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春秋︱1993,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誕生記

2021-01-18 澎湃新聞
幾代夢:辛苦一年成現實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上海電影事業迅猛發展,一批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張駿祥、徐桑楚、謝晉、白楊、秦怡和吳貽弓等順應電影發展的潮流,積極倡議要在上海舉辦國際電影節。吳貽弓在2002年出版的《中國電影導演系列叢書·燈火闌珊》中這麼回憶:「我們要有自己的國際電影節,這是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他寫道,「1993年,在經過艱苦的努力之後,我和我的同事們靠著我們自己的摸索和努力,終於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兩年以後,舉辦了第二屆,同樣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為這個電影節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回想起那時候曾有過多少不眠之夜啊!」

躬逢盛事,我有幸在上海市電影局局長、著名導演吳貽弓的領導下,擔任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辦公室主任,參與電影節整個籌備工作,成為我一生中難忘的美好回憶。

1993年10月7至14日的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幕幕場景,宛如昨日,歷歷在目。開幕式當晚,新落成的上海影城迎來近一千名中外來賓。這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電影盛會。電影節期間,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另有大光明等八家電影院為分會場。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由中國著名導演謝晉擔任,美國好萊塢著名導演奧利弗·斯通、日本導演大島渚、中國香港導演徐克、澳大利亞導演保羅·考克斯、俄羅斯導演卡倫·沙赫納扎洛夫、巴西導演赫克託·巴本科等國際電影界翹楚出任國際評委,奠定了電影節評獎的高規格和權威性。

八天豐富多彩的電影節活動圓滿完成了電影節預定的全部程序,評出第一屆電影節的五個獎項:即在20部參賽片中評出了四項金爵獎和一項評委會特別獎,其中中國臺灣中影公司出品的《無言的山丘》獲最耀眼的最佳影片「金爵獎」。此外,20萬觀眾觀摩了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參賽參展影片,其中深受觀眾歡迎的是:「上海電影回顧展」「謝晉電影精選」「美國導演奧利弗·斯通電影作品展」「日本大島渚電影特快」等專題影展。首屆國際影片交易市場初具規模:共有來自海內外16家製片商設展臺。第一屆電影節嘉賓雲集:著名國際影星索菲亞·羅蘭、德博拉·拉芬、桃井燻等參加電影節有關活動。共有200餘名中外記者對電影節進行了全方位的採訪報導。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獲得了圓滿成功,經國際製片人協會的嚴密勘察和論證,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被列入世界九大國際電影節行列。

10月14日晚在大光明電影院舉行了電影節閉幕式,臺下的吳貽弓局長激動不已,熱淚盈眶。閉幕後第二天電影節工作班子的內部工作總結會上,跟著吳貽弓局長創辦國際電影節的同仁們,也感慨萬千,唏噓不已。此時此刻,我腦中也不由得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行路難》詩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

夢自何來:天時地利人和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誕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圓夢之作。上海電影界曾在十年「文革」中遭遇摧殘,是整個文藝界的重災區。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隨著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上海電影界進入了百花齊放高速發展的春天。1985年3月,上海電影系統開始在體制與機制方面探索改革,為電影事業繁榮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證。1991年歲末,作為當年上海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的上海影城和相鄰的銀星假日酒店相繼落成,1992年秋正式對外開放。上海影城集電影放映、娛樂、餐飲、廣告、展覽、會議為一體,吸引了無數中外賓客前來參觀和娛樂,她成為上海電影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上海的標誌性「窗口」,也為今後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提供了藝術交流、影片首映式、電影展映等活動的場所;銀星假日酒店具有良好的設施與先進的管理團隊,為來滬進行電影交流的中外賓客提供了舒適的下榻環境。1992年在鄧小平視察南方重要講話發表、浦東開發開放大好形勢的鼓舞下,上海電影人心潮澎湃,幾代電影人對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憧憬化成了從申辦、籌辦到舉辦為時一年的積極行動。

