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南山資本何佳:鬥魚如何突圍千播大戰?騰訊為何投資?

2021-03-04 陀螺電競

 

7月17日,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其背後資本方也受到關注。

2015年,一頓吃了一夜的小龍蝦宴,讓南山資本創始合伙人何佳與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深入了解了彼此。2016年初,南山資本完成鬥魚B輪投資,後跟投C輪、D輪,並在幫助鬥魚引入戰略投資者騰訊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2019年鬥魚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募資近8億美元,估值超37億美元。但外界鮮少知道,2015年南山資本才剛剛成立,一期人民幣基金尚在募資初期,第一個項目就重注鬥魚,項目投資佔一期總募資額20%,這堪稱一場華麗的商業冒險,也讓深耕文娛產業十餘年、剛剛轉型成立基金的何佳一戰成名。

 

有人說鬥魚如其名,兇猛善鬥,兩雄相遇必然決鬥。何佳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卻稱,鬥魚成功的原因在於少犯錯誤,在於團隊沒有明顯短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15年初就敢投那麼多錢,我從來不擔心鬥魚在競爭上出現任何問題。」

 

近日,何佳接受新京報獨家專訪,梳理了投資鬥魚四年以來的很多關鍵節點和投資心路,全面闡述了南山資本在遊戲直播領域的投資策略和思路,並從投資人的角度預測了短視頻入局後,遊戲直播的發展方向。


新京報:你在早年投資遊戲直播時,國內很多投資人看不懂這個領域,當時是出於什麼考慮?

 

何佳:對,我打了很多年電競,通過電競知道了鬥魚。除了鬥魚,其他幾個平臺我也看過。當時《英雄聯盟》在全國造成了影響,大家都在玩《英雄聯盟》,所以才會產生電競直播。包括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在內的這些大獎賽,使得「遊戲變成電競」這件事有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但根據廣電總局的要求,電視上不能出現遊戲畫面,這使得國內不能像韓國那樣通過電視來傳播電競,美國的遊戲直播網站Twitch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來為電競提供傳播渠道。所以,我們當時著重看了幾家電競直播平臺,包括龍珠、戰旗、火貓,那時候虎牙還屬於YY下面的遊戲頻道,熊貓還沒成立,研究之後,我們覺得鬥魚當時在國內是電競直播領域的第一位。

 

直播這種通過打賞變現的商業模式,其實YY已經證明了它是比較可行的。

 

新京報:為什麼在幾家遊戲直播平臺裡選擇了鬥魚?

 

何佳:第一,從數據上看,鬥魚遠遠領先於其他。

 

第二,陳少傑他們這個團隊是一個連續創業的網際網路團隊。他們之前創立過掌門人平臺和A站,這支團隊在做電競直播平臺的能力上超出其他做內容起家的團隊。

 

當時從事電競相關的人大多做的是內容層面,比如遊戲解說、遊戲論壇、比賽集錦、電競社區等。但電競直播屬於網際網路領域,不能單純依託興趣進行推廣和宣傳,關鍵在於怎麼獲取用戶。

 

直播其實需要有各種各樣的手段去開拓市場,需要通過技術去實現一個能同時支撐幾百萬人在線的直播平臺,以及怎麼理解電競,怎麼獲取用戶和主播。當時鬥魚以便宜的價格籤了多支戰隊,還讓這些參賽選手在身前掛鬥魚的標誌,這都是它在早期很重要的手段,和其他平臺相比,他們整體的段位高很多。

 

還有一點,當時南山和其他鬥魚投資方,希望騰訊入局投資鬥魚,這是保證鬥魚長治久安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減少其他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騰訊投了,其他的創業者還要不要幹這個,自己想清楚。

 

新京報:南山資本作為新成立的基金,第一筆投資就把很多錢給了鬥魚,並且一直持有股票,為什麼你這麼看好它?

