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手機已經月餘,看新聞、刷微信、打遊戲、隨手拍拍照片,記錄孩子的調皮等等。說真的,基本已經忘記了這是部測試機,而是好像陪我很久了一樣。怎麼講呢?合適。
沒有卡頓,拍照片基本沒有失焦,定位非常準確,WiFi切換順暢得你感覺不到。依照經驗,東西用的順手了,很容易忽視它的存在。
一加3恰巧就是這麼一部手機。時下頂級配置,驍龍820+6GB內存+64GB存儲空間+1600萬像素光學防抖攝像頭,更新後的輕量化氫OS,輕薄造型帶來的優秀手感,加之DASH極速充電和3000mAh電池……用料和設計都挺用心。
雖然從某種角度來說,它也在堆料,但從不弄那些花哨、搶眼卻沒什麼實用性的東西。所以乍一看來,你會說:這沒什麼啊,別人也有。但細細比較,你會發現,能把這些實用的點放在一起讓你用的順暢的,最後也沒幾個,但一加算一個。
外觀的細節上,一加3整體上要比前兩代更加方正,但在細節上使用了很多圓潤的線條,顯得比前兩款更加精緻和流暢。
▲出廠時屏幕表面已貼好保護膜
升級到第四代康寧大猩猩的2.5D玻璃面板與邊框部分的銜接過渡自然,且整體感更強,不像一代那樣「割裂」。
▲背面的三段式設計與之前兩代風格迥異,但視覺效果很好
▲一體化全金屬機身對工藝要求更高,帶來了極佳整體性觀感
三段式背板設計,上下部分很窄,看上去不會那麼搶眼,突出的攝像頭也有一圈高出來的邊框保護。兩側的曲線自然延伸,但幅度並不大,給人的印象是靈動間又不失剛毅。配上噴砂工藝,讓金屬背板的上手感覺很棒。
▲背面的降噪mic被很好地隱藏在天線帶中
使用了一體化全金屬機身,一加3就不能像之前的型號那樣隨意更換後蓋了。似乎造型上的靈活性有所缺失。不過我們可以更換保護殼嘛!這一次一加設計了多種原廠保護殼,而且其做工和細緻程度遠高其他配件廠一個檔次,不僅風格多樣,且紋理感也做的很逼真。
▲多外殼用另一種方式延續了一加手機背面多樣化的風格
從國產智能機全面「統治」市場以來,多版本、差異化似乎就成了一個定式:高配版、低配版一同發布簡直就是每部主打機型的必然套路。再加上處理器選擇帶來的網絡制式差別,一個機型要沒有3~4個同胞兄弟都不好意思說話。
▲一加3隻有64GB一個規格,卡槽設計更簡單
可有些時候,多樣化並不一定就是好的。比如存儲卡與雙卡雙待在卡槽位置上的 「爭奪戰」,再比如用了不支持全網通的處理器而必須單獨出個電信版。其實對於旗艦機的大多數用戶而言,有一個能滿足所有需求的型號就可以了。
也許是出於類似的想法,一加3變得非常專一。內置存儲空間只有一個規格,64GB,沒了存儲卡對插槽的佔用,雙卡雙待就做的更徹底;處理器是驍龍820,支持雙卡全網通,不管用戶是哪家運營商的,換手機也再沒有後顧之憂。
安卓改版OS並不稱奇,起初多半是走華麗路線。隨著需求的不斷變化,如今「化繁為簡」成為主流,「扁平化」開始引領了時尚。對於一加而言,1時代採用的Color OS帶給用戶的體驗並不算差,但老劉還是很快就宣布了自創OS的計劃,並且一弄就是兩個(氫OS和氧OS)。可見,一加在作業系統上還是「不將就」的。
▲氫OS的輕量化設計已成為一加手機的重要特徵
DOCK欄的取消更有別於同類OS
氫OS並沒有自帶主題商店,系統壁紙也僅有13張充分體現極簡風格的選擇。甚至在桌面小工具的設計上,這種風格也被充分考慮,那種常見的將新聞或是天氣與時間相結合的桌面時鐘在一加3的默認工具中是看不到的。已有的幾種風格都簡單到只剩時間和日期。
取消DOCK欄是氫OS剛發布時,另一個讓不少用戶覺得驚詫的設計。因為對於用戶來說,無論滑動到哪個屏幕,底部那些隨手可觸的「撥號、通訊錄、簡訊、瀏覽器」甚至「拍照」,都應該是「固定嘉賓」一樣的存在了。
固執的人會說:沒了DOCK欄,讓我點哪去撥號啊?讓我點哪去發簡訊啊?好像這種改變真的費力不討好——說實話,最開始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
階段體驗並沒有出現那種恐慌。拇指在主按鍵上輕輕一划,或只是輕觸一下,系統就能迅速恢復到主頁面,該撥號撥號,該拍照拍照。而由此帶來的好處就是頁面的整體感更強,而不是以往那樣似乎屏幕底部被切掉一條似的。
一加3的電池電量為3000mAh,相比1代的3100mAh和2代的3300mAh,不升反降,猛一看可能會讓人有點擔心續航。可實際情況是,它的續航表現反而更好些了。
原因很簡單,驍龍820這個用電大戶再也不會像驍龍810那樣難以駕馭,同時一加3通過優化後的電量管理環節,讓手機的待機耗電量始終保持一個較低的水平。基本上,中度使用強度一天,還能有20%以上的剩餘電量。
▲在充電器和線材的用料設計上也下足了工本
另一個優勢就是它加入了DASH閃充功能。在電壓與電流兩項數據上,DASH選擇的是增強充電電流(5V、4A,充電功率最高可達20W),這與它「兄弟」的速充方案一脈相承。
▲Dash閃充演示
比拼性能的同時,拍照功能也成了手機廠商的又一殺手鐧。無論蘋果、三星,還是一眾國產手機,都已在拍照路上殺紅了眼,更有一些品牌喊出了「媲美單反」的口號(呵呵⋯⋯)。
在拍照功能上,一加3使用了性能更好的傳感器——索尼的IMX298。這款傳感器堪稱索尼目前的當家花旦,它在像素數與性能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同時,DSP是集成在高通驍龍820上的Hexagon 680,依靠它的強大效能,再加上重新設計的成像算法,一加將一項新技術能加入到手機之中——像素精選。
其核心就是在用戶拍照時,瞬間完成多張拍攝,並將各張照片中效果最好的像素部分,重新組成一張照片。與傳統的「多張合成」相比,像素精選實現更快,效果更好,且用戶完全察覺不到。所以,你在一加3上依然看不到那麼多繁雜的功能選擇,卻能在隨手間得到優秀的畫面品質。
▲不說,但一直在努力
與氫OS系統一樣,一加3的拍照界面極為簡潔,除了延時、慢動作、全景、手動等幾個必須要分設的功能選擇外,你只要簡單按拍攝按鈕就夠了。而HDR和HD(像素精選)這兩個最常用到的功能與閃光燈則被放置在屏幕上方右側的位置。在使用HD(像素精選)時,你根本感覺不到它與自動拍攝有什麼速度上的差異,照片的生成幾乎不消耗時間。
說到最後,也許你會發現,一加3無論在硬體上還是在軟體上都是有著明顯的特點和優勢的。
只是單調地「鼓吹」這些優勢,並不是一加的一貫做法。基本上,它是一部讓你用著順手到會被忽略的手機。拿著它,不管是在什麼場景,你都不用擔心它的表現會讓人不滿。
其實這本就是一部旗艦手機應該做到的程度——消除短板,稱心如意。
試玩、旅行、拍攝等合作
請電郵:lgaz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