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進低出」「長收短付」 長沙曝光一批住房租賃企業違規行為

2021-01-07 鳳凰網房產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

沒有進行機構備案,規避監管,高進低出,長收短付,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12月24日晚間,長沙市住建局重點對以「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方式違規經營的住房租賃企業、違規開展租金消費貸款業務的住房租賃企業、沒有取得備案證明、規避監管的住房租賃企業進行了曝光。

據悉,長沙少數企業採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造成「爆雷」「跑路」的問題,已經引起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長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密切關注。

根據住建部等六部委《關於整頓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建房規[2019]10號)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實施方案的通知》(建辦房函[2019]511號)等文件要求,長沙市住建局對從事住房租賃活動的房地產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和網絡信息平臺,要「嚴格登記備案管理、管控租賃金融業務、加強租賃企業監管」。

這30家違規企業分別是:城城不動產管理有限公司、城城不動產管理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城市房屋租賃集團(西安)有限公司長沙分公司、長沙首威科技有限公司、長沙齊樂家公寓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易居名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海南每天房屋租賃有限公司、湖南合居商業管理公司、四川魅力公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長沙分公司、長沙簡美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長沙如居房屋租賃有限公司、長沙麻雀房地產經紀公司、湖南博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長沙運幄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寬寓公寓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江域科技有限公司、長沙欣宇公寓有限公司、長沙匠藝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名創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安家公寓有限公司、湖南覓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壹城壹家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長沙搜門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天閣房屋租賃有限公司、長沙文塵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長沙辦公無憂商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湖南省青鼎臻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億易房產信息諮詢服務部、湖南筑星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和湖南省玲瓏不動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此外,該局還通報了瀏陽大漢城鎮建設有限公司開發的瀏陽大漢湖山閱府項目、湖南湘核鑫盛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鑫盛時代公館項目等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並下達了停工整改通知。(趙春林)

