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87版《紅樓夢》作曲王立平:我這輩子幹得最膽大妄為的一件事

2021-02-19 上觀新聞

2017年,87版《紅樓夢》迎來開播30年。經典從來不會因為時間的逝去而遠去,只會隨著時間的沉澱越釀越醇。87版《紅樓夢》「而立」之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了當年為87版《紅樓夢》作曲的王立平。


如果沒有王立平的作曲,87版《紅樓夢》會失去最重要的樂魂。

 

如果沒有「遇」上87版《紅樓夢》,王立平的創作生涯也將失去最華麗的一筆。

 

相互成就,本就是世上最好的機緣。

 

北京的冬天,北四環邊上一幢居民樓裡,王立平的家溫暖、整潔。

 

他很少接受專訪,網上關於他的不少文章,很多都是「整合」,甚至還生造了他的「在場證明」。他說:「我不喜歡這樣,把話說得再像真的,還是假的。」

 

這天下午,王立平欣然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專訪。87版《紅樓夢》將迎來播出30周年的紀念,他正在整理追憶文章《我的紅樓緣》,也和記者聊起了87版《紅樓夢》背後的故事。

 

王立平

 

 

1941年出生的王立平,今年76歲。

 

1982年「遇」到《紅樓夢》時,他41歲。正是一個作曲家最有創作力的時候。從41歲到45歲,整整4年半,一個成熟藝術家最黃金的創作時間,都獻給了《紅樓夢》。

 

「我能結緣紅樓夢,最先要感謝的人是已故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資深高級音樂編輯王芝芙大姐。她是著名報人王芸生先生的長女,導演王扶林的夫人。我的許多音樂作品都是由她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薦和介紹給廣大聽眾的。」

 

1982年秋,王芝芙約王立平見面,說起自己的先生王扶林導演正在籌備拍攝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問王立平是否有興趣為這部電視劇作曲。

 

沒有一秒鐘的猶豫,王立平就答應下來。他用「別無選擇」來形容,「對我這個紅迷來說,這個消息太讓我激動和興奮了,我別無選擇。」

 

王立平一直有為《紅樓夢》寫音樂作品的想法。「《紅樓夢》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世界,最適合音樂表現,我一直希望按《紅樓夢》情節,把它變成一個音樂的圖畫。」

 

在王芝芙的安排下,王立平見到了王扶林。王扶林當時表示,為這部戲遴選作曲是件大事,他個人不能做決定,要與臺領導、紅學家、編劇和相關方面一起商量才能決定。他問王立平是否願意與大家見個面,談談想法。

 

王立平明白,這次見面對於他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也將是非常嚴格的審查和考試。

 

「考試」安排在王府井華僑飯店的一間不太大的房間,共有十多位「考官」。王扶林導演主持,幾乎沒有開場白,讓王立平放開講。

 

王立平談了三點。

 

第一點,是對《紅樓夢》的認識過程。「初中二年級初讀《紅樓夢》時,基本沒有讀懂,覺得婆婆媽媽太瑣碎,以至了無興味。後來經歷了許多人生的磨難、挫折之後再讀《紅樓夢》,才有了許多深切的感受,越來越感到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離我們原來竟是那樣近切,講述的故事竟是那樣無奈、沉重和動人心魄,而且越讀越愛,越愛越深。為《紅樓夢》作曲成了心中揮之不去的情結。」

 

第二點談了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設想和希望。比如,在他看來,如果說《三國演義》《水滸傳》是以情節取勝的話,《紅樓夢》則是以情趣取勝。

 

「我希望未來的電視劇不要過於注重表現過程和來龍去脈,要著力表現劇中人物的心路歷程和和情感主線。留出充分的空間刻畫人物、抒發情感,突出一個「情」字。其實這些意見的背後,是希望能給音樂留出充分的空間。」 

 

第三點,才是對電視劇《紅樓夢》音樂的構想。他提出了「滿腔惆悵,無限感慨」的基調。

 

