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可你知道填的是哪個海,精衛又是誰嗎?
《山海經》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由此得知,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而這裡的東海,可不是地圖上的東海。
《初學記》卷六中提到:「東海之別有渤獬,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張岱在《夜航船》卷十七中也說:炎帝女溺死渤獬海中,化為精衛鳥,日銜西山木石,以填渤獬,至死不倦。」 所以《山海經》上所說淹死炎帝之女的東海,是指山西、河北東面的渤海。
《山海經》中,對精衛的描述是: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這個描述,與我國白額雁的相貌非常相似。
並且白額雁是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每年遷我國長江下遊一帶越冬,神話故事中精衛鳥所填的東海一帶正是它們的必經之地。由此看來,白額雁就是精衛的原型,應該是沒跑啦!
除了精衛填海以外,《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對我們來說都耳熟能詳。
不過,在大多數孩子和家長眼裡,神話真的就是個故事,茶餘飯後聽一聽,樂一樂就可以了,畢竟考試不是重點。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神話故事不光是孩子考試的一個重要內容,還是孩子了解中國文化的大門,寫作題材的靈感,人生哲理的引導。
前兩周,收到一套性價比超高的經典神話合集《小腳鴨中國經典故事40冊》,寓意深厚的傳統經典神話故事,讓孩子收穫成長智慧,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套書一共40冊繪本,都是精挑細選而來,傳世經典,匯集了傳統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經典傳說,廣為流傳的40個經典故事。
⊙ 像《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能教會孩子,不畏艱難、持之以恆。
⊙《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鼓勵孩子遇到難事不慌亂,多動腦筋。
也有很多成語故事比如:《孔融讓梨》《葉公好龍》《濫竽充數》等必學的成語,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考試中,使用頻率都非常高。
還有咱們大人耳熟詳的,孩子很容易喜歡看的《哪吒鬧海》《九色鹿》《女媧補天》《金斧頭銀斧頭》《木蘭從軍》等等……
整套故事都很通俗易懂,大字全文注音,篇幅短,孩子很容易接受。
而且,每個故事都配有專業的音頻,拿出手機掃下書背後的二維碼,就能讓孩子隨時隨地聽故事磨耳朵,培養語感,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再擔心不會講故事啦。
《小腳鴨中國經典故事40冊》原價320元,團購價49元,適合3~9歲的孩子,一套在手讓孩子與古人「對話」,打下語文寫作好基礎,學習古人的智慧和優秀品質。一邊聽音頻,一邊看故事,哪怕兩三歲的孩子也能愛上聽故事,早早培養閱讀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