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的龐氏騙局似乎被揭開,數千噸黃金和萬億美元或流入中國

2020-12-24 BWC中文網

受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風險的衝擊,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正在將大量資金從美國撤出。分析認為,透過這一風險,人們再次意識到美聯儲人為編織的膨脹美元帶動的美國金融繁榮是假象,至少5萬億美元或陸續從美國撤離,美國經濟的龐氏金融騙局似乎也正隨之被揭開。

與之相對的,是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則會尋找更為安全,可靠,並且可以使資產得以保值的避風港。跡象表明,人民幣相關資產和黃金或正在成為全球投資者備受青睞的資產。事情的一個進展和變化是,路透社3月7日報導,2月境外機構淨買入中國債券1271億元,環比攀升134%。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共達成現券交易5,999億元,交易量同比大增161%,環比增長7%;佔同期現券市場總成交量的6%。其中,買入債券3,635億元,賣出債券2,364億元,淨買入1,271億元,淨買入環比攀升134%。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底,以法人為統計口徑,441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本月新增3家;51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本月新增14家。

這就意味著,全球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正將投資目光鎖定在擁有良好前景的中國市場。這也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百家號兩周前分析提及的,萬億美元或正在流入中國。而這背後的另一層邏輯則是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以及全球更多投資者始終堅持中國市場持續向好的信心。

例如,繼2018年4月中國債券逐步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後,2月28日,9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高流動性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系列,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這也是中國債券又一次納入國際主流債券指數。據估算,中國債券納入GBI-EM後,預計可為中國債券市場引入超過200億美元指數追蹤資金。

不僅如此,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景順稍早前預計稱,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正式獲納入更多的國際化債券指數,預期此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中國債市。而美國媒體CNBC數周前也表示,所有跡象表明,全球越來越多的資金將流入中國。亦如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一直堅持認為,中國經濟擁有領先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點,全球投資者青睞,並做多中國市場是明智的選擇。

事情的另一面,受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疫情風險的衝擊,全球越來越多的資金,還將人民幣類資產與黃金類資產列為同等重要的避險工具。除本文前面提及的,萬億美元或將流入中國之外,我們注意到,全球投資者正在淘汰Exter的反向金字塔:出售美元相關資產的股票,購買相關公共債券以及一定程度上的黃金。

這也進一步解釋了,黃金作為千百年來,世界經濟恆定貨幣,並作為美元對手盤的價值所在。事情的另一個進展和新變化是,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的持倉總量近日創歷史新高。渣打銀行的貴金屬分析師蘇奇·庫珀日前表示,全球黃金ETF目前的持倉總量為創紀錄的3016噸。她指出,到目前為止,2月黃金ETF的流入量已經超過了整個1月的流入水平。

事實上,受美元信用不斷減弱的衝擊,過去兩年間,全球央行也空前地大幅增加黃金儲備。2019年全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達650.3噸,這與2018年的數據基本持平,連續創下1971年尼克森單方面宣布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金本位,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全球央行買入黃金最多的水平,全球央行已經連續10年成為黃金淨買家。分析認為,在美國經濟無力應對突發疫情的情況下,美元信用將進一步下降,進而全球投資者和央行們或將更加重視黃金儲備。

亦如宏觀經濟學的創立者凱恩斯曾說,「黃金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求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它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無獨有偶,近期在全球黃金市場還出現了另一個變化,Zerohedge三周前報導,自從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一些收購數據以來,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也就是說,在萬億美元將湧入中國的背景之下,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分析認為,這或是全球聰明投資者的風向。(完)

