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分析報告之《吐槽大會》第三季

2021-02-08 白日夢李斯特

在2020年的《脫口秀大會》結束的時候,我還沒寫完分析報告,那麼我就翻出來今年年頭寫的這一篇《吐槽大會》的分析宣推報告,先做個預熱吧~

看完2019年的《脫口秀大會》,我跟朋友說這季節目我看得好累,不像前幾季那麼輕鬆了,我感覺每一個脫口秀演員在竭盡全力讓觀眾愛上脫口秀、愛上吐槽。《吐槽大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著《脫口秀大會》上的。

節目類型:喜劇脫口秀節目(以脫口秀為主,將娛樂圈明星奇聞逸事進行調侃的語言類節目)

播出平臺:騰訊視頻

播出時間:2019年11月30日起每周六20:00(VIP) 每周日20:00(非VIP)

期數:10期

每集長度:90分鐘

主持人:張紹剛、金星(第九期)

主要嘉賓:李佳琦、甄子丹、孫楊、PDD、鄭鈞、周震南、朱丹、徐崢、阿嬌、蕭亞軒

製作公司:企鵝影視、笑果文化傳媒

出品公司:騰訊視頻

節目口號:吐槽,我們(儘量)來真的!

第1期:李佳琦回應「不粘鍋翻車」,吳昕吐槽搖滾大佬

第2期:甄子丹曝戲霸風波真相,李誕要一人打十個

第3期:孫楊稱霍頓缺乏媽媽管教 鄧亞萍吐槽王仕鵬提出致命三連問

第4期:PDD自稱是韓商言 炎亞綸清唱回應「車禍」

第5期:呼蘭火力開吐惹怒張紹剛 大張偉說鄭鈞是吳亦凡哥哥

第6期:周震南遠離網絡暴力用2G

第7期:朱丹繞口令回應說錯名字

第8期:徐崢學卡姆癲狂式脫口秀

第9期:阿嬌回應老公約女網紅

第10期:黃皓吐槽蕭亞軒年紀大

正片+花絮累積播放量為21.3億,微博粉絲數為182萬(四季累積下來,已產生品牌效應,笑果文化」兩會「《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短視頻陣地為騰訊微視,沒有進行抖音運營。其中,#吐槽大會#超話、官方微信認證仍維持第三季,第四季都沒有進行相關運營。

《吐槽大會》與新浪深度合作,每期節目都會根據當期節目主抓幾個熱搜點進行微博熱搜操作,其中「微博綜藝」帶相關微博熱搜話題,共發布微博92條。

《吐槽大會》熱搜詞一覽(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李佳琦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龐博吐槽李佳琦貼成龍海報#熱搜歷史排名第2名

#龐博吐槽熱依扎#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卡姆給向佐孩子取名#熱搜歷史排名第3名

#卡姆給給張紹剛送饢#熱搜歷史排名第36名

#徐崢模仿卡姆#熱搜歷史排名第19名

#董又霖吐槽大會轉型#熱搜歷史排名第6名

#董又霖吐槽汪海林#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周震南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21名

#鄭雲龍澄清退出歌手#熱搜歷史排名第17名

#王仕鵬吐槽孫楊#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王梓琳很美#熱搜歷史排名第16名

#鄧亞萍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呼蘭太好笑了#熱搜歷史排名第7名

#PDD太好笑了#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PDD只有李現能演我#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路見不平一聲吼是炎亞綸#熱搜歷史排名第43名

#鄭鈞吐槽大張偉#熱搜歷史排名第6名

#朱丹念熱巴娜扎繞口令#熱搜歷史排名第1名

#李國慶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11名

#李汶翰吐槽王一博#熱搜歷史排名第3名

#李庚希跟徐崢要易烊千璽演唱會門票#熱搜歷史排名第1名

#畢志飛怒斥徐崢#熱搜歷史排名第18名

上節目的嘉賓在節目播出前會發相關節目宣傳,笑果文化旗下藝人為節目引流,李誕、龐博、思文、王建國、程璐、卡姆、呼蘭等笑果文化藝人,在節目播出前也在為節目進行引流。

收官期碰到疫情,熱點都以輕鬆、溫馨為主。其中,#蕭亞軒男朋友#的話題營銷推廣為例,營銷號矩陣助推該話題,微博矩陣圍繞#平平無奇戀愛小天才##蕭亞軒的快樂#助推該視頻卡段推廣。秦昊吐槽伊能靜的段落也進行了同樣的傳播。

