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貿易戰啟示錄有哪些?

2021-01-18 網易

2019-09-26 22:00:01 來源: 李光鬥

舉報

  文/李光鬥

  2019年黑天鵝不斷:川普四處開火,不僅與中國貿易摩擦;還與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甚至日本、韓國開啟了關稅之戰;但美國與北美、歐盟迅速和解,也與日本、韓國很快達成了貿易協定。誰都沒料到,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日韓之間貿易戰會這麼快開打,還打得這麼兇:兩國互相拉黑,將對方移出經濟白名單,日韓貿易戰愈演愈烈大有不斷升級之勢。

  

  日韓貿易戰的後果很嚴重:韓國經濟大受影響,持續下滑,預計2019經濟增長率只有2.4%,比2018年的2.7%還低。

  日韓貿易戰給我們哪些啟示:

  1.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貿關係受制於政治關係,「政冷經熱」不可持續。日韓雖然社會制度相同,但兩國積怨很深,從未得到有效化解,一有導火索便會燃爆,這次日韓貿易戰起因是二戰期間「勞工賠償」問題,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2.冤家宜解不宜結。韓日有歷史宿仇,日軍在二戰前曾侵佔朝鮮半島35年,使整個朝鮮民族被日本殖民統治。歷史過去七十多年了,但兩國恩怨並沒有化解,且不斷發酵;政治家認為民意可用,傷疤總是被反覆揭開,仇恨的種子種下後會不斷生根發芽,最後無法遏制。

  

  3.戰爭的機器一旦發動,誰也無法停止。貿易戰沒有勝者,貿易戰一開打日本出口便驚現赤字。但弱小的一方受傷害更大,韓國股市應聲大跌,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失業率上升。這次日韓貿易戰,由於日本的反制,對韓原材料禁運和半導體高科技技術管控令韓國損失巨大,使韓國經濟增長迅速放緩。

  

  4.雞蛋碰石頭,雞蛋碎;石頭碰雞蛋,也是雞蛋碎。韓國生產出的半導體賣到了全世界,當然也包括日本;可日本掌握著生產半導體的關鍵化學原料,並且對這些關鍵原材料的市場佔有率,最高達90%,韓國的半導體技術高度依賴日本。民粹主義再加上仇日情結,韓國的主流民意是支持政府與日本大幹一場的;總統文在寅在大選之年可提升支持率,但經濟衰退之下,最後受苦的還是黎民百姓。

  

  5.美日韓雖然是三角同盟的盟友,可國與國之間一旦鬧僵,想再恢復友好關係需要很長時間。韓國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又被日本抓住了致命軟肋。有人說日韓貿易戰是米國在背後挑事,則純屬陰謀論的胡亂猜測。對於川總來說,既擔憂本國經濟下滑,又遭遇國會在民主黨發起的彈劾添亂,決不會再主動挑起後院戰火。貿易戰也是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開打,就算美國急忙派來助理國務卿,也無法調和日韓積怨已久的矛盾。

  

