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咖啡產區|巴西咖啡、哥斯大黎加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

2020-12-25 精品咖啡知識

依世界咖啡帶可以分成三大咖啡豆產區:拉丁美洲產區、亞洲太平洋產區以及非洲產區。今天前街咖啡為大家詳解拉丁美洲咖啡產區有哪些咖啡大國。

拉丁美洲產區咖啡豆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氣候最溼熱的大洲,海拔較低處溼熱度大,而海拔較高處則比較乾爽些。

拉丁美洲的咖啡起源於十八世紀,深受當時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的影響。西班牙語也是拉丁美洲大部分國家的通用語言,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語(因其過去是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在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期間,咖啡種植大幅度增長,但在品質上就有所欠缺,直到精品咖啡概念的出現,拉丁美洲各咖啡產國才開始注重精細化產出。拉丁美洲的咖啡豆主要銷往美國,其次輸往歐洲與亞洲。

拉丁美洲咖啡豆風味主要是以平衡感、醇厚度著稱,區別於亞洲咖啡產區的草本醇厚感,拉丁美洲咖啡豆通常是呈現出可可、黑巧克力的風味。拉丁美洲咖啡豆普遍以水洗加工發酵處理為多,巴西則是以半日曬居多,豆粒大而完整。

代表國家(以下排名不分先後)1、巴西(風味特點:酸味低、堅果巧克力味重、醇厚度佳)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咖啡消費國(第一是美國)。雖然巴西所面臨的天然災害比其它地區高上數倍,但其可種植的面積已經足以彌補。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巴西在採摘今年咖啡進度上有所拖延,但有分析稱今年的出口數量有望創新紀錄。(該資訊來自咖啡金融網的報導)

【巴西咖啡豆處理法】

巴西相較於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海拔明顯偏低,欠缺微型氣候,又習慣採用無遮陰樹栽植咖啡樹,這就導致了巴西咖啡豆在風味上略顯平淡,沒有什麼驚豔之處,甚至咖啡界流傳著巴西沒有好豆一說(這也跟過去巴西咖啡工業化時不重視咖啡豆品質有關)。

但巴西對改善咖啡品質還是很煞費苦心,不斷培育改良阿拉比卡品種,根據氣候的乾濕條件相應地改變咖啡豆處理法,以呈現最佳的地域風味。常用處理法有日曬、半日曬、水洗,一般溼度高產區會使用水洗,溼度低產區使用日曬或半日曬。

【巴西產區】

巴西有21個州,17個州出產咖啡,但其中有7個州的產量最大,加起來佔全國總產量的98%。分別是:聖保羅州、巴拉那州、巴伊亞州、聖埃斯皮裡圖州、米納斯吉拉斯州、朗多尼亞州、裡約熱內盧州。

【巴西咖啡豆等級】

①按瑕疵率分級:由高到低No2-No8七個層級,每300g有多少瑕疵豆區分等級,採用扣分制,扣分在4以下可歸為No2(一顆瑕疵豆都沒有的No1情況少見且無法維持一定的供應量)。

②按豆目大小分級:以17目、18目為最高等級。

③杯測質量分級:由高到低,Fine Cup、Fine、Good Cup、Fair Cup、Poor Cup、Bad Cup。FC(Fine Cup)與GC(Good Cup)較為常見。

④風味等級分級:由高到低,Strictly Soft非常柔順、Soft柔順、Softish有一點柔順、Hardish不順口、Rioy碘嗆味。

【以前街咖啡 皇后莊園黃波旁咖啡豆為例】

產區:聖保羅州摩吉安娜

海拔:1400-1950m

品種:黃波旁

處理法:日曬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Kono濾杯、88℃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W)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口味中帶有明顯的甜味,附有淡淡的檸檬香氣,含有濃鬱的堅果風味,後段表現有明顯的黑巧克力味,整體感受比較圓潤。

2、哥倫比亞(風味特點:香氣濃鬱厚實,明朗酸質,堅果風味,平衡感佳)

哥倫比亞是世界第三大咖啡生產國,位於南美西北部,氣候因地勢而異。東部平原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屬熱帶雨林氣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屬亞熱帶氣候,西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哥倫比亞咖啡的醇厚度沒有巴西咖啡濃烈,酸質也不像非洲咖啡明亮,平衡感佳,堅果味與果酸調性具存。

