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吳娟娟)7月20日,全球資管巨頭景順投資發布的全球主權基金調查報告顯示,資管管理規模達19萬億美元的全球主權基金最新資產配置呈現如下特點:首先,疫情暴發以來,全球主權基金積極逢低買入。其次,儘管金價不斷攀升,全球多數主權基金仍有計劃增配黃金。
此外,景順投資大中華、東南亞及韓國區行政總裁潘新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儘管短期全球面臨不確定性,但主權基金長期增配中國的趨勢難改。
據了解,這是景順投資第8年推出全球主權投資機構調研報告,2020年的調研覆蓋83隻主權基金、56家全球中央銀行。
主權基金積極「抄底」
調研結果顯示,許多主權基金在此次「危機」前就已經籌備了「彈藥」。疫情衝擊下,股票估值降低,手持大量資金的主權基金趁機「抄底」。這次「危機」為很多主權基金提供了絕佳機遇。
調研報告顯示,各國央行及主權基金都增持了黃金。平均來看,目前黃金配置佔各國央行儲備組合總額的比重從2019年的4.2%升至4.8%。在增持黃金的同時,央行和主權基金減持了負收益的債券。調研結果顯示,近半數增持的黃金是為了替代負收益的債券。
調研報告還顯示,主權基金通過包括黃金期貨和黃金ETF配置黃金。世界黃金協會統計顯示,截至6月底,黃金ETF連續6個月錄得資金淨流入。6月底,全球黃金ETF持有黃金創歷史新高,達3621噸。其中,上半年黃金ETF增持黃金734噸,創歷史新高。不僅如此,上半年黃金ETF增持黃金量遠超出2009年的年度歷史最高紀錄。
長期增配中國資產趨勢難改
潘新江表示,從長期而言,全球主權基金增配中國資產的趨勢難改。中國持續推進金融市場開放政策,無論是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還是修訂QFII/ RQFII制度,都便利了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股票、債券。
調研報告顯示,主權基金之外,隨著各國央行逐步分散貨幣儲備,在貨幣儲備中增配人民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自2016年以來,人民幣作為貨幣儲備在全球央行貨幣儲備中所佔比重已由1%升至2%,這意味著全球的貨幣儲備共增加1270億美元價值的人民幣。長期而言,全球央行貨幣儲備多元化趨勢應會保持不變。受訪30%的央行表示,一旦未來市場轉趨可控的穩定水平時,有意增加人民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