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填的到底是什麼海?小精衛的原型竟然是它!

2020-12-24 家長必讀

大家都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可你知道填的是哪個海,精衛又是誰嗎?

《山海經》載:「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由此得知,精衛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

而這裡的東海,可不是地圖上的東海。

《初學記》卷六中提到:「東海之別有渤獬,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張岱在《夜航船》卷十七中也說:炎帝女溺死渤獬海中,化為精衛鳥,日銜西山木石,以填渤獬,至死不倦。」 所以《山海經》上所說淹死炎帝之女的東海,是指山西、河北東面的渤海。

《山海經》中,對精衛的描述是: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這個描述,與我國白額雁的相貌非常相似。

並且白額雁是在西伯利亞北部繁殖,每年遷我國長江下遊一帶越冬,神話故事中精衛鳥所填的東海一帶正是它們的必經之地。由此看來,白額雁就是精衛的原型,應該是沒跑啦!

除了精衛填海以外,《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對我們來說都耳熟能詳。

不過,在大多數孩子和家長眼裡,神話真的就是個故事,茶餘飯後聽一聽,樂一樂就可以了,畢竟考試不是重點。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這樣想就錯了,神話故事不光是孩子考試的一個重要內容,還是孩子了解中國文化的大門,寫作題材的靈感,人生哲理的引導。

前兩周,收到一套性價比超高的經典神話合集《小腳鴨中國經典故事40冊》,寓意深厚的傳統經典神話故事,讓孩子收穫成長智慧,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這套書一共40冊繪本,都是精挑細選而來,傳世經典,匯集了傳統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經典傳說,廣為流傳的40個經典故事。

⊙ 像《神農嘗百草》《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能教會孩子,不畏艱難、持之以恆。

⊙《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鼓勵孩子遇到難事不慌亂,多動腦筋。

也有很多成語故事比如:《孔融讓梨》《葉公好龍》《濫竽充數》等必學的成語,不管是生活中還是考試中,使用頻率都非常高。

還有咱們大人耳熟詳的,孩子很容易喜歡看的《哪吒鬧海》《九色鹿》《女媧補天》《金斧頭銀斧頭》《木蘭從軍》等等……

整套故事都很通俗易懂,大字全文注音,篇幅短,孩子很容易接受。

而且,每個故事都配有專業的音頻,拿出手機掃下書背後的二維碼,就能讓孩子隨時隨地聽故事磨耳朵,培養語感,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再擔心不會講故事啦。

《小腳鴨中國經典故事40冊》原價320元,團購價49元,適合3~9歲的孩子,一套在手讓孩子與古人「對話」,打下語文寫作好基礎,學習古人的智慧和優秀品質。一邊聽音頻,一邊看故事,哪怕兩三歲的孩子也能愛上聽故事,早早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相關焦點

