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②丨場景:從產業經濟到情感歸屬,城市經濟...

2020-12-27 央廣網

五年乘風破浪,五年重塑格局

對成都來說,這一年、這五年,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是「場景」。

這五年,歷經新常態,革新與轉型是關鍵:經濟學範式轉換、經濟發展模式轉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這五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城市的奮鬥目標。

大刀闊斧探索求解、突圍轉型,這五年,成都直面新時代大都市發展難題,緊緊圍繞「城市的核心是人」,從工業邏輯回歸人本邏輯、從生產導向回歸生活導向,寫下新發展理念的時代答卷。

▲成都市高新區,歐洲中心夜景

在成都的探索中,各具特色的場景正在重新定義城市經濟和生活,場景成為一種「給企業提供城市新機會,為市民提供美好生活新體驗」的重要方式——

它是清單裡的城市機會,從給優惠到供場景、給機會,打造一個「遍地都是機會、隨時充滿機遇」的機會之城;

它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有了著力點,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

它也是公園城市裡的場景機遇圖,激活生態價值,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場景營城,賦予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新動能,也為這座管理著超2000萬人口的公園城市找到著力點,重新定義經濟和生活。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打破桎梏

內陸城市的動能突圍

今年春天,疫情之下,成都新經濟脫穎而出,主動發布了1000個新經濟產品和場景。

這是成都狠逼自己突圍轉型的選擇。深處內陸,遠離海運優勢的成都,難以享受沿海沿邊的紅利,成都不得不長期依靠承接沿海地區產能轉移尋求發展,但規模越來越大勢必面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容量受限的雙重壓力。

要實現後發趕超,成都就必須尋找到新賽道下城市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促進新經濟快速成長,全面提升城市創新力、創業力、創造力。同年11月9日,成都新經濟發展大會舉行,新經濟發展號角愈發嘹亮。

發展新經濟,最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率先在全國提出的城市場景理論。通過發布機會清單,舉行「雙千發布會」,成都意在打造為「遍地都是機會、隨時充滿機遇」的「機會之城」。

▲IC設計產業園鳥瞰圖

「城市發展過程中會湧現大量建設需求和市場機會,而企業信息獲取的渠道相對有限,需要政府部門打破供需』信息孤島』。」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周成曾表示。比如,四川諦達諾科技有限公司就靠著「機會清單」,進入了29家溫江區公立學校,還收穫了主動上門的客戶。

截至2020年11月,成都已面向全球累計發布關於「政府需求」「政府供給能力」「企業能力」「企業協作」等方面8批次清單2800餘條供需信息,成功對接1400餘條,實現融資140餘億元,促進城市與企業相互賦能。同時,強化產業培育和場景供給,探索搭建「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提供更多規劃導則和技術規範,形成適配性強的新經濟城市應用場景。

從企業級場景到產業級場景,成都新經濟的終極目標,是將城市打造成更宏大的新經濟場景,承載企業的機遇。「通過三年布局,成都已經站在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角度,形成了整座城市的場景矩陣,系統作戰。」

從「給優惠」向「給機會」,成都不僅通過新經濟實現了經濟動能的轉變,也重新定義了內陸城市的發展模式,打破經濟地理的桎梏。

▲成都露天音樂公園

經濟新動能下,場景也在改變著成都自身的經濟地理。近10年來,成都建成區面積擴大近一倍,平均每年增長約43平方公裡。如何更有效利用土地?成都統籌布局建設66個產業功能區,此後開始在其中布局高品質科創空間,打造生產場景、生活場景、生態場景,力爭85%的產業配套和85%的生活需求在產業功能區內解決。

在科技領域,一大波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也是成都的「場景」。在今年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上,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遲學斌用「磁鐵」來形容成都超算中心將給城市帶來的變化:「超算中心是一塊巨型磁鐵,而科研院所、企業則是磁石。」

一座城市的區位坐標不會輕易「移位」,但城市內生動力與時代大勢互動之下,其進位坐標、影響力坐標,都會發生深刻改變。

▲成都超算中心

吸引力與歸屬感

構建現代化城市形態

在《場景:空間品質如何塑造社會生活》譯者祁述裕看來,對於成都這樣寸土寸金的特大城市來說,場景的營造其實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尤其是,為了保持城市吸引力,讓人時刻充滿歸屬感,場景也要注入情感,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