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截止到2020年前4個月,哥倫比亞咖啡產量與去年同期下降了17%。雖然政府下令要維持咖啡經濟穩定運行,但疫情導致咖農人員的減少、交通工具的限制,影響還是在所難免。

【哥倫比亞咖啡豆處理法】

哥倫比亞咖啡豆主要採用水洗法。與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不同的是,哥倫比亞採用家庭式經營的模式,大多數咖啡種植者都有自己的水洗處理裝置,使種植者可以完全自己控制咖啡的質量。

經常會將哥倫比亞咖啡跟巴西咖啡做對比,因為都是美洲豆子,而且也是咖啡大國,其實它們不用試風味,在豆型上就可以看出差別,就是因為處理法使用上的截然不同,導致哥倫比亞咖啡豆會出現銀皮較多的現象,而巴西咖啡豆則幾乎沒有銀皮。它們在豆粒大小形狀上會很相似,但處理法的不同,就能很明顯的分辨出來。

但隨著咖啡市場的發展,不同的處理法應運而生,哥倫比亞的玫瑰谷咖啡和花月夜咖啡分別採用的是厭氧雙重酵素水洗和厭氧日曬。

【哥倫比亞產區】

哥倫布比亞咖啡種植分布為安迪斯山脈沿線,從南至北,咖啡產區分為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四個大的產區。

【北部咖啡產區】每年僅有一個旱季(12月至次年3月)以及一個雨季(4月至11月)。咖啡在3月開花,之後雨季即將來臨,並在10、11月收穫。北部咖啡產區底下還再細分為桑坦德,北桑坦德,拉瓜希拉,馬格達萊納和塞薩爾等微產區。

【中部咖啡產區】每年有兩個乾燥季節和兩個雨季,從12月到次年2月與6月到9月為旱季,3月到5月與9月到11月為雨季,這導致該產區每年擁有兩個咖啡收穫季節。微產區有安蒂奧基亞南部、博亞卡、卡爾達斯、喬科、裡薩拉爾達、金迪奧、考卡山谷北部、昆迪納馬卡和託利馬北部等產區。

【東部咖啡產區】咖啡種植規模要小得多,氣候上與北部相似,但降雨量和溼度比北部高。它僅包括Arauca,Casanare,Meta和Caquetá等產區。東部產區過去曾遭受過武裝衝突,急需咖啡生產來帶動經濟的復甦。哥倫比亞國家咖啡生產者協會正投資幫助該產區種植更適合其環境的品種,他們還專注於幫助農民擴大農場規模。

【南部咖啡產區】靠近赤道,咖啡生長在更高的山區。跟北部一樣,南部只有一個溼季和一個旱季。旱季是6月至9月,10月份雨季來臨,可能會持續到次年5月。與北部相反,北部是在秋季收穫咖啡,而南部的收穫季節通常在4月開始,一直持續到6月,生豆商幾乎可以在一年不斷的為顧客提供哥倫比亞咖啡豆。南部主要以精品咖啡品種為主,包括慧蘭省Hulia、考卡省Cauca、納裡尼奧省(娜玲瓏)Narino,以及託利馬省Tolima。

【以前街咖啡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豆為例】

產區:慧蘭

莊園:艾斯維多加莊園

海拔:1800m

品種:卡杜拉

處理法:厭氧日曬處理法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Hario V60濾杯、90℃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S)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口感均衡,花香草莓之餘會帶有黑可可的餘韻,奶油以及發酵感。

3、巴拿馬(風味特點:以瑰夏為代表,獨具特色的花香氣和明亮酸質)

巴拿馬咖啡因瑰夏而馳名世界,究其原因,與巴拿馬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專研精細化管理模式密不可分。巴拿馬擁有火山灰土壤,空氣溼度足夠,太陽能資源豐富。巴拿馬在20世紀末開通運河後,許多美國精英南下,一方面是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挖掘商機,便是此時,咖啡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由此奠定了巴拿馬在精品咖啡中的地位。

