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貿易戰一年 誰最受傷

2020-12-23 北京商報

去年7月,日本一紙出口禁令直接將矛頭對準韓國的經濟支柱半導體產業。不久之後,韓國針鋒相對,一場聲勢浩大的「抵制日本運動」開始蔓延。如今,一年已過,日韓不僅沒能重歸於好,反而在這個問題上越纏越深。日韓貿易關係本就如履薄冰,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又讓企業再受一擊,無論是韓國半導體企業,還是深受韓國抵制的日本企業,日子可能都不好過。

世貿組織(WTO)恢復面對面工作後的首次爭端解決機制理事會,被日本和韓國「拿下」了。當地時間29日,WTO爭端解決機構開會討論是否應就日本對韓限貿措施成立爭端解決機構專家小組,最終決定有望在7月的第二次會議上出爐。對此,日本表示不同意建立專家組,但根據WTO的規定,被起訴國拒絕專家組設立申請後,除非所有成員國一致否決設立申請,否則不允許再次拒絕組建專家組。

日韓本可以避免這次對峙的。去年7月,因為日本突然宣布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原材料加強管控,雙方互相「拉黑」。兩個月後,韓國政府決定就日本的出口管制向WTO申訴,並要求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但去年底,韓國宣布暫停此機制,恢復正常磋商,並表示暫不終止《韓日軍情協定》。這一舉動也一度被視為韓日雙方避免了最壞情況。

然而今年以來,韓國多次要求日本針對取消對韓出口管制進行表態,並將5月31日設定為最後期限。但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仍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做出決定。因此,6月2日,韓國政府表示,日本沒有表現出解決韓日貿易問題的意願,不能與之進行正常談判,決定重啟在WTO爭端解決機制下與日本的磋商。

拖拉一年,日韓半導體原材料的貿易問題依舊無解,而新的麻煩卻已經到來。不久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希望將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可能還有俄羅斯的領導人也列入到G7會議的參加者名單,但因為韓國位列其中,日本不惜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稱,日本已經正式通知美國,日方對將韓國包括在內的行動持負面看法,稱韓國在對華態度和朝鮮問題上「與七國集團的成員步調不一致」。對於日本的態度,韓聯社29日的報導稱,韓國青瓦臺高官當天表示強烈憤慨,怒斥日本的行徑「無恥至極」,「 韓日矛盾正由勞工索賠和限貿擴大到國際舞臺」。

「日韓矛盾其實是多點爆發」,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李家成表示,儘管中間出現了一定的轉機,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未來日韓圍繞出口管制形成的貿易爭端可能會繼續持續下去。而且目前雙方又有新的爭端點,很多問題相互纏繞,可能會造成日韓雙邊關係的整體下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韓日之間的矛盾從歷史蔓延到貿易,又從貿易蔓延到國際政治。而當日韓政治博弈正酣的時候,夾在中間的日韓企業卻成了「炮灰」。本就被日本扼住喉嚨的韓國半導體產業,又在今年初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影響可想而知。

李家成稱,日韓矛盾肯定會對貿易產生影響,進出口管制的無形枷鎖一直勒在韓國身上,儘管日本可能會進行逐單審批,但韓國主打的出口產品就是半導體,在這方面,日本的管制不僅對雙邊貿易,甚至會對東亞半導體產業鏈產生不良影響。

幸運的是,日本的出口管制也倒逼了韓國氟化氫的量產。本月中旬,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報導稱,SK Materials生產的氟化氫據稱達到了一定水平的高純度,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將採用。

韓國半導體產業還能努力一把嘗試自強,但對於部分日本企業來說,情況就顯得棘手多了,畢竟聲勢浩大的「抵制日本運動」一時看起來還無解,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也還尚在。28日,本田公布的審計報告還顯示,其韓國分公司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的營業利潤為19億8000萬韓元,比上期減少了9成。

由於銷量不佳,日產公司也已經決定在今年年底正式撤出韓國市場,優衣庫關掉了15家韓國門店,人們紛紛改用韓國產品,休假旅遊也不再選擇去日本……不久前,日本《每日新聞》判斷,日韓已再次進入對決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相關焦點

