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印第安人保留地,富豪莊園,低調小鎮,美國這州啥都有

2020-12-20 世界故事協會

7 月 3 日上午,我們一家告別天堂居,三進大煙山,再次來到兩州分界平臺,到達一個名為 Heifer 的小溪旁。此「Heifei」並非彼合肥,只是音似而已,但對於我們來說,僅此一點也能勾起溫馨的記憶,激發親近的熱情,這實在是人類寶貴的情愫之一。

進入北卡羅來納州境,又見類似田納西境內公園入口處的管理機構,設置相似,我們只到附近一處溪流旁的停車場歇下。此溪闊而淺,清流潺潺,加之兩岸樹木異常高大粗壯,特別陰涼。

我們順流走了一程,但見不遠處散落著若干木屋,那一副土裡土氣模樣,正是最早歐洲移民初來時的住所及工作間,一處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鐵匠鋪,依然工具齊全。

這裡還有一處雞舍,公雞打鳴此起彼伏、高亢嘹亮,亦如我兒時在家鄉聽慣了的黎明雞叫,我竟不顧頭頂烈日,大步流星地走到雞舍旁,那叫聲依然此起彼伏。而早已到達此處的遊客均探頭探腦地朝屋裡張望,我也湊上前看,哪知木屋門緊鎖著,裡面空空如也,雞叫聲竟是播放的錄音,頓時一種上當的感覺油然而生。

經過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個保留地,夾道成市的一家家商鋪出售的多為土特產和紀念品,其中一串串可愛的褐黃色小葫蘆,同國內出產的一模一樣,不期此物竟具有世界性,可嘆。

傍晚時分,我們住進預訂的 Residence Inn 旅館,門前停車場差不多停滿了車,可見入住率挺高。次日,正值美國獨立紀念日,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早飯後驅車進入範德比特莊園參觀。此園佔地 12.5 萬公頃,一年 365 日全天候開放。與國家公園不同,這是一處私家莊園,要買門票。

此園從 1892 年動工、1895 年落成,建造者為鐵路大王範德比特的孫子,他熱愛文學、建築,不喜城市,而偏愛鄉村,因而別出心裁地斥巨資、請名設計師,造出這麼一座世所罕見的大莊園。

主體建築為一棟結構宏偉、莊嚴而又形式多變、用大量雕塑作品裝飾的豪宅,有房 253 間,地面四層、地下二層,有眾多不同規格的起居室、客房、餐廳、宴會廳、會客廳、書房、音樂廳等等,日常生活、交際所需要的場所一應俱全,且設備典雅、實用。

地下室為此宅建造全過程的圖片展、食品分類儲存間、傭人居室、廚房、洗衣房、健身房、桌球室、保齡球館、遊泳池、各類珍品收藏室等等,琳琅滿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如入迷宮。其中收藏室的瓷器中,就有繪製著中國山水的青花大瓷瓶和若干磁碟、瓷壺、瓷碗等等,明顯是來自中國的精品。

類似的還有百花園中的玫瑰園,有一片粉紅玫瑰,小區標誌牌上註明:1928 年 China。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東西方各國均有。

