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要對體脂有個概念,看看體脂對照表:
彭于晏的鍛鍊生涯
下面我們就從彭于晏的鍛鍊生涯講起,看看他鍛鍊方法與健身食譜吧!
「明明可以拼顏值,卻偏偏要拼命。」
《翻滾吧!阿信》——體脂6%
技能:體操
對於彭于晏來說,從偶像派轉到功夫動作片的轉折點就是《翻滾吧!阿信》。
為了演好「阿信」這個角色,彭于晏堅持練了半年體操。每天早上8點鐘起來,跟體操隊的小朋友一起訓練,一起吃住,一個星期練6天。在這段時間,彭于晏只吃水煮餐增加肌肉,每天苦練12小時鍛鍊、長時間的倒立練習。
彭于晏的努力沒有白費,造就一身傲人的44寸胸肌及體脂率僅6%的「魔鬼筋肉人」身材。
彭于晏僅僅用了兩周的時間,就學會了「後空翻」和跳馬。後來影片上映,所有觀眾都被彭于晏在片中展露的好身材折服了。
《激戰》——體脂減到3%
技能:格鬥
你以為這樣就完事了?NO!彭于晏又接演了《激戰》,學會了一項新技能,MMA(綜合格鬥)、泰拳、巴西柔術、鎖技等技能。
早在接受特訓之前,彭于晏就主動向教練要求,「可不可以按照你訓練真正拳手的方式訓練我?」,於是在開拍前魔鬼訓練加節食長達三個月,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練成體脂肪僅為3%的魔鬼身形,成為個人身材的巔峰階段。
如何練就的好身材?在訓練加拍攝的4個月時間裡,彭于晏直言秘訣就是「肯拼」,「鹽、糖、油、澱粉都不能碰,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吃由白水煮的蛋白和雞胸肉果腹,越難吃的越可以吃,會吃到吐,又不能不吃,要保持體型就要一直練,還要一直吃。」每天健身2到3個小時,練拳4到5個小時,他笑言「沒有人會這麼神經病」。
拍攝時,導演還為彭于晏請來了職業拳手,彭于晏每天都得挨200多拳,一段時間下來,雙腿上有很多淤青。不負眾望,最後影片入圍金馬獎和金像獎。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繼續玩命
技能:南拳
彭于晏演的少年黃飛鴻,絕對是以往歷史上黃飛鴻電影裡身材最好的一位,打戲血脈噴張、拳拳到肉。
彭于晏為了準備角色,開拍前半年就開始練功,並在開拍前一個月每天學習南拳,每天八個小時的訓練,白天拍戲,晚上練功。無論拳打碎石柱,從3樓跳下來都可以看到他親自上陣。
彭于晏雖然之前練過體操及搏擊,但練起正統中國功夫又是另一番境界!「我覺得最終除了基本功外,還有一個精神及氣魄,這必需要練,練武的眼神和一般的不一樣,必需要鍛鍊。」彭于晏稱。
從最基礎的扎馬步、運氣開始,彭于晏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除了拍攝就是訓練,就連候場的時候也要把腳吊起來拉筋,整整持續了八個月。
《破風》——魔鬼訓練
技能:騎行
這部電影即將在一個月後公映,相信會更加奠定彭于晏的硬漢形象。影片拍攝地橫跨臺灣環島、香港、釜山、上海、米蘭、義大利等 10 個城市或地區,動用了 200 多人的車隊,報銷了 400 多輛自行車。
彭于晏在劇中飾演一個追尋夢想的職業賽車手,他的訓練是完全按照專業選手的標準來的,每天6、7個小時的騎行時長,訓練的強度一天比一天加大,從40公裡到80公裡,到100公裡,再到200公裡。甚至喝水和尿尿都要呆在車上不能下來。
彭于晏稱「訓練起來比《激戰》還累,需要練耐力、練心肺。還風吹日曬的,拍完《破風》整個人都黑了一個色號。」
彭于晏日漸緊實發達的腿部肌肉,再加上黝黑到誇張的膚色,都令他越來越接近真實自行車手的狀態。
顏值這麼高的彭于晏都這麼拼了,你還有什麼理由犯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