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明星天價薪酬不滿是因為嫉妒嗎,為什麼眾多網友會力挺崔永元?
最近才讀到這篇文章"賣米",看哭無數人的《賣米》,無數人轉載的文章,樸實的語言,卻能感動人心。
作者張培祥,1979年出生於湖南醴陵,1997年考上北大,求學期間寫下親身經歷,與母親一起去賣米的往事。天妒英才,2003年在北大攻讀研究生的她,罹患白血病逝世。《賣米》曾獲得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
"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瓊寶,今天是這裡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了,好弄點錢給你爹買藥。」
這是《賣米》的開頭。
我和母親開始往谷籮裡裝米,裝完後先稱了一下,一擔八十多斤,一擔六十多斤。
我說:"媽,我挑重的那擔吧。"
"你學生妹子,肩膀嫩,還是我來。"
母親說著,一彎腰,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
我挑起那擔輕的,跟著母親出了門。
"路上小心點!咱們家的米好,別便宜賣了!"父親披著衣服站在門口囑咐道。
"知道了。你快回床上躺著吧。"
母親艱難地把頭從扁擔旁邊扭過來,吩咐道,"飯菜在鍋裡,中午你叫毅寶熱一下吃!"
趕場的地方離我家大約有四裡路,我和母親挑著米,在窄窄的田間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個鐘頭才到。
。。。
那人冷笑一聲,說:"今天肯定賣不出一塊一的行情,我出一塊零八你不賣,等會散場的時候你一塊零五都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我們再擔回家!"那人的態度激惱了母親。
"那你就等著擔回家吧。"那人冷笑著,丟下這句話走了。
我在旁邊聽著,心裡算著:一塊零八到一塊一,每斤才差兩分錢。
這裡一共150斤米,總共也就三塊錢的事情,路這麼遠,何必再挑回去呢?我的肩膀還在痛呢。
我輕輕對母親說:"媽,一塊零八就一塊零八吧,反正也就三塊錢的事。再說,還等著錢給爹買藥呢。"
"那哪行?"母親似乎有些生氣了,"三塊錢不是錢?再說了,也不光是幾塊錢的事,做生意也得講點良心,咱們辛
辛苦苦種出來的米,質量也好,哪能這麼賤賣了?"
我不敢再說話。我知道種田有多麼累。
光說夏天放水,不就把爹累得病倒了?
。。。
雖說這篇文章講的是90年代農村生活的艱辛,為了多點收入,哪怕是3塊錢,哪怕再挑著幾十斤的擔子走上幾十裡路也願意。如今的農村已有很大改善,但依然有很多欠發達地區百姓生活不易,雖然他們每天辛苦勞作,靠天吃飯收入還是微薄。
因種種條件限制,還有許多鄉村學校的孩子們需要熱心人捐款資助才能吃到一頓免費營養午餐,泥濘的上學道路,簡陋的校舍,以及許多因疾病無錢醫治四處網絡籌款的人們。。。這一切提醒著我們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
可想而知,當大家看到那些明星動輒天價的收入,僅僅需要唱幾首歌,或演幾天戲,就可以獲得百萬,千萬的天文數字薪酬,會是什麼感覺呢?
最近幾天的網絡熱議事件,5月25日,崔永元發文說"一個真敢要,一個真敢給"來諷刺藝人的天價片酬;5月28日,曬出合同明細;5月29日崔永元再次發微博,爆料1000萬隻是部分,實際籤了兩份合同,其中"小合同"價值千萬,而另一份隱藏的"大合同"價值5000萬,也就是說,某演員4天拿了6000萬片酬。
現在網上鋪天蓋地的聲音,指向的不僅是明星天價片酬而且還搞陰陽合同,大家紛紛力挺崔永元敢於揭露真相。可以說,明星的高片酬早已讓人們不滿,竟然還搞陰陽合同來逃避稅收。
娛樂圈明星的酬薪到了天價,幾天趕成一部作品,出演幾天就能拿到幾千萬的價錢,幾乎是整個電影製作費的一半還高。
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也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而明星辦一場婚禮都會幾乎癱瘓上海兩座機場。以前的孩子,父母問:長大了想做什麼?我們會回答:科學家,軍人,醫生。而如今小朋友會興奮的回答:我要當明星。
明星的奢華生活時刻衝擊著大眾眼球,影響著社會價值觀。也許有人會說,明星沒偷沒搶,合法收入,那麼普通人的勞動貢獻真的與明星差別就如此懸殊嗎?
崔永元一位前同事說過:"崔永元是比較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喜歡就公眾利益發表評論,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言多必失。"但崔永元不在乎,他說:"我只要是在維護公眾利益,我只要覺得我是正確的,我的採訪調查是正確的,我永遠會堅持。就是剩我一個人我也會堅持。"也許這就是這麼多網友喜歡崔永元,力挺他的原因。
那麼大家對這件事是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