶動 紅色藥企走出「新華...

2020-12-25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雪 初肇威 孫奉娟 杜昶 淄博報導

  包裝線機器人將藥品進行運送

  一條幾十米長的包裝生產線只有3名員工看守,隨著機械臂的快速移動,自動裝箱的藥品通過傳送帶直達智能化立體倉庫。

  這樣的場景,如今每天都會在山東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的生產車間「上演」。

  智能化提檔升級,大製劑創新性部署,「網際網路+」構築電商新業態……作為一家走過77年曆程的紅色國企,新華製藥在省市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背景下,立足創新求變,通過新動能的厚積薄發,促進產業向高端轉型,在全領域不斷延展出新的生命周期。

  10個人同時操作40萬件貨物儲存智能化、自動化裝備促轉型升級

  在生產製造領域,新華製藥可以說是一個「大體量」的「成長型」企業。化學原料藥4萬噸/年,固體製劑280億片/年,小容量注射劑10億支/年,膠囊15億粒/年。

  一組數據,簡單明了地詮釋了什麼是「大體量」、「成長型」。

  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賀同慶

  山東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賀同慶在採訪中表示,「大體量」背後是新華製藥由點到線再到面的智慧化布局。「根據藥品生產的特點,我們把建立科技優勢作為企業發展的切入點,大力開展了『機器換人』工程,以智能化、自動化的裝備促進轉型升級。」

  面對勞動力價格的上漲、製造業高端化競爭日益激烈、自動化技術發展應用日趨廣泛,「智慧化工廠」的布局似乎已成為大勢所需。

  自2018年以來,新華製藥共計投資上億元推進原料藥生產合成單元的連續化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以減輕職工勞動強度、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和效益。2019年內完成改造項目15個。一批智能生產線、智能製造系統相繼投入運行,公司的設備運行管理、動力供應、能源供應等系統實現了遠程智能化控制。

  製藥、包裝、入庫,在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生產車間,一條幾十米長的包裝生產線只有3名員工看守,隨著機械臂的快速移動,自動裝箱的藥品通過傳送帶直達智能化立體倉庫。賀同慶說:「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是新華實施先進位造、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重要支撐項目,總投資8億多元,設計固體製劑生產能力200億片/年,項目投入使用後,生產車間與倉儲中心通過自動傳輸帶實現原輔料、包裝材料、成品等的轉移,年降低運輸費用約20%以上;倉儲中心為全自動立體庫,採用了碼垛機器人、堆垛機、AGV小車等國產先進智能設備,通過電腦控制實現成品出庫、入庫,10個人可同時操作40萬件貨物儲存。」

  自動化生產線上的藥品

  據了解,目前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實施的公司第一個MES項目,已經入選山東省「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慧」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智慧工廠助推產業升級換代,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最終目的是產業的優化升級,對新華製藥來說,充分發揮人工智慧、高新技術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的技術優勢和「頭雁」效應,既然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必然選擇。

  研發創新+人才為本大製劑戰略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實施「大製劑戰略」,突出做強、做大製劑,繼續鞏固穩定發展原料藥,從原料藥為主調整為原料、製劑並重,近年來,新華製藥動作頻頻。

  賀同慶告訴記者,所謂「大製劑戰略」就是要做強、做大製劑,發展高附加值的產品,乃至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聚焦大品種,做大、做強數個銷售過億的製劑產品,徹底改變原料藥比重較大的局面。「舉個通俗的例子,就是我們從生產『麵粉』到生產『麵包』,再到生產『化妝品』的轉變。」

  極具代表性的便是新華製藥「十朵金花」,即十大名牌製劑產品。防治血栓的經典用藥介寧(阿司匹林腸溶緩釋片),新一代胃腸道用藥舒泰得(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新一代口服降糖藥佳和洛(格列美脲片),國家3.1類新藥保暢(聚卡波非鈣片),皆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更適合腸胃嬌嫩的兒童的百佳利(小兒四維葡鈣片),市場銷量國內領先,經典解熱鎮痛藥布洛芬片,遠銷歐美等高端市場……

