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7年第一個機器人開始,美國好萊塢在過去80年塑造了無數個膾炙人口的機器人形象,如科幻史詩巨片《星球大戰》中形影不離、似孿生兄弟的C-3PO和R2-D2以及施瓦辛格塑造的鋼筋鐵骨的機器人「終結者」。以下是美國時代雜誌近日公布的過去80年來,好萊塢推出的最為經典的十個機器人。
一、機器人:索尼
影片:《我,機器人》(2004年)
《我,機器人》改編自艾薩克.阿西莫夫有關冷戰題材的作品,該片激起人們內心的強烈恐懼,令人不禁問道:「倘若機器人控制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商業到公共安全,再到身旁的家務,一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是的,他們比人類更有效率,但是,他們也缺乏我們所擁有的價值觀、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
影片中麻煩不斷、但卻固執己見的黑人偵探史普納便對機器人心存如上恐懼。史普納不相信機器人也是事出有因:有一次,他不慎落入水中,前來救援的機器人把他撈了出來,與此同時一個小女孩卻被淹死。因為機器人當時計算出,史普納的存活率更高。然而,在史普納看來,機器人應該優先救助那個小女孩。他說:「要是人類的話,就會選擇這麼做。」
史普納的種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擁有更強認知功能的新一代NS5型機器人對上一代NS4型機器人發起了攻擊,給人類社會造成嚴重破壞,而設計機器人的初衷卻是保護和服務於人類。索尼是一個NS5型機器人,各種程序是由機器人技術之父朗寧博士親自為其量身打造,具備諸如做夢和推理等更高級的智力水平。最後,當包括人和機器在內的正義一方群力反抗敵人狂風暴雨般的襲擊時,索尼做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選擇——證明史普納必須改變他對機器人的偏見。
二、機器人:「終結者」
影片:《終結者》(1984年)、《終結者2》(1991年)
經典對白:「我還會回來的。」這是「終結者」為數不多卻令人最記憶猶新的對白之一。
在經典科幻片《終結者》尚未問世之前,電影機器人(幾乎都是我們人類的敵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某種局限。它們總是可以將自己偽裝成人類,卻又不被發現,但是,它們經常是笨拙呆板、動作緩慢——有幾分恐怖片中嗜血成性的行屍的模樣。
不過,在《終結者》系列中,世界健美先生施瓦辛格呈現的一派硬漢形象以及導演兼編劇之一的詹姆斯.卡梅倫,給觀眾一種從未有過的耳目一新的感覺。作為一個從未來返回的機器人,「終結者」如同鋼鐵戰士般堅強,從不吃飯,從不睡覺,他的存在只為完成一個使命:即幹掉你們。在卡梅倫1991年執導的《終結者2》一片中,他將上述概念又推進了一步,片中出現了另一個身負同樣使命,不過不是用鋼鐵、而是用液態金屬製造的機器人,他能夠變形,用常規武器幾乎無法將其摧毀。
這一過程中,卡梅倫、施瓦辛格及整個製作團隊呈現給我們一種全新的看待機器人的方式,將他們看作是有朝一日會摧毀人類,以無情和勢不可擋的威力回到過去,消滅他們控制者的機器。不同於弱小的人類,必須睡覺、吃飯,會感到恐懼和疲憊,這些「終結者」沒有物質享受,永不會懊悔——只是抱著一個目標。對數百萬觀眾而言,懷著復仇欲望的機器人概念已經進入了現代領域,進入了計算機時代。
三、機器人:雷切爾
影片:《銀翼殺手》(1982年)
經典對白:「複製人同其它任何機器並無二樣——他們不是造福於人類,就是對人類構成威脅。倘若他們的存在有益於人類,那就不關我的事兒了。」這是銀翼殺手裡克.德卡德在清楚雷切爾的真實情況之前,對她說的話。
