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鐵質男人」,他塑造了男人美學。「看看高倉健,就知道什麼才叫男子漢。
敢於擔當、對愛執著、不慕浮華,他背負起了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
■ 胡楊
2014年11月19日的主題曲是《田納西華爾茲》。老歌,舊時光,憶故人。
有人說: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喜怒哀樂不那麼明顯了。11月18日看到高倉健去世消息轉發時,我只淡淡寫道:男神離去。
可以想見,高倉健的去世瞬間激發了 「50後」「60後」塵封已久的集體記憶,失落、傷感撲面而來。我本不打算再提筆了,但聽到《田納西華爾茲》的那一刻,還是決定從頭說起。
我們的青春誰來「追捕」?杜丘與真由美。
1978年作為「文革」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高倉健主演的《追捕》在中國曾引起轟動。那時男青年模仿孤獨沉默的「杜丘」,女青年則將高倉健作為擇偶標準。鴨舌帽、風衣、冷峻的表情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大導演張藝謀就是看了高倉健的電影之後,人生志向發生重大改變,毅然走上電影之路。而日常生活裡他亦是喜歡豎起衣領、表情冷峻。後來在中國還引發了一場「尋找男子漢」的熱潮,人們將高倉健直接與「男子漢」劃了等號。
看《追捕》時我還是中學生,「硬漢」杜丘與真由美策馬揚鞭的鏡頭,那是最浪漫愛情的標誌。而最讓我動心的是,還是他與倍賞千惠子主演的《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帕》以及《車站》,那是俠骨柔情的絕版演繹。
「男神」是個新詞兒,但是用來形容高倉健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地位,再恰當不過了。而對男人的審美大約也是從他身上開始的。日本電影評論家白井佳夫稱高倉健塑造了男人美學,一點不錯。「看看高倉健,就知道什麼才叫男子漢。敢於擔當、對愛執著、不慕浮華,他背負起了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
的確,高倉健開創了一個時代,也帶走了一個時代。那是「鐵質男人」的時代。
然而人無完人。不得不說,這位影迷心目中的不倒「男神」「鐵質男人」,現實生活中並不屬於「暖男」系列。
《田納西華爾茲》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流行金曲,也是高倉健的妻子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我特意找來江利智惠美演唱的《田納西華爾茲》視頻觀賞,發現嬌小玲瓏的江利智惠美,一笑一顰像極了我們的甜歌皇后鄧麗君。她們去世的年齡以及方式也類似。
很多人說《鐵道員》才是高倉健的最佳代表作,因為他幾乎是以本色出演了佐藤乙松這個角色。而電影的一開場配樂採用的《田納西華爾茲》,正是高倉健妻子江利智惠美的「絕唱」——那是高倉健臨時在片場讓導演加上的。
「你如果是獵手,我願讓你的弓箭穿透我的胸膛。」這樣的詩句來自一個中國影迷之手。2005年高倉健出演張藝謀導演的《千裡走單騎》時,當被記者問起出演中國電影的初衷,高倉健說到讓他印象最深的上海女子大學學生寫給他的信中的這句話。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男神」果真猶如一隻弓箭,穿透了一個女人的胸膛。這個女人就是江利智惠美。
出身文藝世家的江利智惠美,15歲就出版了歌集《田納西華爾茲》,並紅極一時。19歲時她因演出結識高倉健,兩個人迅速墜入愛河。1956年2月16日22歲的江利智惠美與高倉健結婚,這一天正好是高倉健的生日。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段婚姻驗證了這句話。由於家庭背景的迥異和日常生活的繁瑣,再加上不善於溝通,甜蜜愛情逐漸變成互相傷害。婚後智惠美按照習俗從歌壇引退做了家庭主婦,而忙於演藝事業又有點大男子主義的高倉健,一頭扎進了工作中,他經常幾個月杳無音信……最終在共度了12年的風風雨雨後,這段情緣於1971年畫上了句號。
1982年2月13日,人們在東京的公寓內發現了江利智惠美僵硬的屍體,經驗證是因為酗酒引起大量嘔吐,嘔吐物堵塞喉嚨窒息而死。那年她45歲。
時過境遷之後很久,高倉健吐露心聲道:「世上不會有人比她更寶貴,明知如此,不知為什麼,反而會做出深深地刺傷她的事。」為此他終身未再娶。而《鐵道員》裡有這樣一句臺詞:「請扶我一把,用愛跟耐心幫我走完人生……我將用微笑和我始終不變無邊無際的愛……在另一個世界看著你……」這也仿佛是高倉健要對妻子說的話。
電影《千裡走單騎》可以看作是張藝謀向偶像致敬的作品。2005年74歲高齡的高倉健來到麗江一個小山村拍攝電影。張藝謀說高倉健身上有溫潤強大的氣場:「如此德高望重的一位前輩,拍完自己的戲份,仍遠遠堅守在片場,70多歲的人啊!拍完戲,在送老爺子的時候,劇組上下七八十號人都哭成一片!」
上世紀80年代後期,高倉健開始專注於寫作。1991年發表了隨筆集《希望你能誇誇我》,表達了對已故母親的懷念之情。2001年出版了《南極企鵝》,由於語言淺顯內容活潑,還附有許多生動的插圖,日本的教育機構將該書的部分內容作為教學內容。
高倉健在寫給麗江村民的信裡寫到:「文化要告訴人們美好的東西是什麼、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比起分別,相逢更重要。」
是啊,比起分別,相逢更重要。
這篇小文,在《田納西華爾茲》中行進,我猶如與「硬漢」高倉健跳了一曲華爾茲,是分別,亦是重逢!
「鐵質男人」,你的柔情,我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