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在群眾眼裡,應成為「石敢當」,做到「幹事創業敢擔當」。這既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精準指向的一個具體目標,也是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客觀要求
在東嶽泰山,常見山腳下、路店旁乃至老百姓的屋舍前,擺著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其中不少用紅漆書寫著「泰山石敢當」字樣。「石敢當」是誰,何以令人們如此感念?其中說法不一,有說是泰山特產的一種具有鎮惡祛邪功能的靈石,有說是一位所向無敵「以捍居民」的古代勇士,也有說是民間傳頌的一位專為窮苦人打抱不平的青年英雄。總之,「石敢當」寄託著人們對正義力量的一種冀望和崇拜。
傳說是否真實無關宏旨,卻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黨員幹部在群眾眼裡,應成為「石敢當」,做到「幹事創業敢擔當」。這既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精準指向的一個具體目標,也是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客觀要求。
石敢當,「石」字為本,自身要像石頭一樣堅硬。自身硬,方有戰鬥力,方能贏得群眾信賴。就像蓋房子要用鋼筋混凝土,為什麼要用它們?就是因為它們有硬度,這種硬度保證了其足以承載房子重量。黨員幹部幹事創業,骨子裡必須多一點鋼筋混凝土的品質,保證自身過硬,否則就成了「豆腐渣」工程。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在各種現實考驗面前,要敢喊「看我的」「照著我的樣子做」,有「跟我上」「跟我衝」的豪邁。這是一種底氣,也是一種形象,出自於自身過硬,發自於心底無私,經得起眾目睽睽審視。試想,自身豆芽菜式的身板,不堪風雨磨礪,如何做得出「跟我上」「跟我衝」的示範?自身皮袍下面藏著個「小」、懷裡揣著「小九九」,如何喊得出「看我的」「照著我的樣子做」?「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自身過硬,是一種榜樣的力量,也是一種凝聚人的力量。
石敢當,「敢」字為先,要敢於負責、敢於擔當。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中堅,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在矛盾和問題面前的態度及作為,是群眾觀察和認識其品質的重要窗口。有的人遇到難題繞道走,或者拈輕怕重、推卸責任。如此即使口號喊得再響,在群眾眼裡也不過是個唱功好、做功差的「嘴巴幹部」。相反,挺身而出、扛起責任、拿出擔當,求得問題的突破,群眾就會為你叫好,打心眼裡信服你。黨員領導幹部就應該這樣: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哪裡工作較勁,哪裡就有他們擔當「頂梁柱」;哪裡群眾思想有困惑,哪裡就有他們當「定盤星」。「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越是群眾關注、需要解決的難題,黨員幹部越要拿出破解的辦法。黨員幹部「石敢當」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說是領導威信、領導魅力,不是靠行政手段實現的,也不是在唱高調、喊口號的過程中確立的,而是在建設和發展遇到難題甚至危機,大家普遍感到束手無策的時候,靠展現使命擔當而贏得的。
石敢當,「當」字為重,既敢於擔事,又要能扛事。踐行黨的宗旨,需要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贏得人民群眾支持擁護,讓人民群眾發自內心「說黨好」;但同時,還要敢於管壞事,面對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敢於亮劍,敢於較真碰硬,就像捉鬼的鐘馗那樣,使鬼魅一看見就嚇得魂飛魄散,成為正義力量的化身和歪風邪氣的剋星,做到為官一任、保一方「海晏河清」。應當說,這是黨員領導幹部一種難能可貴的品格——既不容邪、又能鎮邪。現實中常見一種情形:對破壞公共秩序的不良風氣,有的明明心裡知道,公開場合卻當好好先生,不敢批評,不敢鬥爭,漠視其存在。這表現在一般人身上尚可理解,但對於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來說,就是不負責任、耍滑頭,是決不允許的。從本質上講,這是「怕」字當頭、私心作怪,怕承擔責任,怕影響自己。這種人看起來精明,實則愚蠢。道理很簡單:黨員幹部的價值是擔當,職責是維護正義秩序。不敢擔當,讓正義秩序失範,就是失職瀆職、尸位素餐,就會喪失群眾信任。一名黨員幹部失去了群眾信任,何談價值意義?更遑論群眾威信。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幹部做「石敢當」,既會讓部屬有一種「靠得住」的歸屬感,還會給群眾一種「信得過」的安全感。如此,帶領廣大群眾幹事創業才會有說服力和凝聚力。(於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