相關焦點

  • 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什麼欠債20萬億?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第一:最初的美元 美國於1776年獨立,美國獨立之後,開始發行美元,1792年,北美十三州的主要貨幣就成為了美元,當時美國、法國、英國等國的紙幣都是與黃金、白銀掛鈎的,實行所謂的「金銀複本位制」,即將白銀、黃金同時作為本位幣,真正的錢,其實是黃金和白銀,紙幣只是黃金和白銀的票券,相當於中國古代的銀票,當然,當時的紙幣比銀票要前進一步
  • 中國人提前撤離加澳等國,數千位美國富人遷移,美國存在龐氏騙局
    對此,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跟進報導中稱,美國一些城市中暗藏著一顆債務「核彈」,現在的美國經濟存在著一個龐大的龐氏騙局,規模可能是麥道夫騙局的100倍。這個巨大的龐氏騙局就是養老基金,要知道,數十年以來,美國人一直踐行著舉債度日、不愛存錢等提前享樂的消費理念,近幾周以來,美國已經有多個城市因債務、稅收及新冠病毒風險的原因而再次開始發生了大規模的富人撤離事件,正在真實地上演美國版「出埃及記」。
  • 龐氏騙局 - 旁氏騙局_中國經濟網
    所謂龐氏騙局,所謂龐氏騙局是指騙人向虛設的企業投資,以後來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者以誘使更多人上當。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1917年,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各國的經濟帶來的混亂,覺得有機可乘。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移居波士頓在那裡開設了一家所謂的「證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稱該公司將從西班牙購入法、德兩國的國際回郵優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潤轉手以美元賣給美國郵政局,以此賺取美元與戰後貨幣嚴重貶值的法、德兩國貨幣的「價差」。
  • 美國9天放水7萬億,美國印出來的龐氏騙局戛然而止,中國人提前撤離
    知名經濟學家Jim Rickards表示,很快,新冠病毒危機將變成了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危機,這是自1929年大蕭條以來美國陷入最嚴重的經濟困境,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摩根史坦利已經開始預計美國二季度GDP將下降30%,但兩個月前,對於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似乎一切都還不錯,但是現在美國的金融市場已經崩潰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失去工作。
  • 永不崩盤的龐氏騙局?
    例如,美國的社會保障大體上就是這麼一種現收現付制的模式。因此,批評者經常把這些保障與龐氏騙局做類比,以便於抹黑它。但這個類比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美國社會保障計劃——一個讓數百萬人免於赤貧的方法與龐氏騙局有些許相似之處,那麼也許龐氏騙局也似乎沒有它的名字看起來的那麼可惡。在某些前提下,龐氏騙局的原理也可以用於做善事。
  • 中國人提前拋售,美國印出來的盛宴或戛然而止,16萬億正從美國撤離
    在上周,BWC中文網百家號在4月10日發表的《美國15天放水10萬億,美國印出來的龐氏騙局將中道而止》一文中將其稱為 「下一次危機」,因為美國樓市中多達30%的抵押貸款將因歷史上最大的違約浪潮而違約。目前其資產負債表已經快速膨脹至6.2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不過,這僅僅是其最激進擴張的開始,因為,根據美聯儲專家馬克·卡巴納的說法,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到年底時將翻倍至9萬億,數據顯示,自3月23日以來,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在短短的10天持續宣布放水了達7萬億美元基礎流動性進入經濟和金融體系中,考慮到,美國現在正處於新冠病毒大爆發的立足點,按高盛預測
  • 大名頂頂的龐茲和他的「龐氏騙局」
    1903年,一位名叫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的義大利移民,懷揣發財夢想和家人湊出來的200美元,來到了據說遍地是黃金的美國,他落腳的第一站是波士頓。然而,龐茲在波士頓沒有見到遍地黃金,看到的只是滿路泥濘,或許這泥濘的道路代表了他以後的人生,但他並沒有意識到。
  • 中俄等11國去美元化後,又有三國「叫板」美元,美元時代​將終結
    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中尤其如此。自2008年以來,俄羅斯為此一直在努力,當前的俄羅斯經濟似乎更像是「鐵心」的去美元化。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元兌其他大多數國家/地區的貨幣持續貶值清楚地表明,美國正在走向自毀。
  • 當心共享經濟下的龐氏騙局
    昨天我們講了 網絡購物背景下所衍生出的刷單詐騙 今天我們來講講 共享經濟背景下所衍生出的龐氏騙局
  • 7000億美債或被拋,美國「紙牌屋」或倒,外媒:中國實際或有更多黃金