換句話說,對創新人才來說,選擇一座城市、一個社區作為工作生活的地方,實際上也是一種場景意向和價值取向。

成都也是那個用好場景的城市。作為西南生活中心城市,如今成都正在各具特色的「場景」正在重新定義城市經濟和生活,傳統社區空間正向融地域、生活、情感、價值等於一體的場景延伸。

成立的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是成都跳出城市治理慣性的一次起點。2017年開始,成都依託社區黨組織、培育社會企業、發展社會組織,發動市民共同營造社區場景,結束了社區治理「九龍治水」的混亂局面,「讓城市更有國際範、人情味、煙火氣、幸福感!」

▲天府沸騰小鎮

「這裡沒有非常突出的標語,而是浸入到我們社區治理的各個環節中,自然而然發揮著作用。」玉林東路社區書記楊金惠說,社區打造了黨建和生活博物館,既有老黨員故事們也有玉林發展的見證,形成屬於整個社區共同的記憶,讓居民在社區裡有歸屬感。正是基於這一思考,成都市實施「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七大行動,依託社區黨組織發動市民共同營造具有價值導向、文化風格、美學特徵、行為符號的社區空間場景、綠色生活場景、營城機會場景和文化浸潤場景,聚集城市高質量發展勢能,激發辦賽營城興業動能。

▲夜幕下的香香巷

邊發展、邊治理之下,一個個社區場景在成都開始布局。成都對社區綜合體、社區商業、社區營造等方面進行部署規劃,提出將營造「一社區一場景」,首次明確社區綜合體的功能業態設置和運營模式,實施便民服務、教育、醫養、體育、文化等5大特色主題場景的社區綜合體配置模式等。

成都有多元體驗的社區生活場景,包括15分鐘服務圈、複合多元的功能設施體系,讓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覺。成都營造詩意棲居的社區生態場景,用美學雕琢綠地小品,用設計點亮小道林蔭,打造小尺度街區、人性化空間,讓市井生活與良好生態相得益彰。

▲成都玉林社區 圖源:IC photo

到今年底,成都每個區(市)縣都將營造2-3個主題社區,用3-5年時間將示範社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場景驅動、服務宜人、資源集成、智能宜居的高品質示範公園社區。

公園城市的未來社區,還有另一種期待:TOD。

2017年,成都啟動TOD綜合開發工作,編制完成了相關專項規劃和城市設計導則,其中場景是核心要義——創新引入和打造更多消費新場景、新業態,促進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多圈合一」,以綠色出行改寫城市生活,加速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推動商業業態躍升和城市品質提升,更好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軌道交通改變城市布局,TOD開發改變城市形態。從「TOD+5G」公園城市社區示範項目開工,到首個TOD項目陸肖站亮相,在這裡,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現代化城市形態呼之欲出。

▲陸肖站TOD景觀示範區

美景和場景

公園城市的場景機遇圖

在成都,公園城市與場景一樣,有同樣的邏輯起點——「人」,有相同的城市功效——重塑城市肌理。

2017年4月,成都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成都選擇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城市發展方式之變,去留住城市的生態價值。一條全國規劃最長、縱橫全域16930公裡的三級天府綠道體系,承載了公園城市再現蜀川畫卷千年盛景的夢想。

2018年是成都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新起點。2月,提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賦予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新使命。

「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就是要直面城市有機生命體的多元性、複雜性,堅持』人城產』邏輯,在自然與有序之間權衡調適,不斷探索轉型發展突圍之路。」在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成都提出,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是築城聚人之根,是美好生活之本。

▲龍泉山丹景閣

「公園城市」理念是基於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人與自然關係演進規律、城市文明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和深邃洞見。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從生態到業態,從生產方式到生活方式,成都開展了一場新時代城市價值重塑新路徑的積極探索。

成都構築龍泉山森林公園「城市綠心」,推動中心城區與東部新區「一山兩翼」有序發展;加強場景營造和價值轉化,讓城市之美宜遊宜憩、可感可及;編就三江潤城、千渠入院的城市藍網,努力打造標定時代發展高度、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

