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少將張召忠 (微博)教授訪談視頻
海軍少將張召忠教授做客騰訊
特別推薦騰訊獨家欄目:更多精彩盡在《召忠說軍事》
主持人:親愛的騰訊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召忠說軍事》。「六百年前,中國曾屢次走向深藍,六百年後的今天和明天,中國巨輪能否遵循鄭和的足跡,從黃水走向藍水,從蔚藍走向深藍,這是中國人的期盼。」這段書摘來自軍事專家張召忠教授的最新著作《走向深藍》,神秘的海洋可以說一直是人類魂牽夢繞的地方。為何越來越多的國家在相互爭奪海洋權益?中國南海爭端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請張召忠教授帶您走向深藍。
張召忠:你好!大家好!
張召忠教授最新著作《走向深藍》
張召忠教授現場籤售
《走向深藍》——張召忠41年磨一劍
主持人:首先祝賀您的新書《走向深藍》出版發行,前兩天看到您的籤售會非常地成功。首先請您介紹一下《走向深藍》這本書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張召忠:在南國書香節上,由廣東出版集團出版的,這個書香節是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非常大的南方的書市。這本書應該說是這樣的,這是我41年與海軍和海洋相結合過程中的一個產品。
主持人:41年磨一劍。
張召忠:對。這裡面大約分這麼幾個部分。第一部分寫了寫海洋,海洋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最後有一個電視片也叫《海洋》,講海洋和人類之間的關係,和時代之間的關係,講到海洋的本身。這一部分是我非常年輕的時候寫的,大約就像你這麼年輕的時候。這一部分所有的文字,大約十五六萬字都可以編成電視片、做解說詞,都是散文詩似的,是我年輕時候的激情勃發、鬥志昂揚。第二部分講的是海魂,包括人類的鄭和下西洋,15世紀、16世紀以後地理大發現,人們魂牽夢繞地探索,以及地理大發現給人們帶來的負面的東西。第三部分講的是海權,這是運用了我在90年代以後對《海洋法》《海戰法》研究的成果,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國家應該有哪些海洋上的主權,比如說島嶼、領海應該是屬於海洋的主權,哪些是一個國家的海洋權益,用什麼辦法維護國家的主權和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這兩個用兵和策略是完全不一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第四部分大約是講了講海爭,就是歷數中國在臺灣、釣魚島以及和菲律賓、越南之間島嶼相爭的歷史發展過程。釣魚群島、臺灣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歷史上都是中國的主權,為什麼說是中國的主權,我從歷史考證的方法把它記載下來,以及目前整個海上爭端的現狀,也都是通過歷史考證的方法把它說出來,沒有帶我個人的一些觀點,都是什麼時候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這個非常有利於現在談南海爭端,這個書裡面寫得很清楚了。最後一部分把它叫做「海歸」,也就是說海上什麼時候能夠歸來,我們丟失的島嶼什麼時候可以歸來,這個方面融入了我多少年來的學術的研究成果。比如說,我們採用政治的、外交的方式和平解決爭端,和平解決如何解決?如果和平解決解決不好的話,我們如何通過軍事鬥爭的方法去解決?如何在和平解決爭端和軍事鬥爭這方面做好準備進行有力的配合,講了這方面的辯證關係。這個書給他們出版社看了以後,出版社的社長一口氣看了一遍,他認為是非常滿意的一本書。出版之後,我放在桌子上,我們家保姆十多天看了一大半了,我說你能看懂嗎?她說你寫的很好,可讀性還是不錯的。
主持人:一些很專業的東西您用平民化的語言詮釋了一下。
張召忠:這個很難寫,因為這牽扯到海洋的問題,牽扯到海洋的知識,牽扯到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利用海上的跳板搞侵略和擴張,海上的爭端和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這涉及到法律的問題和歷史證據的問題。講到我們如何解決海洋爭端問題,講到海洋戰略一些對策、舉措的問題。非常非常地難,基本上我這真是畢生經歷寫了這本書,上下冊。
1980年,劉華清參觀美國海軍突擊者號航母
中國80年代的海洋夢——走向蔚藍
主持人:這是您幾十年學術研究的結晶,這本書的特點有哪些?
