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貿易往來多罅隙民眾牴觸情緒意難平日韓經貿關係和與閡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又到一年8月15日。這一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的日子,也是韓國慶祝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節」。就在今年的第75屆光復節上,韓國總統文在寅並未直接批評日本,而是展現了願意對話溝通的姿態,意在緩和韓日近期跌至冰點的兩國關係。

由於8月4日韓國大邱地方法院裁定日本企業賠償二戰時被強徵的韓國勞工的判決命令正式生效,日本新日鐵在與韓國浦項鋼鐵合資經營的公司PNR中持有的約8.1萬份股份將被扣押,其價值約4億韓元,以賠償二戰中遭強徵的4名韓國人。對此,日本新日鐵公司立即發表聲明,將對韓國法院的判決提出上訴。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警告稱,韓國地方法院的裁決明顯違反國際法,而且對日韓貿易談判帶來極大阻礙。

日韓自2018年賠償在二戰被強徵韓國勞工案、韓國慰安婦等問題上分歧日益嚴重,導致兩國關係惡化,雙邊經貿摩擦頻頻。2019年7月,日本對韓國禁售三種半導體原材料,並將韓國排除出可獲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韓國全國範圍內掀起抵制日貨的運動。交惡兩年多來,韓日雙邊貿易一降再降。韓國政府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韓日貿易爭端引發消費者抵制,7月份韓國進口的日本消費品總額為2.53億美元,其中,日本啤酒進口額僅為68.5萬美元,同比下降84.2%;日本汽車進口額為5235萬美元,同比下降52%;日本化妝品、美容設備、漁具、玩具和攝像機等產品的進口額也大幅下降。

不僅雙邊貿易關係遇冷,韓國抵制日貨運動對在韓日企也帶來明顯不利影響。日產汽車7月份表示,由於韓國民眾持續抵制日貨和疫情導致的銷售疲軟,其將於今年12月前撤出在韓業務。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作為全球業務重組的一部分,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將撤出日產和頂級品牌英菲尼迪的在韓業務。日本零售企業優衣庫在韓國市場的日子也不好過,其在韓分店數量從去年8月末的187家減少到今年7月的174家,7月底優衣庫又宣布將於8月關閉包括韓國首都首爾江南店在內的9家韓國分店。

而且這種抵制運動看不到消退的跡象。日本共同社8月的一則報導稱,韓國全面開展抵制日貨運動雖已過去了一年,但政府系機構「韓國放送廣告振興公社」日前發布的以韓國1000名男女為對象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在抵制日貨的受訪者佔75%,70%的人表示今後也會繼續抵制。如此漸行漸遠的民意恐對日韓關係長期僵硬起到推波助瀾作用。並且,文在寅總統在談到日韓爭端的勞工徵用問題時,表示將「尊重司法裁決」。這意味著韓國政府不會幹預大邱地方法院的判決和執行,意味韓國該法院強制徵收日企新日鐵股票的行為已在司法程序中。

由於日韓關係史上的「舊恨」,加之當下民意的罅隙生惡,以及日韓經濟結構中存在不少同質的地方,導致雙方爭奪國際市場的競爭尤為激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美國挑起的國際貿易爭端加劇的背景下,日韓關係走出當前歷史冰點顯得並不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無一項佔優。未來一段時間,兩國很有可能相互嫌棄中在某些領域不得不進行合作,而在合作中又相看兩生厭……

(文章來源:國際商報)

