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是幾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經典,它重播超過3000次,觀看人次多達幾億,創造了一個收視奇蹟
如今楊潔版《西遊記》誕生已經34年,卻很少人知道它第一集的播放時間並不是86年,而是82年,仔細算來,86版《西遊記》更應該叫88版更為合適
眾所周知,86版《西遊記》拍攝了6年,一行人走過十幾個省份,行程幾萬裡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下拍攝成了25集的不朽經典
後世人看到的《西遊記》第一集是「猴王問世」,其實86版《西遊記》最開始登上熒幕的第一集並不是這個,而是「除妖烏雞國」,這一集在熒幕上僅播放了一次
1982年2月《西遊記》劇組成立,因為《西遊記》是神話劇,和《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影視劇的拍攝方法都不一樣,領導要求楊潔導演在10月之前拿出試集來看效果
楊潔開始緊急的找演員,選場景,7月開拍了《除妖烏雞國》那時的唐僧扮演者還是汪粵
楊潔導演為什麼要選擇這一集作為試拍呢?因為簡單
選擇《除妖烏雞國》,一方面是因為這集裡師徒四人都有。另一方面這集所用特效也不算多,外景和內景都相對簡單。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一集在人群中的流傳不廣,就算拍砸了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罵,做小白鼠最合適
很快《除妖烏雞國》製作完成,被北猴王李萬春和央視領導等專家高度讚揚,10月1日該集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
因為製作難度大,《西遊記》採用了邊拍邊播的形式,從1983年開始每年春節播放幾集,直到1986年春節一口氣播了11集,《西遊記》才有了連貫的劇情,像一部真正的電視劇;1988年春節終於播出完整的25集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西遊記》的首播是在1986年,而此前的1982年—1986年間播出的幾集則只能算得上是試播,對《西遊記》來說1986年是歷史性轉折的一年,因此它被稱為86版《西遊記》,而不是82或者88
也是在1986年,楊潔導演決定把只播出過一次的《除妖烏雞國》封存重拍,因為她太羞愧了
楊潔回憶說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因為她覺得錄像裡不論是孫悟空還是豬八戒的形象都太醜了。
孫悟空的裝扮很不理想,猴毛雜亂而且很髒,一點沒有美猴王的樣子,倒像個野猴子
還有豬八戒的裝扮,更多的偏向豬,像個兇神惡煞的黑毛豬,和之後細皮嫩肉的蠢萌形象大相逕庭。
再加上包括六小齡童在內的很多演員原本都是戲曲演員進組的,對拍戲、走位什麼的一竅不通,因此拍攝出來的影片雖然效果被高度讚揚,但演技都差強人意
楊潔導演是越往後拍越對第一集不滿意,後來乾脆在1986年重拍了這一集
說是重拍其實並沒有全部重拍,畢竟在那個年代條件有限經費有限,只能重拍一些重要鏡頭,一些遠景什麼的還是用的第一集的內容
所以觀眾們日後看到的《除妖烏雞國》是三分之二82年拍的,三分之一86年拍攝的
孫悟空會突然變「美」了,唐僧會突然從汪粵變成遲重瑞,服裝道具也有諸多漏洞,但這已經是劇組拿出的最大誠意
在那個年代,劇組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威壓,拍攝猴王出世、孫悟空和妖怪在空中打鬥的戲,全靠運動員替身和蹦床
沒有乾冰,就用很多個氧氣瓶營造仙氣飄飄的天宮
還有孫悟空的仙氣,不會特效,只能靠土辦法
所有的演員拿著一個月幾十塊錢的工資,在艱苦的環境中,天南海邊的跑了6年
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數不清的傷,卻都咬牙堅持了下來,他們是真的想認真做好一部戲,不計人工不計代價
這大概就是《西遊記》過去34年依舊被人津津樂道的原因吧,不是因為這部劇的技術有多精湛,演員演技有多高超,而是他們的匠心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