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消沉的窮人,還是開朗的窮人?

2021-01-07 和靈隴寶貝一起成長

這是日本的一部影片,帶孩子們一起觀看,我也希望他們能夠從中領悟到,生活並不總是那麼一帆風順,人有時候總要面對生活的各種不如意,不管是物質的窘迫,還是精神的貧乏,那該做出怎樣的決定呢?

影片中的孩子昭廣和我的孩子們年齡相仿,然而卻需要被迫跟媽媽分離。

因為爸爸過世,媽媽還要去工作養活他和哥哥,生活負擔很重,昭廣去居酒屋裡找媽媽,看到媽媽被人調戲,他傷心地哭了起來,媽媽也很為難,後來昭廣的媽媽和阿姨騙他並將他送到佐賀的阿嬤家,讓阿嬤來照顧他。

他的阿嬤是一個神奇的老太太,她每天凌晨4:00出去工作,靠一己之力養活一群子女,現在還要照顧孫子輩,她想盡千方百計去增加收入,養活孩子。

日子很苦,很窮,她告訴孩子,天下有兩種窮人,消沉的窮人,和開朗的窮人,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我們世代很窮,做窮人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這就好像我們常常說,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要開心還是要不開心呢,阿嬤用她的言行給我們很深的啟示。

阿嬤說,「只有該撿來的東西,沒有該丟掉的東西。」

每次她下班回來,身上都帶著很多破銅爛鐵,從來沒有空手,她說這些也可以賣不少錢呢。

這個鏡頭在劇中出現過很多次,每次看到這些兒子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在他看來可能有些可笑,其實在我看來特別能理解。

因為我媽媽,孩子的外婆每次出去看到別人有丟掉的瓶子罐子,她都撿起來留著賣錢,日子沒有那麼艱難,我們總說她,她總是笑著說不偷不搶,有什麼好丟人的。

隔一段時間她就去賣一次,她也常說我們年輕人,眼高手低,大錢賺不來,小錢也看不見。

無獨有偶,我樓下有一個早餐店,一次在吃早餐時,老闆娘和一個婆婆在講話,婆婆旁邊有一挑紙箱皮。等婆婆走後,老闆娘告訴我,這個婆婆有幾套房子,但是她還是閒不住,在房頂上種了一些青菜,吃不完就自己去賣。

平常每天早上都出去,收一些紙皮,撿一些別人不要的瓶子等等,他們這些人都是從窮苦人過來的,現在日子好了,這些艱苦樸素的生活也沒有忘記。

這些故事我也告訴過孩子,我也希望他們從中能夠理解到,生活從來不是那麼輕鬆那麼容易的,即使現在不愁吃不愁穿,但是也不要忘本。

阿嬤說,這裡是我們的超級市場, 只是你今天想吃的東西今天不一定有

阿嬤門前的一條小河,她用長棍攔住,從那裡過濾那些,上遊別人不要的東西,比如蔬菜,水果等等。

她說這裡是他們的超級市場,有很多很多的菜葉,都被他們撿到,她也笑著說,唯一的不好就是,你今天想吃的東西不一定能有。

昭廣撿到了一隻木履,當他想要把它劈柴的時候,阿嬤笑著說,再等兩三天,另一隻也會來。

果然三天之後昭廣又撿到了另外一隻,阿婆告訴他,因為丟鞋的人前兩天都會捨不得丟,過兩天後發現留這一隻也沒有什麼用,所以也會把那隻也丟掉。

這也讓我想起印度火車上丟鞋的故事,在一些貧窮地區,一些孩子常常在火車道兩旁撿一些鞋子,當撿到一隻之後,他們就會沿著火車道往前走,然後在一段距離之後就會撿到另外一隻。

事實確實如此,當一隻鞋丟掉了,你另外一隻留下來,也沒有什麼用,索性還不如把它丟下來留給那些有用的人。

阿嬤簡直是太有智慧了,在日本祭祀節日裡,很多人用小船載著一些食物在河裡漂流祭祀亡靈,外婆把那些水果等等拿下來,她說船上有一些人的靈魂,食物可以取下來,讓他們的靈魂就漂向遠方,不然那些水果就會流入大海,汙染大海,讓小魚煩惱。

昭廣要考試了,考前睡不著,他英語不好,阿嬤說,你就寫:我是日本人呢;昭廣說漢語也不好,她說你就寫我靠片假名和全假名,就在日本生活;那歷史也不好該怎麼辦呢?阿嬤說就寫:我從不沉湎於過去。

阿婆的這些思想或許應該讓我們現在的一些家長看一看,我們總是逼迫孩子去學習,去學習他們可能並不擅長的東西。

而孩子真正喜歡的或者有興趣的,反而我們大人覺得是不好。

比如兒子常常會說,媽媽我將來想當一個生物學家,每當他提出這個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很可笑。

