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做事拖拉,做什麼都慢慢悠悠的怎麼辦?

2020-12-24 大本營家常事

「你能不能快點,已經快要遲到了,還象沒事人似的,連跑都不跑,是你上學還是我上學啊,你這個孩子,以後快點把作業寫完,早點睡,每次寫到十二點,第二天能起來嗎,別人家的孩子9點前就寫完了,你在幹啥呢?以後起床後動作要快,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刷個牙要20分鐘,都上三年級了,自己要有個時間觀念,我每天催你,你不煩,我自己都煩……上次國慶回老家,要不是你磨嘰半天,我們就不會塞在路上半天了……」

這是今天早上我送元寶去幼兒園,一路上一個母親送兒子上學,走一路訓孩子一路的大概對話,我想起了前幾天網上有人調侃:「最近,人類幼崽中分布廣泛的一個流派終於被人發現了,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磨!蹭!派!」,看來「磨蹭」幾乎是大多數孩子的天性,「催促」也是幾乎所有父母慣用的手段。

其實對於5歲以上的孩子,磨蹭拖拉不是懶惰,而是一種情緒的對立,而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來說,更多的原因是他們還無法完全認清事物之間的關係,尚不能完成父母對未來行為的規劃。改善5歲以下孩子的磨蹭和拖延,我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

提前溝通,幫孩子解決「跟我有什麼關係的問題」,為規劃做好準備

就拿前兩天來說,媽媽要帶元寶參加單位組織的活動,難得一個周末,元寶頭一天睡得太晚,第二天不肯起床,媽媽叫他,說趕緊穿衣服洗漱,吃早餐,元寶磨磯半天,我想他可能是不明白出去玩為啥要起那麼早,後來我拉住他告訴他:這是個集體活動,會有大巴車在媽媽單位等,8:00準時出發,過時不候,集體活動可是要聽指揮的喲,現在是7:30,還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你必須抓緊,要不然今天的活動可就參加不了了。元寶這才聽明白,嘰哩咕嚕爬起來,用最快的速度搞定出門。

與孩子互動,給行為增加競技趣味性

舉個例子,元寶參加的語言興趣班,老師每周會布置一個作業,學生要完成一個順口溜之類作業並上傳視頻,元寶有時侯背不下來,不肯配合完成視頻拍攝,總是找各種藉口,東摸摸,西摸摸,後來,媽媽就和他分別扮演順口溜中的動物角色,你一句我一句的練起來,如果孩子不小心說了媽媽的臺詞,媽媽會佯裝:「唉呀,那句該我說,不是你的臺詞」,孩子哈哈大笑,搶著說,最後成功的錄製了視頻。雖然這個方法一時管用,但不是次次管用,家長要在孩子的成長中慢慢摸索,找到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方法,孩子的拖延症慢慢就會緩解。

家長少定點規矩,給孩子適時的表揚

有些家長給孩子定很多規矩,「你不能吃零食」、「你不要穿這件衣服」、「那個小男孩太淘了,以後不要跟他玩了」之類的,從穿衣服到交什麼樣的朋友,家長管得太多,孩子聽多了,就會煩躁。孩子獨立的開始是想獲得更多的自由,如果規矩太多,就會束縛孩子的個性。發現孩子拖延,家長不必馬上糾正,在孩子做事稍微快一些的時候,或者有些進步的時候,多點給孩子口頭表揚,這樣孩子會慢慢有信心提高效率。

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允許孩子為自己的磨蹭行為買單

如果孩子總改不掉拖延的習慣,適時地讓他自己承擔磨蹭的後果。如果孩子起床洗漱,吃飯動作慢,可以不催他,讓他遲到並向老師解釋晚來的原因,不能參加晨練拍球練習,沒有早餐吃的後果,孩子體會幾次就知道時間界限了。

父母多給孩子包容和理解,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他們會學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摸索和體會。

