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蔣大為,也許很多年輕人並不特別熟悉,他是國家級演員,被選為人民喜愛的60藝術家,他是中國著名的歌手。
說到他的傑作,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牡丹之歌》和《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據說如果沒有《西遊記》不會達到蔣大為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怎麼能說《西遊記》有人唱《西遊記》?
原來《西遊記》有10集試播,臺灣領導人對這首主題曲和滿意不太在意,這對《西遊記》導演楊潔來說非常困難,她來回尋找八位作曲家,換經歷了三個版本,最後,許鏡清創作的音樂符合領導的要求。
誠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當音樂響起,誰來唱?楊潔的導演請許多的著名男高音演唱這首歌《敢問路在何方》,但沒有得到領導的認可。
只有這樣,西遊記才能如期發布。在後來的採訪中,楊潔的導演曾感慨地說,蔣大為拯救了《西遊記》。
隨著《西遊記》的流行,蔣大為也越來越受歡迎。同時,也有四位師徒頗受歡迎,然而當四位師徒突然成名時,他們有點興高採烈,他們肆無忌憚地到處賺錢,開始忽視楊潔。
在1987,劇組被邀請在新加坡演出,沒想到,悟空、八戒和沙僧表現如此極端,他們喊出了「楊潔去我們就不去」的口號。
只有蔣大為對楊潔表示感激和深情,他曾坦言:很難說師傅和徒弟這樣對待楊潔導演,沒有楊潔個導演,就沒有司徒司人,他們不可能這麼忘恩負義,如果楊潔的導演不去,他也不會去。
面對四位師徒的態度,楊潔的導演非常傷心,用孤獨的聲音說:「節目在外面熱播,演員在外面鮮花掌聲,而我一個人孤獨的呆在家裡。」她曾在自傳中說過,一旦成名,心態就會改變,她揮舞著錢,掌聲和歡呼聲很容易讓演員迷失自我。
除了四位師徒之外,還有一些明星不知道如何感恩,比如郭德綱的曹雲金。
說到曹雲金這個名字,我們一定都很熟悉,他曾是郭德綱最驕傲的弟子,有「相聲王子」的稱號。
曹雲金後來卻選擇離開德雲社,在郭德綱37歲生日聚會上,曹雲金向他磕頭說:「我不打算這麼做,我要還你什麼!他向關公的形象叩頭說:我這輩子不會再回到德雲社!說完就轉身走了!
面對徒弟曹雲金的背叛,郭德綱感覺自己像把刀,在臺上幾度哽咽,他的妻子王惠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這一點,他心裡感到痛苦。
在曹雲金離開德雲社之後,他沒有放棄,他還經常在網上噴恩師郭德綱。雙方各執己見,誰也不肯讓步,吃瓜群眾也是雲裡霧裡,他們的恩怨成了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有不少人感嘆:好師傅好徒弟,怎麼分?
不管天氣多熱,不懂得感恩是很不可取的。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果沒有郭德綱永遠不會有曹雲金的能力,因此不管真相是什麼,事後與師傅破口大罵師傅都是沒有良心的行為。
幸運的是曹雲金他們離開了德雲社,否則,郭德綱說的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他們的離開,德雲社可能早就分手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他們不能自救。人有兩面性,這不是蔣大為因為「大衣哥」朱之文的痛苦批評,差點被網友的評論淹沒。
蔣大為在節目中批評朱之文:「你不是歌唱家,你就是一個農民,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並建議朱之文使用自己的炒作:「一個字都沒跟我學過,不太喜歡這個人。」
有人認為蔣大為鄙視農民,有強烈的優越感和認同感。他是個優秀的歌手,不應該出現「職業歧視」,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後來迫於輿論壓力,蔣大為後來澄清,節目中的言論完全是導演安排的,流程也是預先確定的……,總之,這些話不是他們的初衷。
雖然後來網友沒買蔣大為致歉,但朱之文對此事一直很平淡。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出身,並捐錢給村裡修路,疫情期間,他向個人捐款20萬元,然後通過影響力籌集善款,武漢累計捐款140多萬元。
無論是草根歌手還是農民歌手,一個人的善良和品行都值得稱讚。
作為歌手常青樹,蔣大為一生都在舞臺上獻身,雖然一路上他經歷了起伏,但結果都很好。
蔣大為可以是力挺楊潔或強制損失朱之文、蔣大為你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