「這惆悵和感慨既是過去的,也是今天的,是劇中人物的,也是作者曹雪芹的,還是我們這些改編者、再創作者的,最終還要成為螢屏前廣大觀眾的。劇中的音樂應該成為溝通心靈和情感的橋梁。要如鏡頭一樣,推上去可以刻畫描繪具體的人、事、物,拉開來便是對人生、社會、情感的全景式跨越時代的感慨。」

 

王立平滔滔不絕談了一個下午。他強調,紅樓夢的音樂應該有自己獨特風格、音樂語言和表達方式。「究竟是什麼?當時我也不知道。如何寫音樂、怎樣的風格、用什麼手法都沒有提及,但大的方面我把該說的、想說的、能說的都說了,甚至沒有給自己留下迴旋的餘地。」

 

他說完後,沒有一個「考官」向他提問題,也沒有人發表意見。幾天後,王扶林打電話給王立平,說經研究決定聘請他為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並問他還有什麼要求和想法。

 

王立平提出了「紅樓夢的音樂不適宜合作」的要求,他的理由是:「《紅樓夢》與別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一個「情」字。「情」需要非常個人化的體驗和開掘,才能求得深切和統一,怎能設想由一個人寫悲的,另一個人寫喜的;或由一個人寫前面,另一個人寫後面 。

 


 

拒絕合作,是為了尊重藝術規律。但也因為拒絕合作,擺在獨攬重任的王立平面前的任務異常艱巨。王扶林導演問,那麼多集的電視劇,那麼多的音樂你一個人寫得過來嗎?王立平說來得及拍,我就來得及寫。

 

王立平需要為《紅樓夢》創作包括《枉凝眉》《葬花吟》《秋窗風雨夕》在內的十三首歌曲,以及劇中所有背景音樂。

 

「這是我這輩子幹得最膽大妄為的一件事。」他說。

 

在興奮、得意了僅僅兩天後,接下來的四年半,巨大的創作壓力讓王立平沒再度過一天松心的日子,他給自己出了個大難題。

 

在《紅樓夢》之前,王立平已經創作了《駝鈴》《牧羊曲》《太陽島上》《大海啊故鄉》等傳唱度極高的作品,在業界已獲得認可。「我寫了那些歌,大家覺得還可以,如果《紅樓夢》寫不好,也許人家會說這個人還是不行,寫不來大作品。對我的藝術生涯來說,接下這個任務幾乎就是一場生死之戰。」

 

他「羨慕」劇組裡的編劇、導演、演員,因為「什麼人物、幹什麼事、說什麼話、什麼結局,曹雪芹寫得清清楚楚」。他也很羨慕服裝設計,因為「誰穿什麼衣服、什麼花色、什麼季節穿戴,曹雪芹寫得明明白白。至於道具、布景,曹雪芹都盡有敘述。」

 

但《紅樓夢》全書從頭到尾沒有一個音符,只有音樂才真正是無中生有。王立平說:「歌曲不但要表達曹雪芹所要表現的內容,還要真切地表達出不同人物的真情和實感,既配合劇情的需要,更需喚起聽眾的感情共鳴,把紙上的詩詞變成活靈活現的能感人肺腑的歌曲談何容易。當要下筆寫音樂的時候才發現腦袋裡白茫茫一片真乾淨,以至整整一年的時間裡,我竟沒有寫出一個音符。」

 

藝術生命裡的這場生死之戰,尤其是面對那麼多首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歌曲,「活路」只有一條:「只有一種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把每一首都寫成精品,讓人捨不得放下。」

 

為了這個目標,王立平全力以赴。

 

第一個問題,是確定《紅樓夢》的曲風。王立平反覆思考後,決定在創作時不採用任何現成的音樂素材,寫成「十三不靠」。「即不靠戲曲、不靠民歌、不靠說唱、不靠流行歌,也不靠藝術歌曲等。「因為任何現成的素材都無法承載《紅樓夢》這部經典巨著所蘊含的思想、情感的厚重和豐富,需要創造出一種專門屬於紅樓夢的音樂『方言』。」

