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友誼靠中國?打擾了,不約!

2021-03-03 英國報姐

「中韓友誼靠日本,中日友誼靠韓國」

相信這兩句話大家肯定不陌生,作為東亞三兄弟,中日韓三國總是任意兩個在一起,嫌棄另一個。

今天中韓譴責日本二戰侵略,毫無歉意;明天中日譴責韓國毫無體育精神,宇宙都是他們發明的!

可能有人會問,不是還有一句「日韓友誼靠中國」嗎?

但其實,這句話有點牽強,因為不管有沒有中國,日韓應該都不會有友誼,他們兩個真的非常嫌棄對方!

沒錯,是非常!如果不是給美國大哥面子,可能早就鬧掰了...

而最近,兩個國家更是連美國的面子都不給,直接鬧掰了!(畢竟美國現在忙著管全世界要錢呢,沒空給他們倆當和事佬)

這其實要從前兩天說起,在日本舉辦的G20峰會剛剛結束,日本那邊就傳來了一個十分令人錯愕的消息:日本對韓國發起了貿易制裁!

不少人一開始都懷疑自己是聽錯了,本來是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陷入貿易糾紛,怎麼你倆還打起來了...

不過,日本這次出手,和美國確實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主要還是這兩位積怨已久,日本實在忍不下去了。

(圖源:Al Bawaba)

至於,這次貿易制裁的直接原因,是韓國之前向日本討要戰爭時期,對韓國勞工的賠償問題。長期以來,韓國最高法院多次判決要求日本賠償戰時韓國勞工。

對此,日本則稱之前樸槿惠執政時期,日本已經對此作出了賠償,當時已經說好了,給了錢之後就不再追究了,你現在怎麼還來要錢?

而韓國的意思就是,上屆政府的決定,這屆不算數,你們給的錢太少了,我們不同意,必須重新定價格!

但之後的磋商,雙方也沒有達成共識,最後日本實在是忍不了了,既然跟你說什麼都不好使,那我就打你,於是就發動了貿易制裁...

當然,二戰勞工只是這次制裁的主因,兩國因為各種問題一直爭執不下,比如慰安婦、島嶼主權等等...

不要以為這只是政府之間的,日韓民眾也是如此。當初世界盃預選賽中國1:0戰勝韓國,除了我們,最開心的就是日本網友了。

用他們的話說,中國對日本來說是威脅,韓國是純粹的麻煩...

有人問,二戰問題、島嶼問題,咱們和日本也有糾紛啊,為啥咱們就沒事?

可能是因為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妥當吧,知道如何正確地外交溝通。畢竟,同樣作為鄰居,我們也知道韓國咄咄逼人的樣子有多讓人受不了。

而且...日本和我們到底是誰貿易制裁誰還說不定呢...

千萬不要小看這次制裁,這可不是簡單的增加關稅那麼簡單,日本貿易部直接對韓國進行了出口管制,限制向韓國出口用於智慧型手機和晶片產業的氟聚醯亞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

這三樣東西,日本在世界市場的佔有率最高達到90%,也就是說,我不給你,你就找不到其他供應商。這一拳,對於以半導體和顯示器作為重要產業的韓國來說,直接把他們打殘...

(圖源:scmp)

可以說,日本這個舉動,就是要讓你韓國一下子緩不過來,專找你的痛處來打。再加上,韓國最近本來經濟狀況就不是很好,日本這次的制裁無疑是趁人之危下狠手...

日本這個舉動,在韓國國內的影響可想而知,各大新聞媒體都以此作為當天的特大頭條來報導:你不僅打我,還打我的要害,真是太狠毒了!

按照韓國方面的說法,日本的行為是嚴重的挑釁,是主動挑起日韓兩個國家的經濟貿易戰,G20剛剛說過要支持貿易自由,你日本就給我玩這套,是不是以為我好欺負!

當然,他們也放了狠話,說日本這麼做,必然會遭到反衝,韓國也將做出反擊,在日的韓企也會紛紛撤離...