    應該說,金銀價格近期屢次創出歷史新高,正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元的摒棄,換言之,美元似乎正在被全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拋棄。而這背後的核心邏輯,正是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債臺高築,美元越來越不值錢的某種擔憂。截至8月5日,美國國債時鐘的債務總額已經激增至26.6萬億美元,是世界歷史上任何國家的最高水平。美國聯邦債務總額與GDP的比率現在達到創紀錄的136.51%。
  • 馬霞:美元崩盤五部曲
    麥道夫龐氏騙局維持了28年,受騙者沒有普通百姓,全部是金融精英和各種名人。金融市場是一個只講輸贏、不講常識的戰場,只要有錢賺,騙局就能維持,遊戲就可以繼續往前推。但是,一個突發事件來了,原有的轉速就被打亂了,騙局就漏兜了。當前,疫情帶來了美國經濟問題的總爆發,這一次要比2008的金融危機嚴重得多。2008年僅僅是金融機構的資金鍊斷裂的問題,這次可是從供應到需求全面崩潰。
  • 龐氏騙局一百年
    許多年後老龐對《紐約時報》說:我來到這個國家的時候,口袋裡只有2.5美元,但我的腦袋裡有一個100萬美元的希冀。而這個希冀從來未曾離我遠去。當時的100萬美元,大約相當於如今的一個小目標。龐氏來對了地方——彼時全世界唯有美利堅最可能為他實現他的偉大希冀。鋼鐵、石油和鐵路,為南北戰爭後的美國帶來爆發式繁榮。到1890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已是明日黃花大英帝國兩倍。
  • 百年老店陷「龐氏騙局」醜聞股價腰斬 中國平安增持
    分紅信仰不再滙豐銀行陷「龐氏騙局」醜聞滙豐銀行在「孟晚舟」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讓其聲譽在中國人的心中急劇下降。疫情的到來,百年老店滙豐銀行也難逃厄運。9月20日,據外媒報導,英國滙豐銀行在明知有客戶搞「龐氏騙局」,存在欺詐行為的情況下,仍允許他們從美國轉帳數千萬美元。
  • 「龐氏騙局」創始人:人們瘋狂效仿他的騙局,卻不知他的悲劇下場
    聽起來十分誘人,你的父母可能會很心動想要投資,但你肯定會制止他們,因為很簡單,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龐氏騙局,你懂得它帶來的危害,你的父母因此免受被騙的風險,但很多人不在父母旁邊,在利誘下被騙 ,最終妻離子散。
  • 22萬億或正從美國撤離,15國宣布從美國運黃金,中國買家拋美國房產
    因為,自新冠狀病毒在美國蔓延以來,作為應對措施,在過去的36個工作日內,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向市場投放達超14萬億美元的流動性和經濟刺激方案來彌補系統的脆弱性,不過,這僅是其最激進擴張的開始,高盛等大機構預測到2020年底時將達到創紀錄8.5萬億美元。
  • 龐氏騙局再現!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對三名涉嫌欺詐男子提起訴訟
    Finance Magnates周五(8月28日)報導稱,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已分別對馬裡蘭州的兩家公司及其負責人提起訴訟,起訴書稱他們在經營一個主要針對非洲移民的龐氏騙局,並在1200名投資者那裡獲利高達2800多萬美元。
  • 傳銷進中國就成了龐氏騙局的前因後果之五
    傳銷最早出現在1945年的美國,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逐漸變得成熟,並逐漸顯現它的非凡的營銷魅力,它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凡是採用傳銷這種銷售方式的單位和企業,其經濟都得到了發展。因此,傳銷成為市場營銷中的一匹「黑馬」,並得到了世界上各國的公認。
  • 50億美元流入A股 基金積極配置中國資產
    他預計,美股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和個人投資者尚在進場的「熱身階段」將預示美股在今年有望進一步走高;包括中國股市在內的新興市場也將受益於全球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通脹率回落以及國內經濟政策趨松。EPFR是知名的基金資金流向監測機構,其追蹤全球近4萬隻共同基金,資金監測規模達16萬億美元。
  • 又一「龐氏騙局」曝光,滙豐也「參與」其中,曾有大量民眾被騙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來看,英國滙豐銀行在明知道客戶涉嫌詐騙,搞「龐氏騙局」的前提下,還允許客戶從美國轉帳數千萬美元。 這一消息的曝光,自然也讓滙豐備受爭議。有數據顯示,從2013年至2014年期間,滙豐明知道客戶進行了金融詐騙,卻依舊默許客戶將8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5.4億)轉移,從美國滙豐銀行帳戶轉移至香港帳戶。
  • 外媒:中國股市傲視全球,所有跡象表明全球更多資金正湧入中國市場
    BWC中文網百家號在6月1日上午獨家發表題為《索羅斯:美國走進大蕭條雷區,116萬億或撤離,大量資金將流入中國》提及,在美國經濟無力應對大流行,騷亂升級等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加劇背景下,全球大量資金正尋找避風港。而隨著中國經濟復工復產,以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存在,市場避風港的效應則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