 

更重要的是,作曲風格可以「十三不靠」,但有兩點必須「靠近」:一、是必須靠近《紅樓夢》,必須緊緊地靠近曹雪芹的《紅樓夢》,並成為獨有的。二、是同時還要靠近今天的時代,今天的人。必須是今天的人能理解並能被感動的。「音樂要直逼人心,要入骨三分,讓你們聽了以後,不得不為你而感動,為你而動情,為你而激蕩,甚至難以忘懷,這才是好的音樂。《紅樓夢》作曲要中國風、要古典味,這沒錯,如果當真寫成古代的,今天的人聽不懂,就是失敗。」

 

關於這一點,由他創作的《少林寺》主題曲《牧羊曲》的成功已小試牛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後來傳唱度極高的《牧羊曲》還有一個「孿生」版,「一模一樣的詞,「我剛一進攝製組,導演說馬上要拍女主角唱歌的那段鏡頭,時間緊迫,我趕寫了「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那首詞,又用了河南豫劇、二加弦等素材的特點寫出一稿,《少林寺》攝製組聽過很滿意。但我自己不滿意,因為回來一想,故事發生在一千年前,那時還沒有豫劇和二加弦呢,這樣寫於理不通。當時影片能不能在國內演都不知道,地方特色太強會影響歌曲的廣泛傳播,最後還是選擇了後來另寫的、河南風格不太強的方案。」

 

但和《牧羊曲》相比,《紅樓夢》的音樂和歌曲要難得太多了。

 

在確定了「十三不靠」的風格後,接下來的問題是主題歌的確定。有一點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所有的歌曲都要在曹雪芹的原詞中選,主題歌也不例外。誰敢在曹雪芹太歲頭上動土。

 

經過反覆推敲最後王立平提議可否用《枉凝眉》來做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歌。理由是一、勾畫了寶釵黛的愛情主線:「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二、預示了悲劇的結局:。「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三、《枉凝眉》文字優美、情真意切、一唱三嘆可入樂,是極好的歌詞。」

 

王立平的想法得到了導演、編劇的一致贊同,這也是他為87版《紅樓夢》寫的第一首曲子。待王立平交出主題歌和另一首投石問路的《序曲》樂譜時已經是一年多以後的事情了。

 


 

還有一首和《枉凝眉》一樣,對整部《紅樓夢》電視連續劇來說同樣具有主題歌的意義和重要性的是《葬花吟》。

 

「在寫《葬花吟》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總覺得還有什麼沒有抓住的東西。翻開的書就擺放在我的桌上天天看,經常看。有一天,我念到「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突然想到,這哪裡是低頭葬花,分明更是昂首問天。」

 

王立平突然閃出了一個念頭,要把《葬花吟》寫成一首「天問」:「曹雪芹究竟為什麼對林黛玉情有獨鍾?在《紅樓夢》那麼多姣好的女子中,林黛玉是最聰明的一個。她是把人生、命運看得最透的一個,所以她也是最痛苦的一個。黛玉葬花是曹雪芹著意的重重一筆,是林黛玉這位弱小女子對天發出的呼號、悲鳴、也是對命運的抗爭和反叛。」

 

可以把《葬花吟》寫成『天問』嗎?他把編劇和紅學家請到家裡,一邊講自己的想法向他們求教,一邊彈奏鋼琴並把宛轉深情和激越高昂的旋律唱給他們聽,得到了他們一致肯定。他們表示:「把《葬花吟》寫成『天問』,正好印證了許多紅學家們認為曹雪芹在思想上受屈原影響的觀點,這樣解讀葬花詞是很獨到、很有新意的、以往人們還沒有這樣理解的。可以寫成一篇很好的紅學論文。」

 