相關焦點

  • 【日韓關係】劉榮榮 王珊:沉痾與新患:日韓關係惡化探析
    此前日韓爭端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領域,一般不影響經濟界和民間的密切往來,即使在緊張的時期,兩國關係也總體處在政冷經熱、政經分離的「可控狀態」。安倍政府此次對韓貿易管制突破了政經分離的雙軌原則,首次上升到經濟領域。二戰後,日本在外交上宣揚「和平主義」,在經濟上宣揚自由貿易。
  • 王毅開啟對日韓訪問:兩大背景和雙邊關係
    另據韓聯社援引韓國外交部消息,中韓雙方將就加強聯防聯控、高層交流等雙邊關係發展,以及朝鮮半島和地區局勢等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報導稱,預計王毅還將會晤青瓦臺官員,討論領導人訪韓事宜以及美國新一屆政府上任帶來的局勢改變。兩大背景:地區經貿合作與美國權力交接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中日、中韓之間的面對面高層往來並不多。
  • 《沉痾與新患:日韓關係惡化探析》
    此前日韓爭端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領域,一般不影響經濟界和民間的密切往來,即使在緊張的時期,兩國關係也總體處在政冷經熱、政經分離的「可控狀態」。安倍政府此次對韓貿易管制突破了政經分離的雙軌原則,首次上升到經濟領域。二戰後,日本在外交上宣揚「和平主義」,在經濟上宣揚自由貿易。
  • 韓凍結日企資產 兩國再陷紛爭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
    日韓關係正加速惡化。韓國總統文在寅在7月的一次演講中說,「我們正在和日本分道揚鑣。」這被日媒稱為「和日本的訣別宣言」。作為回應,日本外務省向韓國施壓:「資產變現措施將對日韓關係的終結起決定性作用。」日韓交惡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WTO爭端解決機構(DSB)7月29日的會議同意,設立專家組來調查日韓出口管制爭端。
  • 日韓關係降至戰後冰點:韓凍結日企資產 日稱將反制
    日韓關係正加速惡化。韓國總統文在寅在7月的一次演講中說,「我們正在和日本分道揚鑣。」這被日媒稱為「和日本的訣別宣言」。作為回應,日本外務省向韓國施壓:「資產變現措施將對日韓關係的終結起決定性作用。」日韓交惡已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WTO爭端解決機構(DSB)7月29日的會議同意,設立專家組來調查日韓出口管制爭端。
  • 《中國式關係》揭社會罅隙 被贊現實題材教科書
    電視劇《中國式關係》播出後,收視率一直高居不下,在CSM52城和CSM35城兩大收視數據中,均名列前茅,頻頻登頂收視之冠,攬下雙榜「大滿貫」成績。有關《中國式關係》的討論也在網上形成了洪流,不論是普通觀眾還是評論人、媒體人,都對「中國式關係」展開更深層面的多面熱議。  不同於一般的國產劇,《中國式關係》除了展現人情社會的「人情、人味」,並沒有刻意規避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罅隙,將真實而血淋淋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無論是婚姻、男女、職場、親緣、朋友還是利益關係,都有所涉及,可以說是一部久違的現實主義題材教科書。
  • 海外華僑華人強烈批評美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挑起並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酵,不僅破壞雙邊正常經貿關係,也嚴重破壞了全球貿易規則。  身在世界多國的華僑華人親眼見證了中國發展創造的紅利,親身感受了中國對待合作夥伴的真誠開放。多位華僑華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不得人心,中國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
  • 日韓貿易戰啟示錄有哪些?
    誰都沒料到,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日韓之間貿易戰會這麼快開打,還打得這麼兇:兩國互相拉黑,將對方移出經濟白名單,日韓貿易戰愈演愈烈大有不斷升級之勢。    日韓貿易戰的後果很嚴重:韓國經濟大受影響,持續下滑,預計2019經濟增長率只有2.4%,比2018年的2.7%還低。
  • 明察秋毫|關於日韓貿易戰,你需要關注的事——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顯然,在過去的一年,日本對韓的經濟制裁併未如其所願,取得成效。在此背景下,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於8月4日下達命令,扣押二戰中強徵韓國勞工索賠案被告方日本制鐵公司(原新日鐵住金公司)的在韓資產。在日韓貿易戰進入白熱化的一年後,韓國再次向日本發起「主動攻擊」,這是否意味著日韓兩國將會爆發新一輪外交和經濟戰?是否又會給東北亞關係帶來新的變化?
  • 日韓關係迎來「命運之月」
    儘管從表面上看,很多日本品牌的銷量在韓國受損,但諸如汽車製造、服裝販賣等都會帶動相關產業鏈,所以,韓國經濟自身也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值得注意的是,日韓之間的紛爭除了集中在經貿領域外,也已開始延伸至其他領域。
  • 「武士刀」vs「太極虎」 日韓貿易戰日漸白熱化
