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天造地設的一對的音樂圈情侶,有一對幕後音樂人——他們就是董冬冬和陳曦。
說起他們的名字你可能有點陌生,但他們的歌你一定聽過。
一首《時間都去哪了》曾經感動了無數人。
像這首歌一樣,只要參與歌曲製作的有董冬冬的名字,那必然會有陳曦。
他們的名字從來都沒有分開過。
董冬冬說:我只編她作詞的曲,她只寫我作曲的詞。
董冬冬,自幼學習鋼琴,高中學習作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
陳曦,自幼學習鋼琴手風琴,擅長文學攝影,愛好書法繪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
各大影視劇的熱播,影視片頭片尾及插曲也越來越受到影迷網友的熱切追捧,在董冬冬與陳曦共同創作的作品中,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讓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彼此間的那份溫暖。
我們已經合作十年,寫了將近兩百首歌了,而且都是彼此合作,所以我一直說創作上我們是一個人。
——董冬冬
陳曦和董冬冬都喜歡簡約,沒有繁雜花式的設計,他們始終認為,形式上越是簡單自然的設計,審美上便越是長久。所以日常生活,他們處在一個簡單舒適的環境裡。
在這樣長久的既為伴侶又是合作夥伴的關係中,兩人都覺得彼此需要合適的空間留給創作,這個空間不是心裡上的感受,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劃分。
先生爽朗熱情,姑娘恬靜溫暖,眼神裡透著睿智,彼此在生活上互補,但內在的價值觀極其統一,對任何事情和人,心裡的底色特別一致。
陳曦喜歡讀書,對各種樂器也都比較熟悉,但她之前,除了日記,從來沒有寫過其他東西。
所以她說,在遇到董冬冬之前,從沒想過用作詞或作詩來表達自己,在遇到冬冬之後,她找到了新的人生出口。
陳曦說: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我去寫歌詞,找到這樣的表達方式,可能對我的一生都是一個特別大的遺憾。
2007年,他們首次為電視劇寫主題曲。為電視劇戰爭劇《仁者無敵》作了一首《從未離開》。
每次創作,他們都要跟導演演員聊很久。深入他們,走進他們,為他們發聲而不僅僅是輸出自己。
董冬冬說,你不能過所有的人生,要在音樂裡演戲。他們在2017年為《歡樂頌2》創作了16首歌曲。
三個月的時間他們沒有做別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歡樂頌》中。
看著「五美」的故事,從不同的角度感受著每一個人。像是在給老朋友寫人生傳記。為單純平凡的邱瑩瑩寫了一首《蚯蚓》:我是一隻小小蚯蚓,雖然化繭成蝶不是我的命,但我擁有一顆勇敢的心。
也是寫給每一個普通女孩的歌曲。
陳曦的詞好像總有一種魔力,不僅貼合影視作品,並且總是能敲擊每個觀眾的心,產生共鳴。
陳曦說:「只要你下了苦功夫,別人一定能感覺到你的作品是有溫度的。」
他們的創作模式是這樣的,陳曦先寫詞,冬冬再譜曲。
董冬冬說:當一首歌的詞有了,那麼旋律就有了,我把最難的部分留給了她。
這是一種毫不掩飾的欣賞,也是一種莫大的信任,是將自己的才華全部交付於另一個人。
陳曦卻說:「人人都會寫詞、寫詩,可是要用音符把它唱出來,是一個作曲家最成功的地方。」
這是她對作曲人也是對她的丈夫最高的褒獎。
他們總是毫無忌憚的欣賞著對方。在創作中,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個作詞的或者作曲的,而靈魂來自於對方。
陳曦也曾嘗試著,讓董冬冬先譜曲,自己再寫詞。那首《只要你一個》陳曦拿到曲之後沒有改一個音符,直接填詞,卻異常舒服適合。最後董冬冬親自唱了這首歌。
《咱們結婚吧》是一個30歲的女生尋找愛情的故事。製作組找到他們為電視劇創作主題曲的時候,對於董冬冬和陳曦來說,是有些為難的。他們二十幾歲就認識了彼此,相知相戀,似乎沒有任何波折。他們陷入了沉思。
因為太享受這段關係了,有時候抱著對方的時候,甚至不禁會想,如果沒有遇見對方,生活將是怎麼樣。每每想到這裡就足夠心痛了。
所以,不是我愛你是終於等到你,是準備了半生的愛終於可以交付於你。帶著這樣的情感,這首《終於等到你》火爆的程度不亞於《時間都去哪了》。
《一次就好》也是董冬冬,陳曦倆人創作的一首音樂佳作。臺灣歌手楊宗緯用他獨具特色的嗓音完美詮釋了這首歌曲,歌曲道盡了愛人之間對平凡真摯愛情的追求。我想也是當下浮華世界中渴望真愛的年輕人所嚮往的一種愛情吧!
不高深也不過俗,尋找到了某個平衡點,準確的表達著大部分人難以說出的情感。
董冬冬和陳曦合作十幾年,一共創作了170首歌,8000首配樂,為120部劇和20部電影服務過。
他們創作的歌曲變化多樣:溫情的《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輕快的《咖喱咖喱》,激昂的《義氣》,甚至還有說唱《我是你的男閨蜜》等等。
他們的作品有很強的個人色彩,但絕不是千篇一律。每首歌都有它的故事,是董冬冬和陳曦攜手沉浸於它們的世界,真切感受到的。
這麼說來,他們似乎經歷過百種人生。但他們更喜歡自己的小日子。
如歌如詩一般的生活。並將自己的人生感悟將自己的天賦為這世間添加一份溫柔。
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讚揚。金庸讚揚楊過小龍女的來之不易,我們就讚揚董冬冬陳曦終於等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