王立平回答:「這篇論文我已經寫完了,就是這首《葬花吟》曲子。」

 

《葬花吟》一曲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反覆唱了四遍,配器時王立平特意加上了就像敲在人們心上一樣的咚咚咚咚的沉重鼓聲。此時,他才覺得終於替曹雪芹和他筆下的人物出了一口悶氣。

 

僅僅只是為《葬花吟》譜寫歌曲,王立平前前後後用了一年零八九個月的時間。沒有想明白之前,絕不輕易下筆,是王立平創作《紅樓夢》音樂的原則。 「寫的時間比較快,但醞釀的時間很長。

 

一個奇蹟是,87版《紅樓夢》所有歌曲中,都是反反覆覆想好了才下筆,王立平一旦落筆都再也沒有改過。

 

為了找到最適合演唱《紅樓夢》歌曲的人,王立平冒險推薦了沒有任何專業演唱經驗的陳力。為的是要她純淨的聲音、沒有成型便於雕琢的演唱習慣,初來乍到帶有生澀感的特殊格調,新鮮的、區別於所有人們熟悉的音色。

 

「能演唱這種『十三不靠』的歌曲,名家、大家和專業歌手中沒有現成的,要想達到最理想的目標,別無選擇,只有走冒險自己來培養一個演唱者這條路。我找到王扶林導演,硬著頭皮說我打算啟用一位業餘歌手陳力試錄主題歌。對這違反常理的建議,王扶林導演一臉平靜,想了片刻,竟然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當即表示同意,並請製片主任派員去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借調當時在廠裡擔任化驗員的陳力。」

 

為了幫助陳力更好地理解《紅樓夢》,王扶林甚至給陳力安排了劇中柳嫂的角色,和劇組的演員一起上培訓班。

 

陳力在劇組生活和工作了了三年。她唱的每一個字,音、虛實、停頓、拖腔,都是王立平一點一點精心設計出來。王立平對她要求極為嚴格,有時比對專業的歌唱家還要苛刻。陳力為了唱好每一首要求各不相同的歌曲也下了很大的工夫、吃了很多苦、甚至流了不少眼淚,經過三年的努力最終,由她演唱的一首首《紅樓夢》歌曲,蒼涼悽美,動人心魄,唱出了王立平要的那種「滿腔惆悵、無限感慨」基調,給廣大觀眾和聽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為一部電視劇的歌曲錄音、專門定向培養一位業餘歌手、在攝製組裡工作三年,能做出這樣決策的創作集體該有怎樣的氣度和魄力,這樣的事情肯定是空前的,或許也將是絕後的。為的都是要求得最好。

 

同樣「空前」的,還有87版《紅樓夢》的序曲,時長是2分42秒。《序曲》以古箏開道,以女獨幽怨、婉轉和無奈的「啊」聲後,推出一段催人淚下的嗟嘆,最後以一聲意味深長的鑼鼓既是音樂的收尾,又是劇情開始的開場鑼。《序曲》樂器匯集的迴響聲,給人造成了強烈的空、靈、奇、幻之美感。

 

由於電視臺的播出慣例,當時影視劇的片頭或序曲的長度不會超過2分鐘。王扶林提醒王立平,審片可能通不過的,能不能改短。「我當然知道他講的是規矩,可我實在不忍心對這段《序曲》動刀動剪。我反覆強調了許多理由,前面的『啊』,後面的 『鑼』,這都是一聲嘆息、一聲感慨,盡在不言中,無法刪。最後乾脆說因為是紅樓夢是否應該可以有2分42秒的《序曲》。」

 

讓王立平沒想到得是,王扶林又一次「慣」著他,同意了他的方案。最終,序曲一秒不刪地在螢屏完整呈現。這也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個案。

 


 

1987年5月2日,87版《紅樓夢》開播。

 

「不敢」看電視的王立平走在北京的街上。彼時,行人和車很少,天氣已經轉暖,有些居民樓裡開著的窗子不時傳出紅樓夢的音樂聲。

 