可見,這棟豪宅之豪,不僅地廣宅大,而且收藏品涵蓋世界,這在私家莊園中,當屬頂尖的了。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棟豪宅本身就是一個偉大傑作,而它所處的地理環境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它的前方,是與豪宅差不多寬的一個長方形綠色廣場,中心是一個圓形大噴水池。廣場再往前延伸,便是由山坡闢出的一條長廊,其寬度亦與豪宅、廣場等同,大約攀登 500 米左右,便到坡頂上建的一亭,亭內有一位獵女肩背弓箭、手牽獵犬的全身白色塑像,亭端被碧綠的葡萄藤覆蓋著。站在獵女塑像前,可以一覽無餘地將豪宅、廣場盡收眼底,而豪宅背後,又被一帶逶迤在望的群山簇擁著。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家公園 ⑤|只為一眼日出-峽谷地國家公園
    儘管前一天剛到訪過Arches National Park(拱門國家公園),見過形態各異的拱門,但峽谷地國家公園裡的拱門卻絲毫沒有減弱我對它們的興趣,甚至更加期待。因為這裡有以日出聞名全球的 Mesa Arch(梅薩拱門),被譽為「全世界拍日出最好、最神秘的地點」之一。經典的梅薩拱門日出照也曾被微軟用於Win7桌面。拍一張同樣角度的照片,早早就被我寫進行程裡了。
  • 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是如何變成國家少數裔的?
    在印第安人來去如風的攻擊中,殖民者損失慘重,但這也招致歐洲人更為殘酷的報復,於是他們使出了「分化瓦解」這一殺招。印第安人部落眾多,部落與部落之間難免會有矛盾,而歐洲人正是利用這一點進行拉攏打擊。他們以火槍、珠寶和奴隸為誘餌同一部分印第安人結盟,然後共同打擊敵對部落,事成之後再從容收拾掉曾經的「盟友」。
  • 神秘、野性、寧靜、高貴,北美印第安人生活在這個國家公園內
    美國亞利桑那東北部謝伊峽谷(Canyon de Chelly )附近,近800年來都是印第安人納瓦霍部落的活動區域,Chelly 是西班牙人根據此地納瓦霍語發音給起的名字,納瓦霍語意思就是峽谷。謝伊峽谷很早就被列入國家保護區(Canyon de Chelly National Monument),在美國國家公園系統的413個單位中,雖然排不上各種「之最」,但卻是個「唯一」。這裡是唯一一個土地所有權歸屬當地印第安人部落,但卻由國家公園系統參與共同管理的單位。
  • 美國最具特色的小鎮
    聖奧古斯丁:美國最古老的城市,是北美大陸建立的最早的歐洲殖民地,有440年的歷史,經常出現在「全美最美10座小城」的候選名單上,這座海濱小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保存完好的西班牙建築風格,給來這裡旅行的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何為美國原住民保留地?
    比如:每剝一張印第安人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印第安人都可以得到大約40鎊的賞金,而且隨後價格變得越來越高,美國獨立後對印第安原住民的驅趕、屠殺依然沒有停止,僅美國的西進運動就造成大約100萬印度安人被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美國對於疆域擴充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 血腥殘酷,美國人是如何抹除印第安人的
    七年戰爭結束後,為了避免爭端,英國將阿拉巴契山脈以西,劃為的印第安保留地禁止白人侵襲,再一次加深了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矛盾。然而這些並沒有決定印第安人最後的命運,真正使得印第安人走向萬劫不復之地的,是一場戰爭的爆發,美國獨立戰爭。戰爭開始後,殖民地與英國政府都希望在戰爭中得到應家人的支持。
  • 【活豬子環美自駕50】2018美國新晉國家公園—西進拱門國家公園
    1/Gateway Arch National Park西進拱門 2018的2月23日,聖路易斯赫赫有名的大拱門,已經從之前的傑弗遜國家拓展紀念地榮升為國家公園啦。重命名的議案於去年提交美國參議院,二月份由川普批准。
  • 印第安人野蠻殘忍,美國屠殺幾千萬印第安人是天大的謊言!
    在北美同印第安人的戰爭不是集  中指揮的一種行動,而是小股人員或幾個人之間自行其事、分散進行的遭遇戰,所以居民們普遍擁有武器,這是對隨處存在的戰爭威脅的反應。    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對  「普遍擁有武器」這一原則做了簡潔的總結,它規定「紀律良好的民兵是保衛自由國家所需,故人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力不得予以侵犯」。
  • 「美國發展史就是一部印第安人血淚史」(深度觀察)
    「印第安人保留地大多位置偏遠,基礎設施不便,缺乏發展經濟的基本能力」華盛頓國會大廈旁矗立的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用文字、圖片和實物的方式,展示了印第安人400年來的悲慘遭遇。據博物館網站介紹,當初面對「五月花」號上的不速之客,印第安人展示了好客天性。
  • 環遊美國國家公園之十一:布萊斯峽谷與錫安國家公園