張召忠:首先是比較系統,剛才我講的這麼多東西是非常系統的。這本書對普通的讀者來講,拿到這本書起碼可以增強他的海洋的觀念,感覺海洋對我們人類是這樣的重要。另外也會增強他的憂患意識,因為中國歷史上都是一個海洋大國,鄭和下西洋,28年七下西洋,足跡踏遍37個國家。晚清的時候李鴻章用了60多年振興海軍,但最後非常地遺憾,雖然成為亞洲第一大海軍,但甲午海戰後一蹶不振,之後我們連內河都被侵略了,又是永遠的痛。之後我們中國海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我們從蔚藍走向深藍,目前走向印度洋去反海盜等等。這些又描述了我們現代海軍對海洋的夢想。但我們現在海上還存在一些爭端,我們現代軍人的歷史責任又落腳在這個方面。這個特點我感覺主要是歷史的縱深。
因為講到了南沙,我們都講目前的爭端比較多,為什麼爭端?從什麼時候開始爭端的?什麼時候沒有爭論呢?中國最早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我想我這本書提出來的歷史上的證據,不僅對中國、對南海聲索國,比如說越南、菲律賓拿這本書也是有參考的,哪怕對學者也是有很大的參考的。我感覺到我寫得很客觀,是什麼就是什麼。另外,也從法律的角度去界定。很多東西從法律角度去談的話,就比較冷靜、比較客觀。如果說,你太感情用事他很容易出現極端的思想。所以,還是不錯的,歡迎大家去看。
主持人:剛才通過您的介紹我發現,有歷史、有戰略、有戰史和法律,可以說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查閱相關的資料也花了您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吧?
張召忠:我們家保姆說那麼多的數字你怎麼記得住?我說都是要靠查資料。我寫了三個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30多歲的時候,那個時候主要重點研究的是海洋。80年代那個時候中國有一個藍色的夢,那時候叫走向蔚藍的想法。那時候提的口號是「走向蔚藍」。那時候我們還年輕,年輕一代的海軍崇尚蔚藍色,把海洋想像成蔚藍色,大家都感覺過去帝國主義靠海洋作為它的跳板,比如說英國通過海洋做跳板,對中國、對印度進行侵略。但是,80年代《海洋法》通過以後,海洋本身又是資源的寶庫,有石油、有漁業資源,大家又爭這個東西,當時是感覺走向蔚藍。所以我感覺這一部分是我年輕的時候創作的一些積累。那個時候,搜集一些資料我感覺非常難。因為沒有網絡,那時候就是到圖書館找一點資料,而且海洋離我比較遠,我是海軍,海洋是我作戰的戰場我必須要研究這個戰場。但海洋畢竟不是我的專業,所以那時候到圖書館找資料非常難。我這個人做學問有一點,這些年我寫了大量的書,三四千萬字,但我有一個習慣,我從來都是自己操作,都是我自己打的字,沒有人幫我,也沒有助手、也沒有我的學生、博士生。我都是自己找,因為找資料的過程也是形成觀點、熟悉情況的過程。經過一個二傳弄來已經也不知道資料是不是假的。因為資料到我手裡面還有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非常重要的過程。現在有很多人像生產線一樣,我從來不是那樣,我都是文責自負。
後面的一部分,到了法律我就比較熟悉,因為在1994年、1996年我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到日內瓦和義大利參加了海洋法、海戰法方面的法律專家的會議,回來以後我也用了5、6年的時間研究海洋法和海戰法,這方面相對來說有一定的基礎。再以後就是對中國島嶼、海域的爭端,歷史的考證。這個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現在有網絡了,稍微好一點,但網上的東西你發現相互之間是矛盾的,有些東西是有衝突的。當沒資料的時候感覺到查資料的時候很難。我80年代到圖書館去找,很難找,但找到的都是比較可信的。但現在網上的東西都是很多、很容易找,現在很多作家比如說李敖就感覺到打死我我也不用計算機,你面對很快的一大堆東西無法處理,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現在我在寫書的時候找了一堆的資料,我也想把他們的名字署上去,我不知道他原來的署名。第一是沒有辦法尊重他們的智慧財產權,再一個相互之間的來源也成問題。所以這部分也是比較困擾的。但資訊時代資料都是相互參考的,沒有辦法。所以說,有些資料也是這麼來的。
還有一大部分是我自己研究,因為我一直是一個學者,40多年來我一直在研究海洋、研究海軍、研究法律、研究武器、研究戰略問題。所以我對這樣一個大的問題肯定會有我自己的思考。我們中國海上跟誰都有爭端,七國八方都有爭端,這個爭端是什麼時候有的?為什麼有這個爭端?今後處於什麼狀態?以後怎麼解決?是政治解決、外交解決還是從法律方面打官司,還是用武力的方式解決?這裡面都提出了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看法不一定對,但作為一個41年軍齡,研究了41年海洋的一個專家我感覺我提出自己的看法對國家總是有利的。
網友熱議中國海軍:
·美媒:解決南海問題中國無需強大海軍
·滾裝船改航母:阻止瓦良格成中國首艘航母
·日媒:中國海軍已接近變態 日本沒資格挑戰
·外媒:中國096核潛艇秘密潛入古巴海軍基地
·印度笑掉大牙:中國052C驅逐艦真是土得掉渣
·日本放狠話:釣魚島開戰要讓中國幾萬海軍餵魚
·中國海軍最神秘武器「空氣泡」突然浮出水面
·中越海軍南海之戰推演:真實結果令人膽寒
·為表示和平誠意 專家建議中國解散東海艦隊?
更多精彩熱帖盡在 騰訊軍事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