王立平說:「我在心中升起一種仿佛隔世的感覺,從洶湧的激流中又歸於平靜。夢幻般的四年多過去了,真的都過去了,盡力了,也無憾無悔了。」

 

至此,四年多來,壓在王立平心裡的石頭,才終於放了下來。「這是我寫的最難、最苦,也是最過癮的一次。我曾經說過不會再寫《紅樓夢》了。因為寫《紅樓夢》,我已經儘其所有,就這點能耐了,都使出來了。」

 

這個以「拍小人書」為最低期望的87版《紅樓夢》劇組的努力,有目共睹。王立平回憶:「演員們生活條件差、夥食水平低、工作強度大、導演和主要演員每集的片酬才只有六、七十元,女演員卸妝有一段時間用的是很差的粗衛生紙,擦得臉疼,但每天的工作依然正常進行。」

 

戲外的歐陽奮強和陳曉旭

 

「幾年如一日,我們的紅樓夢劇組就是這樣逢山修路,遇水架橋,以頑強的鬥志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向高峰攀爬著、進取著。」

 

遺憾並非沒有,王立平說:「當時拍攝36集的經費一共只有680萬元,光設計的服裝就達2700多套,後期已經沒有經費繼續拍下去,只好草草收場,連劇本也壓縮刪減了許多,成了永遠的遺憾。」

 

最初的批評之聲也並非沒有。王立平記得播出後好評很多,批評也不少。「尤其對後40回,不同意見和批評最多。這本來也正常,87版《紅樓夢》是按脂硯齋或者說更貼近曹雪芹原意來重續的40回,但誰都明白也是最容易產生爭議的。」

 

頗值得玩味的是,1989年,當明星雲集、資金充裕的電影《紅樓夢》公映後,對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批評卻戛然而止。2010年新版的《紅樓夢》播出後, 說87版《紅樓夢》是經典、高峰、不可超越等說法才越來越多、越來越盛。《紅樓夢》是中國人心尖上的寶貝。我相信拍攝《紅樓夢》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想拍好的。」

 

經典不是誰給頒授的榮譽,也不是按誰的意志打造的,更不是重賞之下買來的。「精品是用才華、時間、努力、拼搏、青春以至於生命累砌起來的。現在動不動談精品、經典。其實當時在87版《紅樓夢》劇組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說過打造精品,創造經典等類似的口號,也沒人有過非分之想。」

 

王立平記得,當時劇組裡的每一個人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唯恐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導演交給自己的工作。「導演充分信任每一位攝製組成員,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華和積極性,每個劇組成員都兢兢業業努力完成好自己該做的工作。」

《紅樓夢》拍攝期間的王立平

 

令大家想不到的是,30年後,觀眾依然那樣喜愛這部連續劇。「在眾多的紅迷和粉絲隊伍中,又增加了許多80、90和00後的孩子們。觀眾的讚譽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和鼓勵。王扶林導演不止一次說到:非常感謝廣大人民群眾多年來的支持和喜愛,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與經典是有差距的,由於當時種種條件的制約,留下了永遠的遺憾。我想王扶林導演這些平實而懇切的話語,代表了全體攝製組的心聲,也真實表達了創造了經典的優秀創作集體所應當具有的高貴品質和良好的心態。」

 

一部作品究竟怎樣才能算作經典?王立平認為,最主要的是要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裡,在社會上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影響,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有著怎樣的分量和評價。「經典是經過長時間歷史沉澱、經過廣大人民群眾檢驗而被社會公認的。經過30年的時間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考驗,87版《紅樓夢》站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時間節點上、面對幾代人的跨度、在審美和認知的層面、對紅樓夢進行了一次歷史上空前的大普及,並且做到了在不同的人群中求得最大的公約數,也就是雅俗共賞,這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種境界,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

 