我們周圍沒有人是當生物學家的,所以我們就覺得這個是不太可能的,卻往往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感受。

我們常常去侮辱,打擊孩子,卻很少像阿嬤那樣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去做自己真正能做好的事情,而放棄那些他做不好的事情。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她的女兒,喜歡音樂,數學怎麼學也學不好,女兒自己也很苦惱,說如果把學數學的時間放在學音樂上,那麼音樂就會學得更好,後來,李教授也親自到學校跟老師溝通女兒的學習,讓女兒專注於學音樂,放棄數學。

盧梭: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誠如大師所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培養每個人挖掘自己的潛能,而不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千篇一律的,會考試的人。

阿嬤雖然不是老師,她卻用自己的言行實實在在影響著昭廣,學擊劍和空手道,都要買那些道具,護具,很花錢,阿嬤就說,你可以去練習跑步呀,跑步不用花錢,並且不要穿著鞋跑,那樣很費鞋。

昭廣就在放學常常練習跑步,並且也發掘了自己的跑步天分,後來他也打棒球,打得非常好。

外婆常說小氣就不好,但是節約就是天才,窮也不怕,受外婆這種開朗思想的薰陶,昭廣也有一個樂觀的心。

也許現在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多的艱難,但是那種樂觀的心態卻可以影響我們每個人,讓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學會不要消沉,要保持開朗。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們一直都這麼窮,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中8歲的德永昭廣離開了廣島和媽媽,隨著阿姨來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外婆家很窮,生活很艱難,但外婆有豐富的生活智慧,總是帶來神奇的生活妙招,外婆在貧窮時的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昭廣。
  • 《佐賀的超級阿嬤》:當個開朗的窮人,成了日本最有名的相聲大師
    但是因家庭貧困,不得已把他送到了佐賀的阿嬤家,開始了影響他一生的佐賀童年時光。01神奇的阿嬤阿嬤家裡很窮,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才能勉強度日,但是阿嬤卻擁有諸多神奇的生活技能。阿嬤每天走路的時候在腰間綁一根繩子,繩子的另一頭綁著一塊磁鐵,這樣阿嬤就可以一邊一邊搜集廢鐵賣錢。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樂觀的窮人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很感人的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這部電影是200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那年,昭廣八歲,他的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由於母親忙於工作沒辦法照料他。一天大姨過來看望他們。在車站送別大姨的時候,昭廣被媽媽推上火車,讓大姨帶他去了阿嬤家。昭廣到佐賀鄉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間破爛的茅屋,還有上了年紀的阿嬤。
  • 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窮有兩種,窮得消沉,或窮得開朗
    流著淚看完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感動之餘,有一句臺詞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人要永遠懷抱夢想,即使沒有實現也沒關係,畢竟是夢想」。這句話仿佛一語驚醒夢中人,它的重點在後半段,誰都知道人該有夢想,但是我們如何評價和對待那些努力過,甚至努力了一生也沒有實現的夢想呢?
  • 佐賀的超級阿嬤
    我們來看一本很感人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本書作者昭廣八歲的時候被媽媽「扔上」了從廣島開往佐賀鄉下的列車,從此與阿嬤相依為命,過著貧苦的生活。書裡小昭廣那句話就像是自嘲佐賀的生活:雖然在廣島很窮,但是現在更窮了!」阿嬤有個神奇的本領能給生活施魔法,日子越苦越開心,小昭廣就這樣一天天長大。因為被超級阿嬤一手帶大,最後成了日本作家,喜劇泰鬥島田洋七。
  • 讀書筆記《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是島田洋七,作者將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樸實真摯的內容引起極大反響,此後,作者陸續推出《佐賀阿嬤:幸福旅行箱》等系列作品,其感人肺腑的故事和積極樂觀的價值觀,深受家長、老師和孩子的喜愛。
  • 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
  • 被阿嬤圈粉——《佐賀的超級阿嬤》
    儘管端午假期餘額不足,最後一天假期的下午還是吃吃喝喝看場電影,拉上窗簾,關掉電燈,一人一個抱枕,營造了私家影院的氣氛,竟有了「歲月靜好」的感覺,全然忘了前幾天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日子再難,也要笑著活下去。《佐賀的超級阿嬤》,超級治癒啊!
  • 洗滌心靈的回憶——《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根據自己童年時期與外婆相依為命的經歷寫成的片段式回憶小說。該書為《佐賀的超級阿嬤》和《佐賀阿嬤:笑著活下去》兩書合集。二戰後的日本,物資匱乏、生活艱難,在小主人公德永昭廣8歲那年母親無奈之下將他送回鄉下佐賀交由外婆撫養。
  • 佐賀的超級阿嬤,永遠的國民外婆