  新華製藥總部大樓

  研發創新和資本運作是新華製藥布局製劑市場依託的兩大手段。

  面對醫藥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華製藥加大研發投入,近年來每年研發投入過億元,用於研發及科技活動經費超過了主營業務收入的5%。構築起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崗位、碩士聯合培養點等六大人才平臺。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等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形成了由5名院士、2名國家重點工程人才專家、1名、6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4名國際技術專家以及280餘名碩博士、1000多名本科生組成的人才隊伍。

  如今,新華製藥已有14個產品通過美國FDA檢查,10個產品獲得歐盟COS證書,製劑通過了MHRA和IDA檢查,今年1月份,新華製藥現代醫藥國際合作中心零缺陷通過FDA現場檢查。成為全原料藥出口五強、製劑出口十強企業,國家首批實施製劑國際化戰略先導企業。

  抓住大數據風口、跨領域布局紮實推進「網際網路+醫養健康」新業態

  健康醫療大數據像土地、石油一樣,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未來十幾年,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大有作為的關鍵時期,也是大力發展健康產業體系、大幅提升健康服務能力的黃金期。

  新華製藥顯然看到了「網際網路+醫養健康」這一商業模式的創新契機。並以此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又一抓手,開始深耕網際網路+醫療醫藥領域,致力於為每一個家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優質健康服務。

  新華醫藥電商創新園健康體驗館

  「我們以電商創新園為依託,不斷開拓新領域,搭建全網全覆蓋的電商雲平臺,實現了B2C、B2B、B2B2C、新零售、健康城市、電商孵化、網際網路醫院合作等多業態共同發展,電商銷售額自2015年以來複合增長超過200%。」據介紹,2016年,新華製藥與淄博市人民政府、京東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淄博市公立醫院範圍內,建設「淄博市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試點處方外流項目。2018年,與阿里集團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新零售、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醫療」等多領域深入合作,目前已順利通過阿里國際站現有通過率僅佔平臺總量8%的金品供應商認證。

  2019年,新華製藥以淄博為新的起點,持續推進區域醫養健康的發展,先後與淄博市中心醫院、淄博市第一醫院、淄博市婦幼保健院三家區域龍頭醫療機構戰略合作,打造特色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並在疫情期間以無接觸式服務助力疫情防控,攜手戰略合作夥伴上線發熱在線門診、中醫門診及送藥到家服務等,進行全國範圍內的用戶義診,服務全國用戶超萬人,同城配送近千單。

