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彭衝老師
在馬克思青年說演講比賽上的演講稿
在冬日的寒冷中,老山腳下的南審校園裡凝聚起了一股溫暖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即將迎來的共青團南京審計大學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這是一場青春的聚會,也是一場友誼的聚會,更是一次沐浴在黨光輝下的莊嚴宣誓。
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續寫新篇章的歷史性盛會,具有強大的信仰感召力、理論說服力、思想穿透力、政治凝聚力和社會召號力。
莎士比亞告訴過我們:草木是靠著上天的雨露滋長的,但是它們也敢仰望穹蒼。前輩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如今,後輩承繼其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未來5年是我們南審打造「四高」——學科建設高級別、人才隊伍高層次、國際化辦學高標準、人才培育高質量的關鍵5年,是我們開啟深化內涵發展和全面助推審計事業發展新徵程的深化之年。同時,將十九大精神和習總書記系統講話精神結合南審實際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作為創建高水平特色大學的思想指引,以此來增強師生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是我們作為團組織的首要政治任務。這樣才能推動學校、教師、學生同心同向行動,使黨委行政的有形之手、南審文化的無形之手、教師學生勤奮之手同向發力。
一是突出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對於新進不久的教學科研青年教師以及青年政治輔導員而言,儘管學術素養有一定的基礎,但對中國國情、黨情、社情、民情以及我校校情相對缺乏了解,對十九大精神實質領會程度不一。
因此,一方面,青年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另一方面,應更多發揮青年團組織、學院黨支部的作用,圍繞黨的十九報告和我校第四次黨代會會議精神實質,從理論中學,到實踐中學,將政治學習與科學研究、行政管理工作有機結合,以學促教、以學促研、以學促管,增強貫徹政治學習的理論深度、實踐力度和情感溫度,提高青年教師的政治站位。
二是抓典型樹先鋒,找準職責定位。
在教學科研上,積極落實青年教師導師制,更加注重課堂的有效供給,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同時,積極探索學生科研社團,激發學生科研的主動性。
作為青年教師,教學科研是立身之本,學校要加大對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科研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宣傳力度,比如我們82年博導、教授孔新兵老師;每天深夜可見位育樓活躍在科研一線的「燈光」;我們的特色研究院開辦以來,城市發展研究院小夥伴們幾乎一周聘請青年優秀教師來做公開的seminar,每次參加都讓我受益匪淺。另外,青年教師的國內外訪學制度彈性也應該進一步加強。
在改革深化上,設立意見箱、發放意見卡和「走訪」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青年教師意見,就大家所關心的熱點問題、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暢所欲言。同時學校也應積極滿足青年教師的合理訴求,讓青年教師做學校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踐行者、協同配合者。
三是增強擔當本領,幹出工作品位。學校要發展,人才是基礎,擔當是根本。我校獨特的掛職鍛鍊是很好的渠道。應該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條件,鼓勵青年教師個人或帶研究生積極對接審計署特派辦、地方審計機關掛職科研鍛鍊,培育擔當意識,這是我們堅持特色辦學,做優審計學科的關鍵一環,也是培育出新一屆審計後備力量的重要舉措。
此外,我校第四次黨代會指出要加速構建大學治理體系,目前也在進行學部制改革以及各種治理結構與模式的調整。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讓不同學緣結構的青年教師職稱評定的教改論文與學校加速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比如書院制改革、學部制改革、如何發揮學院與書院在人才培養中的協同機制、如何依法治校以及探索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等有機結合,達到雙贏的目的。
這樣青年教師能更好地將自身發展與學校「第三次創業」有機融合,使得個人對教學科研幸福的追求與學校全面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學的夢想相得益彰。
一是堅持「心」服務。關心南審、關注課堂、關愛學生是我們的學校一直以來奉行的三關理念。南審將來的可能亮點是在學生中培育一批又紅又專的科研標杆,博士精英。所以,應當以科研為導向,為紐帶,發揮青年教師在書院中給學生提供政治教育、學業指導、科研引導的作用,與同學們交流、交心,最後才能合心,才能讓正能量在學生中不斷傳播,真正實現「傳道授業解惑。」
二是營造「馨」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德育工作。目前我校正在積極探索書院制模式下大學生基層黨建工作、學業導師制工作網絡以及學院與書院合力育人的新思路。
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更應注重工作的精細化、人性化,比如不同師生專業的匹配、因材施教、發展第二課堂、積極推進第一課堂。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生活園區氛圍固然重要,但構建一個有著濃厚學術氛圍、求知風氣的教育軟環境更顯價值。我們學校的官微就很好,經常會傳播一些正能量,在同學們中的示範效應十分強,今後應加大對學生科研社團及科研成果的宣傳力度。
三是探索「新」思路。思路決定了出路。我們的澤園書院剛成立了「習研社」—「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研究社」。這是我校第一個系統地、有組織地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其重大方針政策的社團。我們青年教師應與這樣的社團對接,一方面自己加強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將各自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積極分享給學生,讓他們對中國國情、民情、社情有更多的感悟,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
恩格斯在晚年曾滿懷深情地回憶當年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著作時的情景,他認為青年人的熱情使他當年大膽地做出在英國即將發生社會革命的預言。「紅日初升,其道大光」。邁入新的時代,在新起點實踐新思路、樹立新形象,這些都需要南審的每位青年教師和青年教師團員的積極參與和辛勤付出。「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我堅信學校定會在大家的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下發展地更好!
文案來源 | 政府審計學院 彭衝
圖片來源於本人
責任編輯 | 徐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