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風險的衝擊,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將大量資金從美國撤出。分析認為,透過這一風險,人們再次意識到美聯儲人為編織的膨脹美元帶動的美國金融繁榮是假象,至少5萬億美元或陸續從美國撤離,美國經濟的龐氏金融騙局似乎也正隨之被揭開。
與之相對的,是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則會尋找更為安全,可靠,並且可以使資產得以保值的避風港。跡象表明,人民幣相關資產和黃金或正在成為全球投資者備受青睞的資產。事情的一個進展和變化是,路透社3月7日報導,2月境外機構淨買入中國債券1271億元,環比攀升134%。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現券交易5,999億元,交易量同比大增161%,環比增長7%;佔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6%。其中,買入債券3,635億元,賣出債券2,364億元,淨買入1,271億元,淨買入環比攀升134%。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底,以法人為統計口徑,441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本月新增3家;51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本月新增14家。
這就意味著,全球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正將投資目光鎖定在擁有良好前景的中國市場。這也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百家號兩周前分析提及的,萬億美元或正在流入中國。而這背後的另一層邏輯則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以及全球更多投資者始終堅持中國市場持續向好的信心。
例如,繼2018年4月中國債券逐步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後,2月28日,9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這也是中國債券又一次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據估算,中國債券納入GBI-EM後,預計可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超過200億美元指數追蹤資金。
不僅如此,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景順稍早前預計稱,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獲納入更多的國際化債券指數,預期此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中國債市。而美國媒體CNBC數周前也表示,所有跡象表明,全球越來越多的資金將流入中國。亦如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一直堅持認為,中國經濟擁有領先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點,全球投資者青睞,並做多中國市場是明智的選擇。
事情的另一面,受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疫情風險的衝擊,全球越來越多的資金,還將人民幣類資產與黃金類資產列為同等重要的避險工具。除本文前面提及的,萬億美元或將流入中國之外,我們注意到,全球投資者正在淘汰Exter的反向金字塔:出售美元相關資產的股票,購買相關公共債券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黃金。
這也進一步解釋了,黃金作為千百年來,世界經濟恆定貨幣,並作為美元對手盤的價值所在。事情的另一個進展和新變化是,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的持倉總量近日創歷史新高。渣打銀行的貴金屬分析師蘇奇·庫珀日前表示,全球黃金ETF目前的持倉總量為創紀錄的3016噸。她指出,到目前為止,2月黃金ETF的流入量已經超過了整個1月的流入水平。
事實上,受美元信用不斷減弱的衝擊,過去兩年間,全球央行也空前地大幅增加黃金儲備。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達650.3噸,這與2018年的數據基本持平,連續創下1971年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買入黃金最多的水平,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淨買家。分析認為,在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的情況下,美元信用將進一步下降,進而全球投資者和央行們或將更加重視黃金儲備。
亦如宏觀經濟學的創立者凱恩斯曾說,「黃金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求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它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無獨有偶,近期在全球黃金市場還出現了另一個變化,Zerohedge三周前報導,自從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一些收購數據以來,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也就是說,在萬億美元將湧入中國的背景之下,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分析認為,這或是全球聰明投資者的風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