場景營城,公園城市還有更多期待。今年,成都首次發布了「成都公園城市場景機遇圖」,展示成都公園城市建設成效,建立起一條新的公園城市建設相關供需市場對接渠道,達到服務企業、服務市場、服務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發展秩序的目的。

場景,讓公園城市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有了美妙的相遇。2017年以來,成都營造多層次消費場景,從人本體驗和生活美學角度出發,依託錦城綠道、錦江公園打造地標商圈潮購、公園生態遊憩、未來時光沉浸等八大場景,積極引進有吸引力、有觸發性的新消費新體驗,實現商業價值、公共空間和品質生活的互促共進。

近期,成都發布了新消費「新政」,其中提出要以場景營造為核心,促進新消費創新應用。對成都來說,重構城市「生產—消費」「場景—服務」產業鏈條,可以形成以服務業開放帶動消費結構優化、引領經濟結構升級的良性循環發展機制,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這些,也是「像成都人一樣幸福生活」成為潮流的秘訣。

以場景破題,成都成為城市發展趨勢定義者。

成都商報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編輯 柴暢

相關焦點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①|能級:登高望遠、「暴力」拉升,從輻射西部...
    從今日開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將推出「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系列報導,以此記錄2020、答卷「十三五」,開啟嶄新的「十四五」。今日,我們聚焦的關鍵詞為:能級。必須「跳出成都看成都」,以開放格局和國際視野重新審視成都發展的「勢」與「場」。此後,成都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感和緊迫感,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更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組織方式,更重人本化和生態化的城市發展方式,引領成都不斷超越、贏得主動。到「十四五」啟幕之際,成都已然站在向世界城市進發的新坐標上。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③丨生活:觸摸城市發展最高境界,更有質感的...
    無從想像夢想不在天上,舞臺和機遇觸手可及,有城市源源不斷營造、釋放。2020年,成都第13次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然而成都是向上攀登的。讓生活的幸福不斷升級,提升幸福的質感,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才是始終追求。也正因如此,在「十四五」啟幕之際,以「生活」為關鍵詞再來看成都進取之路,也就有了不同意義。
  • 2020·定義成都關鍵詞丨生活:觸摸城市發展最高境界,更有質感的幸福
    若將「生活」二字具象,那涵蓋了生活之地的宜居,往來路徑的通達,辦事服務的便利,精神追求的富足,機遇夢想的觸手可及…… 人們嚮往成都,理由也大抵如此。成都營造的生活魅力是長久以來獨具吸引力的。因此梳理這座城市的新關鍵詞時,「生活」依舊要當仁不讓地上榜,因為它已經隨著這座城市的進階發展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並煥發出更多彩的魅力。
  • 成都發布「雙百」新場景新產品 以綠道串起公園城市美好新生活
    4月29日,場景匯「天府綠道 蓉繪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舉行。發布會以「現場路演+雲直播+雲連結」的方式,將位於成都市江灘公園的主會場和青龍湖溼地公園等3個分會場有機連結,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其中場景釋放投資需求達612億元。
  • 2020創交會:成都首批創新應用實驗室和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發布
    10月30日訊(記者 張宇)10月29日,2020成都市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區塊鏈產業博覽會正式開幕。例如,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就將牽頭組建物聯網智慧產業創新應用實驗室。「我們的目標是圍繞物聯網人工智慧,實現端、邊、雲融合,打造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迭代升級的物聯網人工智慧能力平臺。」
  • 成都提出新經濟這三年:頂層設計孵化出的「雙黃蛋」
    新經濟委·生產·動力源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新經濟「場景理論」的一次淬鍊2020年2月10日,成都新經濟發展戰略走進世界聚光燈下。他表示,新經濟正在催生「人本消費社會」,「其本質是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的『新經濟』相匹配的新型社會形態。」而成都作為場景先行者,正在構建新的「經濟-社會範式」。佐證這一觀點的,是4月29日天府綠道上舉辦的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發布了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
  • 樓宇經濟不只是「高樓大廈」 成都TOD給出樓宇經濟模式新答案
    封面新聞記者楊晨 (圖片由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提供)11月16日,在2020中國樓宇經濟全球合作大會暨中國樓宇經濟博覽會上,成都軌道集團亮相陸肖、雙鳳、三岔、馬場壩等4個TOD項目,也正式向外推介成都TOD樓宇經濟模式。成都TOD樓宇經濟模式如何解讀?
  • 新經濟、新產業、新消費——「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