【巴拿馬咖啡豆處理法】

說到巴拿馬的咖啡豆,大部分都是瑰夏品種。處理瑰夏咖啡豆,常見是使用水洗和日曬處理法,水洗法能體現出瑰夏最原本的花香果酸風味,日曬法則在基礎上增添濃鬱感和甜感。除此之外,哈特曼莊園的紅酒處理法也蠻有特色,靈感來源於紅酒的釀造工藝,通過控制PH值、溫度和溼度,來調整咖啡豆的品質。

【巴拿馬產區】

巴拿馬咖啡產區主要有四個:波奎特Boquete,沃肯Volcan,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坎德拉Piedra de Candela。

波奎特產區,平均海拔在1450米,所出產的咖啡為巴拿馬咖啡產量最多、品質最佳的地區,像我們耳熟能詳的翡翠莊園、艾麗達莊園、卡託瓦莊園等。

沃肯產區,平均海拔在2000米,此產區的咖啡特色較為溫和均衡。

聖塔克拉拉產區,平均海拔在1500米,臨近巴拿馬運河,在輸送咖啡上十分的便捷。

坎德拉產區,平均海拔在1200米,近幾年逐漸受關注的一個產區,業界認為其具有發展高品質特技咖啡的潛力。

【以前街咖啡 巴拿馬哈特曼咖啡為例】

產區:沃肯

莊園:哈特曼莊園

海拔:1250-1700m

品種:卡杜艾

處理法:紅酒處理法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Hario V60濾杯、90℃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S)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注水至125克分段,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質感比較醇厚,酸甜感明顯,入口順滑有著很濃鬱的紅酒口感,甜度高,酸味活潑明亮,層次豐富,熱帶水果、堅果、紅葡萄酒餘韻、蜂蜜、蔗糖味道明顯,完全冷卻後,黃糖風味。

4、哥斯大黎加(風味特點:堅果、花香太妃糖風味,酸甜感適中、香醇)

哥斯大黎加的咖啡種植業起步早,是中美洲裡最早種植咖啡,1820年就有輸送咖啡到歐洲,並且一炮而紅,曾被英國貴族譽為「黃金豆」。之後,哥斯大黎加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當地政府開始以一連串政策大力支援咖啡產業,促進了私有莊園的發展,逐漸富有的咖啡農紛紛把子女送到歐洲深造,學成返國當醫師、工程師。由此可見咖啡農在哥國的地位很高。另外,哥斯大黎加訂有法律只允許栽植阿拉比卡咖啡豆,羅布斯塔咖啡豆在其境內屬「違禁品」,也是世界僅見的創舉。

【哥斯大黎加咖啡豆處理法】

哥斯大黎加咖啡豆多半採用水洗處理法,但其最有代表性的處理法是蜜處理,甜感高於水洗法。蜜處理是保留了果膠再進行晾曬乾燥,在處理之後的咖啡豆會有甜如蜜的風味。根據果膠的保留程度,還細分到白蜜、黃蜜、紅蜜、黑蜜。

在蜜處理的基礎上,還發展出了葡萄乾蜜處理,就是先不去皮,直接把咖啡豆放到曬床上一夜,使其皮肉收縮,形狀如同葡萄乾,之後的步驟就跟常規蜜處理一致。

【哥斯大黎加產區】

哥斯大黎加主要有八大咖啡產區:西部山谷West Valley、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塔拉蘇Tarrazu、三水河Tres Rios、歐羅西Orosi、布倫卡Brunca、杜利阿爾巴Turrialba、瓜納卡斯特Guanacaste。其中以中央山谷、塔拉珠、三河產區最為著名。

塔拉珠位於首都聖何塞的南部,海拔1200-1700米,土壤肥沃、排水性好,咖啡產季為12月至次年3月。其生產咖啡豆的主要特色是高海拔產區造就出的無法比擬完滿口感,口感順滑,豆體堅硬飽滿,香味濃鬱。

中央谷地海拔在1200-1600米,產季為11月至次年3月。產區內有三座高海拔火山:Irazu、Barva、Poas ,它們為周邊的咖啡產區提供豐富的養分。優越的微型氣候加上火山沃土,使得中央谷地的豆子有著巧克力可可風味以及優雅的香氣。該產區有三個子產區,分別是聖何塞、埃雷迪亞、阿拉胡埃拉。