相關焦點

  • 耳邊催促總不見效?父母學會用「三隻青蛙」,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
    文章/育雅編輯/育雅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慢半拍,拖拖拉拉的做事,不管父母怎麼催促都還是慢慢悠悠一點都不著急,早上賴床,吃飯也磨蹭,穿鞋也慢吞吞,最後上課遲到,時間白白浪費。花花媽媽因為花花的這些毛病十分苦惱,幾乎每天都要因為孩子做事拖拉跟孩子產生衝突。絕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拖延的壞習慣時,都是以命令的口吻來催促孩子,時不時在孩子的耳邊叮嚀,但是效果可見一斑,有時候孩子還會覺得嘮叨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孩子專注力太差怎麼辦?家長試試這幾招,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總是拖拉,明明一會就能寫完的作業,孩子卻要寫幾個小時,而且家長一時沒看住,孩子可能就跑去做別的事情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現說明專注力比較差,無法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如果不及時改正的話,會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 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多半是感統失調「惹的禍」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寶媽們是不是經常會覺得自家的娃平時在家挺聰明,一到學習上面就「掉鏈子」,什麼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放學回家寫個作業也是拖拖拉拉,老師家長怎麼說都不管用。其實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少,不管是在學齡前還是在學齡後,普遍老師都會反應這些孩子們上課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與人交流有問題,考試馬虎,讀書跳行。
  • 上課小動作太多?孩子專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2招幫你解決
    媽媽這才知道,佳佳上課總是做小動作,甚至偷偷和同學下棋,竊竊私語,老師說了很多次,佳佳都不聽,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學習和生活都由佳佳爸爸來照顧。這一天,媽媽早早地就下班回家,發現爸爸在客廳看電視,佳佳拿著客廳的茶几當書桌,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 孩子寫作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好在上次我給羽毛媽媽打電話,就說孩子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她給了中肯的建議,並給我推薦了那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效果還真不錯。這個學期,我家倩倩在學校就能把作業給做完了,我們下班回來,就陪她一起玩書裡的遊戲。就連倩倩班主任都說,以前孩子喜歡上課搞小動作,這個學期上課也專注了,這次期末考得也挺好。
  • 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10條建議和3項訓練
    這類孩子經常被老師反映不能凝視黑板,左顧右盼,做小動作多,被老師提問時不知所問;脾氣急躁,沒有耐心: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常常做事情沒有耐心,一心多用,沒有順序性,虎頭蛇尾,比如,玩耍過的玩具不會整理等;坐姿不良: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會表現出站無站相、坐無坐相等身姿不良的狀態,特別是在需要長時間靜坐學習的時候,容易東倒西歪;讀寫錯行漏字:學齡期的兒童,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通常顯得粗心、馬虎,在寫作業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您需要了解髓鞘化
    4、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以上情況若經常發生,說明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會影響聽課效率,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家長往往會特別的焦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您需要先了解下髓鞘化不良!
  • 孩子做作業拖拉磨蹭,是什麼原因?我們又該怎麼辦?
    今天好友向我「求解」,她那倆丫頭,寫作業總磨蹭,能用的方法她都用了,就是沒有效果,問我怎麼辦。 遇到這樣的「求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從事教育工作的八年時間裡,有太多家長問過我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其中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寫作業拖沓磨蹭怎麼辦。
  •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有目的訓練注意力,促進提升大腦的記憶力
    孩子做作業不集中精力,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查找孩子不集中精力的原因,強化大腦的注意品質,有目的地訓練注意力,從而促進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一、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尋找發展提高的門戶。家長要了解集中精力的根源。
  • 做什麼事都比別的孩子慢半拍,家長和老師該怎麼辦
    有位家長跟我說起:「我家孩子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早上穿衣服慢吞吞的,吃飯的時候也是慢吞吞的,放學回家總是最後一個從教室裡走出來。別的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家孩子要花兩三個小時,每天到晚上十點以後才睡覺,老師經常說上課犯困,做什麼事比別的孩子慢半拍,怎樣才能做到不拖拉呢?」