  • 精衛填的是什麼海?小精衛的原型竟是它!
    精衛填海竟然和大雁銜枝有關? 精衛填海最早的記敘源於《山海經》 你知道精衛填的海在哪裡嗎?
  • 精衛填海的故事 精衛填海概括
    《精衛填海》這部電視劇有很多人都看過,都被精衛的堅持不懈所打動了。下面是這個故事的文字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精衛填海》的故事  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天她去東海玩,遭遇暴風雨,溺水而亡。
  • 《非人哉》與精衛填海聯創 真是捅了神仙窩!
    精衛填海小故事: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叫女娃,一日女娃去東海遊玩,後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這種神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得將從山上銜來的石頭和草木投入到東海,從此精衛填海的故事就廣泛流傳。精衛填海一直填到了《非人哉》裡,估計大家都對精衛的長相充滿了好奇,常常幻想過精衛究竟是怎樣堅毅的女子。
  • 大家記得那年舒暢主演的《精衛填海》嗎?造型好雷,劇情很贊!
    《精衛填海》講述了精衛與后羿拯救炎帝、拯救人間的故事,劇情跌宕起伏深入人心,對每一位重要人物都刻畫得十分細膩,讓人看一遍仍然戀戀不捨,也許這便是當年古裝劇的魅力所在之處。 這個電視劇的編劇腦洞太大,強行把幾個不相關的神話湊到一起還能整出言情劇的效果。
  • 一些你不知道的,「精衛填海」背後的寓意
    精衛填海的故事最早記於《山海經》中:「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 快樂作文|帶你走進小古文之「精衛填海」
    小古文作為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種常見文體,學習它,對同學們將來深入學習古文,提高閱讀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本刊特約姜鋒老師,從課本入手,帶領大家開啟小古文的學習。精 衛 填 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④而不返 ,故⑤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⑥於東海。
  • 萌萌噠胡巴的原型竟然是它!
    可愛胡巴原型是「蘿蔔」嗎?其實不然,導演許誠毅坦言是從《山海經》中找到神鳥「帝江」繼而加工而成,原來胡巴是「六足四翼」的醜萌妖怪。就是說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像黃布口袋,紅得像團火,六隻腳四隻翅膀,沒有五官的神鳥,但它卻懂歌舞,叫「帝江」。原來胡巴早就具備唱歌跳舞的天賦,除增加面部及刪去翅膀外,胡巴的形象還是比較尊重原型的。
  • 精衛填不了海,但精衛是一種精神
    了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它的建築和古蹟。就像故宮、天安門之於北京,杜甫草堂、武侯祠之於成都。
  • 《神鵰俠侶2》全新光武有消息 放過那個小精衛讓她去填海
    大俠們快放過小精衛吧!畢竟經過周伯通的一番"搗蛋"和大俠的仗義相助,精衛的脾氣已經收斂很多,可以跟東海之濱的各位以及泣淚珠泉都和平相處了。與其繼續與她鬥氣,大俠們不如將目光轉向全新光武吧!
  • 中國「精衛填海」工程,填海近6平方公裡,打造亞洲「海洋之心」
    大家都聽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吧,但這只是一個虛構出來的神話故事。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飛速發展,「精衛填海」已不再僅存在於神話中,現實生活中此現象也越來越多。 這不我國就曾有一項堪比「精衛填海」的大工程,一夜之間便吞噬數億噸沙子, 引起各國關注。而這項工程就是美濟島。
  • 神秘的「人面蜘蛛」,它的原型到底是什麼?
    審核專家:冉浩知名科普作家小編之前帶大家分析了黃河裡的可怕怪物「鐵頭龍王」(回顧戳《龍嶺迷窟》中可怕的大魚到底是什麼魚?)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的原型。今天我們再來看一看另一個「重量級」的怪物——人面蜘蛛。它的原型又是什麼呢?
  • 精衛填海的後遺症,論遺傳基因的強大,果然有母必有其子,沒救了
    精衛,炎帝的小女兒,死後化為鳥兒日夜用石子想要填滿大海,看到水就想投石子,這就是著名的「精衛填海」。可是時間久了這精衛就變態了。每天填海填著填著就有了怪癖,看到水坑就想丟石頭的強迫症,這已經變成了一種奇怪的投石病。而且這個怪癖還無法暴力鎮壓。為什麼無法暴力鎮壓呢?觀音大士厲害吧!這個大佬能惹嗎?
  • 非人哉:精衛填海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填烈烈更容易
    說到精衛,大家肯定不會覺得陌生,「精衛填海」的故事家喻戶曉,當年舒暢主演的那部《精衛填海》也很火。在非人哉中,精衛是一個典型的強迫症少女形象,但是實際上,精衛的年齡比我們想像中都要大很多,她的孩子成群,並且還在持續生育中。
  • 哥斯拉的原型是什麼?不是恐龍,也不是鱷魚,答案讓人想像不到
    當時,剛發現恐龍化石的科學家並不知道恐龍是什麼,只認為這是一種巨大蜥蜴的化石,直到深入研究之後,才明白恐龍和蜥蜴並不是同一種生物。世界上最能潛水的蜥蜴種類是什麼?當時,一位名為Steve Winkworth的潛水攝影師意外看到這隻大型海鬣蜥在水下覓食,因此,迅速拍下照片並傳到了網上。從海鬣蜥的資料顯示,它是一種可以潛入水下9米的鬣蜥種類,有網友戲稱它們是「潛水小能手」。哥斯拉的原型是什麼?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疑惑,為什麼本文要介紹海鬣蜥呢?
  • 《山海情》原型人物現身
    拿女兒換一個水窖、換一頭大牲口是真的;冬天為了挖山頭僅剩的一點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頭破血流是真的;一家子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是真的;一家老小拖了全部的家當走了七天七夜到達玉泉營是真的,而他們全部的家當就是幾把鎬頭、幾個籮筐和一些口糧。
  • 數碼寶貝中令人疑惑的地方,迪路獸到底是什麼動物?
    概況數碼寶貝動漫可以說是一個不斷挖坑又不斷填坑的過程,tri剛把姬川那一代坑填了,結果又挖了一大堆坑,結尾處還提到了劇場版的超惡魔獸以及TV劇的究極魔獸,真神坑!迪路獸到底是什麼動物?這個問題現在已經說不清楚了,沒記錯的話,迪路獸最開始的設定好像是老鼠,是一隻憧憬貓的老鼠!因此自己的絕招都叫做貓貓拳,但後來又有傳聞說官方又將其設定成貓了,那迪路獸現在就近是貓還是老鼠?嚴格來說的話,這還是有一些證據證明迪路獸的品種的。
  • 《山海情》原型人物現身!
    拿女兒換一個水窖、換一頭大牲口是真的;冬天為了挖山頭僅剩的一點茅草填炕取暖而打得頭破血流是真的;一家子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是真的;一家老小拖了全部的家當走了七天七夜到達玉泉營是真的,而他們全部的家當就是幾把鎬頭、幾個籮筐和一些口糧。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01手抄報主題字設計我們使用橙色的畫筆,畫上主題字「精衛填海」。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手抄報模版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底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模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的內容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女娃死了,化作了一隻小鳥,「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非常痛恨東海,於是日復一日地不斷地往東海中扔石子,想把東海填平。以上為淘氣的小音符的原創作品僅作為參考!你可以根據的自己的實際情況對手抄報的設計進行調整。
  • 精衛填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精衛填海的故事,小時候只是當一個故事聽了,感覺小女孩精衛好可憐,遇害後變成一隻小鳥,為了報仇天真的想靠自己的力量,用嘴叼石子把大海填平。但是今天在想起這個故事,仔細品讀,卻發現,華夏文化真的博大精深。
  • 現實版海因夫夫分手了 顧海的原型竟然是中南海保鏢!
    因為《上癮》的熱播,EZI一直被網友聲稱他是劇中顧海的原型,至於出處就不得而知了。曾是中南海保鏢的他,有著硬朗帥氣的外表,和緊實的肌肉。而他的男友可愛呆萌,真的很般配了。打著《上癮》原型的口號,以及兩人多次拍攝甜蜜情侶寫真,兩人的人氣水漲船高,但如今卻只能道一句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