通常,機器人影片的情節是這樣發展的:一些人發現他們之中竟然有面貌酷似自己的機器人潛伏在此,此刻他們必須判定後者是否存在危險,是否靠得住或是招人待見。不過,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銀翼殺手》一片中,其主要角色面臨著正好相反的情況,此片以2019年的洛杉磯為背景。人類知道誰是機器人,不過,稱為複製人的機器人本身卻被蒙在鼓裡。複製人雖得到其發明者的尊重,卻被整個世界遺忘,他們被認為不適合在社會上生存,其存在被宣布為非法,成了被稱為「銀翼殺手」的特殊警察攻擊的目標。
影片中複製人的自我毀滅者是埃爾頓.泰倫爾以及其領導的泰倫爾公司;固執但美麗的雷切爾是泰倫爾的最新、也是最偉大的發明。雷切爾的製造者們在她的大腦注入了終生的記憶——事實上,是屬於泰倫爾侄女的記憶。也許是機緣巧合,雷切爾愛上了派來追殺自己的銀翼殺手。《銀翼殺手》一片引發了人類對愛的深思。
四、機器人:艾什
影片:《異形》(1979年)
經典對白:「我不願在你們成功機率這個問題上撒謊...我只能向你表示同情。」——在機器人身份敗露之後,「諾史莫」(Nostromo)號商業太空拖曳船的科學官艾什表達了船員生還機率的擔憂。
在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異形》中,外星人雖然製造了不少懸念,但真正引起觀眾猜疑的恐怕還是那個機器人。《異形》在2001年再度喚起了人們對外星人的恐慌,進一步詮釋了機器人真正本性這一概念,即如果讓他們自行其是,那麼他們的目標便是消滅人類。在影片中,科學官艾什的絕密任務是不惜一切代價研究、保存異形並將其帶回地球研究,船員的生命安全則在其次。在秘密敗露之後,艾什試圖殺掉孤膽女英雄瑞普莉。在搏鬥過程中,船員們發現艾什竟然是機器人。艾什在被船員毀滅之前告訴他們,他們不可能殺死異形,因為它是一種完美的生物。
我們可以透過這部影片窺視好萊塢對機器人的一貫看法,即我們迄今依然不能設計出像人類一樣高深莫測的機器,無論機器人技術如何先進,我們也不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外星生物讓你心驚膽戰,同時還會讓你困惑不解,但也許直到看完影片,你才驚訝地發現,同人類相像的發明物根本沒有真正的人性。
五、機器人:C-3PO和R2-D2
影片:《星球大戰》(1977年)
大部分機器人電影都試圖向觀眾灌輸一種恐怖情緒,但第一部《星球大戰》卻讓觀眾感受到機器人幽默、溫柔的一面,影片的兩個機器人C-3PO和R2-D2之間的關係離奇、有趣,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兩個機器人是「忠實」的代表,如同《老友記》中伯特和厄尼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斯瑞皮歐一身金甲,走起路像是蹣跚學步的嬰兒,一舉一動故作矜持,說話細聲細氣,而奧圖則是一個藍色的銀桶狀機器人,無疑是機器人中的佼佼者,說起話來喋喋不休,就像是譜寫一曲數碼交響曲。
這兩個機器人堪比「話匣子」對「音樂匣」,為影片增添了喜劇和浪漫氣息,這種情調貫穿於《星球大戰》系列當中。影片中有這麼一幕:當身受重傷的奧圖急需救助時,斯瑞皮歐懇求漢·索羅(Han Solo)幫忙:「先生,你應該馬上修理!如果我的電路或轉動裝置有用的話,我心甘情願把它們獻出來。」斯瑞皮歐甚至願意將他的虛擬腎臟捐獻給奧圖,這表明兩個機器人的感情有多麼深厚。
六、機器人:康乃狄克州斯特佛德市裡幾乎每一位嬌妻
影片:《複製嬌妻》(1975年)
經典對白:「你回來時我不會在這兒!...有人盜用了我的名字!她會像瘋子一樣無怨無悔地操持家務,可她不是我!...她就像迪斯尼樂園的機器人。」——斯特佛德市最新訪客喬安娜.埃伯哈特試圖向精神病學家解釋她的陰謀論。
機器人電影經常把觀眾嚇得魂飛魄散,較之這些主要以渲染恐怖氣氛的影片而言,《複製嬌妻》更多以浪漫溫情和黑色幽默的方式渲染這一點,探究男人最理想的配偶和女權主義者最不堪回首的噩夢。這部影片將全新的機器人概念引入到了大銀幕。對於依舊迷戀於貝蒂.弗萊頓暢銷書《女性的奧秘》(The Feminine Mystique)的女影迷而言,這些家庭模範是她們最大的敵人,結合了空虛、潔癖、烹飪、快樂等特點。更糟糕的是,這些機器人看上去非常真實,連她們自己的孩子也沒有注意到這個差別。