國務院十分重視上海舉辦國際電影節的申請,國家廣電部領導對未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作出宏觀上的指導,再三強調:舉辦電影節是上海1993年下半年的重大活動。電影節應辦成高規格、高格調、高層次,要打上海牌、打中華牌。因此,1992年上海申請舉辦國際電影節,很快獲得國務院批准。接著,電影局立即組織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籌備工作班子,並在1992年7月分別於北京和上海兩地同時向新聞界公布這一消息,消息公布後,立刻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也引起了國際影壇的濃厚興趣與關注。1993年初,局長吳貽弓考察了柏林電影節後,決定上海國際電影節參考柏林電影節辦節模式。柏林電影節是著名歐洲三大電影節(坎城、威尼斯、柏林)之一,辦節宗旨和獎項設置,現代感強,籌備模式嚴謹科學,是一個堅持藝術探索的著名國際電影節。1988年,張藝謀導演的處女作《紅高粱》獲得第3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是中國影片第一次獲得世界A級電影節最高獎。1989年,吳子牛的《晚鐘》獲銀熊獎。1990年,謝飛的《本命年》亦獲銀熊獎。此外,上海市電影局又及時和設在巴黎的國際製片人協會取得聯繫,按舉辦國際電影節應有的程序,予以了申報,確保了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邀請國際影片參賽參展的如期進行。與此同時,由電影局機關、電影局下屬有關單位、社會相關人士組成的電影節工作人員在選片、嘉賓邀請、宣傳、展映、評獎、論壇、廣告等環節全面展開工作。電影局副局長張元民同志,由於勞累過度,病倒在崗位上,他進醫院稍作治療後,又投入繁忙的協調與組織工作中。

上海市電影局《上影信息》報導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成功之鏈:把每一環節打造好

第一屆電影節的籌備工作,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面臨困難,前進一步十分不易,而成功之鏈恰恰在於鏈條的每一環節的打造。記得我那時為說服上海家化集團參與、贊助首屆電影節前期熱身活動「滬港電影明星聯歡活動」,與同事俞百鳴等與家化市場部領導談了兩個多小時,嗓子都快冒煙嘶啞了,最後我們的真誠和滬港明星的號召力終於取得了對方的認同與支持。日後,我們在吳貽弓局長帶領下還專程登門拜訪上海家化領導葛文耀。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廣告贊助,通過我們努力工作,先後爭取到上海寶鋼、上海石化、柯達公司、上海大眾汽車等著名中外企業的資金支持。

電影節宣傳工作開展得也十分不易。上海電影集團原副總裁許朋樂當時負責電影節新聞委員會的工作,電影節前期編輯會刊十分辛苦。電影節會刊是體現電影節臉面的一張重要名片,一冊在手,一目了然,內容涉及電影節的評委介紹、參賽片和參展片的介紹、主要活動的預告等,不能遺漏,也不容有誤。由於那時的印刷技術還是照相排版,設備落後,給編撰會刊帶來很多麻煩。許朋樂回憶道:「每天晚上,新落成的影城四樓大會議室裡,一群人圍立在會議桌旁,找的找,剪的剪,貼的貼,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行或一個字不見了,幾個人趴在地毯上,瞪大眼睛角角落落裡尋個遍。」現任東方衛視編委錢曉茹當時擔任電影節《每日新聞》主編,在電影節活動期間,每天為選題、採訪對象、影片介紹等忙碌,常常通宵達旦,確保第二天早晨《每日新聞》如期出版,送至參加電影節的中外來賓手中。首屆電影節吸引了國內外各路媒體的眼球。200名中外記者整天擠在上海影城,尋找新聞熱點。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光臨上海電影節,儘管來上海前後不到24小時,但要採訪她的中外記者絡繹不絕。為了做好協調工作,我和新聞部的同事煞費苦心,終於如期組織記者去機場迎接,並在影城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首屆電影節結束後,有關工作仍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吳貽弓局長立即布置總結,為以後電影節舉辦提供成功經驗。我和電影節籌備班子成員俞百鳴、錢曉茹及時討論撰稿,又經吳貽弓局長認真批閱修改,很快成稿。吳貽弓局長在回憶首屆電影節籌辦和舉辦期間的經歷時,動情地吐露真言:「為申辦奔波;為經費苦惱,為程序發愁,為每一個細節的安排絞盡腦汁,我和所有關心過、幫助過和為之不遺餘力工作的圈內外人士一道為她的舉辦竭盡所能。」

第一屆電影節舉行的八天裡,常有感動人的情景出現。一位來自加拿大、名叫瑪麗的電影節新聞部志願者,她的忘我工作給大家留下了美好印象,同事們誇獎她為「當代白求恩」。她在上海一所大學讀研究生,在首屆電影節《每日新聞》擔任英文編輯。《每日新聞》每晚編輯翻譯常常直至下半夜甚至清晨,瑪麗毫無怨言,每天樂呵呵地工作到完稿。每晚或凌晨回學校,由於校門已關,她無奈只得翻牆進校,以後這段經歷成為電影節的一段佳話。

