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www.mittr.cn | 麻 省 理 工 中 國 視 野
在日前舉行的「數智化躍進 產業鏈飛升」為主題的論壇活動上,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機機器人)董事長陳曦發表了《機器人的多維進化:從創新技術到創新場景》的主題演講,陳曦認為,國內對疫情的高效控制,加上「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政策發布,使機器人產業景氣度較2020年顯著上升。陳曦認為,在「缺芯」現狀的倒逼下,國產機器人開始逆市發力,苦練內功進行自我「進化」。天機機器人,也加速硬體軟體升級,不斷創新應用場景,期望為客戶帶來實際效益。
據陳曦透露,2021年1月-10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為29.8萬臺,同比增長62.5%。而輕載六軸、重載六軸和SCARA增速較快,分別同比增長了61.8%、64.3%和52.8%,其中國產化佔比也有明顯提高,國產工業機器人市佔率從2020年的29%提升至2021年Q1-Q3的31%。「2021年由於疫情+缺芯,加速了行業變革,國產機器人佔比提升,給國產工業機器人留下了一個快速發展窗口期。」陳曦稱,利用這一時機,天機機器人也豐富了自己的機型,提高產品性價比,推出了全新的EVO系列(包括EVO12、EVO7L、EVO7和EVO4,載重從4KG至12KG不等,重複定位精度達到正負0.02mm),據陳曦介紹,這些以「高防護」為賣點之一的產品,本體達到IP67的防護等級,可用清水清洗;手腕部採用了超耐磨防護,具有耐腐蝕塗層;R軸關節有多重防護,避免異物侵入和關節介質汙染。而達IP54防護等級的控制櫃,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夠全方位守護「智慧大腦」。此前,工業機器人的上遊核心部件,一直為日本等外資企業所掌控,這限制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盈利能力。陳曦不久前曾表示,如果工廠內的機器人主要用在上下料等環節,那麼進口的部件就有些「過配」了——國產部件已經具備了極高的性價比,完全能夠滿足實際生產的需求。「跟國際友商對比下來,天機的性能很優異,而且維護簡單。」陳曦對產品充滿信心。據其介紹,天機團隊通過精心設計,讓防護件易於更換、維護簡單,定期維護保養時,能夠節省大量的停機時間。」陳曦以新品EVO4為例,解說了其三個顯著的賣點。據稱,這款產品小巧緊湊,設計出「基座下沉」模式,提升了空間利用率,便於布置;而EVO4底座安裝區域面積,僅需一隻手掌大小的面積(14.7cm X 17.7cm),約A4紙的1/4大小。「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幹涉,EVO機型採用緊湊流暢的設計,打造小範圍旋轉半徑,B軸、L軸旋轉半徑分別僅為7cm、10cm。」「我們在軟體開發上也不遺餘力,為機器人『視覺示教』,實現『所見即所得』。」陳曦說,軟體和控制系統是天機升級最多的地方,為了讓產品在現有的基礎上更加簡單易用,減少客戶培訓成本,天機2021年加速了控制系統升級——讓複雜路徑應用編程操作更簡單,機器人搭載天機自主研發的雙目相機,可捕捉人員操作工件的實時動作數據,包括速度、位置等信息,然後將實時數據轉換成機器人語言,構建面向路逕自動編程(E-Vison+TIANJI FCC.)。「我希望未來的工業機器人,會加速朝『一鍵式』簡易操作方向邁進。」陳曦說。2017年,長盈精密與安川電機的機器人合資公司天機機器人成立。1.0 時代:產品多以單工站或半自動/全自動生產線的形式服務於企業,天機機器人整機全套零部件共享安川在全球的供應鏈體系,開發了通用型工業六軸機器人TR8、四軸機器人SR3、SR6、防水工業四軸機器人SR3-500P。2.0時代:向智能化躍進,機器人替代人去完成複雜的工作,天機的研發重心開始從機器人本體延伸到與機器人配合的傳感器,包括3D視覺、力控、AGV、AI等。2.0時代,天機計劃完全自主開發運動控制系統以及所有的感知系統。3.0時代:2B轉型至2B2C。要求機器人進一步智能化,從單純的工業製造,轉向企業,轉向客戶,走向消費者。天機研發推出滿足食品行業需求的「智能」機器人,配合食品級電動夾爪,可以直接與食物進行接觸,讓食品行業高效化、智能化、個性化。採寫:徐蘭美 高依敏
(歡迎轉載,主稿編輯微信: jy-holiday)SO
未來的科技你關注嗎?請關注我們,及時了解最前沿的機器人科技動態^_^
普通人也能看得懂的科技產業資訊!
《機器人AI視界》,麻省理工中國視野,資深媒體人團隊打造,讓專業稿件更有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