得到解脫的妻子喬安娜.埃伯哈特內心恐懼恰恰說明了影片的成功之處。她極不情願地離開熙熙攘攘的曼哈頓,同丈夫和兩個孩子來到郊區斯特佛德市過著安靜平淡的生活。然而,喬安娜發現鄰居太太一個個完美得不像正常人,不僅如此,她們還包辦所有家務毫無怨言。於是她開始調查真相,發現她們的先生都串通好,把自己的太太一個個都換成卑躬屈膝、千依百順的機器人。聰明的喬安娜只好假扮成超完美機器人,最終領著孩子們逃出魔掌。在這部影片中,機器人並非斯特佛德市的女人們的真正敵人,問題出在男人身上。如果你是女人,那麼註定就受到他們的擺布。
七、機器人:HAL 9000
影片:《2001太空漫遊》(1968年)
經典對白:「HAL 9000系列是有史以來製造的最可靠的電腦。HAL 9000電腦從未犯過錯誤,或者曲解過一個信息。也就是說,我們絕對無缺陷,不會犯任何錯誤。」——HAL9000電腦在一次採訪中回答有關其超常能力的問題時說。
在斯坦利.庫布裡克這部科幻史詩片當中,HAL 9000是控制飛船各個方面的中心電腦。在一次遠行途中,電腦HAL發生小故障,艦長達夫.波曼被困母船上,隨即電腦為爭奪對飛船的控制權,與波曼船長展開生死格鬥。HAL電腦是人工智慧模型,每個方面均堪稱完美,任何一個錯誤都會讓船員付出血的代價。而他們也逐漸認識到,這臺世界上最完美的電腦其實就是惡魔。
船員打算拆壞HAL電腦時,卻發現這個飛船的中樞完全失控,向他們展現瘋狂之舉。HAL電腦以其標誌性的語氣解釋了背叛波曼船長的原因:「此次任務對我而言非常重要,我不許你們壞了我的好事。」HAL電腦的這種瘋狂舉動也是電腦作為作惡者的開端。數十年之後,《神奇酒釀》、《黑客帝國》等科幻電影就留有HAL的印記。
八、機器人:羅比
影片:《惑星曆險》(1956年)
《惑星曆險》的特技在今天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在四十年前卻具有令人眼界大開的突破性,對當時的性影射和低俗瘋狂的描寫也拿捏準確,再加上萊斯利.尼爾森的精採表演,使得這部影片堪稱科幻電影中的經典之作。然而,影片的真正功臣當屬自鳴得意、笑容可掬的機器人「羅比」。以前的機器人不約而同擁有舉杯祝賀者的特性,但「羅比」的一舉一動更像是莎士比亞筆下的面無表情的小丑。他自負、浮華,舉止笨拙,盛氣凌人,好酒貪杯,經常喝得酩酊大醉。「羅比」也許是人類所能創造出的最先進的機器人,它是摩爾比烏斯博士的傑作,這位科學家利用來自外星電腦系統的設計,製造出了這一驚世之作。
羅比不僅是個法力無邊的魔術師,還有一顆心臟,依照科幻作品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經典巨作《我,機器人》所提出的機器人道德規範行事。他遵循「機器人三定律」:服從人類指揮,保護自我存在,永不傷害人類。不過,他卻面臨著進退維谷的窘境:為求自保,他只能遵照摩爾比烏斯博士的命令殺人。
羅比是迄今為止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影片中接受「演員表」待遇的電影道具,這或許是因為製作它的費用太高了——12.5萬美元(50年代),這在現在看來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他還又出現在《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等電視劇中,後來無數的機器人形象都以他為藍本,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戰》中的C-3PO。
九、機器人:戈特
影片:《地球停轉記》(1951年)
經典對白:「對於我們警察而言,我們創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機器人...在侵略性方面,我們賦予他們超越於我們之上的絕對權力...在暴力剛剛露出苗頭之時,他們會自動反擊侵略者的進攻。」——外星人克拉圖如此描述他的機器人戰友。