首屆電影節志願者隊伍大都由來自各高校、熱愛社會公益活動的青年學生組成。他們積極參與電影節籌備工作,為電影節成功舉辦作出了貢獻,我們不能忘記他們的辛勤付出。令人高興的是在第一屆志願者隊伍中,不乏優秀才俊,日後成為文化行業的佼佼者。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何小蘭同學,現在是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廣播電視臺五岸傳媒公司總經理;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王雋同學,現在擔任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總裁。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宣傳品

為何成功:規模、起點和辦節模式

如果說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成功舉辦有什麼公開的「秘訣」,我認為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是規模大。截至1993年9月1日,共有遍及亞、非、美、歐、澳五大洲的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影片參加這次電影節,其中20部影片參加比賽,其餘影片參加展映。作為一個初創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就擁有這樣的規模,實屬罕見。電影節八天期間共放映了574場電影,觀眾約20萬人次。此外,還組織了「上海電影回顧展」「謝晉電影精選」「美國導演奧利弗·斯通電影作品展」「日本導演大島渚電影特映」「巴西製片人L·C·巴雷託電影」和「張藝謀電影一瞥」六個專題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正規的國際電影節,交易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片交易亦取得了成功。電影節市場部共有16家海內外製片單位和發行機構設立展臺,國際製片人協會副主席別雷松幾次親臨現場,對市場交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說:「電影節是否重要,就看電影節市場是否有吸引力,買賣興隆就能吸引更多影片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可列入九大國際電影節的行列。」在這八天中,上海國際電影節市場共達成十筆影片交易,其中主要有2700萬美元的合拍片項目、奧地利電視臺購買了大陸影片《啟明星》,德國製片人杜尼約克購買了14部大陸美術片,德國杜爾瑪公司購買了15部故事片,巴西購買了兩部故事片,上海東方電視臺購買了四部俄羅斯故事片、一部紀錄片,新加坡要求試映《神龍車隊》,巴西和澳大利亞欲購《杏花樓三月天》,南方公司希望上映《秋收起義》等。

二是起點高。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經過認真選片,最後確定20部影片參加比賽,它們來自澳大利亞、印度、日本、義大利、韓國、俄羅斯、土耳其、瑞士、荷蘭和比利時(合拍)等國家和地區,另有147部影片參加展映。這些參賽、參展影片的藝術質量都比較高,其中,參賽影片都是1992年到1993年製作的。在眾多的展映的影片中,許多國家是第一次在中國展映他們的作品,如以色列、冰島、馬來西亞、斯裡蘭卡、韓國、比利時、丹麥等,其題材和風格樣式具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驕傲的是,應邀擔任電影節的7名國際評委都是國際影壇上聲望頗高的電影藝術家或製片人。無論是我國的謝晉、中國香港地區的徐克、日本的大島渚,還是美國的奧利弗·斯通、俄羅斯的卡倫·沙赫納扎洛夫、巴西的赫克特·巴本科、澳大利亞的保羅·考克斯,都在國際電影界享有盛譽。第一屆電影節邀請了630名中外貴賓參加電影節活動,星光燦爛,其中索菲亞·羅蘭、德博拉·拉芬、桃井薰、柯均雄、中野良子等聞名遐邇,備受影迷矚目。在首屆電影節一周的時間內,我們舉辦了十次新聞發布會,200餘名境外記者和國內記者對電影節各項活動作了廣泛的宣傳和報導。最後,電影節評獎公布,社會各界予以高度評價。中國臺灣影片《無言的山丘》榮獲「金爵獎」最佳影片獎;執導《悲歌一曲》的韓國導演林權澤獲得「金爵獎」最佳導演獎;在比利時影片《達恩斯教士》中出色扮演達恩斯教士的簡·德克萊爾摘取了「金爵獎」最佳男演員的桂冠;在韓國《悲歌一曲》中飾演女主角的吳貞孩贏得了「金爵獎」最佳女演員獎;中國香港影片《籠民》榮獲評委會特別獎。評獎結果令所有中外來賓尤其是電影工作者嘆服。他們普遍認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獎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這樣就為以後上海國際電影節吸引更多海外藝術家和製片商參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俄羅斯評委沙赫納扎洛夫在機場告別時激動地說:「我擔任過許多國際電影節評委,現在許多國際電影節要麼是靠金錢獲獎,要麼靠政治獲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則不是,而是靠公眾,靠對電影藝術的嚴肅態度,這樣的電影節,以後會有更多的人來參加。」