①節目平面宣傳物料:每期節目主海報一張,單人海報一組,單人劇照一組,其他創意物料(包括播前主題海報、播後彈幕海波、播後金句劇照和表情包)

②臺詞金句海報:每期挑選參演嘉賓劇照,和網上該參演嘉賓呼聲很高的段子金句融合製作成為金句海報,並在騰訊節目官方發起互動投票

③臺詞金句海報:每期挑選參演嘉賓劇照,和網上該參演嘉賓呼聲很高的段子金句融合製作成為金句海報,並在騰訊節目官方發起互動投票

④參演主咖嘉賓的vlog、幕後採訪花絮:根據當下流行的vlog設置環節,跟拍嘉賓進棚之後登臺之前的全過程,並由此剪出參演主咖當期vlog;對主咖嘉賓、吐槽king進行幕後採訪,做為節目補充宣傳花絮,可和合作平臺談宣傳權益。

本質是一場以喜劇脫口秀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劇演出,補充了國內脫口秀的市場缺口,更是抓準了近幾年受眾在高壓下需要解壓的需求。對於《硬核青年》的借鑑是要切實抓住市場受眾的情感需求。

吐槽大會通過「拆」星而不是造星,來拆解明星的各種槽點,創造新梗,拆解現象,傳遞現實意義,從這個獨特的角度讓嘉賓更接地氣,更能被觀眾理解。《硬核青年》也可以嘗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分析嘉賓和事件,讓受眾能深刻帶入,引發情感共鳴。

從破圈到跨多圈,從現實的熱點行業和標杆人物的焦點話題切入,揭開這些較為封閉的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與各圈層觀眾直接對話,職業的陌生感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引發破圈話題討論。對於《硬核青年》這樣的語言類節目嘉賓的選擇上有很好的借鑑之處,不局限於流量明星,而深入各圈層。

自帶脫口秀喜劇演員和專業編劇團隊,從內容來說每位嘉賓都有專門負責的編劇為其撰稿並多次溝通對稿,對內容有一個專業把控,脫口秀演員李誕、王建國、卡姆、等本身已經積累了一些人氣,在節目中放得開可以調動現場氣氛,廣告植入等都非常自然,也可以看出對自己旗下藝人的宣傳很用心,一線(李誕)、二線(王建國、卡姆、思文、龐博、程璐等)和三線(王勉、CY等)都均有亮相宣傳。

宣傳物料製作上除了保證傳統類別物料以外,也勇於嘗試Vlog等新興宣傳物料形式;不盲目發力,眾多話題推廣的可能是同一支視頻,保證視頻在視頻平臺的播放量;在廣告植入上勇於嘗試,節目組對於「要恰飯」這個觀點有深入理解,保證商業合作順利推行。

1.留下了脫口秀垂直觀眾,失去了大眾粉絲:到第四季,吐槽大會並沒有改變其節目模式,也沒有加入新鮮血液,留下的是真正喜歡脫口秀形式的人,而普通大眾則由於視覺疲勞,紛紛離開,如果不能聚攏強大的垂直人群,則不利於IP價值的最大化