 

何佳:南山資本一期基金超5億,鬥魚超1億,對單個項目的比例確實比較大,但沒有超出合理範圍,而且南山一起除了鬥魚,還投了笑果文化、留白影視、摩天輪票務等很多優質項目。

 

對於看好的項目,我們不會吝嗇投資,我們也會和LP共同投資一些好項目。我一直信奉的是,賺錢是看你投對的案子裡賺了多少,如果投得不夠多,就賺不到那麼多錢。

 

新京報:有一些老股東在鬥魚上市時賣了一部分股票,南山資本還一直持有,這個怎麼理解?

 

何佳:其他人賣掉(股票)後有自己的用途,這和他不看好鬥魚沒有關係。他也留了一部分,不是全賣了,這是他自己的決策。不光我們沒賣,紅杉也沒賣,大家其實都比較看好鬥魚的發展。

 

新京報:所以南山資本還是看好鬥魚,願意長期持有?

 

何佳:對。鬥魚經過這麼久以來的經營建設,用戶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未來可能是一個變現的過程,未來若干個季度都存在比較好的變現能力的可能性,我們肯定持續持有。未來還會有雲遊戲、海外市場等很多發展空間,這也是我們比較看好的。

 

新京報:鬥魚是如何贏得騰訊投資的,當時騰訊已經投資了另一家遊戲直播龍珠?

 

何佳:主要還是從數據,包括用戶量的增長、用戶時長的增長、遊戲專區的建立速度、社區繁榮度、用戶打賞頻次等方面,這些數據當時鬥魚都是碾壓競爭對手的。就我個人理解,當時騰訊的糾結在於已經加注同類項目的情況下,是否還要再投一個?但騰訊最終發現鬥魚在整體團隊能力和整體數據上,和競爭對手都拉開了較大距離,所以決定投資鬥魚。

 

新京報:能否詳細講一下撮合騰訊和鬥魚投資的過程?在雙方都較為強勢的情況下,你是如何說服雙方的?

 

何佳:不能叫「撮合」,我們還是從股東的角度,希望騰訊能夠入局,過程中多方都努力了,包括紅杉、我們、鬥魚本身,這件事情本身也沒有意願上的衝突。

 

龍珠是從做內容發展到做直播的,他們本身的基因可能並不屬於網際網路領域;從實際運行效果來講,龍珠和鬥魚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當時龍珠雖然擁有了LPL獨家主辦權和LPL獨家播放權,雙方在整體的用戶量上還存在較大差距的。

 

所以,在那個時間點,騰訊最終選擇了加注在鬥魚之上,其實是為了保證騰訊在直播領域上不失手,也算是買一份保險吧。在後面的C輪和E輪中,騰訊在觀察了一年的數據以及團隊的情況後,再加注鬥魚,說明直播平臺跟遊戲推廣以及遊戲未來社區的維護是很重要的。

 

至於「強勢」問題,沒有什麼所謂誰強勢,後續加注投資,也是看中了鬥魚團隊本身的能力。

 

新京報:騰訊後來為什麼還投資了虎牙?

 

何佳:從我的角度理解,2016年底至2017年年初,虎牙和觸手對《王者榮耀》的重視程度是超過鬥魚的,在那個時間點,他們非常強勢地增長了一撥用戶,持續了很長時間。

 

同時,虎牙有YY背書,YY在秀場運營、主播資源、成本上給了虎牙很大的幫助,所以虎牙當時呈現上升的發展態勢,他盈利其實也比鬥魚更早一些。那麼從騰訊的角度來講,這個賽道上不能有一家公司跑出來,是沒投的;同時也不能扶著鬥魚把虎牙打死了;騰訊當時投虎牙很便宜,只有十幾億美元的估值,是筆很好的交易。

新京報:有媒體報導,鬥魚2018年準備去香港上市,最終選擇不上,是一種錯過,但我們觀察到,去年香港上市幾家企業,美團、小米、映客等都存在估值大幅下跌的狀態,所以你覺得未在香港上市到底是一種錯過還是一種戰略性的轉移?