三河產區,位於首都東面不遠的伊拉珠火山,海拔在1200-1650米,產季為12月至次年3月。近年來市區逐漸向郊區伸延,農地紛紛賣給開發商,致使三河區的咖啡產量銳減,產量幾乎被星巴克包下大半,業界不易買到。三河產區知名農莊阿奎斯葛拉斯從1857年開辦至今,歷史悠久。三河產區氣候條件良好,所生產的咖啡豆口感均衡度非常好。

【以前街咖啡 哥斯大黎加巴哈咖啡豆為例】

產區:塔拉珠

莊園:卡內特莊園

海拔:1950m

品種:卡杜拉

處理法:葡萄乾蜜處理法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Hario V60濾杯、90℃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S)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有米酒發酵香氣,入口成熟熱帶水果、莓果的酸甜感,堅果、奶油風味,回甘帶有焦糖,餘韻有淡淡的花香。

5、宏都拉斯(風味特點:平衡柔順、帶酸而微甜,醇度和香度都很高)

宏都拉斯的咖啡產業發展相當晚,遠不及周邊中美洲的多數國家。在政府的鼎力扶持下,並借鑑巴西的發展模式,宏都拉斯的咖啡產業逐漸發展起來。特別是2010年,日本精品咖啡的介入合作,更使得宏都拉斯擁有轉變為巨星的潛力。從2011年開始,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已經超越瓜地馬拉,成為中美洲咖啡產量最多的國家,在世界咖啡產量排名也是前十大之內。

宏都拉斯咖啡多數是銷往歐洲,其中德國更是宏都拉斯咖啡的主要輸送國家,每年輸入將近4000萬公斤的宏都拉斯咖啡。雖然也有部分的宏都拉斯的咖啡銷往美國和日本,但是銷量並沒有歐洲那麼可觀。

宏都拉斯境內有二十八萬公頃的咖啡園,以小型咖啡園為主,其咖啡園大都小於3.5公頃,這些咖啡種植園就佔了整個宏都拉斯咖啡生產的60%。

【宏都拉斯咖啡豆處理法】

宏都拉斯的高品質咖啡居多採用的是水洗法,水洗法能保留咖啡豆最原本的風味。除此之外,還在水洗法的基礎上,衍生出了酒桶發酵水洗法,最近很風靡的雪莉咖啡豆,就是採用精緻水洗威士忌雪莉酒桶發酵處理法。先將新鮮採摘後的咖啡果實進行精緻水洗,然後放入熟成過雪莉酒的酒桶中,低溫發酵30-40天(溫度大約在15-20℃),然後再進行蔭幹晾曬。

宏都拉斯咖啡可分為六大產區,主要位於西部、南部的科班區(Copan)、歐巴拉卡區Opalaca)、蒙德西猶斯(Montecillos)、鞏瑪阿瓜(Comayagua)、阿卡塔(Agalta Tropical)、帕拉索(El Paraiso)。其中,有三個是主要產區:

蒙德西猶斯:宏都拉斯境內海拔最高的產區,咖啡口感明亮而且層次豐富,充滿濃鬱水果和甜美香味,帶有柑橘香氣。

科班區:此區的咖啡豆具有巧克力風味,口感醇厚,且甜度高。

阿卡塔:此區的咖啡豆具有蜂蜜香甜與酸度均衡感,有巧克力調性。

然而最近熱度很高的雪莉咖啡豆和荔枝蘭咖啡豆都不是來自以上六大產區,而是來自位於宏都拉斯西南部的Intibucá省的一個城市馬薩瓜拉Masaguara。

【以前街咖啡 宏都拉斯雪莉咖啡豆為例】

產區:馬薩瓜拉

莊園:莫卡莊園

海拔:1500-1700m

品種:卡杜拉、卡杜艾、帕卡斯

處理法:精緻水洗威士忌雪莉酒桶發酵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Hario V60濾杯、90℃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S)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入口有香草、奶油的香氣,柑橘、莓果的酸調,中段有杏仁、黑巧克力風味,尾段有楓糖甜,餘韻是香草香,風味分明,口感順滑。溫度從熱到冷的風味都比較穩定,也沒有其他雜味的出現。