    本次由國 務院直屬單位《經濟日報》、《經濟》雜誌社主辦「2020中國經濟人物高峰論壇及頒獎盛典」11月28、29日在山東淄博市召開,經全國專家評選與網絡公開投票,賈雲峰先生獲得「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大獎,他是著名的文旅策劃大家
  • 經濟日報頭版關注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新經濟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如今成都新經濟活力指數已位列全國第三,新職業人群規模全國第三。3年前大力發展的數字經濟等新產業在今年已成為支撐發展的新動能。
  • 電商武侯丨斬獲多項大獎!武侯樓宇強勢亮相2020中國樓宇經濟博覽會
    近日 2020中國樓宇經濟博覽會盛大開啟 作為2020中國樓宇經濟全球合作大會 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 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 2020中國樓宇經濟博覽會
  • 美得與眾不同 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 美的與眾不同 四川雙流用場景營造重新定義城市生活
    作為成都門戶城區雙流,在加速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過程中,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深入落實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要求,定位全球坐標重構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治理,打造出眾多城市場景新產品、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整體呈現中國航空經濟之都。
  • 夜星城點亮夜經濟!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10月28日啟幕
    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10月28日啟幕 2020-10-19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7月盤點:成都重要投融資事件及產業環境數據匯總
    更多信息請點擊→成都新政推動氫能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全產業鏈規劃成都出臺重磅政策推動引才育才7月7日,成都推出《成都市產業生態圈人才計劃實施辦法》,提出為持續提升人力資源協同水平,圍繞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構建產業生態圈精準化、差異化的人才項目體系,推動創新要素資源集成共享,力爭2020年到2025
  • 解碼成都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
    解碼成都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 2020-01-28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5個關鍵詞讀懂成都思路
    成都的這次全會清晰闡明了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怎麼看」「怎麼幹」等重大問題。梳理關鍵詞之後,不難發現此次全會所釋放的信號。據了解,2019年成渝經濟總量分別為1.7萬億和2.36萬億元、相當於全球國家經濟總量排名的第46和第38位,兩地產業結構相似係數達0.96,產業同質構成了對外競爭的規模優勢,計算機產品產量已佔全球1/3、汽車整車產量已佔全國18%,對外競爭的規模優勢已經形成,具備了參與全球競爭、帶動區域發展的實力。
  • 重慶、成都和西安哪座城市更適合定居?經濟最差的西安房價最高
    重慶、成都和西安三座城市都是西北區域的中心城市,但確實是從城市發展、職業前景、生活環境這幾個角度來說,是有很多的不同點。如果要在重慶、成都和西安這三座城市之間選擇,哪座城市更適合定居?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從GDP上來看,2019年,重慶GDP總量為2.36萬億,成都GDP總量為1.7萬億,西安是最低的,才9321.19億元,一個是直轄市,一個是四川省會,一個是陝西省會,從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來看,無疑西安是最差的,這也就直接體現工資收入水平和當地的消費水平上。
  • 北大馬修軍:數字經濟發展關鍵在於場景化創新丨數字經濟100人談
    一個典型例子是,矽谷的產業從一開始的集成電路到軟體再到網際網路直至當下的生物醫藥,這種變化背後不一定是數字經濟,但一定有創新基因的驅動。支持這種變化是創新的土壤,包括有預見的創業者,經過商業驗證的可行想法以及創業資金的支持等等。未來,對個體企業、產業、城市來說,創新的基因和土壤這一基本要素一定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或許十年之後,真正把創新做紮實的城市就能誕生出很好的數字經濟模式。
  • 成都——經濟復甦下半場的主角
    據貓眼票房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8月24日16時46分,由管虎指導的電影《八佰》票房突破9億元。其中成都票房更是直接衝進全國前三,完全證明了成都影迷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而這些,無疑得益於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對於投資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就連美國彭博新聞社都不得不感嘆——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四川: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形成省經濟副中心
    四川: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形成省經濟副中心 熊筱偉 歐陽傑/微信公眾號「四川日報」 2020-12-04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