未來,超越87版《紅樓夢》的版本會不會出現?王立平坦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輝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拍攝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一群人,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才華、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築起了一道高牆。不是為了讓後人不可超越,而是讓後人超越起來沒那麼容易。《紅樓夢》還會傳承很多很多年,還會重拍很多很多次,希望每一次都會比前人有所進步,只要有足夠的智慧、 足夠的敬畏、足夠的虔誠、足夠的努力,希望總在前面。」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上觀新聞網站瀏覽更多

相關焦點

  •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看87版紅樓夢的靈魂之作
    他說完後,沒有一個「考官」向他提問題,也沒有人發表意見。幾天後,王扶林打電話給王立平,說經研究決定聘請他為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作曲,並問他還有什麼要求和想法。 王立平提出了「紅樓夢的音樂不適宜合作」的要求,他的理由是:「《紅樓夢》與別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一個「情」字。
  • 一個是閬苑仙葩什麼意思?讀懂閬苑仙葩,才知賈寶玉為何而哭
    [枉凝眉]之前說過多次,絕不是八七版《紅樓夢》主題曲表達的「寶黛愛情」感人肺腑。其實從曲子中的六個一個,很顯然是寫賈寶玉與六個人的有緣無分。關於六個「一個」細對應原文就知道「美玉無瑕」是妙玉;「枉自嗟呀」是金釧兒;「空勞牽掛」是晴雯;「水中月」是麝月;「鏡中花」是花襲人。從判詞和經歷都能佐證。
  • 【19活動】「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您想起了什麼呢?
  • 古琴曲《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枉凝眉》是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的判曲。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皺眉頭,命運就這樣愛捉弄人,追悔、痛苦、嘆息、遺憾,全都無用。這首曲子寫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理想」因變故而破滅,寫林黛玉的淚盡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說的「枉自嗟呀」。凝眉,皺眉,悲愁的樣子。
  • 《盜墓筆記》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井柏然飾演張起靈,全程撲克臉,看得出演員自覺壓不住這個角色,只得拼命抿嘴、瞪眼、擺臭臉,底氣不足只得把架勢做到最足。可惜那拉風的大劉海造型給他拖了後腿,放二十年前都顯得土。我替他心酸。三下兩下就開始眉目傳情起來,熟絡速度之快,令人懵逼,我想來想去,這只能用「木石前盟」來解釋,耳邊立刻響起了那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要遇著他……」
  •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電視劇《紅樓夢》插曲: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文/長洲一騷人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紅樓夢-枉凝眉》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配樂及歌曲聽了有「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的恍惚感。曹雪芹的詞、王立平的曲、陳力的唱,他們的藝術如此完美的結合起來了,彷佛是冥冥之中就安排好的。
  • 87版紅樓夢 再聚首,你走出了30年前的那場夢了嗎?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沒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87版《紅樓夢》是幾代電視觀眾無法忘懷的經典之作,已經重播有幾千次了,這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真真是把曹雪芹先生當時刻畫的人物形象完全顯現了出來,這也成了這三十幾年來大家反覆重刷的一部劇作。為了紀念87版《紅樓夢》歐陽奮強老師在2017年6月17日組織了一個紅樓劇組重聚慶祝活動,把能邀請到的紅樓劇組裡面的人都邀請回來。
  • 美玉無瑕說的是賈寶玉還是林黛玉?他有痴病是因為住的地方有問題
