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脫口秀大會》結束的時候,我還沒寫完分析報告,那麼我就翻出來今年年頭寫的這一篇《吐槽大會》的分析宣推報告,先做個預熱吧~
看完2019年的《脫口秀大會》,我跟朋友說這季節目我看得好累,不像前幾季那麼輕鬆了,我感覺每一個脫口秀演員在竭盡全力讓觀眾愛上脫口秀、愛上吐槽。《吐槽大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著《脫口秀大會》上的。
節目類型:喜劇脫口秀節目(以脫口秀為主,將娛樂圈明星奇聞逸事進行調侃的語言類節目)
播出平臺:騰訊視頻
播出時間:2019年11月30日起每周六20:00(VIP) 每周日20:00(非VIP)
期數:10期
每集長度:90分鐘
主持人:張紹剛、金星(第九期)
主要嘉賓:李佳琦、甄子丹、孫楊、PDD、鄭鈞、周震南、朱丹、徐崢、阿嬌、蕭亞軒
製作公司:企鵝影視、笑果文化傳媒
出品公司:騰訊視頻
節目口號:吐槽,我們(儘量)來真的!
第1期:李佳琦回應「不粘鍋翻車」,吳昕吐槽搖滾大佬
第2期:甄子丹曝戲霸風波真相,李誕要一人打十個
第3期:孫楊稱霍頓缺乏媽媽管教 鄧亞萍吐槽王仕鵬提出致命三連問
第4期:PDD自稱是韓商言 炎亞綸清唱回應「車禍」
第5期:呼蘭火力開吐惹怒張紹剛 大張偉說鄭鈞是吳亦凡哥哥
第6期:周震南遠離網絡暴力用2G
第7期:朱丹繞口令回應說錯名字
第8期:徐崢學卡姆癲狂式脫口秀
第9期:阿嬌回應老公約女網紅
第10期:黃皓吐槽蕭亞軒年紀大
正片+花絮累積播放量為21.3億,微博粉絲數為182萬(四季累積下來,已產生品牌效應,笑果文化」兩會「《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短視頻陣地為騰訊微視,沒有進行抖音運營。其中,#吐槽大會#超話、官方微信認證仍維持第三季,第四季都沒有進行相關運營。
《吐槽大會》與新浪深度合作,每期節目都會根據當期節目主抓幾個熱搜點進行微博熱搜操作,其中「微博綜藝」帶相關微博熱搜話題,共發布微博92條。
《吐槽大會》熱搜詞一覽(數據來源雲合數據)
#李佳琦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龐博吐槽李佳琦貼成龍海報#熱搜歷史排名第2名
#龐博吐槽熱依扎#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卡姆給向佐孩子取名#熱搜歷史排名第3名
#卡姆給給張紹剛送饢#熱搜歷史排名第36名
#徐崢模仿卡姆#熱搜歷史排名第19名
#董又霖吐槽大會轉型#熱搜歷史排名第6名
#董又霖吐槽汪海林#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周震南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21名
#鄭雲龍澄清退出歌手#熱搜歷史排名第17名
#王仕鵬吐槽孫楊#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王梓琳很美#熱搜歷史排名第16名
#鄧亞萍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呼蘭太好笑了#熱搜歷史排名第7名
#PDD太好笑了#熱搜歷史排名第5名
#PDD只有李現能演我#熱搜歷史排名第4名
#路見不平一聲吼是炎亞綸#熱搜歷史排名第43名
#鄭鈞吐槽大張偉#熱搜歷史排名第6名
#朱丹念熱巴娜扎繞口令#熱搜歷史排名第1名
