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最能體現農村熱鬧場面的就是活紅白喜事了,那時候遇到婚喪嫁娶紅白喜事,拉水,搭棚,壓面,立桌子……都是二十到四十歲的青壯年。
灶臺周圍都是年輕的媳婦們,不管是燒開水,還是做飯洗碗,大人幹活,小孩滿院子追逐嬉鬧,都是熱鬧和諧的氣氛。
那時候的老年人都是坐著喝茶吸菸,給年輕人指點操心,到時候吃飯都是坐在上席,年輕人端飯,遞茶。那時候的農村紅白喜事都非常熱鬧,親戚提前都會來,事過完了也能多住幾天才走。
而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年輕人幹的活,現在都是五六七歲以上的人幹的。城市吸納了太多的人,農村留不住年輕人,在農村,不管是種地還是養殖,都是保本或者收入很少,真正在農村能致富的人沒有幾個。
前幾天村裡一位老人去世,小編前去行禮,坐在席口,立桌子的是一位年近六十歲大叔,看著他有點顫抖的手在上菜,忽然感覺非常的心酸。
在印象中,這都是村裡比較體面的人才能幹的活啊,而端盤子上菜的都是四五十歲的人,整個主人家的執事的人,普遍都年齡偏大。吃完飯和他們聊天,都有著很深的體會,以前雖然這種情況有,但是,到了年末,城裡打工的年輕人都會回家。
而現在的年輕人,有一部分過年的時候都選擇不回來,有的甚至直接把老人接到城裡去過年。有的因為年齡大了沒有結婚,所以回家也很惆悵,能不回來就儘量不回來過年了。
農村空心化現象已經越來越麼嚴重了,大批的年輕人選擇進城,農村留下的不是老年人就是留守兒童,不知道未來三十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
據數據統計,在過去的20年,中國城鎮化從30%上升到60%,城鎮多出來了四五億人口,就是從農村流出的,致使農村少了三四億人口,已經有大量的農村在消失了,而這種情況還在持續,農村凋落是一個無法扭轉的局面。
有組織調查統計的數據報告顯示,在2005年之前,中國的自然村有360萬個,但是到了2012年 ,就剩下270萬個。在2012年的前10年,中國減少了90萬個自然村,平均每天就減少80個自然村。
而這幾年城市化進程加快了,消失的村莊大家可想而知了。農村曾經是多少70,80,90後的記憶,哪裡有美好的童年,有曾經一起玩耍過的夥伴,現在有可能已經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份回憶和懷念。
現在的農村道路越來越好了,好多村莊路燈都按上了,網線也拉上了,房子也修得很漂亮。但是,村裡的人卻越來越少了,不知道二三十年後,這一批60,70後的人還能留下多少在哪,80,90後還會不會回到農村去?
你認為農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