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上海國際電影節評獎部總監助理範靜雯老師為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特別活動帶來了一場名為「上海國際電影節新人孵化的六階梯」的線上講座。期間,多位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的校友也分享了自己在上影節的經歷。
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在2014年由上海文廣局推動,以上海科技大學為舉辦主體,通過引進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教學資源,舉辦聚焦創作源頭的非盈利、非學歷影視合作培養課程,以助力提升上海影視產業發展。迄今為止項目已舉辦包括編劇班、製片人班、導演班、剪輯班等多種形式的課程,並連年獲得促進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華人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
歷史悠久的國際電影節與年輕的教育項目之間如何產生交集呢?
2015年,首屆上科大-南加大編劇班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辦啟動儀式
創藝學院主管、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負責人秦以平介紹,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項目和上影節都是上海文廣局為促進上海影視產業發展所做的重要部署。兩者的非營利性和平臺性決定了它們在新人孵化方面有著「殊途同歸」的一致願景。
運行六年來,上科大-南加大項目的學員以及孵化的項目與上影節有頗多交集。上科大-南加大項目導演班2016年作品《強者》入圍2017年上影節金爵獎短片競賽;另有《太后與我》、《莫爾道嘎》等多部長片項目入選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SIFF PROJECT)項目單元。
除上述由共同理念引發的自然而然的交集,在市政府「文創五十條」大背景下,上科大-南加大影視項目更與上影節聯手,進一步加強影視創製的產學研聯動,將海外優質的影視資源帶給國內一線年輕電影人。
2018年,上科大-南加大項目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合作,設立「上科大-南加大項目特別關注項目」的榮譽支持,從所有入圍項目中挑選2位製片人,為其提供上科大-南加大製片人班入學名額。考慮到前期對年輕主創的重要性,2019-2020年,該獎項調整為每年向三個項目的編劇、導演、製片人等主創人員提供為期三個月編劇模塊的學習機會。
2018年,上科大-南加大項目
正式與上海國際電影節達成合作
據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負責人、牽頭新人孵化板塊的範靜雯介紹,自2018年以來,上影節已形成了系統完善的階梯式新人孵化體系——短視頻、短片、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亞洲新人獎、金爵獎組成的六級階梯。
短視頻單元於近年設立,是對飛速發展的短視頻生產內容的回應。該單元作品要求時長在4分鐘以內,不限類型。金爵短片單元則分為競賽和展映兩個部分,內容上分為真人劇情片和動畫劇情片,要求時長在40分鐘以內,在2020年1月1日之後完成製作。
2016上科大-南加大導演班作品《強者》(導演:旭澤)
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國際短片單元
六階梯中,面向製片、編劇、導演三個方向的創投訓練營(SIFF NEXT)和電影項目創投(SIFF PROJECT),尤其為電影新人鋪設了進入行業且逐漸成熟的發展道路。範靜雯也在本次分享會中著重介紹了2019年啟動的創投訓練營這一新興舉措。
第三階梯「創投訓練營」分為兩期,主要培養個體創作者。第一期在每年的影節期間舉行,入圍學員將參加「培訓工作坊」和影展、論壇等電影節主要活動,收穫電影節體驗的同時,將有機會與國內一線電影工作者交流,以開拓行業資源,豐富實務經驗,為新項目開發做好準備。這一沉浸式體驗能讓青年電影人在職業道路早期有一個近距離觀察、接觸行業一線動態的機會,不僅有助於自己查漏補缺、提升專業素養,更能結識志同道合的同行。
2019年上影節創投訓練營第一階段在上海科技大學的場地舉辦
圖為壞猴子影業CEO王易冰在與訓練營學員互動
第二階段的「開發工作坊」於當年末進行。工作坊將向歷屆入圍學員徵集劇情長片項目及劇本,從中挑選約6個項目參加第二階段活動,屆時將邀請資深電影工作者擔任培訓導師,針對學員的入圍項目,提供劇本、開發、選角等方面的深入指導,並評選出2個優勝項目,獲得下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的直接入圍資格。
2020上科大-南加大編劇班學員、2019SIFF NEXT導演組學員、2020訓練營初審盧漉首先分享了她參加創投訓練營的經歷。
盧漉表示,參加創投訓練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寶貴體驗。作為「局內的旁觀者」,她得以參與其中,又可以不受入圍者的身份限制,自如地切換視角、冷靜思考。雖然在參加訓練營之前她帶著多個原創項目分別投報過不同的創投活動,也獲得過各種反饋,但零距離觀察了創投全流程後,她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手中的項目從「劇本完成」到「足以立項」之間還有多個關鍵的關卡。這督促她在走上更大的平臺之前,要更勉力打磨自己的項目並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以免因冒進而損傷了自己的熱情和創意。
第四階梯「電影項目創投」從200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所有入圍項目中有76部作品進入製作或上映,是華語電影界最重要的創投活動之一。「電影項目創投」在每屆電影節的頭三天舉行,分為青年導演項目、合拍片項目、創作中項目和製作中項目四個單元,每年入選30-40個不同階段的電影項目。