    北野武以前也是說相聲的搞笑藝人,兩人做過搭檔。一天,北野武靈機一動對島田說:你可以寫寫你外婆的故事啊。島田撓撓頭皮說,我沒寫過東西,不會寫。北野武說:這有什麼難的。你不是常給我講你已經過世的外婆嗎,你怎麼對我講的,原話照錄下來就行了。 沒過多久,一本名為《佐賀的超級阿嬤》的小說就誕生了,並很快成為超級暢銷書,深受日本國民喜愛。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成功的教育,都具備這三個特質
    因無力撫養,母親只好將年僅八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鄉下的外婆家。在艱苦的日子中,樂觀的外婆總有神奇的法子,讓生活充滿溫暖、力量和希望,讓家裡永遠充滿笑聲。——《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所作,在豆瓣讀書的評分高達8.8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
  • 《佐賀的超級阿嬤》:觸動我們內心的,往往是最樸實的情感
    最近幾天,我看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書籍,覺得不過癮,又把電影版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也看了一遍。滿滿的暖心場面和各種淚目場景,把我多次帶到那個物質並不豐富,人情卻很樸實的年代。影片中的阿嬤只是一個做清潔工的老太太,家境貧困,她卻能給自己的外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以及獲得幸福感的方法。
  • 《佐賀的超級阿嬤》閱讀記
    書本、作者簡介「《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的作者事島田洋七,日本喜劇泰鬥,作家。本名德永昭廣。《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是島田洋七於2011年創作的一部自傳式小說,敘述自己年少時與外婆在佐賀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點滴故事飽含作者對外婆真摯的情感,感恩其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給與的種種生活智慧,以及對已經逝去的外婆的懷念與欽佩之情。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人生錦囊
    《佐賀的超級阿嬤》這個影片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後,日本迎來「昭和蕭條」,整個日本滿目瘡痍。影片講述德永昭廣對他與外婆(也就是阿嬤)童年真實相處的一段幸福時光的回憶錄。1958年,昭廣的母親出於家裡貧窮和工作環境不好的原因,無奈將少年昭廣送到生活在佐賀的外婆家。外婆家生活條件極其貧窮,但是外婆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層出不窮的生活智慧讓昭廣在樂觀、溫暖中成長。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也要窮得充滿詩意!
    01 窮得開朗貧窮一直是最折磨人的事,二戰時日本廣島被原子彈炸平,小說主人公昭廣的爸爸因為核輻射死去,他們家就更貧窮了。母親因為撫養困難,把他送到了佐賀,跟姥姥一起生活,使年幼的昭廣淪為更低一級的赤貧階層。但是,佐賀的這位姥姥卻不是一般人,她給昭廣上的第一課就是如何面對貧窮。首先,要從思想上承認貧窮。
  • 聽故事 l 佐賀的超級阿嬤 (大結局) - 超級阿嬤的快樂語錄
    來聽主播蟲二哥哥讀《佐賀的超級阿嬤》,一起發現幸福的真諦,找到生活中蘊含的最樸素的哲理!「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家是窮得開朗。而且啊,我們跟由富變窮的人不一樣,你不用擔心,要有自信。因為我們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 讀書 ▎佐賀的超級阿嬤
    本期讀書,推薦給大家日本喜劇藝人、作家島田洋七回憶童年生活的自傳體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看完這本書對書中的阿嬤佩服的五體投地!《佐賀的超級阿嬤》推薦理由《佐賀的超級阿嬤》曾連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夾帶在日本的超高人氣,"阿嬤"旋風,魅力一路延燒全亞洲,攻佔各大書店排行榜冠軍
  • 窮人的快樂,你永遠也體會不到
    因為外婆早上4點要出門工作,昭廣得自己做早飯。第一次做飯,鍋底的米飯都糊了,上面的米飯還是生的。他忍不住哭了,好懷念媽媽做的香噴噴的白米飯呀!沿著來時的火車鐵路的反方向,昭廣往城裡走,他想回城裡找媽媽。天黑還沒走多遠的他,被鐵路的巡警送回了外婆家。外婆送他去學校上學。
  • 《佐賀的超級阿嬤》:你不知道的,卻是你經歷過的成長道理
    看到這個故事讓我想起看過的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裡,外婆說的那句話:「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懷。」《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有倉內均執導,吉行和子、山本太郎等主演的劇情電影,2006年9月在臺灣上映。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三個哲學觀教會你活得快樂且通透
    其實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己,就算沒錢,只要心境樂觀,也能活得舒坦,這讓我最近看完的一部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本片根據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同名小說改編,男孩昭廣出生在二戰後的廣島。父親因為輻射汙染死亡,而母親因為經濟能力不佳,在不得已之下將德永送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