    這個拍攝活動對於我這樣的星空迷太有吸引力了,因為布萊斯峽谷公園號稱北美最暗夜空,據天文學家說,這裡可以用肉眼看到七千多顆星星,而美國其他地方看到的一般在兩千顆以下,很多有光汙染的大城市只能看到幾百顆。乘車十幾分鐘就來到布萊斯山谷上的一個觀測點,晚上九點多了,夜空還是很亮,一直等到9點40分,導遊說司機已經超過了今天的工作時間,不能再等了,只能湊合拍一張,就這樣遺憾地下山了。
  • 美國感恩節的真相:印第安人的血流成河
    好在熱情好客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及時幫助他們,並且教會他們如何狩獵和種植玉米,次年清教徒們迎來了大豐收。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拯救之恩,於是有了現在美國的感恩節。 村落以集約化種植玉米,並且還擁有製作精美陶器技術,每個村落都有酋長管理,同時有著複雜的宗教儀式。 隨著北美印第安人發展,出現了自己城鎮文明,創造了自己語言。而且印第安人會根據自己到過的地方取名,據估計,現在美國的州、地區、城市、河流山嶽使用印第安名稱的佔一半以上。
  • 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被消減的人口1620年登陸美國東海岸的「五月花」號在美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大陸的印第安人來說,卻是他們悲劇命運的開端。美國歷史學家估計,在白人殖民者探索北美大陸之前,這片大陸的原住民約有1000萬。
  • 國際觀察|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1995年9月13日,一些美國印第安人在華盛頓集會,抗議國會提出的將印第安人保留區的1996年財政預算縮減30%以上的提案。(新華社記者 宋曉剛攝)被消減的人口1620年登陸美國東海岸的「五月花」號在美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大陸的印第安人來說,卻是他們悲劇命運的開端。
  • 國際觀察丨美國種族「至暗史」之一:印第安人「悲歌」不絕
    (新華社記者宋曉剛攝)被消減的人口1620年登陸美國東海岸的「五月花」號在美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大陸的印第安人來說,卻是他們悲劇命運的開端。美國歷史學家估計,在白人殖民者探索北美大陸之前,這片大陸的原住民約有1000萬。
  • 江山如畫 | 美國猶他州的拱門國家公園
    今年一月初,冒著嚴寒來猶他州參加一個獨立電影節,順便去了一直心念念的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猶他州總是我喜歡去的地方,可以遊玩的自然公園太多,猶他州的自然地貌可能最能代表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美國西部:氣壯山河。
  • 暢玩美國東西海岸+五大國家公園
    有人說紐約就像是上海、華盛頓像北京、舊金山像青島、洛杉磯則是國內任何城市都無法形似的。       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較量由來已久。紐約有華爾街,洛杉磯有好萊塢。紐約人口密集,有著垂直的天際線;洛杉磯市區廣闊,布局分散。紐約公共運輸發達,洛杉磯= 汽車城。紐約有百老匯、林肯中心、卡耐基音樂廳、大都會歌劇院;洛杉磯有迪斯尼……仁者愛山,智者愛水。
  • 在美國歷史上,為什麼奴隸都來自於非洲,很少有原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北美洲的原居民,這裡原本就是他們的天下。印第安人才是北美洲的主人,這就註定了他們不會為外來的白人當奴隸,只會為捍衛自己的權益而鬥爭。當這些來自歐洲的清教徒來到美國時,如果沒有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忙,可能他們就沒有辦法生存下來。
  • 看看美國是怎樣用「屠殺」感謝印第安人的吧!
    為了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他們邀請印第安人一起慶祝,由此有了感恩節。但這些人可沒有記住印第安人的恩情,反而為了土地、礦產等資源對印第安人舉起了屠刀。美國學者統計,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時,印第安人總人口在3000萬到1億之間,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全國「保留地」裡的印第安人不到80萬人。這中間,是持續了百年的種族屠殺。
  • 許玉傑:美國建國後白人是如何大肆屠殺印第安人的
    美國政府以1萬美元年金的代價,迫使印第安人遷出了整個俄亥俄地區,交出了在俄亥俄河上交通中有重要意義的16個口岸。這和搶劫有什麼兩樣,只不過是以條約的形式,還付了錢。這就是美國式的虛偽的平等!在西北地區的印第安人領地管理印第安人事務的美國總督威廉.亨利.哈裡森,從1795年到1809年,用武力驅除印第安人,迫使印第安人讓出了4800萬英畝的土地。
  • 美國印第安人領袖:相比白人,我們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不成比例」的打擊新冠病毒對美國少數族裔形成了「不成比例」的打擊,為什麼會產生這一現象呢?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記者採訪到了美國全國印第安人大會的執行長凱文·阿利。這位印第安人領袖表示,相比白人社區,印第安人社區的住房更加擁擠,醫療條件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