這部電影被稱為是當時的外星人PK入侵者,同時帶來了三個最為震撼的科幻概念——飛碟、外星人和機器人,影片在一天之內將三者融入一個描寫地球瀕臨毀滅的故事中。一艘載著兩位天外來客——外星人「克拉圖」和機器人「戈特」的神秘飛船悄悄降落華盛頓。艙門打開之時,克拉圖迅速溜走,藏身於人群之中,欲對人類做更多了解。與此同時,機器人戈特則留守飛船,靜悄悄守衛著這個高科技產物。
不久,美軍士兵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步步靠近戈特。他們認為這些天外來客忽然降臨地球是來毀滅人類的,而飛船就是埋藏這一切的墳墓。美軍士兵顯然將克拉圖視作威脅人類安全的敵人,不問青紅皂白紛紛向他開火射擊,克拉圖只好返回艙內。見此情形,戈特向士兵們發射致命光束髮動反擊,克拉圖為避免加深誤會,傷害無辜,勸說戈特罷手。
《地球停轉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後放映,當時美蘇冷戰正如火如荼,影片影響了眾多後來者,其傳遞的信息至今仍發人深思,對人類未來和破壞地球行為充滿憂慮。至於戈特這個傳遞和平信息、卻遭到人類誤解的外星人,一旦被激怒,他便不顧後果地進行反擊,即使把人類全部消滅也在所不惜。
十、機器人:瑪麗亞
影片:《大都會》(1927年)
《大都會》是電影大師弗裡茨.朗無聲電影的代表作,開了電影界的諸多先河,為以後的科幻史詩片樹立了很多可以模仿的規範,如描寫機器人未來的方式,處理瘋狂科學家及其創造物的方式。影片描寫了一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生存的世界,這個世界被地球表面一分為二——精英階層在地上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工人們則生活在地下陰暗、潮溼的山洞裡。
瑪麗亞是執掌政權的精英階層滲透到工人當中的「奸細」。瑪麗亞是在秘密實驗室中創造出來的銀色機器人,擁有同地下世界女領袖一般的容貌和特徵。工人們都對這位女領袖信任有加,團結在此人周圍抵抗精英階層的壓迫。通過操縱這個機器人,地上的精英分子成功控制了地下勞苦大眾,將瑪麗亞煽動起義之詞變成了忍讓的話語:回去安心工作,快樂生活。
《大都會》是第一部堪稱經典的科幻大片,影片塑造了眾多流傳至今的機器人形象,如生動可愛的鼴鼠,囂張跋扈的徵稅者,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身份模糊的敵人。對於今後為數眾多的電影機器人來說,瑪麗亞是科幻小說機器人向科幻電影人工智慧的一種過渡。
film186與您同在!期待您的關注!
艾維電影網是國內領先的立足我國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傳播行業政策、動態,普及電影技術、知識,指導影院建設、運營,推介影院設備、應用的傳媒平臺。
訂閱方法:搜索添加查找公眾號:film186
您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關注我們:
A、官方網站:http://www.film186.com 艾維電影網
B、新浪微博:艾維網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av010
C、《艾維電影網刊》電子版:http://www.film186.com/WangKan/
D、電話:0571-85145855
E、客服QQ:2864580158 1525298392
艾維網旗下網站:
www.av010.com 艾維音響網
www.film186.com 艾維電影網
www.av010.cn 艾維音響導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