三是辦節模式嚴謹規範。在電影節籌備期間,組委會積極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國際製片人協會聯繫。經該協會考核承認,被接納為該會會員。組委會嚴格遵照國際承辦一流電影節通行的慣例和規範制訂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章程,把比賽作為整個電影節活動的核心,全力組織好中心會場和分會場的影片參映活動,使電影成為八天活動的突出主題。開、閉幕式摒棄了文藝演出的常規模式,仍然是突出電影主題,因此獲得了廣大電影工作者和觀眾的好評。

首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從籌備到圓滿結束,自始至終體現了隆重而簡樸的特色。整個活動的全部開支完全依靠社會各界的贊助和廣告收入。在籌備工作中,所有工作人員做到律己節約,確保了電影節在經費上收支平衡,完滿結束。

時至今日,上海國際電影節經過幾代人的奮鬥,已走過輝煌的二十屆歷程,但是當年第一屆辦節理念和辦節程序,依然具有科學性和操作性,經過一代一代的傳承和發揚光大,才有上海國際電影節譽滿全球、聞名遐邇的今日地位。

(本文摘自《檔案春秋》2018年06期。口述者江平是國家一級導演,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曾任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上海國際電影節辦公室主任、上海永樂影視集團副總經理、上影集團副總裁、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廠長、中影集團副總經理和中國廣播藝術團黨委書記。現任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澎湃新聞經授權發布,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編劇姚天文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首屆金球獎上海慈善晚宴」
    2020年7月26日,上海編劇姚天文在上海黃浦區天宴秀場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首屆金球獎上海慈善晚宴暨藝人紅毯及afterparty
  • 徵片|首屆金幀國際優秀短片電影節
    本次金幀國際優秀短片電影節暨年度頒獎盛典便由韓城金幀影業發展有限公司及金幀國際短片電影聯盟聯合主辦,攜手打造「東方的短片奧斯卡」。1. 兒童片2. 動畫片3. 愛情片4. 喜劇片5. 家庭倫理片6. 環保片7. 戰爭片8. 驚悚片9. 概念電影10.
  • 首屆京都國際電影節開幕
    原標題:首屆京都國際電影節開幕  新華網日本京都10月17日電(記者馬興華)首屆京都國際電影節16日在日本京都開幕,日本著名演員竹野內豐、瑞士女明星伊蓮·雅各等亮相電影節紅地毯。   電影節開幕片是竹野內豐主演的新片《在家中》。
  • 《我們誕生在中國》獲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最佳長紀錄片獎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 11月1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榮耀之夜——首屆『金熊貓』國際傳播獎頒獎典禮」暨2019(第十五屆)四川電視節閉幕式在成都舉行。評委會主席、著名演員陳寶國領銜眾多知名藝術家,為獲獎作品頒獎。
  •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 於佩爾和阿佳妮將亮相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已定於12月9日至16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成龍已正式受聘擔任形象大使,黃曉明、徐崢、郭濤、陳小春、景甜等眾多演員也紛紛為電影節加油助威。日前,電影節組委會首次對外公布,2001年憑藉《鋼琴教師》拿下坎城最佳女主角獎的法國實力派老戲骨伊莎貝爾·於佩爾、1993年曾在坎城國際電影節為斬獲金棕櫚的華語片《霸王別姬》擔任頒獎嘉賓的法國著名演員伊莎貝爾·阿佳妮等國際影人將出席本屆電影節。被稱為「法國文藝片女王」的於佩爾,橫掃過坎城、威尼斯、柏林、法國愷撒獎等眾多頂級電影獎項。
  •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大牌齊聚!於佩爾、阿佳妮等國際影人將出席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即將於2018年12月9日至16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正式舉行,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近日,電影節組委會首次對外公布,伊莎貝爾·於佩爾、伊莎貝爾·阿佳妮等重量級國際影人將出席本屆電影節,與中國電影人及廣大影迷共襄盛舉,展開深入的電影文化交流。創建世界電影交流新平臺打響國際電影節知名度依照國際慣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設置了開閉幕式、國內外優秀影片展映、電影主題論壇等環節。
  • 藝術學院兩畢業生電影作品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8年6月3日,上海國際影視節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單元(第一批8部)、紀錄片單元和動畫片單元入圍影片,以及亞洲新人獎提名名單。其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秦海燕編劇的《找到你》入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劇情片主競賽單元;周聖崴的《女他》作為唯一國產作品入圍動畫片主競賽單元。
  • 於佩爾&阿佳妮將出席首屆海南島電影節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時光網訊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已定於2018年12月9日至16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正式舉行,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近日,電影節組委會首次對外公布,伊莎貝爾·於佩爾、伊莎貝爾·阿佳妮等重量級國際影人將出席本屆電影節,與中國電影人及廣大影迷共襄盛舉,展開深入的電影文化交流。