雖然韓國具體怎麼反制日本還沒有消息,但在韓國國內已經開始出現了大批的反日浪潮,眾多韓國民眾都開始發起了「抵制日貨」的活動,甚至還有韓國網友製作了日本產品的清單,尼桑、松下、豐田等等知名日企,都入列其中。

(圖源:pulsenews)

此外,他們也毫不意外的前往青瓦臺進行請願,希望韓國政府對日本的行為進行報復措施。

不過,這個時候,總有一些人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因為國內曾經也有一陣「抵制日貨」的風波,之後還因為薩德事件,抵制過韓貨。

因此看到韓國這個舉動,就開始嘲諷了起來,表示不愧是曾經中國的屬國,動不動就抵制。

這種言論其實就是睜眼瞎,抵制行為其實各國都會出現,別人也不是沒抵制過我們。只不過,發現自己抵制不了,因為自己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其他牌子的又太貴了,越抵制越窮,所以就放棄了...

(圖源:Mandarin Learning Tips Blog)

而且如果你去看看歷史,曾經美國70、80年代的時候,為了扭轉巨額的對日貿易逆差,全國上下發起了瘋狂的抵制日貨的活動,把日本搞得苦不堪言,最後被迫犧牲自己的經濟利益,求美國大哥息怒...

現在,美國也依然在抵制,只不過抵制的是我們,但貌似發現了我們好像沒日本那麼好欺負,態度也有些軟下來的跡象。

話再說回日本和韓國,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日本和和韓國也應該深知貿易戰帶來的影響,如果真的繼續下去,只能是兩敗俱傷,只是傷的程度不同而已...

這個時候,「日韓友誼靠中國」這句話一下就看出來是多麼不靠譜,他們兩個打或者不打從來不是我們說了算的,我尋思著我們好像也沒啥本事讓這倆國家團結一致吧...

說白了,日韓所謂的不靠譜的「友誼」,只是在美國壓力之下擺出來的樣子罷了,目的是為了制約中國。

可後來,想要強佔釣魚島,結果現在中國的軍艦天天在那巡邏;部署個薩德,韓國樂天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你為啥不幫我說話?」 「我也有島被你佔著呢,我咋幫你說話,你先還我!」

「那你為啥不幫我說話?」 「你部署薩德關我啥事,非讓中國也抵制我你才開心嗎!」

所以,我始終不清楚「韓日友誼靠中國」這句話是怎麼來的,這倆關係都差成這個樣子了,我們有什麼本事讓他們團結有愛啊,他們是多想不開,非要組團和我們過不去...

可能,這個時候最頭疼的應該是美國,他們才是日韓「友誼」的締造者,畢竟還指望借著他們來給中國添堵。

但隨著我們自己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明顯看到日韓的意志也越來越動搖,因為一旦挑起矛盾,受傷的可能是他們自己。

這時,韓國就表示,與其對付不好惹的中國,還不如把咱們倆的舊帳先算一算,再加上日本本來也不怎麼待見韓國,結果就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總之,不管什麼時候,任何形式、任何國家之間貿易戰都是不對的,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我們也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

但是從主觀上,鑑於這二位鄰居過去對美國唯命是從,給我們造成的種種困擾,我個人還是想說一句▼

source:

https://asia.nikkei.com/Opinion/Trade-wars-lessons-from-the-1980s2https://www.aa.com.tr/en/asia-pacific/trade-war-breaks-between-south-korea-and-japan/1520542