多部兼具市場認知度、作者性和藝術造詣的佳片,如《鋼的琴》(張猛)、《HELLO!樹先生》(韓傑)、《忘了去懂你》(權聆)、《白日焰火》(刁亦男)、《十二公民》(徐昂)、《少女哪吒》(李霄峰)、《師父》(徐浩峰)等都在上影節的創投活動上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可以說,上影節的電影項目創投在電影公司和電影學院之外,為創作者、投資者和市場之間架設起一個靈活、公開的平臺,並協助塑造了一個更為多元、細分的中國電影市場。
2016年上科大-南加大製片人班學員、並且以長片項目《太后與我》入圍2018電影項目創投·青年導演項目的趙文佳分享道,在籌備和進行公開陳述時,她不斷從多個角度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表達,整個過程使自己獲益良多。作為獨立創作者,如果項目足夠成熟且特色鮮明,哪怕在參加創投活動時還沒有資金到位,依舊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得到足夠的關注。
長片項目《太后與我》在2018上影節創投上
獲得「壞猴子」和「7印象」兩個特別關注獎項
2020上科大-南加大劇本分析課學員、以長片項目《年歲》入圍2020電影項目創投·青年導演項目的黃剛則表示,參加上影節時,他的劇本處在瓶頸期。他的項目是一個小成本、家庭題材的故事,以細膩情感見長,但的確難以像商業片一樣進行簡要概括。通過與資方一對一的對談,他從各個角度獲得了許多重要的反饋,也幫助自己明確項目定位和發展方向。有之炘(左二)和黃凱(左三)
攜《換乘站》在2017年上影節創投活動上
「製作中項目」設立於2018年,面向已經開始拍攝,尚在拍攝、後期製作中的項目,以更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後期製作、國內外發行及電影節推廣的支持。每年挑選6-10個項目入圍。該單元特設的片段試映環節可以更好地展示影像風格,最終會產生最佳製作中項目及後期資源合作獎項。2019年曹金玲攜已拍攝完成的《莫爾道嘎》第一部分
在「製作中項目」單元做陳述
2020年,2018上科大-南加大製片人班學員李明陽攜其擔任製片的黑色電影《高等動物》入圍了2020電影項目創投·製作中項目單元。在分享中,作為上影節創投的「老面孔」,他除了對上影節創投尊重電影本體的真誠氛圍讚不絕口外,也對創投平臺在這一新板塊所投注的關注、以及為項目所提供的後期製作的幫助與資源表達了欣喜與感謝。
李明陽(右)獲2018上科大-南加大項目在上影節創投上所設的特別關注獎;他擔任製片的項目《在碼頭》《不在服務區》《高等動物》分別於2016、2016、2020入圍上影節創投的各單元
「六階梯」的最後兩個階梯,「亞洲新人獎」和「金爵獎」(主競賽單元)均關注已經製作完成的影片,也是創作者在電影節上進階的最高階。電影節的最大優勢,莫過於在展映端,能夠以迷影為名構成一種「合法空間」,容納不同的題材、地域、審美和風格,以塑造觀眾、培養觀眾的觀影品味,能對電影市場產生積極、長遠的影響。而「亞新獎」和「金爵獎」則正是通過選拔和認可各類具有藝術價值的影片和創作者,向市場介紹和輸入了更為多元的作品,使得電影節在展映端和製作端的影響力合流。
第五階梯「亞洲新人獎」自2004年設立,關注範圍為整個亞洲地區的電影新人,設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六大獎項。近年入圍亞洲新人獎且已在國內上映的華語影片有《小偉》、《送我上青雲》、《日光之下》、《蕎麥瘋長》、《光》等,為市場挖掘和輸入了多個潛力無限的華語青年導演。
第六階梯「金爵獎」作為上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類型與風格並重,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均可參與。近年入圍金爵獎的華語影片有《風平浪靜》、《吉祥如意》、《又見奈良》、《春潮》、《烈日灼心》等,均已上映,且收穫了不俗口碑。
最後,針對參與者關心的,其他參加電影節的方式,主講人也分享了註冊市場嘉賓、參與電影市場、觀摩金爵論壇和大師班等相關資訊。
2021年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項目投送要求和截止日期,請參考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www.siff.com
上科大-南加大校友項目
《破浪》(2015編劇班、2016導演班張弛編劇/導演),入圍2016上影節創投青年導演單元
《強者》(2015編劇班王煜編劇,2016導演班旭澤導演),入圍2017上影節金爵獎短片競賽
《換乘站》(2016編劇班有之炘編劇,2018製片人班黃凱導演),入圍2017年上影節創投創作中項目單元
《太后與我》(2016製片人班趙文佳編劇/導演),入圍2018上影節創投青年導演單元
《莫爾道嘎》(2015編劇班曹金玲編劇/導演),分別入圍2018上影節創投創作中項目、2019年製作中項目單元
《幾乎愛人》(2016製片人班顧曉東製片),入圍2019上影節創投合拍片單元
《餘歡》(2018製片人班黃嘉楠製片),入圍2019上影節創投創作中項目單元
上科大-南加大影視項目"特別關注項目"獎項
2018年,《不在服務區》製片人李明陽、《李子林是桃花源》製片人王熙暘
2019年,《小獸花園》、《大好》、《長河迷霧》團隊
2020年,《甜蜜變奏曲》、《年歲》、《假小子》團隊
撰稿 | 小 雨
編輯 | Lesley
排版 | 李亭頤
修訂 | 範靜雯、白雪
2014年,由上海文廣局推動,上海科技大學引進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教學資源,舉辦聚焦創作源頭的非盈利、非學歷影視合作培養課程,助力提升上海影視產業發展。此為上海文廣局、上海市教委重點扶持的文教結合項目,獲得促進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上海科技大學是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在上海地區唯一的官方合作夥伴。兩校於2015年暑期舉辦了第一屆上科大-南加大影視培訓編劇班。2016年起,又陸續開設了針對中國專業影視製片人、導演和剪輯師的在職培訓班。按要求完成學業的學員將獲得由兩校共同頒發的結業證書。
2020年冬季劇本分析課已圓滿結束!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上科大創藝」,接收2021第一手的課程信息和內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