    題:美玉無瑕說的是賈寶玉還是林黛玉?他有痴病是因為住的地方有問題?《紅樓夢》故事裡,有一首曲子,喚作「枉凝眉」,歷來專家們都認為,曲子裡說的是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故事,曲子如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須化?
  • 87版《紅樓夢》作曲家來寧,與南京民族樂團一起「夢回紅樓」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鳴/文 蘇蕊/攝)「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此曲一響,便讓人「魂穿」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以下簡稱「87版《紅樓夢》」)。
  • 87版《紅樓夢》播出三十多年 這些幕後故事你知道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三十多年前,87版《紅樓夢》播出後獲得巨大成功,《枉凝眉》等多首歌曲隨之爆紅。  這些歌曲的作曲者正是王立平。不久前,一頭白髮的王立平亮相《國博好課》直播,從主題曲選擇、創作過程等幾個方面,講述了87版《紅樓夢》許多幕後故事。
  •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紅樓夢》是一本與玉關係十分密切的著名的著作,其主題為「通靈寶玉」的幻化故事。因此,無論是紅學的愛好者,還是古玉文化的愛好者,都有必要從這一角度來進行深入研究,以進一步深刻理解《紅樓夢》這一宏篇巨著的價值和寫作的藝術手法。
  • 為什麼說讀沒讀過《紅樓夢》,過得是兩種人生?
    集腋成裘,見識漸長,再捧讀《紅樓夢》,才覺得這真是一部很好的白話文小說,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書。別的書看罷早已放在一邊,只有《紅樓夢》,越讀越覺得親切,越讀越覺得有味道,好似親歷親聞的人世滄桑,那切骨之痛,那滴血之情,從胸臆間油然而生。曹雪芹寫的雖是三百年前的事,但我們卻從中看到自己,看穿別人,懂得生活,了解世界,這就是文學的魅力。
  • 這兩部史詩級國風電視劇你怎能不知道
    《紅樓夢》以及1994年版的《三國演義》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1979年,導演王扶林提議將古典名著主題歌《枉凝眉》詞句優美是一首可詠可嘆的極佳歌曲「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 紅樓夢仙曲終身誤和枉凝眉究竟寫的是誰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子引領他翻閱了金陵十二釵的仙冊,欣賞了《紅樓夢》仙曲,把主要人物的結局命運基本上都交代過了。但由於《紅樓夢》不完整,有些曲子究竟寫的是誰,歷來很有爭議,比如《終身誤》和《枉凝眉》。
  • 《小戲骨:紅樓夢》:中國電視劇的未來,網友「瘋狂打call」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 美玉無瑕 。」30年前的電視劇《紅樓夢》堪稱一代經典。近日,由一群10來歲「小戲骨」主演的《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推出便激起千層浪,迅速在網上走紅。此劇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為主線,同時保留了寶黛初見,黛玉葬花,寶釵撲蝶等經典片段。
  • 《天真派:紅樓夢之桃花詩社》打call
    演繹紅樓夢這部經典之作,對於小孩子來說,困難一定很大。雖說各有說辭,但是我覺得小朋友們能在眼神動作上有這種水平,已經非常的不錯了。裡面的景色我也非常喜歡,雪景漂亮,桃花詩社精緻。配上小朋友們在裡頭嬉戲打鬧,可愛至極。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 央視《角兒來了》越劇紅樓夢六十周年上下完整版視頻
    一個甲子已過,越劇《紅樓夢》仍傳唱大江南北,成為首屈一指的越劇典範。央視《角兒來了》5月20日、5月27日兩期節目特邀越劇《紅樓夢》四代飾演寶玉和黛玉的「角兒們」共聚一堂,帶您共赴江南韻味的藝術盛宴。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情深緣淺的愛情,就像是一個未完的句點,有著永恆的魅力。
  • 紅樓一夢300年,《紅樓夢》小常識你又知道多少?內附中考必考點,快轉給孩子吧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1、(單選)《紅樓夢》的作者是_____代作家_____,相傳後40回是_____所作。
  • 關於87版《紅樓夢》的插曲原唱,最動人最全面的解說看這裡
    寫了不少篇紅樓夢,吸引了一些小夥伴,今天專門來交流87版《紅樓夢》的原唱,因為其中插曲,唱得太深入人心了!《紅樓夢》的原唱者共有三位,先介紹陳力。陳力在《紅樓夢》裡演繹了天籟般的動人悲音。可是作曲王立平卻說,他啟用陳力演唱,是「膽大妄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