  「對新華製藥來說,『網際網路+醫養健康』的產業鏈推進只是邁出了試水的第一步。」賀同慶表示,未來公司也將在醫保在線支付與慢病管理等領域深入探索,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專業、更便捷、多層次的醫療服務及更優惠、更多樣的用藥體驗。「新時代、新動能,作為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股東之一,相信隨著未來中心的投入使用,這條打造健康領域品牌聯盟的道路,我們會在創新驅動下,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原標題: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核心提示 ■ 中國需要在創新之路上走出自己的「S型曲線」 ■ 要想實現升級版的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是關鍵 ■ 下一步要利用政策工具促進新技術快速進入成長期
  • 「S型曲線」理論 用新動能帶動「新經濟」
    因此,新舊技術的轉換更迭,共同推動形成技術不斷進步的高峰,從而帶動「新經濟」的發展。李克強總理4月15日來北京大學國發院考察,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向總理介紹了「新經濟指數」這一最新研究成果,指數顯示,我國在傳統經濟復甦之前,新經濟最近表現非常活躍。李總理提到管理學、經濟學中的「S型曲線」理論:當舊動能增長乏力的時候,新的動能異軍突起,就能夠支撐起新的發展。
  • 山東新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立 新華製藥「老樹發新芽」發展動力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奉娟 杜昶 劉通 通訊員 扈豔華 淄博報導12月12日,山東新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論壇在新華製藥召開,這是新華製藥推進網際網路新商業發展模式的重要標誌,也是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的又一成果。
  • 謀新篇丨酷!讓創新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建設創新型雲南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深入實施科教興滇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創新非一日之功、一地之功,需打通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服務鏈。
  • 山東墨龍:易主國資 積蓄髮展新動能
    深處齊魯腹地的山東墨龍注重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歷史機遇,主動自我革新,著力「兩加一減」,不斷提升資本運作能力、科技研發能力和企業高效運轉能力,積蓄髮展新動能,爬坡過坎,紓困向好。研發創新做加法,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科技創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大作用。」
  • 淄博高新區8883.51萬重獎科技創新!淄博市火炬工作會議召開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魏玉蛟表示,淄博高新區將主動對標先進高新區,以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統領,以「發展高科技、培育新產業」為方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為抓手,以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為重點,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高端產業高地、自主創新高地、活力人才高地、對外開放高地」,建成世界級微系統科學城。
  •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道路上扶搖直上
    新華網濟南11月19日電(張哲)近三年來,山東吹響了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聚焦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山東堅持用工程的辦法推進項目建設,建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和重大項目督導服務平臺,實現重點項目坐標管理、掛圖推進。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中國夢·黃河情|中科新經濟科創園 踐行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戰略的...
    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黃河流域的沿黃中心城市,和引領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引擎,濟南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也必須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擔當起核心城市的重大使命。根據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發展規劃,濟南先行區將發展成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樣板、全國重要的科技產業創新基地和國際一流的現代綠色智慧新城,與雄安新區並稱為華北地區的雙子星。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解決好山東發展的問題,對全國特別是北方地區和產業鏈中上遊地區具有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寄予厚望,明確要求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基礎設施提升,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正「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為中國經濟增添澎湃新動能。
  • 視頻丨打造新生態 擁抱新物種 新經濟帶動下的產業突圍之路
    玉龍湖北側,幾座高大的建築拔地而起,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淄博科學城科創中心(一期)項目。科創中心項目作為淄博科學城的先導版塊,以及淄博高新區的重要科創力量,對淄博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將帶動高新科技創新產業快速發展。這裡將成為淄博高新區打造新生態、擁抱新物種的重要戰場。
  • 動力加速換擋,發展行穩致遠,威海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雁陣形」集群,威高集團、天潤集團、光威復材列入集群領軍企業庫;省級以上創新平臺數三季度達到370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第四;「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30.6%,第三產業比重持續鞏固提高……2018年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成為國家戰略。
  • 常德高新區:創新驅動 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著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常德高新區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全力加快園區在建項目的進度,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服務力度,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今年三季度園區經濟創造了逆勢上揚的「小氣候」。
  • 紀錄片《創新強國》第二集《創造新動能》
    紀錄片《創新強國》由中國科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全片以黨十八大以來制定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指導,從凝聚創新力量、夯實創新基礎、堅守創新精神、驅動創新發展四個角度,客觀真實地展示出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進程中的創新實踐和精神風貌。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9625525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97055政務動態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來源:長沙晚報
  • 「六比爭先」:創新驅動發展 溫州各地大顯身手
    特別是今年以來,組織瑞明等7個項目申報溫州自創區「卡脖子」核心技術項目,帶動研發約8000多萬元,產業化後預計新增年產值7億元、年稅收0.9億元。  三是打好項目建設翻身戰,拼出「動能轉換」加速度。堅持以項目驅動大創新帶動大發展。
  • 項目科技兩翼驅動 融創塑品三線並舞 泰安泰山區打造文化旅遊產業...
    作為山東省最大的室內冰雪場館,這一項目的建成運營,不僅填補了全市室內冰雪運動項目空白,豐富了體育旅遊產品,活躍了體育文化市場,更為加快推進全區乃至全市文化旅遊高質量融合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動能。近年來,泰山區突出全域旅遊發展和群眾文化繁榮的主線,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文化旅遊業態、實施品牌戰略,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著力完善產業經濟體系,文化和旅遊產業實現了高質量融合發展。泰山腳下,汶水之濱,碧霞湖畔,泰山區文化旅遊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 包頭市九原區:新產業聚焦新動能 新理念引領新發展
    圍繞氫能資源利用,積極對接美國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項目,著力謀劃打造氫能全產業鏈,推動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並舉,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引領。「新」動能正勁借勢乘東風,賦能新發展。在內蒙古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區,內蒙古浦景聚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國內首個萬噸級聚乙醇酸項目一期工程日前投入試生產,這標誌著九原乃至包頭新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山東全省支柱產業
    構建新發展格局,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具體到文化旅遊,「關鍵處」就在融合發展。強化高點定位,突出頂層設計,山東著力通過「文化+旅遊」「文旅+」,培育文旅新業態,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  為推進文旅融合,山東省編制出臺《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構建完善「兩大基地引領,兩極六帶支撐」的發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