#李國慶吐槽大會#熱搜歷史排名第11名
#李汶翰吐槽王一博#熱搜歷史排名第3名
#李庚希跟徐崢要易烊千璽演唱會門票#熱搜歷史排名第1名
#畢志飛怒斥徐崢#熱搜歷史排名第18名
上節目的嘉賓在節目播出前會發相關節目宣傳,笑果文化旗下藝人為節目引流,李誕、龐博、思文、王建國、程璐、卡姆、呼蘭等笑果文化藝人,在節目播出前也在為節目進行引流。
收官期碰到疫情,熱點都以輕鬆、溫馨為主。其中,#蕭亞軒男朋友#的話題營銷推廣為例,營銷號矩陣助推該話題,微博矩陣圍繞#平平無奇戀愛小天才##蕭亞軒的快樂#助推該視頻卡段推廣。秦昊吐槽伊能靜的段落也進行了同樣的傳播。
①節目平面宣傳物料:每期節目主海報一張,單人海報一組,單人劇照一組,其他創意物料(包括播前主題海報、播後彈幕海波、播後金句劇照和表情包)
②臺詞金句海報:每期挑選參演嘉賓劇照,和網上該參演嘉賓呼聲很高的段子金句融合製作成為金句海報,並在騰訊節目官方發起互動投票
③臺詞金句海報:每期挑選參演嘉賓劇照,和網上該參演嘉賓呼聲很高的段子金句融合製作成為金句海報,並在騰訊節目官方發起互動投票
④參演主咖嘉賓的vlog、幕後採訪花絮:根據當下流行的vlog設置環節,跟拍嘉賓進棚之後登臺之前的全過程,並由此剪出參演主咖當期vlog;對主咖嘉賓、吐槽king進行幕後採訪,做為節目補充宣傳花絮,可和合作平臺談宣傳權益。
本質是一場以喜劇脫口秀為表演形式的大型喜劇演出,補充了國內脫口秀的市場缺口,更是抓準了近幾年受眾在高壓下需要解壓的需求。對於《硬核青年》的借鑑是要切實抓住市場受眾的情感需求。
吐槽大會通過「拆」星而不是造星,來拆解明星的各種槽點,創造新梗,拆解現象,傳遞現實意義,從這個獨特的角度讓嘉賓更接地氣,更能被觀眾理解。《硬核青年》也可以嘗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分析嘉賓和事件,讓受眾能深刻帶入,引發情感共鳴。
從破圈到跨多圈,從現實的熱點行業和標杆人物的焦點話題切入,揭開這些較為封閉的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與各圈層觀眾直接對話,職業的陌生感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引發破圈話題討論。對於《硬核青年》這樣的語言類節目嘉賓的選擇上有很好的借鑑之處,不局限於流量明星,而深入各圈層。
自帶脫口秀喜劇演員和專業編劇團隊,從內容來說每位嘉賓都有專門負責的編劇為其撰稿並多次溝通對稿,對內容有一個專業把控,脫口秀演員李誕、王建國、卡姆、等本身已經積累了一些人氣,在節目中放得開可以調動現場氣氛,廣告植入等都非常自然,也可以看出對自己旗下藝人的宣傳很用心,一線(李誕)、二線(王建國、卡姆、思文、龐博、程璐等)和三線(王勉、CY等)都均有亮相宣傳。
宣傳物料製作上除了保證傳統類別物料以外,也勇於嘗試Vlog等新興宣傳物料形式;不盲目發力,眾多話題推廣的可能是同一支視頻,保證視頻在視頻平臺的播放量;在廣告植入上勇於嘗試,節目組對於「要恰飯」這個觀點有深入理解,保證商業合作順利推行。
1.留下了脫口秀垂直觀眾,失去了大眾粉絲:到第四季,吐槽大會並沒有改變其節目模式,也沒有加入新鮮血液,留下的是真正喜歡脫口秀形式的人,而普通大眾則由於視覺疲勞,紛紛離開,如果不能聚攏強大的垂直人群,則不利於IP價值的最大化
2.豆瓣6.2分,吐槽大會變成洗白大會:吐槽單一化及反覆化,每個嘉賓的槽點都是一些老舊的梗,且沒有新意的吐槽,吐槽越來越無力,真吐槽卻不能百分百吐槽,怎麼保證既有趣又不失尺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