  • 孩子注意力經常不集中,做事容易走神?不妨嘗試「7分鐘觀察法」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小時候就不愛學習,再加上注意力容易被別的東西或者人所吸引,這讓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甚至有的家長都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連做作業都不能一氣呵成。當然了,家長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以大人世界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實在有些不太合理,有時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因為天性使然,家長們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發展。當然了,還有大部分情況是孩子注意力真的不集中。那麼這部分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真不是一件小事...
    它就像一扇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今天,小博為你介紹,注意力可以給孩子帶來的7大好處: 孩子們處於一個信息泛濫的環境,很多產品都在想法設法的爭奪他們的注意力,比如抖音、微博、頭條、遊戲、綜藝、朋友圈……而注意力是稀缺資源,孩子們在這些App停留的時間越長,在學習上的注意力也就越有限。
  • 注意力不集中,影響的不僅是娃娃的學習,還有……
    那很多家長在網上留言說,我家小朋友做個作業,喝個水,一會要去上個廁所,一邊又去床上躺了一會,做作業總是要到12:00才能完成。那像剛剛那個家長的煩惱不單單只有一個人才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聰明是挺聰明的,就是這個粗心大意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考試的時候,大題會做,小題總是算錯了,答案也沒有什麼用。
  • 為什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在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年齡越大,能夠堅持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就會越長,反之,年齡越小越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對於3歲以內的小寶寶而言,是很難長時間做同一件事的;在一件事情上,小寶寶們往往做不了多久就會跑開,或者時不時東張西望。這些在成人看來,可能就覺得寶寶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如果是年齡較大的寶寶,他們能夠堅持做一件事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跟大家分享的過程中,郭老師聊到自己的兩個雙胞胎兒子特別好動、坐不住,連吃個飯都得不停的動彈,都是「動覺型」的孩子。很多媽媽特別有同感,孩子做什麼好像都不認真,老是動來動去,怎麼都靜不下來,所以在評論區也跟郭老師諮詢了很多問題。不過因為直播的時間有限,提問的媽媽也很多,沒能一一都解答完。那天直播結束後,我在後臺收到好多媽媽的留言,都希望郭老師可以把一些問題講得更詳細一些。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90%的家長不知道該這樣做
    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小莉的話後臺總有媽媽問我,孩子上課注意不集中,有沒有什麼訓練辦法?這一次兜媽文章中的做法,堪稱結合了女兒的特點和多種育兒理念,自己創造出來的新辦法,或許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孩子,但背後蘊含的原則卻是非常值得大家參考的。還是幾年前,兜兜剛上學的第一周,班主任就找到我,各種控訴兜兜注意力不集中。沒等到我焦慮追問,班主任就像竹筒倒豆子和盤託出了諸如:上課走神、交頭接耳、做小動作、在課本畫小人等等劣跡。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都是大人惹的禍
    在來自澳洲的育兒專家Laurie看來,這樣的習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這麼大的孩子,就該坐在自己的餐椅裡,和大人一起吃飯,而且,根本不用再叫大人餵飯了。Laurie Robinson是AMI(國際蒙臺梭利協會)的資深教師,她跟ki媽交流說「有時候,媽媽一臉愁容來問我該怎麼辦,其實,這些問題一點都不難解決啊。」
  • 實用|注意力不集中?這麼做培養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
    一年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剛剛上小學的孩子上課注意力可能不太集中,那麼如何提升孩子們的聽課效率呢? 學習新方法激發孩子興趣,讓孩子自願將注意力集中起來。
  • 家長一怒失手將兒子扇致耳膜穿孔 孩子做作業拖拉該怎麼辦?
    無獨有偶,再早些天,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輕症),從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家長需管理好自己情緒許惠明介紹,鼓膜穿孔就是鼓膜上有個洞,鼓膜不完整。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拖拉怎麼辦作業能拖就拖,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還有各種小動作……對於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拖拉,這個令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進行疏理分析,認為原因大致有這些:1.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應該先玩夠了再來學習,不會自主安排時間,經常玩手機、看電視等。
  •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有注意到嗎?小心是多動症!|多動症|注意力|...
    今年疫情期間,很多孩子無法去學校上學,大半年的時間孩子都跟家長帶在一塊,平時上學的時候家長並沒有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疫情期間家長要監督孩子在家學習,很多家長來私信我說,發現孩子學習的時候很費勁,有些是注意力不集中,要不然就是做作業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