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暢想珍獸蟲草,還原山形地貌,解讀最浪漫的中國神話。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山海經·山經·南次一經》。
《山海經》上卷《山經》以山為主線,詳細記錄了東西北東中五方山系的地理風貌,以人文知識為副線,敘述了與山相關的神話傳說、民俗風情、巫術宗教等。
今天我們走進南山一經的基山和青丘山。
山海經原文
從亶爰山再往東三百裡,就是基山,山的南坡盛產玉石,山的北坡生長著很多奇怪的樹木。
山中有一種野獸,它的形狀像羊,但長著九條尾巴和四隻耳朵,更奇怪的是它的眼睛長在背上,這種野獸名叫猼訑。人如果穿戴上它的皮毛就會不產生恐懼心。
基山上還有一種禽鳥,它的形狀像雞卻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隻腳和三隻翅膀,它的名字叫chǎng f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很少會感到瞌睡。
從基山再往東三百裡,有座山叫作青丘山。山的南坡有很多玉石,山的北坡則有很多很多的青鸌。
青丘山中有一種野獸,它的形狀像狐狸,但卻長著九條尾巴,它的叫聲與嬰兒啼哭的聲音極為相似,能活生生吞食人;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能不中妖邪毒氣。
山上還有一種禽鳥,它的形狀像斑鳩,它鳴叫的聲音就如同人在互相呵斥責罵一樣,這種鳥名叫灌灌。如果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人們就不會感到迷惑。
從青丘山裡發源而流出來的水就是英水,英水向南流入即翼澤。即翼澤中有很多赤鱷魚,這種魚的形狀像普通的魚,但卻長著一副人的面孔,它發出的聲音就像鴛鴦鳥鳴叫的聲音一樣,人要是吃了這種魚,就能不生疥瘡了。
知識點暢談
先和大家解釋下,生活在基山上的鳥名叫chǎng fū,這兩個字根本打不出來!所以以拼音替代了,它是這樣寫的:
回到正題,今天我們說基山和青丘山,生活在這兩座山上怪物都太厲害了!基山的野獸猼訑長了九條尾巴和四隻耳朵,而鵑鵂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隻腳和三隻翅膀;到了青丘山還有大名鼎鼎的九尾狐狸和人臉魚赤鱬。
為什麼《山海經》中的鳥獸都有許多頭、許多器官呢?今天我們來說說現代人關於《山海經》是輻射世界的猜測。
成書於公元前四世紀的印度詩集《摩訶婆羅多》中記載過類似於人類被輻射毀壞容貌的內容;而在30年前,非洲加彭共和國也曾發現過一個核反應堆,測定過後可以確定20億年前就形成,輻射持續影響數十萬年。
所以人們推測,在《山海經》所描述的年代,會不會也存在核輻射的影響呢?日本廣島核輻射地區的動物曾長出過兩張臉,植物曾出現多個根莖,與《山海經》的奇異鳥獸們十分相似。
當然這種說法存在諸多漏洞,僅為現代人的一種猜測,切不可當真。
魯迅先生曾在散文《阿長與<山海經>》中描述道「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正是因為這些長相奇特的鳥獸,讓少年魯迅對《山海經》心馳神往。
成為學者後魯迅把《山海經》稱作「古之巫書」,認為這是本記載古代巫術的典籍,但最初吸引他的正是那個光怪陸離、難以解釋的世界。
《山海經》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