 

何佳:我覺得(能)上就好了,什麼時候上,從股東的角度來講也不是特別重要,在我看來也沒有分別。因為鬥魚的數據在漲,業務量也在增長,這一輪不融資,等一年之後再融資,業務量增長了,估值又可以提高,融的錢可能更多。所以我不覺得需要考慮錯不錯過的問題,這是公司的選擇問題。

 

新京報:鬥魚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從最早的戰旗、龍珠、鬥魚、YY四家爭霸,到後來的鬥魚、熊貓、虎牙三國殺,再到去年虎牙搶跑上市。在這幾場戰鬥中,鬥魚每次都是靠怎樣的策略獲得領先優勢的?每一場爭奪中都收穫了哪些經驗?

 

何佳:我覺得靠少犯錯誤吧,其實這東西首先並沒有充分的競爭,真正的頭部就那麼幾家,每家的屬性都不太一樣,都是一個(受眾)自然選擇的過程。

 

從鬥魚的角度來講,我覺得他們的團隊比原來成熟。他們的方法措施、策略準備,以及對遊戲的重視,對主播流失的把控和整個成本的節約,在各方面,他們都是有很大成長的,這個也要感謝其他平臺的競爭。

 

我覺得鬥魚沒有什麼明顯的短板,它的團隊也是身經百戰,在網際網路行業裡面做了很多次創業,所以最終他們勝出我覺得是一個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15年初的時候就敢投那麼大筆錢,我們其實已經預測到了今天的結果,從來沒有擔心過鬥魚在競爭上出現任何問題。

 

我相信鬥魚能走到今天,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從我這兒來講,沒有說有多艱險,只是說在競爭的時候充滿了激烈的廝殺,大家可能很多時候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慘烈的情況,但其實還好,我覺得真正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機會能夠成就更偉大的一家公司出來。

 

新京報:曾經市場認為,4G時代最應該火起來的賽道是直播,但是沒想到這個風口被短視頻搶走了。目前,部分短視頻平臺都在做遊戲直播,為什麼主要做遊戲直播的公司卻沒有發力短視頻市場?這兩個賽道未來會不會有可能出現重合?

 

何佳:首先沒有4G就應該成就直播的論調。短視頻能火,是因為4G時代,手機的拍攝能力更強了,能夠讓大家願意拍攝了,傳輸效率也變高了,這樣帶來了一波提升,跟硬體有很大關係。

 

大家願意看直播還是願意看短視頻,是用戶的選擇,但是對我們來講,一個完整的比賽直播,不是一個短視頻能夠替代的。這還是兩個概念,所以直播、短視頻這個事兒,本來就不是一個互相取代的一件事情。

 

新京報:遊戲直播相對於秀場直播打賞沒有那麼多,你認為鬥魚在這一塊有沒有提振打賞或者其他商業模式的方法?

 

何佳:據我了解,鬥魚在遊戲類內容的打賞方面做了很多創新性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而且遊戲直播基於一個龐大的用戶體量,它的增長潛力其實並不比秀場直播差。

 

從用戶的角度來說,秀場主播在打賞之後會有預期,比如我給你打賞,你給我唱首歌,對遊戲直播來講,如果只是純看遊戲,那麼我打賞,讓你去PK一個人,贏了他,那主播不一定搞得定。所以說,鬥魚其實也在花很大的精力提高打賞的付費用戶比例。

 

如果秀場的變現能力強的話,鬥魚其實也有很大潛力。最早鬥魚是沒有秀場的,後來他們加了秀場這樣的模式,為了給用戶提供多元化的內容。針對秀場這件事,鬥魚參考了YY、陌陌等比較成熟的秀場模式,使得鬥魚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提高了收入。

 

至於未來到底怎麼做,這個還是要看公司自己的決策。

 

新京報:針對主播管理模式,鬥魚有一部分主播是直籤的,有一部分是屬於公會的,業界一直在探討到底是全用公會比較好還是全用直籤比較好,你的看法是什麼?