    作為反制,韓國政府當天表示,也將把日本移出本國的貿易「白色清單」,並將加速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日方出口管制。一名韓國外交部前官員表示,韓日夥伴關係「已經脫軌」。       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名單」的有27個國家。
  • 日韓千年恩怨史,比喪屍劇精彩多了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為滿足國內部分大名擴展貿易的意圖及緩解諸多喪失領土武士的不滿,其徵服和統治朝鮮的意識愈發強烈。1587年,日本假意與朝鮮修好邦交以圖借道伐明,在被朝鮮拒絕後,豐臣秀吉以朝鮮不肯借道為由於1592年開啟了侵朝戰爭。戰爭初期,日軍連戰連捷,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攻陷朝鮮三都,八道盡失的朝鮮國王李昖北逃義州,幾近滅國。
  • 日韓千年恩怨史,比喪屍劇精彩多了
    1609年,日本對馬藩與朝鮮王朝籤訂《己酉條約》,恢復了因戰爭而中斷的貿易往來。在明廷的默許下,雙方交往漸為頻繁。日本在釜山設置倭館,每年派遣20艘「歲遣船」前往朝鮮貿易。朝鮮則派遣通信使前往日本進行政治外交與人文交流。
  • 日韓貿易戰的前因後果
    #韓國加油站拒給日系車加油#[吃驚]】自7月1日東京宣布限制用於製造半導體(韓國的一個主要產業)的材料出口以來,韓國的反日情緒一直在增長。由於貿易和政治緊張局勢,韓國民眾最近對日本商品抵制升級,部分韓國的加油站和汽車修理廠拒絕為日本汽車加油或提供服務。一座加油站的老闆則稱,拒絕為日本車加油可以有效「勸退那些希望購買日本車的人」。
  • 新年伊始 日韓關係再臨冰點
    中國商務新聞網 1月1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一艘測量船與韓國海洋警察廳的船隻發生對峙,持續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雙方各執一詞,認為對方侵入了自己國家的領海。目前日本外務省已向韓方提出抗議。新年伊始,日韓以海上兩方船隻劍拔弩張的對峙,勾勒出本已相看兩厭的雙方關係再陷冰點的現狀。
  • 海外網評:日韓關係迎來「命運之月」
    2018年11月,日本強徵韓國勞工案受害人金聖珠(前排中)和其他受害人的親屬到法庭聽審。(圖源:美聯社)這個8月,深陷低迷的日韓關係將迎來諸多挑戰。此外,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的遴選也將在8月進入關鍵階段,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是此次WTO總幹事的參選人之一。儘管並沒有派出參選人,但日本顯然不希望新任WTO總幹事是韓國人。日本政府擔憂,一旦俞明希當選,圍繞日本對韓國經濟制裁的訴訟,WTO今後或將作出有利於韓國的裁決。
  • 【縱論天下】日韓關係再起風波 這次因為啥?
    ,甚至有分析稱兩國間可能爆發新一輪外交和經濟戰,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日本多家媒體報導,一旦韓方變現扣押的資產,日方可能採取多種外交和經濟報復舉措,包括召回駐韓國大使,對韓國人施行更嚴格的籤證發放條件,上調韓國商品進口關稅,限制向韓國匯款,扣押韓國在日本的資產以及金融制裁。  韓國政府也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正就日方可能的報復研究應對方案。  未來,日韓之間緊張的經貿關係或進一步加劇。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對此,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所副教授王簫軻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指出,日韓關係趨於惡化,但並非沒有改善的機會,如果鄰國斡旋,維持地區的經濟合作,或能促使日韓兩國緩和矛盾。另外,如果日韓繼續交惡,美國也會對韓國施壓。
  • 中企境外經貿合作區
    已入住歐洲自貿區企業:黑龍江農墾新友誼農業經濟開發有限公司、哈爾濱福信投資有限公司、哈爾濱英瑞斯飼料有限公司、黑龍江龍江福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綏芬河源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北省中鼎牧業有限公司、中俄託木斯克工貿合作區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吉信工貿集團、浙江省康奈集團、溫州華潤公司、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
  • 「縱論天下」日韓關係再起風波 這次因為啥?
    近日,因歷史問題「剪不斷理還亂」的日本和韓國再起衝突,甚至有分析稱兩國間可能爆發新一輪外交和經濟戰,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勞工索賠案又有新進展8月4日,一項韓國勞工索賠案的判決命令正式生效。日本多家媒體報導,一旦韓方變現扣押的資產,日方可能採取多種外交和經濟報復舉措,包括召回駐韓國大使,對韓國人施行更嚴格的籤證發放條件,上調韓國商品進口關稅,限制向韓國匯款,扣押韓國在日本的資產以及金融制裁。韓國政府也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正就日方可能的報復研究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