相關焦點

  • 日韓掰不掰北京見分曉?為何中國最不希望日韓此時大打貿易戰
    日韓貿易戰打得沸沸揚揚之際,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21日也就是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的原定議題是商討半島無核化問題,不過日本政府人士透露,由於日韓目前的緊張關係,調解日韓之間的矛盾將成為附加議題,日韓外長還將單獨進行會面。
  • 中國網文的海外讀者:北美、東南亞、日韓約各佔三成
    就在去年,參考消息駐河內記者曾如此報導越南人有多喜歡中國的網絡文學:「他們關注自己喜愛的中國文學作品更新。不懂中文沒關係,用翻譯器;用翻譯器看得雲裡霧裡也沒關係,先知道個大概,等通中文的『好事者』翻譯的越文版。」另據新華網報導,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執行主任何明星認為中國網絡文學是繼金庸的武俠小說、瓊瑤的言情小說之後,在東南亞地區的第三波文學閱讀熱潮。
  • 日韓貿易戰升級,這次中國晶片業的機會來了——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 最近幾天,日韓之間再度散發出關係緊張的氣息。大韓航空公司7月29日確認,將暫停運營韓國釜山和日本札幌之間的航線,原因是韓日關係緊張導致客流量減少。輿論認為,上述現象是日韓貿易爭端升級的又一證據。
  • 中朝友誼是如何建立的?朝鮮對中國有何貢獻,帶你了解朝鮮援中!
    中朝友誼是如何建立的?地理冷姿勢帶你漲知識,大家好呀我是姿勢君,今天姿勢君來和大家聊聊朝鮮對中國的援助。在我們的印象裡,朝鮮是一個封閉落後的國家,是靠著中國的抗美援朝才能建立起來的國家。其實這種印象是錯誤的。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半島從日本殖民政府的魔爪下解放,分別由美、蘇按照北緯38度分界掌控。而彼時的朝鮮局面已經相對穩定,並於1948年建國。
  • 日韓「飯圈」如何追星
    那麼在同樣有著追星文化的日韓,粉絲們又是如何表達對偶像的支持?日本是一個「偶像大國」,各類明星、偶像組合的數量驚人,幾乎涵蓋所有年齡的粉絲。不僅是學生,很多中年人,甚至年過花甲的老人都是「追星大軍」中的一員。記者在日本看演唱會時,親眼看到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佝僂著背,手舉偶像的應援扇,帶著家人前去捧場。日本知名的偶像組合都有粉絲團,這是官方承認的粉絲後援會。
  • 【日韓爭端】在日韓國人的境遇,絕非中國人身外之事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要跟在日韓國人團體往來,但是大家誰都不會談論歷史和政治話題,這只是工作,不涉及日韓關係」,這位男性如此說道。一位在新大久保的韓國人餐廳工作的中年韓國男性稱,「我們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回顧歷史,雖然大家經常說不關心政治,但這不表明也不關心戰爭」,「希望兩國能夠友好相處,這樣日本人才會來我們這裡吃飯」。但擔憂肯定是有的。
  • 我們將持續深耕中國——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上外企看好中國...
    12月10日,觀眾在2020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上選購。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 攝新華社青島12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我們在中國設廠已經25年了,以前產品全部出口,今年下半年我們開始開拓中國國內市場,效果非常好。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韓日兩國人口負增長的現狀,給同處於東亞文化圈的中國敲響了警鐘。如何走出人口增長陷阱,是東亞三國需要解決的難題。 1 先看一組數據。 2020年韓國出生人口約27.58萬人,死亡人口約30.78萬人。
  • 2020亞冠報告:中超全面落後日韓 無超級外援後靠啥贏球?
    2020賽季亞冠聯賽大幕落下,蔚山現代2-1逆轉波斯波利斯獲得冠軍,儘管有一定的賽程因素和運氣加成,但自從廣州恆大3年兩奪亞冠之後,日韓球隊最近5年分享了4個冠軍,而中超球隊卻始終無緣決賽,證明了中超與日韓球隊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恆大曾經在亞冠逆襲、上港、國安等球隊在亞冠連續獲勝,靠的都是超級外援加盟的「彎道超車」。