 

何佳:我不是專業人士,我不知道該是多少比較好,都是慢慢嘗試的過程吧。

 

YY有自己的公會體系,虎牙也沿襲了下來。至於鬥魚,剛開始通過直籤模式迅速構築了內容壁壘,集聚了足夠的流量,隨著更多遊戲主播的加入行業,越來越多的用戶成為主播,公會模式可以幫助鬥魚去發展更多長尾主播,同時公會也能幫助鬥魚的秀場分區進行變現,所以現在鬥魚可以說是直籤模式和公會模式並存了。

 

新京報:市場認為,直播平臺被騰訊投資後,對於主播的爭搶會減少,也會增加盈利,你怎麼看?

 

何佳:騰訊確實有這麼一個公約,就是主播跳槽這件事情是要禁止的,不要惡意跳槽、惡意挖角,騰訊也有封禁的措施。這個舉措會使得行業趨向健康發展,遏制住了主播籤約成本的惡性增加,使得行業競爭更加良性。如果互相挖角減少,市場會更公平有序。至於盈利問題,其實還是要看大家的收入增長情況,對於用戶需求滿足的情況,這個倒不一定是直接原因吧。

 

新京報:直播未來還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的商業模式,比如說像對外輸出內容版權?5G到來之後會否有新的改變?

 

何佳:我覺得很多商業模式都會出現,這個我們拭目以待就好了,沒有的東西我們也不用去猜,大家對這個事情的看好也是基於用戶需求不斷的增長,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各種各樣的滿足,那麼總會有一些新的模式出現的。

 

未來像雲遊戲這種,也許可以通過直播平臺去分發遊戲內容等,想像空間很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獨角鯨科技