  日韓貿易戰歸根到底有百害而無一利,在全球化下,不僅兩敗俱傷,甚至影響東亞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冤冤相報何時了,還是鑄劍為犁,化幹戈為玉帛為好。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韓貿易戰的前因後果
    現在瞧著,韓國人是開始打民族感情的大牌,例如:【日韓矛盾持續,60元赴日機票沒人買,#韓國人暑期中國遊爆滿#[吃驚]】據韓聯社報導:近日金浦機場赴日航線櫃檯空無一人,東方航空赴中線路值機排起長隊,暑期旺季"赴中遊火爆",各航司都在增加赴中航線,而至9月將有5條日韓航線停運。目前首爾赴日本佐賀縣機票已低至59元,但當地知事仍稱"情況艱難"。
  • 日韓貿易戰一年 中美怎麼看?
    日韓是全球兩個科技有影響力的國家,二者之間發生貿易戰,全球自然備受關注。中美是全球兩個科技有決斷力的國家,二者之間發生任何衝突,更可能改變世界科技格局。所以,我認為中美,有必要關注日韓貿易戰一年得失,規劃好自己之後的行動。
  • 明察秋毫|關於日韓貿易戰,你需要關注的事——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在日韓貿易戰進入白熱化的一年後,韓國再次向日本發起「主動攻擊」,這是否意味著日韓兩國將會爆發新一輪外交和經濟戰?是否又會給東北亞關係帶來新的變化?不妨在思考上述問題前回顧日韓貿易戰開戰一年內發生了什麼。一、近年日韓關係的發展與貿易戰爆發的直接原因2015年以前,日韓兩國因領土爭議、歷史問題等原因關係持續惡化。日本對韓投資、赴韓旅遊人數和韓國對日出口額逐年下降。
  • 「武士刀」vs「太極虎」 日韓貿易戰日漸白熱化
    作為反制,韓國政府當天表示,也將把日本移出本國的貿易「白色清單」,並將加速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日方出口管制。一名韓國外交部前官員表示,韓日夥伴關係「已經脫軌」。       所謂「白名單國家」,是日本從國家安全保障上認定的友好國家,對這些國家在出口重要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上賦予簡化出口手續的優待措施。目前,列入「白名單」的有27個國家。
  • 日韓貿易戰 誰是半導體產業是贏家
    日本去年7月宣布對韓國的三項半導體原料加強出口管制後,韓國貿易協會指出,由於韓國對日本原料的依存度高,氟聚醯亞胺的依存度達93.7%、光刻膠達91.9% 、氟化氫43.9%,因此預測將對韓國電子大廠造成極大的影響。
  • 日韓貿易戰升級,這次中國晶片業的機會來了——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 最近幾天,日韓之間再度散發出關係緊張的氣息。大韓航空公司7月29日確認,將暫停運營韓國釜山和日本札幌之間的航線,原因是韓日關係緊張導致客流量減少。輿論認為,上述現象是日韓貿易爭端升級的又一證據。
  • 日韓貿易戰一年 誰最受傷
    如今,一年已過,日韓不僅沒能重歸於好,反而在這個問題上越纏越深。日韓貿易關係本就如履薄冰,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又讓企業再受一擊,無論是韓國半導體企業,還是深受韓國抵制的日本企業,日子可能都不好過。世貿組織(WTO)恢復面對面工作後的首次爭端解決機制理事會,被日本和韓國「拿下」了。
  • 日韓貿易戰理還亂 全球供應鏈出貨也剪不斷
    日韓因自身的歷史恩怨問題,打起了東北亞貿易戰。日本宣布加強半導體等三項關鍵材料的審查並擴大範圍,韓方也立即聲討日本並採取各種反制。大貿易戰之外還有小貿易戰,似乎宣告全世界又進入了經濟板塊與供應鏈劇烈調整的年代。
  • 日韓矛盾難以緩和!日本反對韓國加入G7,貿易戰兩敗俱傷
    事實上,日韓雙方的貿易戰實則是一場兩敗俱傷的鬥爭。此前,就有媒體指出,日本對韓實施的限制出口措施或將導致韓國半導體產業損失近4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28億元),這相當於三星集團三分之一的全年營收。在這場貿易戰中,日本也很難獨善其身,據估計,日本也將面臨1700億韓元的損失。
  • 日韓貿易戰升級,韓國將如何應對?
    韓國首先想到的是向美國求援,希望美方出面調解日韓之間的貿易爭端。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雖然已經介入,但並沒有盡全力幹預,甚至還在調解中夾著私利,所因幾乎沒有多大效果;文在寅應對的第二招是在國內發功民粹主義,用反日、抵制日貨等方式壓日方讓步,效果也不明顯。現在日本又進一步把韓國踢出了貿易白名單,對向韓國出口的商品進行了全面限制,韓國面臨更加嚴峻的貿易形勢。