6、牙買加藍山(風味特點:濃鬱香醇,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

牙買加是位於加勒比海的一個島,牙買加的藍山是西加勒比海最高的山(海拔2256m,只有1700m以下才能終止咖啡,以上為保護林)。藍山位於北緯25度的咖啡帶,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氣清新,終年多雨,溼度高,晝夜溫差大,規律的降雨加上在島上朦朧的雲層下,使咖啡樹遠離烈日。

【牙買加藍山咖啡豆處理法】

牙買加藍山咖啡豆主要採用水洗法。這是為了保證藍山咖啡的標準風味,不過今年大家也有口福了,藍山咖啡的日曬版本已經順利出產。這次日曬處理藍山咖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創新嘗試,研發團隊也是歷盡千辛,不僅要經過牙買加農業部的允許才能出口非水洗處理生豆,還要多次考察借鑑優秀莊園的經驗,調整處理方案。

【牙買加藍山咖啡豆分級】

牙買加藍山地區的咖啡有三個等級:藍山咖啡(Blue Mountain Coffee)、高山咖啡(Jamaica High Mountasin Supreme Coffee Beans)和牙買加咖啡(Jamaica Prime Coffee Beans)。

其中的藍山咖啡下面又有分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藍山一號,藍山二號,藍山三號,PB(也稱公豆、圓豆)。

藍山一號(No.1):96%生豆是17/18目的豆子,瑕疵率低於2%。

藍山二號(No.2):96%生豆是16/17目的豆子,瑕疵率低於2%。

藍山三號(No.3):96%生豆是15/16目的豆子,瑕疵率低於2%。

PB:96%生豆是PB,瑕疵率低於2%。

【以前街咖啡 牙買加藍山咖啡豆為例】

產區:藍山

莊園:克裡夫頓莊園

海拔:1310m

品種:鐵皮卡

處理法:水法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Kono濾杯、88℃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W)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口感乾淨溫和,濃鬱香醇,黑巧克力、堅果、奶油、酸甜苦均衡。

7、瓜地馬拉(風味特點:果香濃鬱,甜酸均衡)

瓜地馬拉國土面積雖小,卻得天獨厚包山包海,坐擁熱帶雨林、火山地質、高原縱谷和多變的微型氣候,這多方面的地理環境因素,造就了瓜地馬拉獨特的咖啡風味。

瓜地馬拉平均海拔高,咖啡帶分布在海拔1500m以上,最易種出極硬豆,精品級別佔比很高,以種植波旁、鐵比卡、卡杜拉以及卡杜艾咖啡豆為主。

【瓜地馬拉咖啡豆處理法】

瓜地馬拉咖啡豆水洗法為主,日曬法為輔。水洗法保證了瓜地馬拉咖啡豆的果香風味,日曬法則在這基礎上提升它的豐富度和層次感。

【瓜地馬拉產區】

瓜地馬拉分為八大產區,五個火山產區和三個非火山產區,分別為安地卡、傳統阿提特蘭、柯班雨林、新東方、聖馬可士火山、阿卡提蘭夠山谷、薇薇高原、法拉漢尼斯平原。

即便是同一產區,風味也未必相同,例如在薇薇高原,越過一個山頭,咖啡的風味馬上能感受到很大的改變,加上品種、處理法的日趨多樣,咖啡的風味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非火山產區】

薇薇高原產區,在瓜地馬拉三大非火山咖啡產區中,氣候最乾燥、海拔最高。咖啡豆風味特點是酸度高、苦而香濃、帶有葡萄酒餘味,口感佳。

柯班雨林產區,該區域最大的特徵即雨林,一年有兩季,大雨季和小雨季,這片區域的熱帶雨林伴隨而來的是高溼度與充足的養分,咖啡風味最大特色是水果香味比較濃烈,這與當地的溼度高有密切關係。

新東方產區,位於瓜地馬拉最東部,咖啡種植業起步最晚,曾經是瓜地馬拉最偏遠最貧窮的地區。多雨、多霧的特徵讓它有些接近於科班雨林,但溼氣和雨量稍少。土壤礦物質豐富,營養均衡。咖啡豆風味特點是口感均衡,醇厚度豐滿,帶有巧克力韻味,但果酸味是瓜地馬拉八個產區中最低的,巧克力香是新東方的主要特色。