相關焦點

  • 鬥魚如何戰虎牙、鬥龍珠?投資人還原真實直播江湖
    南山資本創始合伙人何佳現身上市現場,鬥魚創始人、CEO陳少傑在何佳的朋友圈下留言:想念武漢的小龍蝦。何佳與陳少傑的緣分源於2015年在武漢吃的一頓通宵小龍蝦。2016年,南山資本投資鬥魚B輪,後跟投C輪、D輪,並在與其他資方一起幫鬥魚引入戰略投資者騰訊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 鬥魚上岸:草根突圍,直播逆襲!
    沒有其他依靠,鬥魚是陳少傑這位連續創業者唯一的賭注,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用盡全力去鬥。所以某些時候,鬥魚看起來不那麼在意規則和常理。「畢竟與生死相比,其它東西沒那麼重要。」這種創始團隊敢打敢拼的特質,讓鬥魚可以孕育出迥異的運營策略和別具一格的打法,最後從千播大戰中突圍而出,隱隱有坐上冠軍寶座的意味。
  • 直播| 雖然走出了C輪死的魔圈,但鬥魚仍要小心
    文 | 毛利小二郎百播大戰結束,活下來不容易,且走且珍惜。鬥魚今日宣布獲得D輪融資,由招銀國際領投,南山資本通過元禾母基金跟投,有知情人士透露,鬥魚此輪融資的規模超過10億元。這就意味著鬥魚5輪總融資超過31億元。
  • 千播大戰勝利者為何集體缺席直播帶貨?
    在這樣的趨勢下,這些後起的直播跨界者也將自身的商業價值推向新的高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曾經千播大戰中的勝利者映客、鬥魚、虎牙們在其間集體缺席。更為重要的是,受限於單一的盈利模式,這些勝利者們還面臨著營收利潤雙降的新困局,股價低迷,淡出公眾視野,與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形成強烈的反差。
  •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娛樂資本論通過多種渠道接觸企鵝直播方面,對方都三緘其口,對於新產品保持低調。我們登錄企鵝直播的網頁版,意外發現,網頁界面、板塊設置與鬥魚幾乎完全一樣,一些直播內容也與鬥魚直播雷同。今年3月底,鬥魚TV融資 1億美金(約6.7億元)融資,其中騰訊出資4億人民幣領投。業務上的親緣關係,或許就是跟資本的聯結有關。有業內人士猜測,騰訊在NBA等重要賽事上擁有版權,因而在體育直播領域有著相當強的話語權。背靠大量賽事版權資源,再結合鬥魚現有業務,重新打造一個體育直播平臺,騰訊或許還有機會。
  • 南山Weekly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破圈成績喜人 《迷你世界》虛擬偶像「花小樓」升級全新形象
    鬥魚近日,鬥魚「清朗」行動再次重拳出擊,主動關閉違規直播間 525 個,封禁違規用戶帳號 571 個。據悉,自今年 3 月《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施行以來,鬥魚直播主動開展「清朗」專項行動,截止目前,平臺已累計清理問題帳號近 5000 餘個。
  • 騰訊直播無限戰場
    以工具屬性為基礎,各類直播平臺應運而生,遊戲直播裡的虎牙鬥魚、直播帶貨裡的淘寶抖音、各類在線教育的直播課,戰局變得紛繁複雜,似乎在經歷「千播大戰」後,移動直播平臺依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直播戰場形勢膠著,騰訊要如何出手?騰訊從未缺席過遊戲直播戰局。
  • 鬥魚是如何突然爆火的?抓住了用戶這個痛點
    而此輪騰訊投資鬥魚似乎暗示著直播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整合期。「鬥魚找到遊戲直播的風口絕非偶然」,身為鬥魚創始人、CEO張文明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臨可能更加激烈的競爭,鬥魚也沒有那麼擔心。「大多數的失敗都不是死於競爭對手,而是自我的變革和突破」。以鬥魚聞名,創業搭檔張文明與陳少傑實際已經在遊戲圈內摸爬滾打多年。
  • 直播夕陽時,鬥魚急上市
    鬥魚在一季度終於扭虧為盈,營收為14.89億元,同比增長123%,淨利潤為1820萬元;虎牙一季度營收為16.31億元,同比增長93.4%,淨利潤為6350萬元。 曾在2018年3月,鬥魚和虎牙還在同一天分別拿到騰訊6.3億美元、4.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 輟學打遊戲、沉迷搞直播…百億估值的鬥魚背後,站著一個逆襲味十足的CEO
    他迅速將「生放送」頻道從A站獨立出去,並更名「鬥魚TV」。 戰艦就此起航,中國網絡直播的「千團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從「千團大戰」至今,陳少傑似乎一直揮舞著鈔票。融資順利的鬥魚給了他這樣的底氣。 2014年,奧飛動漫創始人兼董事長蔡東青以個人名義入股A站,並對鬥魚進行了2000萬元天使輪投資;同年,紅杉資本參與A輪融資,給了鬥魚2000萬美元。