相關焦點

  • 「長收短付」造成「爆雷」等,長沙市住建局曝光一批不誠信行為
    三湘都市報12月24日訊(記者 卜嵐)落實調控政策不到位、項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長收短付」造成「爆雷」……今日,長沙市住建局曝光了一批住建領域不誠信行為。據悉,此次長沙鈺明房地產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等86家企業以及張玉樓、龔祥2名責任人均被曝光。
  • 長沙市住建局曝光86家企業不誠信行為,部分企業「高進低出、長收短...
    12月24日,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長沙市住建局」)曝光了一批住建領域不誠信行為。(西安市)天凡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長沙鈺明房地產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玲瓏不動產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等86家企業以及張玉樓、龔祥2名責任人被曝光。
  • 哈市住建局:「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租房存在資金風險
    東北網12月11日訊 (記者 陳顯春)12月1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住建局獲悉,近期來,該市發現一些不規範的長租公寓或住房租賃企業,為了快速籌集資金,採用或變相採取房租「高進低出」(例如高租金向房主收房,低租金向租客出租)、「長收短付」(例如向租客收取3個月以上的租金,向房主按月支付租金)的模式開展日常經營活動
  • 住建部長:整治租賃市場「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防止「爆雷」
    千針萬線,事無巨細,住房和城鄉建設處處落腳民生,件件關乎百姓生活。 「十四五」開局之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如何邁好第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哪些實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怎樣解決?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 房屋租賃企業違規將被聯合懲戒
    11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緊急通知》),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實施的經營行為予以進一步明確,主要內容概括為「十不準」,引導住房租賃企業規範經營。 不準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住房租賃企業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取得營業執照,並在經營範圍中明確註明「住房租賃」,不得超範圍經營。
  • 租金支付周期超3月要「強監管」 南京8部門發租賃新政
    南京8部門發租賃新政,還有多地也有新舉措近期,部分長租公寓企業違規使用「租金貸」、「高進低出、長收短付」導致資金鍊斷裂,引發業內廣泛關注。12月12日,南京市房產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租賃監管新政,從機構登記和開業、房源發布、合同網籤備案、服務收費、房屋安全、租金收付、行業自律、部門聯合監管等八個方面做出具體規定。
  • 長租公寓 「高收低租」背後藏雷 高風險租賃模式如何終結?
    近年來,長租公寓發展迅速,但高收低租、長收短付的模式也為其埋下了致命隱患。租賃公司跑路,租客、房東被「坑」9月16日晚,廣州城璞長租公寓爆出資金鍊斷裂,公司「跑路」帶走租客預交的租金,數百名租戶和房東前往城璞公寓總部討要說法。而該公司名下的西安城璞遇家公寓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早在事發前,「爆雷」已露端倪。
  • 各地長租公寓頻現「爆雷」 租賃市場監管亟待加強
    最近,各地長租公寓頻現「爆雷」,租客和業主都成為受害者群體,租賃市場的監管亟待加強。11月17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通知》多處內容直擊長租公寓的「痛點」。
  • 長租公寓「爆雷」頻發,上海等多地發布住房租賃風險提示
    為此,上海市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發布住房租賃市場風險提示,提醒房東、租客在委託經營或租房過程中,應多方了解周邊住房的市場租金價格,警惕公司「高進低出、長收短付」帶來的風險,避免因公司「爆倉」「跑路」遭受損失。
  • 中央定調2021樓市:重申「房住不炒」 聚焦大城市住房租賃
    後續他預計大城市房地產政策會有三個重要變化:第一、從短期管控角度看,繼續打擊各類炒房需求,包括此前深圳的代持購房的行為。第二、從房地產長效機制角度看,後續在土地供應等方面會繼續發力,尤其是增加純住宅用地。第三、繼續發展租賃市場,通過租賃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即市場化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共同發展。
  • 貴陽頻現租賃公司捲款「跑路」,市住建局發布維權提示
    " 高收低出、長收短付 " 模式風險極高據了解,近期這些捲款 " 跑路 " 的住房租賃公司都是採取 " 高收低出、長收短付 " 的住房租賃模式。" 高收低出 " 即租賃公司以明顯高於同區域、同路段租金,在房東處獲得住房租賃經營權,雙方形成委託租賃關係,然後租賃公司以較低的價格出租。
  • 《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正式實施 「陽光租房」平臺上線
    12月1日,《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將進一步規範房屋租賃行為,繁榮廣州住房租賃市場。在官洲街,「夢想社區」的成片改造讓舊村面貌煥然一新,據介紹,通過引入出租屋協同共治第三方代管企業,大規模城中村老舊物業和出租屋實現連片改造,舊村換新顏,逐漸探索出一條城中村出租屋治理的廣州特色之路。專業化租賃企業茁壯成長,推動廣州租賃市場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加順暢。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38字談住房問題,釋放什麼信號?
    關鍵詞3:市場整頓——可要求租賃企業經營規模和自有資金相匹配會議還明確,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範市場行為。樓建波指出,整頓租賃市場秩序,關鍵在於防止無序競爭,比如一些所謂的「長租公寓」、輕資產租賃企業,之所以採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最終造成「爆雷」,就是因為目前政策還沒有足夠的規範和限制。今年下半年,部分長租公寓採取「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造成「爆雷」「跑路」的問題,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社會密切關注。
  • 成都通報批評青客公寓、美麗屋等八家住房租賃企業
    12月22日,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成都青客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黎武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果語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海語公寓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火葉公寓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聯優生活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悅麗屋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成都美麗屋科技有限公司給予通報批評、責令立即整改
  • 交了房租仍被趕出家門,南寧一租賃公司「長收短付」捲款跑路
    前段時間,新聞頻道報導了南寧市不少房屋租賃中介方拖欠租客押金和業主租金的新聞,其中涉及到的廣西世基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疑似跑路。前兩天,來南寧租房的吳女士就因為這家公司沒能及時支付房主租金,被房主趕出了家門。
  • 房東租客期盼國家首部住房租賃條例儘早出臺
    對於近兩年備受關注的長租企業「長租短付」「高進低出」等違規做法也給予了關注,有針對性地對租賃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相關行為提出了詳細明確的規範。1.明確了住房租賃企業定義在國家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背景下,近來年長租公寓已經成為住房租賃市場的新亮點。
  • 託管中介疑「長收短付」拖欠房租「跑路」?來看看咋回事→
    連日來,有市民撥打南國都市報966123熱線報料反映,自己通過房屋租賃中介詢價租房,繳納1年的房租和押金共計2.4萬元,但住了僅兩個多月,房子就被斷水斷電,因房東未收到後續租金,要求租客搬離。事發後,由於涉事中介公司在海口的經營地點不見人影,此前聯繫的中介人員也無法聯繫上,租客和房東均選擇了報警,但警方以屬於合同糾紛為由尚未受理,目前,房東和租戶雙方爭執不下陷入僵局。
  • 房屋租賃託管公司 是如何雙向收割的?
    「高進低出,長收短付。這種方式肯定是維持不了多久的,所以我就沒幹了。」吳明稱,公司業務員的流動性較大,但基本保持在100名左右,因為大家入職後,會對公司的盈利模式產生質疑,所以公司給員工們「畫了餅」。「公司有領導跟我們說,老闆有其他項目投資掙錢,我們這邊只負責把自己工作做好就行。」吳明坦言,從入職到離職,他也沒有見到老闆長啥樣,更加不知道公司究竟在投資什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