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廢后的那拉氏,歷史上有多榮耀,一個專出皇后的家族
熱播劇《甄嬛傳》中的皇后烏拉那拉氏,是後宮中的大boss,好不容易要被拉下神壇,卻被太后的一道遺旨所救,烏拉那拉氏不可廢后。從太后到皇后,再到下一任皇后,她們不停念叨的就是要延續那拉氏的榮耀,那拉氏是怎樣一個家族,可以培養出這麼多的皇后。
「沒有前朝的重臣,只有後宮的女人」,用這句話來形容那拉氏再合適不過了。那拉氏可以成為望族,與家族中爭氣的女兒們有很大關係。
那拉氏指的並不僅僅是烏拉那拉氏,明末時期那拉氏分成了四支,分別是烏拉那拉、輝發那拉、葉赫那拉、哈達那拉,這四支都屬於那拉氏。這四個家族與清朝皇室的關係相當密切,清朝興盛始於那拉氏,破敗也終於那拉氏。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後金第一位大汗,他一生有過前後兩任大福晉,這兩任都出自於那拉氏。第一任大福晉孝慈高皇后是葉赫那拉·孟古哲哲,她生下了清朝的開創者清太宗,也就是入關的皇太極。孟古大福晉去世後,努爾哈赤進封烏拉那拉·阿巴亥為新任大福晉。這位大福晉生下了戰功卓著、英勇無畏的多爾袞。清軍能夠入主中原,多爾袞功不可沒。可以說兩位那拉氏皇后,為清朝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她們也是那拉氏家族榮耀的開端。
烏拉那拉·阿巴亥除了生下戰功赫赫的多爾袞,還生了一個叫阿濟格的兒子。阿濟格有一個女兒嫁給了納蘭明珠,生下了一個文採斐然的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寫出「人生若如初相見」和「山一程,水一程」的才子納蘭性德。
雍正的皇后也是出自烏拉那拉氏,按輩分算,她是努爾哈赤的玄孫女。孝敬憲皇后為雍正皇帝生下了長子,但天不假年,長子長到八歲時不幸夭折。孝敬憲皇后穩居中宮不過九年就因為過度操勞去世了,孝敬憲皇后與《甄嬛傳》中兩位烏拉那拉氏都不太像,因為她做了皇后九年才去世,而《甄嬛傳》中的純元皇后是以嫡福晉的名份崩逝的。而她應該也不是宜修皇后的原型,因為劇中宜修活到了乾隆年間,而孝敬憲皇后是在雍正年間去世的。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在這位皇后去世後並沒有立什麼繼後,歷史記載他有兩位皇后,但第二位皇后是鈕鈷祿氏,也不是雍正所封,而是乾隆的生母熹貴妃去世後,乾隆對她的進封。
《如懿傳》中的繼後確實是存在的,但她並不是劇中所講的烏拉那拉氏,而是輝發那拉氏。這位皇后是那拉家族中比較不幸的一位。她登上後位的過程是順風順水的,但在乾隆三十年間不知道與乾隆發生了什麼事,受到了冷落,次年就去世了。輝發那拉去世後,乾隆以皇貴妃的規格下葬,也是對她皇后身份的不認可。
葉赫那拉在晚清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后,比之前所有皇后的名聲都大,這就是孝欽顯皇后,世人熟知的是她另一個名字—慈禧太后。慈禧能夠被封為皇后,是因為她生下了鹹豐皇帝唯一的兒子,所以在兒子同治皇帝登基後封她為母后皇太后。慈禧在大清歷史上有多厲害就不需要贅述了吧。
結束清王朝,頒布退位詔書的也是葉赫那拉氏。宣統三年間,溥儀宣布退位,他的退位詔書由隆裕皇太后,也就是光緒的皇后決定,清朝就此滅亡。
一個依靠女子在一個朝代中得到權力和榮耀的家族,歷史上也只有那拉氏一族了。不僅僅是因為她們能討皇帝喜愛,她們養育了出色的孩子也是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