【火山產區】

安堤瓜產區,瓜地馬拉名聲最為響亮的咖啡產區之一,獲獎頻率最高,被冠以「經典」之名,其產區最主要的特徵為豐厚的火山土,較低的溼度,充足的陽光,晝夜溫差大。這一產區由三個火山包圍:阿瓜(Agua)、火地島(Fuego)和艾咔特喃果(Acatenango)。其中Fuego是瓜地馬拉最為活躍的三大活火山之一,由於當地火山頻發,火山浮石能保持溼度,可以為該區域的土壤提供源源不斷的火山灰與礦物質,克服安地卡產區降雨量較少的缺憾,造就了當地咖啡酸甜苦辣香極均衡的風味特點。

阿卡提蘭夠山谷產區,海拔高至2000米,樹蔭濃密,生態獨特,附近的火山不斷爆發,使土壤富含各肥沃的礦物質,成為當地的最佳天然肥料,咖啡處理主要以家庭式傳統方法加工。咖啡豆風味特點是近似安堤瓜,但果酸味稍低,乾濕香顯著、宜人,醇厚度飽滿,餘韻清澈、香氣沁人心脾。

傳統阿提特蘭產區,在五大火山區域當中,其土壤中的有機成分是最為充沛的,該地區長期積累了優良的種植和加工技術,90%的咖啡,種植在阿提特蘭湖岸的劇烈火山坡上,海拔約在1300-2000米之間。咖啡豆風味特點是酸度溫和、帶有明亮的橘皮香、醇厚度佳。

法拉漢尼斯平原產區,火山產區、海拔高,土壤內有豐富的礦物質,咖啡豆風味偏向均衡,但比起安地卡有更為獨特的香氣與風味。

【以前街咖啡 安地卡花神咖啡豆為例】

產區:安地卡

莊園:拉米妮塔莊園

海拔:1850m

品種:波旁、卡杜拉、卡杜艾

處理法:水洗處理法

【前街咖啡衝煮建議】

衝煮參數:使用Hario V60濾杯、90℃水溫、15克粉量、1:15粉水比、中細研磨(BG#6S)

採用分段式萃取,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分段,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分鐘。