2.豆瓣6.2分,吐槽大會變成洗白大會:吐槽單一化及反覆化,每個嘉賓的槽點都是一些老舊的梗,且沒有新意的吐槽,吐槽越來越無力,真吐槽卻不能百分百吐槽,怎麼保證既有趣又不失尺度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吐槽大會》第三季回歸!主咖竟然有楊超越?!
    喜大普奔,闊別一年之久的《吐槽大會》第三季終於要開啟錄製了,還記得那句傳遍大江南北的slogan嗎?「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
  • 綜藝 |《吐槽大會》往季植入趨勢分析
    說到吐槽大會,不知不覺中已經要播到第5季了。從第一季開始,各種話題、熱度此起彼伏,笑料不斷。無論是節目製作,還是嘉賓陣容都可圈可點。那節目在與品牌的植入合作方面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據擊壤洞察統計,節目植入時長是第二季最高,而後雖有回落,但趨向平穩。植入頻次方面,在第三季略有回落,但峰值出現在第四季。
  • 王力宏脫鞋、王珮瑜走心……《吐槽大會》第三季終於「養熟了」
    劇綜評傳媒內參導讀:《吐槽大會》做到第三季,在種種元素的變與不變中,探尋到了與嘉賓和觀眾的默契,便是「養成」。《吐槽大會》中學到的表達之道。 在《脫口秀大會》的選拔和兩季《吐槽大會》的鍛鍊之下,編劇、脫口秀演員的成長進步同樣十分明顯,編劇功力加深,能夠做到笑料不減的同時更貼近嘉賓性格和口吻,比如王珮瑜將吐槽與京劇相結合,王菊則帶來「菊言菊語」;李誕、池子等脫口秀演員的吐槽表現越來越駕輕就熟,據悉第三季節目還將繼續輸送新人上場,張紹剛表示:「只要他們在成長,他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大概這是跟(其他)綜藝節目最大的不同
  • 《吐槽大會》第三季:從「手藝」到「溝通方式」,議吐槽背後的多重轉變
    毋庸置疑,《吐槽大會》是喜劇脫口秀時代行業綜藝的引領者,它的製作符合娛樂文化產品的製作邏輯。在第二季成功實現喜劇脫口秀主題內容圈層和嘉賓領域圈層的拓展之後,《吐槽大會》第三季在內容本身之外結合時勢變化做出了環節性的調整,而直截了當地與受眾互動成為了其調整的核心考慮。首開隔屏吐槽,這是新一季中的新增環節。
  • 《吐槽大會》第三季:一次強互動、年輕態、跨圈層的大膽嘗試
    》第三季如期歸來:池子當場脫了王力宏的鞋,李誕換了本書推薦,張紹剛到處讓人摸胸肌,王菊自嘲全身都是瑕疵,陶喆提著緊身褲唱高音,王珮瑜用京劇唱skr,飛飛說話還是卡,熱狗以前「不上綜藝」後來「改變自己」……這幾個來自不同的圈層的藝人因第三季《吐槽大會》而有了交集。
  • 《吐槽大會》第三季開播,李誕怎麼變了……
    《吐槽大會》卻是個特例,第一季十分成功,上線四天播放量就破億,堪稱是綜藝節目中難得一見的奇蹟。第二季借著熱度乘勢而上,質量依舊保持水準,口碑直升不降,關注度持續上漲,嘉賓的陣容也是越來越強大,而且緊跟當前熱點,伊能靜、papi醬、林丹、郎朗、劉嘉玲,有話題的男女明星一網打盡。
  • 安利5檔脫口秀綜藝,《吐槽大會第三季》《歡樂喜劇人》等,哪部是你...
    《吐槽大會第三季》 由企鵝影視和笑果文化聯合出品的一檔喜劇脫口秀節目。節目共10期,由張紹剛主持。《吐槽大會第三季》秉承「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的理念,讓人們在日常的交往中用坦誠的態度與機智幽默的語言,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
  • 《吐槽大會》續航三季背後的秘密
    如何破解觀眾的審美疲勞,找到節目的創新點是無數綜N代節目必須面對的難題。在今年整體偏冷的綜藝市場,《吐槽大會》流量表現穩定,每集播放量均突破一億次,最高一期甚至突破了3億(騰訊視頻公開數據),九期節目累計播放量已突破20億。不論是現場的觀眾反饋還是節目的數據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吐槽大會》蓬勃的生命力。節目錄製的第二天,記者在笑果文化辦公區內見到了本季製片人張樂樂,與她聊了聊第三季背後的抉擇與堅持。
  • 《吐槽大會》第三季收官屢上熱搜,但脫口秀困局何時有望突圍?
    作為《吐槽大會》史上的最強「流量」,張藝興以一己之力讓這個曾經名噪一時的綜藝,再次受到全民關注:12小時播放量破億。節目播出後,池子凌晨在微博發布的將要退出《吐槽大會》的聲明,則再次引爆節目熱度。從前兩季「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的針鋒相對,到本季「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的一團和氣,豆瓣上與評價人數一路走低的,還有從前兩季7.4、6.9,到第三季6.3的評分。或許,更值得關注的,不僅是《吐槽大會》第四季能夠播出的原因,還有節目背後折射出的脫口秀節目的困局與出路。
  • 看完《吐槽大會》第三季,你是否讀懂了「吐槽」背後的三重意義?
