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 日上午,我們一家告別天堂居,三進大煙山,再次來到兩州分界平臺,到達一個名為 Heifer 的小溪旁。此「Heifei」並非彼合肥,只是音似而已,但對於我們來說,僅此一點也能勾起溫馨的記憶,激發親近的熱情,這實在是人類寶貴的情愫之一。
進入北卡羅來納州境,又見類似田納西境內公園入口處的管理機構,設置相似,我們只到附近一處溪流旁的停車場歇下。此溪闊而淺,清流潺潺,加之兩岸樹木異常高大粗壯,特別陰涼。
我們順流走了一程,但見不遠處散落著若干木屋,那一副土裡土氣模樣,正是最早歐洲移民初來時的住所及工作間,一處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鐵匠鋪,依然工具齊全。
這裡還有一處雞舍,公雞打鳴此起彼伏、高亢嘹亮,亦如我兒時在家鄉聽慣了的黎明雞叫,我竟不顧頭頂烈日,大步流星地走到雞舍旁,那叫聲依然此起彼伏。而早已到達此處的遊客均探頭探腦地朝屋裡張望,我也湊上前看,哪知木屋門緊鎖著,裡面空空如也,雞叫聲竟是播放的錄音,頓時一種上當的感覺油然而生。
經過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一個保留地,夾道成市的一家家商鋪出售的多為土特產和紀念品,其中一串串可愛的褐黃色小葫蘆,同國內出產的一模一樣,不期此物竟具有世界性,可嘆。
傍晚時分,我們住進預訂的 Residence Inn 旅館,門前停車場差不多停滿了車,可見入住率挺高。次日,正值美國獨立紀念日,又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早飯後驅車進入範德比特莊園參觀。此園佔地 12.5 萬公頃,一年 365 日全天候開放。與國家公園不同,這是一處私家莊園,要買門票。
此園從 1892 年動工、1895 年落成,建造者為鐵路大王範德比特的孫子,他熱愛文學、建築,不喜城市,而偏愛鄉村,因而別出心裁地斥巨資、請名設計師,造出這麼一座世所罕見的大莊園。
主體建築為一棟結構宏偉、莊嚴而又形式多變、用大量雕塑作品裝飾的豪宅,有房 253 間,地面四層、地下二層,有眾多不同規格的起居室、客房、餐廳、宴會廳、會客廳、書房、音樂廳等等,日常生活、交際所需要的場所一應俱全,且設備典雅、實用。
地下室為此宅建造全過程的圖片展、食品分類儲存間、傭人居室、廚房、洗衣房、健身房、桌球室、保齡球館、遊泳池、各類珍品收藏室等等,琳琅滿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如入迷宮。其中收藏室的瓷器中,就有繪製著中國山水的青花大瓷瓶和若干磁碟、瓷壺、瓷碗等等,明顯是來自中國的精品。
類似的還有百花園中的玫瑰園,有一片粉紅玫瑰,小區標誌牌上註明:1928 年 China。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東西方各國均有。
可見,這棟豪宅之豪,不僅地廣宅大,而且收藏品涵蓋世界,這在私家莊園中,當屬頂尖的了。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這棟豪宅本身就是一個偉大傑作,而它所處的地理環境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它的前方,是與豪宅差不多寬的一個長方形綠色廣場,中心是一個圓形大噴水池。廣場再往前延伸,便是由山坡闢出的一條長廊,其寬度亦與豪宅、廣場等同,大約攀登 500 米左右,便到坡頂上建的一亭,亭內有一位獵女肩背弓箭、手牽獵犬的全身白色塑像,亭端被碧綠的葡萄藤覆蓋著。站在獵女塑像前,可以一覽無餘地將豪宅、廣場盡收眼底,而豪宅背後,又被一帶逶迤在望的群山簇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