  • 《中國合伙人》:體現友誼三境界
    《中國合伙人》是一部圍繞中國企業家的創業電影。片中的主角成東青(黃曉明飾演)、孟曉俊(鄧超飾演)、王陽(佟大為飾演)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成功之路的同時,也表現了他們從相識到相知的偉大友誼。本片雖說更側重三人的創業夢想和為此努力最後實現自己的「中國夢」。但是不得不說,三人的友誼羈絆卻是那樣的發人深省和讓人羨慕。而他們的關係也讓我們看到了人際交往,也就是友誼的三個進階過程:協作階段、親密階段、知己階段。
  • 12星座單獨約你做這件事,就不可能是純友誼!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友誼是很多人在探討的事情以下四件事情可以讓你清楚的判斷12星座對你到底是純友誼還是有著特殊情愫!有空就單獨約你吃飯代表星座:天秤座、金牛座、獅子座如果一個人閒來無事,就喜歡約你吃飯,每天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想到你,其他星座可能單純缺個飯友,但是這三個星座一定有特殊的用意,你仔細再想想,為什麼他身邊那麼多的異性,誰不約出去吃飯,偏偏要跟你一起。
  • 這次,日韓半導體廠商來中國尋求「突圍」
    新加坡媒體報導稱,日韓半導體爆發貿易糾紛,韓國半導體製造商開始在中國尋求替代廠家,日本相關原料生產商也計劃在中國設廠,滿足韓國廠商需求。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2日報導,自從7月1日日本宣布對韓國加強顯示面板和半導體晶片所需的關鍵材料的出口管制後,韓國晶片製造商正在尋找積極應對方案,部分日本供應商也在想辦法規避管制。
  • 一座中國小城,靠「造假」稱霸全球!
    擁有2.5億脫髮人群的中國,在全球脫髮率排行榜上,卻幾乎排不上號。2018年,Infographics發布的世界脫髮率地圖顯示:捷克以42.79%的脫髮率冠絕全球,西班牙與法國以42.6%、41.24%緊隨其後,美國同樣接近40%。但給這個龐大脫髮人群帶去福音的——假髮,卻基本都來自中國。
  • 日韓半年「貿易戰」
    2017年5月,文在寅率領的左翼政黨執政後,多次強調要採取將歷史問題和日韓合作問題分開對待的「雙軌政策」,徹底扭轉前任政策,主張儘管勞工問題已經通過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做出了國家之間的解決,但不應妨礙個人索賠的權利。
  • 日韓追趕歐美國家的背後:富有了,但為什麼還是很辛苦?
    據瑞士信貸銀行2019年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數據手冊》,日本成年人中位數淨財富約11萬美元,排在第8名,高於法國(第11名)、英國(第12名)、德國(第33名)。韓國也不差,成年人中位數淨財富也超過了7萬美元,與義大利、挪威等國相當。各個國家和地區成年人中位數淨財富前30名從這些硬性指標來看,將日韓兩國與英法德並列,無可非議。
  • 都2020年了,日韓老百姓還認為中國很落後嗎?
    (日韓最關心的國家是美國)實事求是的講,韓國和日本的經濟還是好於我們的,這也他們驕傲的資本,日本和韓國的人均年收入都超過20萬RMB,確實要高於國內。當然,隨著這幾年中國遊客數量的增加,讓日韓見識了中國消費者恐怖的購買力,一些日韓年輕人對中國的認知有所改變,尤其是一些來過中國的日本人或韓國人,對中國的評價都比較高。
  • 日韓足球球員收入趕不上中國,但實力碾壓國足,全憑精神?
    日韓足球球員收入趕不上中國,但實力碾壓國足,全憑精神? 中國就那麼些人玩球,像樣的就那幾個,大家都強,自然就把價格抬高了。
  • 日韓的千年恩怨,換誰當首相都解決不了
    日本的內政外交將如何變化,尤其是去年開始的日韓貿易戰是否有新變數,再次引發全球關注。就在一周前,韓國言論振興財團公開的一份民調顯示,逾九成的韓國人不信任即將辭任的安倍晉三,也有近八成的日本民眾不信任韓國總統文在寅。
  • 日韓是樣本,足協不學日韓道路,自己折騰終將會失敗!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中國幾千年的共識,讀書是中國人的唯一選擇。搞體育,要麼家裡有礦,不愁未來;要麼實在沒有可輸的了,搏一把體育。一般情況下,沒有家長敢冒著大風險讓小孩搞體育,更何況練風險更大的足球。正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冒風險去從事足球運動,所以中國足球水平一直上不去。
  • 中國樂壇「小鮮肉」透著日韓味道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