    縱觀《吐槽大會》第三季的嘉賓,王力宏、張韶涵、周筆暢、張藝興……都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藝人。他們來到節目當中,用「吐槽」這一年輕的溝通方式完成自我解嘲和彼此調侃的同時,也為觀眾展露著他們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他們的形象雖然各不相同,但卻無一例外地都傳遞著正能量。
  • 《吐槽大會第三季》爆笑回歸,【沙發管家】帶你看獨家高清版!
    《吐槽大會第3季》昨日播出。出道23年,備受大眾喜愛的「優質偶像」王力宏,不出意外遭到全場吐槽。
  • 《吐槽大會》第三季播出你看了嗎,這位節奏布魯斯教父真的糊了
    第三季《吐槽大會》開播了,大家都看了嗎?男神王力宏在裡面也是大膽地丟掉了自己的偶像包袱,小編在這裡附圖一張,看看舉起雙腳展示破洞襪子的他真的是讓人real心疼哦,後面又像大家模仿了張學友的表情包,哈哈哈你別說還真的挺像,嗯笑點還是有的!
  • 別光看《吐槽大會》,這幾檔脫口秀節目都超級好看!
    伊能靜、papi醬講、潘粵明、金星、劉嘉玲、張雨綺……第一季大獲成功後,網絡綜藝《吐槽大會》於去年年底推出第二季,這檔以吐槽明星為主題的脫口秀節目,這段時間已經陸續請到了眾多話題人物當主咖。下面就介紹幾檔近期不錯的脫口秀節目,有些甚至堪稱「清流」。《惡毒梁歡秀》 豆瓣評分:8.7這檔節目跟《吐槽大會》一樣,都是2016年推出第一季,去年年底錄製第二季。有趣的是豆瓣評分,第一季節目,《惡毒梁歡秀》7.0分,《吐槽大會》第7.3分,到了第二季,形勢完全逆轉,《吐槽大會》跌倒了6.7分,《惡毒梁歡秀》則飆升到8.7分。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全新蛻變 視角大眾化
    7月19日,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笑果文化聯合製作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在上海舉行看片分享會。《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導演譚曉虹,脫口秀演員周奇墨、程璐,演藝拓展中心副總監文森特到場,與觀眾一起交流節目觀感。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周奇墨呼蘭直接對壘
    節目上線兩個小時,"脫口秀大會"迅速進入熱搜前10,"脫口秀大會首播像決賽"、"李誕我低估了2020"、"思文被house淘汰"等多話題也登上了熱搜趨勢,人們更多地討論周奇墨與呼蘭的對決、龐博的段子、思文被爆冷淘汰。從第一季到第三季,脫口秀演員已經完完全全成為了這個舞臺的主咖。
  • 吐槽大會第二季觀看指南
    上周日播出了《吐槽大會》第2季第二期,請了papi醬,很好看,好看到讓我又重新對這個破節目產生濃濃的喜愛,於是想把它推薦給大家。之前李誕在直播裡說《吐槽大會》第2季12月份開播,我特別期待,還在我的小日曆上畫了圈圈註明。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來襲
    連受打擊的笑果文化還是挺過來了-李誕調侃卡姆吸毒來自嘲,眾多脫口秀演員爆笑來襲 看過第一季第二季脫口秀大會的觀眾對於笑果文化傳媒應該都挺熟悉的,經過了四季吐槽大會和兩屆脫口秀大會的洗禮,笑果文化傳媒越做越成熟,也越做越強大。
  • 硬核新人,殘酷賽制,《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太讓人上頭了
    殘酷的賽制、實力硬核的新人、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跨界網紅、以及&34;的CP……所有這一切讓這屆《脫口秀大會》的熱度扶搖直上,成為了同類型綜藝的NO.1。新人第三季《脫口秀大會》的賽制變得十分殘酷,新老演員同臺競技的戲碼,把節目效果拉到了最滿。
  • 《吐槽大會》第二季 跟你也有關係啊
    《吐槽大會》第二季招商的重任,據說要交給張紹剛老師。結果如何,看了最後一期《吐槽大會》的朋友們都猜到了。這樣不好啊各位網友,《吐槽大會》第二季,人人有責。收官之際,槽姐要發自內心地,替誕總好好感謝大家,以下是「得獎」感言。
  •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收官 多事的笑果文化「笑」了嗎
    2020-09-25 09:32:36 來源:北京商報網 9月23日晚間,《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迎來總決賽之夜,多個熱門話題、多位重磅嘉賓,讓這檔綜藝節目賺足了眼球。10期以來,靠著犀利的金句和持續的話題度,《脫口秀大會》熱鬧「出圈」,但在關注度的背後,製作公司笑果文化的困境並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