  •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男女主角榮譽由他們獲得!最全名單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閉幕式今夜在三亞海棠廣場舉行。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設置了華語電影榮譽推選單元環節。演員蘇有朋、霍思燕聯合見證年度女配角榮譽的誕生成龍攜手約翰尼·德普、阿米爾·汗、麥德斯·米科爾森、朱麗葉·比諾什等多位國際電影人再次登臺亮相
  • 2020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即將開幕
    2020北京國際電影節首屆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即將開幕2020年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指導下由上海乾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 「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展」即將在金茂北京國際社區開幕。
  •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舉辦 成龍擔任形象大使
    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12月舉辦 成龍擔任形象大使 2018-10-29 20:06: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藍天下的至愛|上海舉辦首屆公益微電影節,正接受影片報名
    藍天下的至愛|上海舉辦首屆公益微電影節,正接受影片報名 澎湃新聞綜合 2015-12-21 08:03 來源:澎湃新聞
  • 奧斯卡寵兒布萊德利·庫珀現身上海國際電影節
    奧斯卡寵兒布萊德利·庫珀現身上海國際電影節 來源:新民網      記者:蕭君瑋,李默     新民網編輯:董怡虹    2016-06-12 16:12
  • 中國電影資料館「國際檔案日」活動即將開啟
    2017年6月9日,正值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第十個「國際檔案日」,中國電影資料館作為中國唯一的專業電影檔案館,積極響應國際國內同行的號召,結合今年3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具體要求,將於本月9日前後舉辦「推動依法收集,傳承光影記憶」中國電影資料館「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
  • 小知識備忘貼,上海國際電影正式開幕,全球都有哪些著名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天正式開幕,這是今年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個重大國際性影視節慶活動。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所謂A類電影節是由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劃分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此類電影節有評獎,但不設置特定的主題 。目前全球共有15個國際A類電影節。
  • 周書妍榮獲第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屆亞洲華語電影節最佳兒童女...
    第二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與首屆亞洲華語電影節於2020年11月8日於中國澳門新濠影匯盛大開幕。據了解,此次演員周書妍憑藉吳星星導演的電影《寶貝不哭》獲得第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首屆亞洲華語電影節最佳兒童女主角。
  • 海南島電影節將「大牌」齊聚 於佩爾等國際影人出席
    中新網三亞11月12日電 (記者 王曉斌)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定於2018年12月9日至16日在海南省三亞市正式舉行,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進行中。近日電影節組委會首次對外公布,伊莎貝爾·於佩爾、伊莎貝爾·阿佳妮等國際影人將出席本屆電影節,與中國電影人及廣大影迷共襄盛舉,展開電影文化交流。
  • 首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 公布金騎士獎提名名單
    首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金騎士獎"的獎盃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主視覺海報  搜狐娛樂訊 倫敦時間12月2日,由保蘭德獨家冠名的首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正式揭曉了電影節金騎士獎(Golden Knight Award)各獎項提名名單。
  • 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1   影節介紹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創辦,是中國首個非專門類競賽型A類國際電影節,也是國際發行商選出的20個最值得參加的國際電影節。舉辦23屆以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展映體量不斷擴展的同時,國際影響力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電影節旨在推動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滿足著人民大眾熱愛電影的文化需要。
  • 活動回顧 | 「上海國際電影節新人孵化的六階梯」講座回顧
    2月初,上海國際電影節評獎部總監助理範靜雯老師為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特別活動帶來了一場名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新人孵化的六階梯」的線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