  • 日韓貿易戰一年 中美怎麼看?
    日韓是全球兩個科技有影響力的國家,二者之間發生貿易戰,全球自然備受關注。中美是全球兩個科技有決斷力的國家,二者之間發生任何衝突,更可能改變世界科技格局。所以,我認為中美,有必要關注日韓貿易戰一年得失,規劃好自己之後的行動。
  • 明察秋毫|關於日韓貿易戰,你需要關注的事——日韓貿易戰一年後...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關於日韓貿易戰,你需要關注的事——日韓貿易戰一年後日韓何去何從2020年7月26日,韓國民間最大的經濟團體——大韓商工會議所發表了以《日本出口限制1年對韓國產業界影響及應對政策》為題的報告。報告顯示,自日本對韓採取出口限制措施近一年以來,韓國經濟對日本進口依賴度不升反降。
  • 日韓貿易戰啟示錄有哪些?
    ;還與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甚至日本、韓國開啟了關稅之戰;但美國與北美、歐盟迅速和解,也與日本、韓國很快達成了貿易協定。誰都沒料到,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日韓之間貿易戰會這麼快開打,還打得這麼兇:兩國互相拉黑,將對方移出經濟白名單,日韓貿易戰愈演愈烈大有不斷升級之勢。
  • 日韓貿易戰 誰是半導體產業是贏家
    雙方對立了逾一年,到底是日本掐住了韓國的經濟命脈?還是韓國成功地擺脫了日本呢?日韓因徵用工(二戰時遭日本企業強徵的勞工)賠償訴訟問題對立,2018年10月韓國最高法院判日本企業應賠償,勒令扣押其在韓國資產,引起日本政府反彈。日本主張戰後賠償問題已解決,要求韓國官方出面協調,文在寅政府置之不理。為此,日本政府祭出上述出口管制措施,並強調此舉乃基於安全保障的理由,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協定上並沒有問題。
  • 日韓貿易戰的前因後果
    現在瞧著,韓國人是開始打民族感情的大牌,例如:【日韓矛盾持續,60元赴日機票沒人買,#韓國人暑期中國遊爆滿#[吃驚]】據韓聯社報導:近日金浦機場赴日航線櫃檯空無一人,東方航空赴中線路值機排起長隊,暑期旺季"赴中遊火爆",各航司都在增加赴中航線,而至9月將有5條日韓航線停運。目前首爾赴日本佐賀縣機票已低至59元,但當地知事仍稱"情況艱難"。
  • 「武士刀」vs「太極虎」 日韓貿易戰日漸白熱化
    俄羅斯衛星網8月3日評論指出,日本人控制著半導體的材料,一旦日本全面斷供,那麼韓國經濟最多撐過一年,就將面臨崩潰。       其次,僅次於半導體的主要產業石油化學製品和汽車也將遭受打擊。像可用作軍事用途的非戰略產品,如工業器械,以及可用於濃縮鈾離心機材料的碳素纖維等也將被列入日本對韓出口物品的強化出口管制的範圍內。
  • 日韓貿易戰升級,這次中國晶片業的機會來了——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 最近幾天,日韓之間再度散發出關係緊張的氣息。大韓航空公司7月29日確認,將暫停運營韓國釜山和日本札幌之間的航線,原因是韓日關係緊張導致客流量減少。輿論認為,上述現象是日韓貿易爭端升級的又一證據。
  • 日韓矛盾難以緩和!日本反對韓國加入G7,貿易戰兩敗俱傷
    歷史問題的存在本就讓雙方生了間隙,再加上近一年來的貿易戰,韓日兩國再次爆發嚴重摩擦。事實上,日韓雙方的貿易戰實則是一場兩敗俱傷的鬥爭。此前,就有媒體指出,日本對韓實施的限制出口措施或將導致韓國半導體產業損失近4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28億元),這相當於三星集團三分之一的全年營收。在這場貿易戰中,日本也很難獨善其身,據估計,日本也將面臨1700億韓元的損失。
  • 日韓貿易戰已持續近一年,世貿組織成立專門小組進行調查
    據韓聯社29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周三決定成立一個專門小組,調查韓國對日本出口限制的申訴。此前一個月,WTO的該決定因日本反對而被推遲。根據世貿組織規則,除非所有成員國一致反對,否則就可以成立一個調查小組。
  • 日韓貿易戰理還亂 全球供應鏈出貨也剪不斷
    日韓因自身的歷史恩怨問題,打起了東北亞貿易戰。日本宣布加強半導體等三項關鍵材料的審查並擴大範圍,韓方也立即聲討日本並採取各種反制。大貿易戰之外還有小貿易戰,似乎宣告全世界又進入了經濟板塊與供應鏈劇烈調整的年代。
  • 日韓貿易戰一年後衝突再起,安倍私心只為轉移抗疫矛盾?