  • 日韓貿易戰百天,韓媒:我們贏了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近日也在持續盤點韓日貿易戰百日的結果,認為「日本損失比我們大」。「韓國的抵制運動給日本旅遊業造成的損失是韓國損失的9倍」,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稱,作為傳統旅遊旺季的七八月份,前往日本旅遊的韓國遊客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7.6%,而同期訪韓的日本遊客增加10.8%。
  • 日韓貿易摩擦指望第三方斡旋,拜登將如何避免站隊
    僵持了一年半的日韓貿易摩擦,有沒有可能在今年破局?2021年伊始,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了2020年全年韓國的對外貿易成績單。其中,2020年韓國累計出口5128.5億美元,同比減少5.4%,不過,這已經是韓國連續第4年出口額超過5000億美元。進口方面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韓國累計進口4672.3億美元,同比下滑7.2%。
  • 日韓貿易摩擦升級!日本將韓國踢出「白名單」,是出於報復?
    輯:葉風 校對:陳城 近日,日本和韓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正在逐漸加劇,日本政府決定將韓國從享受貿易便利的名單中徹底剔除。同樣的,韓國政府也不甘示弱,宣布將對日本政府進行同等的反制裁。
  • 日韓貿易戰開打!大勢女團慘被砲轟...她們都被要求退團!
    只是沒想到此次的日韓貿易大戰,竟然影響到了演藝圈!日前有反日的韓國網友,竟主張應該讓一些K-POP組合中的日本成員退出,其中就包括TWICE、IZ*ONE等女團。雖然有部分激進網友不斷嚷嚷著要日籍成員全部退出團體,但也有韓國政黨委員出面替TWICE、IZ*ONE說話,認為要這些日籍女愛豆退出等事件,真的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 日韓貿易戰已持續近一年,世貿組織成立專門小組進行調查
    據韓聯社29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周三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調查韓國對日本出口限制的申訴。此前一個月,WTO的該決定因日本反對而被推遲。根據世貿組織規則,除非所有成員國一致反對,否則就可以成立一個調查小組。
  • 日韓掰不掰北京見分曉?為何中國最不希望日韓此時大打貿易戰
    日韓貿易戰打得沸沸揚揚之際,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21日也就是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的原定議題是商討半島無核化問題,不過日本政府人士透露,由於日韓目前的緊張關係,調解日韓之間的矛盾將成為附加議題,日韓外長還將單獨進行會面。
  • 日韓貿易戰一年後衝突再起,安倍私心只為轉移抗疫矛盾?
    再次挑起日韓矛盾,只為遮掩抗疫不力?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調查顯示,從今年3月份開始,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呈下滑趨勢,反對率穩健提升。縱觀日本政府抗疫政策,筆者認為失敗的理由如下:1)雖然在3月份確定奧運會延期舉辦後禁止了外國人入境,但為時已晚,日本國內已經有不少確診患者。2)日本經濟原本就較為蕭條,即使提升了消費稅也無濟於事。不過,可以通過旅遊業維持經濟。此時,日本已經同韓國展開貿易戰已久,韓國不斷舉行「反日運動」,加之突發的疫情,對日本的旅遊業打擊非常嚴重。
  •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可用人物有哪些 可用人物匯總一覽
    導 讀 《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可用人物有哪些呢?
  • 日韓貿易戰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韓日之爭對於中國產業界有「危」也有「機」。氟化氫、氟化聚醯亞胺和感光劑光刻膠,三樣鮮為大眾所知的材料卻牽動著價值千億美元的市場。自日本於本月4日宣布加強對上述三種材料向韓國出口的管制後,韓國產業界乃至全球供應鏈都為之擔憂。
  • 經濟貿易往來多罅隙民眾牴觸情緒意難平日韓經貿關係和與閡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警告稱,韓國地方法院的裁決明顯違反國際法,而且對日韓貿易談判帶來極大阻礙。日韓自2018年賠償在二戰被強徵韓國勞工案、韓國慰安婦等問題上分歧日益嚴重,導致兩國關係惡化,雙邊經貿摩擦頻頻。2019年7月,日本對韓國禁售三種半導體原材料,並將韓國排除出可獲得貿易便利的「白色清單」;韓國全國範圍內掀起抵制日貨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