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我們一群五零六零組成的愛樂團去德國自由行。這個以汽車、儀器、設備高端製造聞名於世的國度,也盛產音樂家:除著名的「三B」貝多芬、巴赫、勃拉姆斯之外,華格納、孟德爾頌、舒曼、理查·史特勞斯都是音樂史上如雷貫耳的名字。
孫教授是漢堡大學歷史學家兼司機和領隊,他說柏林、慕尼黑、萊比錫這些音樂重鎮有扎堆的管弦樂團,但斯圖加特、法蘭克福、科隆等地的交響勁旅同樣不可小覷,街頭演奏的樂手們個個才藝出色,說不定裡面就有未來的音樂家。孫教授提前為我們訂好了數場歌劇門票,一場三個多小時的古典名劇票價約合人民幣400多元,簡直令我們偷著樂,享受德國國民待遇、追逐音樂的旅程令人耳目一新!
到達第一站德勒斯登時已經四點半,太陽依然如午後三點般明豔,休息片刻孫教授駕車出發,透過車窗我們觀察這座被稱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的歐洲藝術名城。仰望美輪美奐的皇宮和劇院,所見外牆上都有凝重的黑斑,似一種過火的痕跡。二戰中,德勒斯登全城被炸毀。半個世紀以來,德國工匠們在廢墟上利用殘垣斷壁,缺損部分由新材料做舊如舊,奇蹟般地恢復了城市原貌。2004年,重建後的德勒斯登不負眾望歸入世界文化遺產,然而五年後一場為緩解交通擁擠,欲在城內建新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生齟齬,經公民投票決定建橋而舍世遺稱號,生活與藝術兼修使德勒斯登再次揚名天下。
作為薩克森的首府,它雖然不像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這些大城市遊人如織,其中心景點周圍的小酒吧和散座也是人氣滿滿。徜徉在易北河畔的宮殿廣場,一側高高的臺階步道通向沿河的平臺。天色將晚,觀景臺上小提琴演奏者的琴弦流淌著悠揚的金曲,夕陽把人和景物也染成了金色,美味的咖啡令我們初到的疲憊一掃而空。
夜幕下,臺階上坐著歇腳的遊人,一會兒,來了年輕的管樂四人組合。在這個露天的階梯廣場「劇院」,遊客們欣賞了一場精彩的法國圓號和大小號的表演,耳熟能詳的《卡門》《聖母頌》《蝴蝶夫人》令眾人陶醉,為首的矮個子樂手技藝尤其精湛。
第二天,參觀的茨溫格宮,開門的時間尚早,我們在宮殿廣場邊靜候。這時,大道邊見有四位樂手,會不會是昨夜表演的帥哥?細看身影正是原班人馬。由衷佩服樂者們的敬業精神,我們加快腳步走了過去。其中一個小夥子問我們來自哪裡,團隊的女高音菲姐告知他「China!」這時,奇蹟出現了,圓號送出一段熟悉的旋律:《義勇軍進行曲》,大家驚喜地側耳聆聽,天籟般的聲音在早晨清朗的宮殿廣場上空顯得無比脆亮。一曲終了意猶未盡,女高音和幾位團員不約而同地提請四位帥哥再完整吹一曲,矮個子欣然同意。
進行曲式的節奏,讓大家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漸漸地,成了菲菲領唱和大家伴唱,歌聲與樂聲水乳交融,吸引了越來越多四面八方過來的遊人駐足欣賞。有專業級女高音的打底,我也加入了獻唱,女聲版的《義勇軍進行曲》,迴蕩在德勒斯登的中心廣場上空。
在朋友圈,一群靚麗的文藝姐,以國歌在異域的歌劇之鄉亮嗓,曲終時高亢的詠嘆美聲唱腔視頻,在遙遠的東方,瞬間美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