    自從去年7月份日本限制對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至今已有一年,為什麼日本要進一步激發矛盾?筆者認為,此次日本的行為同日本國內政治密切相關。具體而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由於抗疫不力,引發民眾不滿;韓國經濟未受過多影響,但是日本企業由於貿易戰的原因受損不少;下一任首相有力候選人石破茂作為「反安倍」的代表人物,目前支持率頗高。
  • 日韓貿易摩擦指望第三方斡旋,拜登將如何避免站隊
    僵持了一年半的日韓貿易摩擦,有沒有可能在今年破局?2021年伊始,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了2020年全年韓國的對外貿易成績單。其中,2020年韓國累計出口5128.5億美元,同比減少5.4%,不過,這已經是韓國連續第4年出口額超過5000億美元。進口方面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韓國累計進口4672.3億美元,同比下滑7.2%。
  • 日韓貿易戰升級,韓國將如何應對?
    韓國首先想到的是向美國求援,希望美方出面調解日韓之間的貿易爭端。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雖然已經介入,但並沒有盡全力幹預,甚至還在調解中夾著私利,所因幾乎沒有多大效果;文在寅應對的第二招是在國內發功民粹主義,用反日、抵制日貨等方式壓日方讓步,效果也不明顯。現在日本又進一步把韓國踢出了貿易白名單,對向韓國出口的商品進行了全面限制,韓國面臨更加嚴峻的貿易形勢。
  • 日韓掰不掰北京見分曉?為何中國最不希望日韓此時大打貿易戰
    日韓貿易戰打得沸沸揚揚之際,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21日也就是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的原定議題是商討半島無核化問題,不過日本政府人士透露,由於日韓目前的緊張關係,調解日韓之間的矛盾將成為附加議題,日韓外長還將單獨進行會面。
  • 日韓貿易戰百天,韓媒:我們贏了
    與此同時,韓國媒體近日也在持續盤點韓日貿易戰百日的結果,認為「日本損失比我們大」。「韓國的抵制運動給日本旅遊業造成的損失是韓國損失的9倍」,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稱,作為傳統旅遊旺季的七八月份,前往日本旅遊的韓國遊客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7.6%,而同期訪韓的日本遊客增加10.8%。
  • 日韓半導體爭端一年後摩擦再起,兩國關係再陷「戰後最差」?
    共同社稱,如果韓國變賣日企資產,日本予以反制,日韓關係將惡化至二戰後最差局面。「戰後最差」、「史上最壞境地」、「建交以來最糟局面」,近兩年來日韓關係被頻頻冠以這樣的評價,二戰強徵勞工案的糾紛是矛盾升級的核心之一,雙方糾纏不清,恐陷入報復的惡性循環。
  • 經濟貿易往來多罅隙民眾牴觸情緒意難平日韓經貿關係和與閡
    又到一年8月15日。這一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的日子,也是韓國慶祝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節」。就在今年的第75屆光復節上,韓國總統文在寅並未直接批評日本,而是展現了願意對話溝通的姿態,意在緩和韓日近期跌至冰點的兩國關係。
  • 日韓友誼靠中國?打擾了,不約!
    但之後的磋商,雙方也沒有達成共識,最後日本實在是忍不了了,既然跟你說什麼都不好使,那我就打你,於是就發動了貿易制裁...當然,二戰勞工只是這次制裁的主因,兩國因為各種問題一直爭執不下,比如慰安婦、島嶼主權等等...不要以為這只是政府之間的,日韓民眾也是如此。
  • 日韓貿易摩擦升級!日本將韓國踢出「白名單」,是出於報復?
    輯:葉風 校對:陳城 近日,日本和韓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正在逐漸加劇,日本政府決定將韓國從享受貿易便利的名單中徹底剔除。同樣的,韓國政府也不甘示弱,宣布將對日本政府進行同等的反制裁。
  • 日韓貿易戰開打!大勢女團慘被砲轟...她們都被要求退團!
    只是沒想到此次的日韓貿易大戰,竟然影響到了演藝圈!日前有反日的韓國網友,竟主張應該讓一些K-POP組合中的日本成員退出,其中就包括TWICE、IZ*ONE等女團。此次日韓貿易大戰不知何時才會終止,但每每講到日韓兩國歷史時,就會挑起不少敏感韓國網友的神經,而TWICE跟IZ*ONE也不是第一次受到波及了,希望這次的貿易制裁事件,可以趕趕快落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