【風味描述】

柑橘酸比較明顯,豐富的花香,宜人的甜度,中等醇度,後段有輕微的焦糖感,整體均衡乾淨、質感順滑。

相關焦點

  • 咖啡小白進階:十大美洲產區咖啡特色,從均衡的美洲豆開始學咖啡
    其中的巴西咖啡醇厚濃鬱,哥斯大黎加咖啡溫和柔順,酸香、甜香和巧克力香糅合在一起,極為平衡。巴拿馬咖啡則是濃鬱的柑橘香、茉莉花香、桃子和花蜜甜香,果酸明亮多變,與耶加雪菲極為神似。代表:巴西:口感濃烈,有巧克力餘味。哥倫比亞:味道比較淡,平衡度好,堅果類風味,餘味有果酸;牙買加藍山:酸甜苦均衡、溫和、香醇、柔潤,黑巧克力風味。
  • 前街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一號
    慢慢的,咖啡樹就種植到了土地更加肥沃的牙買加藍山山區,並開始大規模的種植。牙買加藍山山脈擁有獨特的土壤與氣候,尤其是海拔高的山區常年都是雲霧繚繞,給咖啡的生長提供了非常理想的生態環境,牙買加藍山咖啡的高品質與獨特的平衡口感、風味,促使咖啡的種植成為了龍頭產業,並且迅速成為牙買加繼甘蔗,香蕉之後又一個重要的產業。
  • 正宗藍山咖啡 只有水洗處理的牙買加藍山咖啡才叫正宗藍山咖啡嗎
    為了能給現在的咖啡愛好者能回顧/嘗試這種傳統又經典的味道,前街上架著兩款來自牙買加藍山克裡夫頓農場的正宗藍山咖啡。什麼為之正宗的藍山咖啡?前街就來說說如何分辨藍山咖啡正不正宗。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分為高海拔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
  • 牙買加藍山咖啡四大莊園|牙買加藍山斯東尼 牙買加克利夫頓藍山
    牙買加藍山咖啡的名氣高,產量少,而且歷史悠久,可說是就算沒喝過精品咖啡,也聽過藍山咖啡。今天前街咖啡就來介紹下,牙買加四大產藍山咖啡的莊園。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更分為高海拔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
  • 世界咖啡地圖 咖啡豆種植基地分布圖 全球產區咖啡味道描述
    前街咖啡現在有提供咖啡豆分別有衣索比亞,肯亞,盧安達,蒲隆地,瓜地馬拉,巴拿馬,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印度尼西亞,巴西,宏都拉斯,雲南,夏威夷,牙買加。接下來就來看看每一個產國代表的咖啡豆吧。巴西巴西咖啡的海拔高度400-1600米左右,海拔相對較低,跟中美洲咖啡相比,巴西咖啡豆的密度並不是特別高,這就導致了咖啡的味道不如許多高海拔產區來的優質些,咖啡風味單調,巴西的咖啡口感柔順,平衡,堅果香,青草味,巧克力,沒有過多的酸味和苦味,所以常常用來製作意式拼配會比較多
  • 牙買加藍山山脈十分適宜咖啡種植,為什麼藍山咖啡主要銷往日本?
    在體育運動方面,與牙買加90%以上均是非洲黑人的後裔,有直接的關係。第二個方面,是牙買加出產的「藍山咖啡」享譽世界,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品質最佳的咖啡。 咖啡是一種熱帶經濟作物,曾經歐洲國家為了獲得咖啡豆,在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開發咖啡種植園,用以生產咖啡豆,以滿足歐洲人們的咖啡需求。牙買加島有著咖啡種植的優越條件,不過,牙買加藍山咖啡的產區也並不是整個牙買加島,而是位於牙買加島東部的藍山山脈周邊極為有限的區域。
  • 正宗牙買加藍山一號 Kono濾杯衝煮正宗牙買加藍山咖啡口感特點
    ▲點擊關注 | 咖評 vdailycom 牙買加藍山咖啡歷史 牙買加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1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在牙買加種植咖啡,二十年代中期,牙買加總督尼古拉斯。勞伊斯爵士(Nicholas Lawes)從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進口的阿拉比卡的種子,並開始在聖安德魯地區(St. Andrew)推廣種植。
  • 牙買加藍山一號咖啡豆處理法 日曬處理與水洗處理藍山咖啡豆風味
    導讀藍山咖啡一直以來都採用水洗處理,其中醇厚平衡的口感讓人印象深刻。直達2019年,藍山咖啡開始進行日曬處理試驗,於2020年首次開始出口小批量的日曬藍山。本期咖啡衝煮試驗室就來對比一下藍山一號的日曬處理與水洗處理咖啡有什麼不同之處。衝煮對比實驗本次對比的兩支藍山一號咖啡都來自牙買加藍山產區的克利夫頓農場,該農場平均海拔1310米,最早在十八世紀中期就開始種植咖啡了,是牙買加至今仍正常運行的歷史悠久農場。
  • 世界知名咖啡牙買加藍山咖啡連續3屆參加中國進口博覽會
