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的1992年,中國經濟站上了季度GDP連續28年增長的起點。同年7月,淄博被國務院批准為「較大的市」;當年11月,淄博高新區獲批設立。在張店區北部的鄉村田野裡,長期以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城市,開始了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探索。
28年後的2020年,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步入換擋期,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戰略下,新經濟越來越成為城市競爭的關鍵變量。在10月舉行的淄博市新經濟大會上,《淄博國家高新區獨角獸生態島發展願景》重磅推出。淄博向新物種發出邀請,淄博高新區再次擔負起了新的使命。
日漸清晰的發展路徑
12月5日,初冬的淄博剛剛經歷了一場冷空氣的考驗,冬天的韻味更濃了。在淄博科學城玉龍湖畔,岸邊倔強的柳樹仍保留著冬天裡少有的綠色。玉龍湖北側,幾座高大的建築拔地而起,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淄博科學城科創中心(一期)項目。
科創中心項目作為淄博科學城的先導版塊,以及淄博高新區的重要科創力量,對淄博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也將帶動高新科技創新產業快速發展。
這裡將成為淄博高新區打造新生態、擁抱新物種的重要戰場。
「最開始從事招商工作的時候,我們沒有明確的分工,只要是好的項目就上!」淄博高新區一名從事招商工作18年的工作人員說,隨著高新區的發展和招商工作的推進,他們開始按照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行業進行分工。
精準的招商分工,是因為越來越清晰的發展路徑。
從此前的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產業集群,到今年的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及金融科技、高端物流「3+2」主導產業,淄博高新區要聚力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為進一步培育新材料技術企業,推動淄博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淄博高新區投資建設了淄博科學城新材料中試區,是國內首次在新材料領域內集成的規模化中試平臺。目前,正在建設中的中試區已籤約企業16家,涉及中試項目40餘個;重點在談項目30餘個,擬入駐院士等高層次人才60餘人、科研院所20餘家。
看準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淄博高新區在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上不遺餘力。對於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產業,也是如此。
高新區前瞻布局,近年來先後規劃建設了新材料、電子信息、醫療健康、先進陶瓷等高端專業園區,實現以園區聚項目、聚企業。在今年的體制機制改革中,高新區專門設立金融服務中心、智能製造產業發展中心、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心,進一步促進「3+2」主導產業發展。
淄博高新區的「幹大事 創大業」,有了新的起點。
起死回生的準獨角獸
流行於矽谷的獨角獸企業已經走紅國內。尤其是新經濟浪潮來襲,城市發展新賽道競速激烈的當下,對於區域經濟來說,作為信息技術進步和創新全球化的產物——獨角獸企業富集程度如何,已經成為衡量某一區域創新生態發育程度的重要表徵。
10月18日,各方期待的2020年《淄博市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山東東嶽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新恆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山東亞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被列為準獨角獸企業。
三隻獨角獸,淄博高新區坐擁兩隻。
2011年,山東恆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恆匯」前身之一)10億片IC封裝載板項目竣工投產,打破了國際壟斷,成為國內唯一、全球第三個能夠生產IC封裝載板的企業。
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卻在2015年迎來「寒冬」,陷入擔保圈困境從而引發債務危機。危難之際,淄博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區牽頭抓總、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市場化手段推進重組,引入以紫光國芯原總裁任志軍為首的集成電路行業高端人才團隊,成立了全新公司——新恆匯,並於2017年12月7日完成工商註冊, 2018年1月15日開始正式運營。
由恆匯電子到新恆匯,浴火重生。
2018年一年時間裡,新恆匯投資2億元建設新型IC卡晶片封裝載帶生產及晶片封裝測試項目,建車間、倉庫,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設備。當年,新恆匯實現IC卡封裝框架產量15億顆、模塊6億顆,銷售收入3.15億元,帶動就業200人。
如今,新恆匯已經成為淄博市首批准獨角獸企業。公司2019年投資的高精度蝕刻金屬引線框架項目,僅用1年時間就實現產品成功下線,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如果沒有高新區的戰略指引,就沒有新恆匯的今天!」曾經是恆匯電子的掌門人,同時也是新恆匯副董事長的陳同勝,不止一次發出這樣的感慨。
現在的新恆匯,正致力於國際最先進信息技術產品的製造與服務,引領行業技術發展方向,實現百億規模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建成集設計、製造、封測、服務於一體的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的全球IC領軍企業。
構建新物種成長的「沃土良田」
成立於1998年的亞華電子,走過一段默默無聞的路。
「我第一次接觸亞華電子的時候,他們的廠房還在泰美路上,沒有展廳,也沒有寬敞的辦公用房。」淄博高新區投促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從接觸之初,她就認定這樣一家實幹的企業一定會取得成功。
亞華電子是一家研發、生產和銷售智能護理通訊系統的公司,主要服務於全國各大醫院及各類護理機構。
經過20多年的打拼和積累,目前亞華電子已擁有包括19項發明專利在內的120項國家專利和近40項軟體著作權。當前,亞華電子正在逐步強化開放心態,通過引進戰略投資,助力企業實現裂變發展。
山東信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行業物聯網智能終端,除了通信、電網行業之外,還可滿足物流、公安、醫療等不同領域的行業應用需要。
淄博鑫旭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究出環保型集成式電池內化成技術。該技術被譽為蓄電池行業的一場新革命,鑫旭電源也因此扛起了中國創造大旗,叫響了國際市場。
山東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重點賦能高等院校智能製造、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專業建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逐步邁向智能製造教育培訓與工業服務領域的「隱形冠軍」。
……
回顧淄博高新區的產業發展,不變的是初心,變的是實現「發展高科技、培育新產業」的途徑。在變與不變之間,淄博高新區的產業突圍戰已然打響。
為全力構建新物種成長的「沃土良田」,淄博高新區在科學城科技商務區啟動「獨角獸生態島」計劃,讓更多的跨界新物種開拓傳統產業新市場,催生新經濟。
「淄博高新區將以國際視野、前沿站位、企業優先的理念,高水準建設獨角獸生態島。我們將提供最優良的營商環境、最優美的生態空間、最優質的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獨角獸發展的最好生態。」
淄博新經濟大會上的話猶言在耳。這既是誠摯邀請,更是鄭重承諾。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景陽 毛琳琳 韓凱 李振興 通訊員 嶽書傑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