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8月15日是韓國「光復節」。72年前的今天,韓國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獲得了民族解放。今年的光復節,韓國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這些活動的「主人公」受到關注,他們是日本強徵勞工受害者和慰安婦受害者。
據韓聯社報導,15日上午,在首爾世宗文化會館舉行的光復節紀念儀式上,坐在韓國總統文在寅和第一夫人金正淑的旁邊觀看紀念儀式的四位老人引人注目。他們是89歲的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吉元玉和李容洙老奶奶,93歲的軍艦島強徵勞工受害者李仁宇(音)和92歲的崔長燮(音)老爺爺。
吉元玉老奶奶1940年被抓到位於中國黑龍江省的慰安所,在東北、北京等地受盡折磨,解放後回到韓國。李容洙老奶奶則和同村姐姐一起被日本軍人抓到位於臺灣新竹的日軍慰安所。
文在寅在紀念儀式上表示,解決日軍慰安婦和強制徵用等韓日歷史問題上,有國際社會的原則,即以人類的普遍價值和國民協議為基礎,恢復受害者名譽、補償、查明真相,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文在寅稱,韓國政府一定會堅守這個原則,也需要日本領導人拿出有勇氣的姿態。
此外,日本強徵勞工受害者和慰安婦受害者還出現在當天正午舉行的普信閣敲鐘儀式上。
當天,李仁宇老爺爺身穿粉紅色長袍,與首爾市市長樸元淳一起敲響普信閣的鐘。1943年,年僅15歲的他被強制徵用到日本軍艦島勞役3年。一起參加敲鐘活動的還有92歲的金福童老奶奶,其作為慰安婦受害者和戰時性暴力受害者,開展著恢復人權運動。
據報導,普信閣敲鐘活動自光復後的第二年(即1946年)開始每年都舉行。
韓國最近在日軍強徵勞工受害者和慰安婦受害者方面動作頻繁,今年7月,一部反映日軍強徵殖民地朝鮮半島勞工悲慘命運的電影《軍艦島》在韓國上映。光復節即將到來之際,首批表現這一強徵勞工題材的雕塑也在韓國首爾、仁川等地落成。8月14日即世界「慰安婦」日當天,「慰安婦」少女像搭乘韓國首爾151路市內公交車,與市民同行,提醒民眾勿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