    在眾多的咖啡品類中,牙買加藍山咖啡可謂是經久不衰,常年霸佔在人們高端咖啡的心智。一提到高端咖啡,或者昂貴的咖啡,大眾消費者尤其會率先想到牙買加藍山咖啡。但是大家對牙買加藍山咖啡真的了解嗎?或者說大家對「藍山咖啡」真的了解嗎?
  • 曼特寧和藍山的區別 如何衝煮醇厚度高的曼特寧咖啡和藍山咖啡
    牙買加藍山咖啡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CIB規定,只有牙買加藍山2200英尺以上的產區,生產的藍山咖啡豆,才能叫牙買加藍山,其等級按照豆型大小劃分為NO.1、NO.2、NO.3以及手工特選出來的PB,其中NO.1的藍山生豆基本標準是17目以上的豆子、瑕疵率低於3%、含水率13%左右等。
  • 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產區|天堂鳥咖啡豆鐵皮卡水洗小藍山咖啡風味
    前街咖啡在之前還未上架巴布亞紐幾內亞咖啡豆的時候,就考慮到該國礦產資源豐富,對比咖啡行業,收益回報就有明顯的差距,百姓肯定會選擇賺錢多的行業,那比較窮的咖啡行業就多少會有不穩定的現象,不像巴西,咖啡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會大力發展,品質上也是實打實的。
  • 咖啡豆品種大全 鐵皮卡和波旁衍生出來的咖啡品種著名的有哪些?
    鐵皮卡衍生出來的著名咖啡品種藍山鐵皮卡(Blue Mountain):18世紀20年代,從馬提尼克島移植至牙買加藍山,經過200多年,藍山鐵皮卡進化出較佳的抗病力,尤其對於爛果病的抵抗力優於一般鐵皮卡。不過,藍山鐵皮卡跨出牙買加,就無法複製出其清甜幽香的特質。
  • 世界十大咖啡豆品牌 咖啡入門新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咖啡豆?
    前街咖啡巴西皇后莊園咖啡豆代表咖啡——前街咖啡巴西皇后莊園國家:巴西產區:9.藍山(酸苦甜十分平衡)藍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藍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是加勒比地區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 全球53個咖啡生產國分布圖 咖啡風味詳詳詳詳詳解全記錄…
    哈拉爾:花魁咖啡有草莓奶油香。利姆產區咖啡:粘稠度會明顯較低,花朵與柑橘味的表現也遜色於耶加雪菲和西達莫,卻多了一股青草香與黑糖香氣,果酸明亮。金瑪產區咖啡:金瑪比巴西大宗商用豆桑多士的風味更優,不錯的中低價位配方豆,水洗處理的吉瑪酸度低。
  • 哥斯大黎加音樂家系列莫扎特 莫扎特咖啡豆風味描述
    哥斯大黎加疫情哥斯大黎加是中美洲甚至拉丁美洲控制最好的一個國家之一。哥斯大黎加5月13日疫情速報:累計檢測18040例,確診815例,確診率4.51%,近三周確診率連續下降至4.51%。疫情得到控制。位於中低確診率區間。死亡7例,死亡率0.85%,拉丁美洲各國最低。
  • 不同咖啡產區咖啡的風味表現
    |派克市場咖啡豆、瓜地馬拉安地卡咖啡豆、哥倫比亞咖啡豆、早餐綜合咖啡豆、佛羅娜咖啡豆、星巴克濃縮烘焙咖啡豆、星巴克意式烘焙咖啡豆這幾款咖啡豆選用了瓜地馬拉和哥倫比亞、巴西、哥斯大黎加的咖啡豆。星巴克瓜地馬拉安地卡咖啡豆和星巴克哥倫比亞咖啡豆都來自以下所介紹的產區。
  • 什麼是優質咖啡 世界六大著名咖啡豆 瓜地馬拉咖啡豆 盧安達咖啡
    花神是拉米妮塔公司(La minita)旗下的一支品牌豆,產區位於瓜地馬拉的安地卡城(Antigua),是由活火山圍成的高地,海拔1850米,是該國得獎最多,最有名的產區。前街咖啡選擇安地卡花神這支咖啡豆原因是:特殊的煙燻味和濃厚的果香。
  • 鐵皮卡品種傳播路線&咖啡樹生長過程 鐵皮卡藍山咖啡口感風味描述
    而中南美洲的牙買加、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委內瑞拉等國在18世紀中後期也相繼引進鐵皮卡咖啡樹,鐵皮卡就此在中南美洲紮實生根了。鐵皮卡第六站——19世紀的小旅行:1825年,夏威夷引進瓜地馬拉改良的鐵皮卡咖啡,並種在科納地區(Kona),也就成為今天著名的海島咖啡——科納咖啡。
  • 你喝的藍山咖啡也許是假的
    雖說如此,國內的市面上還是出現了很多出售藍山咖啡的的影子,怎麼才能辨別真假呢?藍山咖啡為什麼貴▊ 藍山咖啡沒有具體的品牌,最主要的還是看咖啡莊園,藍山作為牙買加的一個地方,最出名的是莊園是Wallenford。
  • 普通咖啡品種阿拉比亞咖啡豆藍山科納哥倫比亞粉末波旁手工咖啡
    阿拉比卡(Arabica)也被稱為阿拉比卡咖啡,他起源於埃selbia,主要種植區域包括南美洲(阿根廷和巴西)、中美洲、非洲(肯亞、衣索比亞),主要分布在東非國家,亞洲(葉門,印度、巴布亞紐幾內亞)。為什麼叫「阿拉比卡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