  • 被快抖碾壓,鬥魚、YY等五大傳統直播平臺如何突圍
    在這一大背景下,鬥魚開始號召旗下主播做電商帶貨,陌陌旗下的探探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YY進一步鞏固海外護城河,映客則併購了年輕社交平臺積目…… 各家平臺都希望能找到一條除了直播之外的新路,誰會最先突圍呢? 遊戲直播的戰爭基本結束 2018年,有消息傳,鬥魚宣稱2億元籤約費用從快手挖來王者榮耀主播騷白。
  • 鬥魚獲騰訊領投1億美元融資 傳C輪融資報價已超10億美元
    鬥魚TV最近完成新一輪1億美元(約6.7億元)融資,其中,騰訊出資4億人民幣領投,紅杉資本進行了追加投資,跟投方還包括南山資本等
  • 鬥魚上市,主播敲鐘,卻唯獨沒她?
    畢竟,這是鬥魚的大日子,還是要求穩。比起虎牙,鬥魚臥薪嘗膽了一年。這一年,直播洗牌,王思聰的熊貓宣布破產清算;周鴻禕的花椒與六間房報團取暖;映客雖然登陸港股但股價走低。昔日的千播大戰,已成寡頭對決。這一年,鬥魚自身也在經歷陣痛期:頭部主播五五開(盧本偉)因不當言論被C站點評跨平臺封禁。三位LOL主播(青蛙、炫神、李政)單方面撕毀協議並跳槽到虎牙。
  • 鬥魚、虎牙都歸騰訊,遊戲直播沒有下半場了
    昨天中午,鬥魚宣布拿到了獲得新一輪 6.3 億美金融資,騰訊獨家投資。鬥魚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融資消息,毫無疑問是對老對手虎牙前一天 IPO 消息的回應,遊戲直播的競爭開啟了新的回合。沒想到的是,騰訊還有「後招」,昨天晚些時候,鬥魚的老對手虎牙也宣布剛剛完成 4.6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同樣是騰訊獨家戰略投資。
  • 周二珂回歸獻首秀背後,鬥魚何以領跑遊戲直播大戰?
    ,「歌姬」風採依舊,一首又一首的演唱讓看直播的網友高呼過癮,回歸首日就吸引了超過150萬的關注、數十萬「水友」在線觀看了周二珂的回歸直播首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直播行業從2016年被資本瘋狂追捧的千團大戰,到2017年上演「大逃殺」諸多中小平臺紛紛推出舞臺,直播行業的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兩極分化也使頭部的平臺聚集了更多流量和資源,尤其是排名靠前的遊戲直播平臺
  • 鬥魚在挑戰誰的底線?
    來源:新浪博客在殺伐果決的市場裡,一切只不過是資本的遊戲。但不管如何,吃相總不能太難看。作者 / 晏 舒編輯/ 邱 韻在網際網路革命宏大敘事的星辰大海裡,冒險者可以碾平一切通往成功的障礙。03為何劍走偏鋒以無限之金錢,扣問脆弱之人性,結果屢試不爽。在鬥魚的打賞生態中,遊戲直播基本還是一個花錢賺吆喝的買賣。鬥魚官網發布的歷史公告顯示,早在2018年,二次元區就出現過打「擦邊球」的直播內容。
  • 鬥魚直播「低位敲鐘」,終結IPO長跑後能否「逆風翻盤」?
    在競爭激烈的國內直播市場,帶寬、版權、頭部主播流動等問題一度困擾著國內直播平臺,而沒能把握上市先機的「一哥」鬥魚,在上市後能夠實現「逆風翻盤」嗎?近兩年,國內直播平臺從千播大戰走向去清階段,熊貓直播、全民直播相繼出局。面臨「大清掃」的直播產業,稍有不慎便引來的「封殺」之禍被以儆效尤。
  • 鬥魚「鬥」不動了?
    2017 年 D 輪融資時鬥魚披露的數據顯示,其 DAU 近 3000 萬,月活近 2 億,已在細分領域佔據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2018 年 3 月 8日,鬥魚再獲新一輪 6.3 億美金融資,騰訊獨家投資,鬥魚 CEO 陳少傑也自豪地宣布
  • 被快抖碾壓,鬥魚、YY等五大傳統直播平臺如何突圍丨財報橫評
    在這一大背景下,鬥魚開始號召旗下主播做電商帶貨,陌陌旗下的探探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YY進一步鞏固海外護城河,映客則併購了年輕社交平臺積目……各家平臺都希望能找到一條除了直播之外的新路,誰會最先突圍呢?一個明顯的信號是,騰訊控股了虎牙直播。交易完成後,騰訊在完全稀釋的基礎上佔虎牙總投票權的50.1%,或佔虎牙總流通股投票權的50.9%,將與虎牙合併報表。後續也有人猜測,騰訊會繼續整合遊戲直播,推動鬥魚、虎牙,以及騰訊內部企鵝電競合併。
  • 借直播帶貨東風,鬥魚萬事俱備了嗎?
    那一年,國內移動直播進入千播大戰時代,以鬥魚為首的頭部平臺開始試水電競、教育等內容,直播電商亦是探索對象之一。2016年6月,鬥魚與京東生鮮部展開整合營銷,聯動主播進行推廣,相關直播視頻的觀看人數超過626萬;當年雙十一,鬥魚與淘寶合作實現「邊看邊買」,主播馮提莫的房間也嵌入了淘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