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楊潔導演率領六小齡童、馬德華等「西遊劇組」人員開始了《西遊記》的拍攝之旅,他們踏遍千山萬水,歷經磨難終於在六年後為觀眾帶來了大型神話劇《西遊記》。儘管「西遊故事」在中國源遠流長,但真正讓七零後、八零後乃至九零後觀眾全面熟知該故事的正是86版《西遊記》。
86版《西遊記》一經播出,引起轟動,劇中的人物形象在觀眾心中根深蒂固,故事也為後來的眾多影視版本造成一定影響。多年來86版《西遊記》被無數次重播,是中國電視史上真正的不朽之作。
眾所周知,86版《西遊記》雖短短25集,但拍攝卻極其艱難,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資金不足。資金不足,導致該劇幾乎夭折,後來劇組人員想盡辦法拉來投資卻也無法按原計劃的集數拍完,只得狠心砍掉一些故事,使得原計劃的30集最終變成了25集。
1998年,楊潔導演率劇組補拍了86版《西遊記》遺漏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已經不足一部電視劇的容量,所以在劇情上有了許多改編,增加了許多無關緊要的角色,再加上演員們普遍都上了年紀以及觀眾審美的提高,這部《西遊記續集》口碑大不如前。
除此之外,在拍《西遊記續集》時六小齡童也很難進入狀態,眼看老搭檔馬德華和閆懷禮都離開了劇組,六小齡童也情緒低落,甚至對楊潔導演說:「如果孫悟空有更好的人選,把我也換下吧。」楊潔導演拒絕道:「如果你換下了,不僅臺裡不同意,觀眾也不會同意,如果你也換下了,《西遊記》就不用補拍了,我們現在做的不是續拍,不是重拍,是補拍,我們拍好之後是要和前面25集合二為一的。」
原本楊潔導演是準備將《西遊記續集》按照書中的故事順序插到86版《西遊記》中,所以找了遲重瑞和徐少華扮演相應時間段內的唐僧,可惜前後兩劇相差十年,人物變化太大,穿插成一部劇已經出現了違和,所以這個想法只能作罷。
《西遊記續集》相對原著改編得比較少的一集就是《險渡通天河》。
《險渡通天河》是《西遊記續集》的第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原本是86版《西遊記》中的重頭戲。楊潔導演非常喜歡原劇本的改編,很想將它拍攝出來。
「女兒都是懷春月,願得郎君畫蝴蝶」,在原版《險渡通天河》的劇本中,鯉魚精被改編成了一個痴情的女妖精,她看上了陳清女兒秀芝的丈夫李少俊,所以鯉魚精索取嬰兒只是為了得到李少俊。在初版劇本中,「通天河」的故事被改變成了悽美的三角戀情。
為了拍攝這個故事,楊潔導演先拍出了救生寺的鏡頭,可惜最終因為資金問題而沒有拍攝《險渡通天河》這一集,但楊導並沒有放棄,想用救生寺的劇情留下懸念以便後續補拍,楊導的意思是:通天河的故事我一定要拍出來。然而在後期的剪輯中發現《波生極樂天》這一集時間太長,就只能將救生寺的鏡頭剪去。
在《西遊記續集》重拍《險渡通天河》時楊潔導演已經推翻了老版劇本,而是忠於原著,或許是對《西遊記》有了重新的認識,或許是覺得《西遊記》續集中愛情故事已經夠多了……
《險渡通天河》也是《西遊記》中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雖然靈感大王實力不強,但他善於用計,再加上孫悟空水性不好,著實是一大麻煩。這個故事並不需要太多特效,當年沒能拍攝出來完全與技術無關,而是真的缺錢,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當然,以原版劇本中的三角戀情設定不得不說有些雷人,畢竟在劇中已經有了很悽美的《趣經女兒國》,而續集通天河這一集忠於原著效果也很不錯,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多虧當年沒能拍攝這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