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玉石鑑定專家王敬之來虞現場鑑寶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8-05-02 20:55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金偉

「市場上,玉大體分為和田玉和翡翠,和田玉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玉。除此兩樣,其他都叫玉石。」五一勞動節期間,中國著名玉石鑑定專家王敬之蒞臨我區上虞收藏品一條街,為我區及周邊縣市的廣大玉石收藏愛好者進行權威、專業、認真的鑑定。廣大藏友們懷揣極大的熱情和激情,紛紛拿出「看家寶貝」,希望藉助專家的慧眼給自己的藏品一個真實的「身份」。

王敬之,中國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玉器珠寶工作委員主任;中央電視臺《藝術品投資》、《尋寶》欄目專家組成員;《華豫之門》欄目專家組成員;《收藏快報》專家組成員;中國名家書畫研究院藝術顧問;金陵書法藝術院副院長、研究員,北大資源學院客座教授。曾出版及合作出版《靈隱探幽》《墨子校釋》《杭州名勝大觀》《寫作語詞彙釋·寫景狀物類》《鑑識田黃》《鑑識古玉》《王敬之說古玉》《鑑識田黃》《鑑識古玉》等著作,被譽為「行走在中國玉器文化裡的學者」。

鑑寶現場,面對眾多「寶物」,王敬之忙得不可開交,只見他拿出放大鏡仔細地觀察。當天,他在現場一共鑑定了近百件藏友帶來的「寶貝」。從中,他發現上虞文化底蘊深厚,具有不少收藏價值、文物價值的寶貝,但也有不少是魚目混珠的仿製品。

第一位鑑寶人手持寶貝,被王敬之鑑定為玉石,而非玉。「從『兔唇』造型來講,是一件年代久遠的玉石,具體年代比較難辨別。我們鑑別玉器年代,依據的是紋飾,例如同樣一條魚,如果擁有大斜刀紋飾,就能鑑別是西周年代。」王敬之耐心解釋,第一件玉器「兔唇」造型,出現年代比較早,算是高古玉。

「你這個是凍石,往好的方向說算是坑頭凍石,不是白田。白田就是白色石頭跑到田裡經過溪水幾千萬年的浸泡而成,特點是外面顏深裡面顏色比較淡。坑頭凍石屬於壽山石,當初賣家是否告訴你這塊玉石的成分?」由於現場沒有工具進行判斷,王敬之單從顏色上傾向於坑頭凍石。

一位80歲的鑑寶人持和田玉籽料,一位特地從諸暨慕名趕來的鑑寶人帶壽山石印章,皆被王敬之認定價值很高……不少藏友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參加這次活動,學習了如何鑑寶,還在現場和專家們有了交流請教的機會,對自己今後收藏很有幫助。

王敬之在現場鑑寶過程中,提醒初入古玩市場收藏的朋友要學會識假,必須多看多學多問多對比,不要輕易出手購買。在古玩的識假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眼力加經驗加知識,要細心謹慎去辨偽,而且要多比較、多請教,這樣就會少上當。


1525265735000

相關焦點

  • 《華山論鑑》走進深圳古玩城 五位鑑定專家現場辨真偽
    據了解,此次深圳古玩城作為「華山論鑑2019席捲全國」第二十六站唯一合作機構,與《華山論鑑》欄目攜手合作,為廣大古玩藏友們和愛好者們搭建平臺,讓藏友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在專業指導中學會更多鑑別方法、更好地了解古玩收藏的理念與知識。活動共分為瓷器、玉器、雜項、書畫鑑定組,特邀宋寶財、崔凱、王敬之、陳建明、李學偉等五位知名鑑定專家坐鎮,為深圳藏友辨假識真。
  • 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走進海口 市民組團來鑑寶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2日電(記者張茜翼)陝西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2日走進海口,攜手海南鼎臻古玩城舉辦海選鑑寶活動。活動當日,專家團隊為來自海南省內外的近500位藏友進行了藏品鑑定。
  • 鑑寶節目鑑定出天價瓷器,中國大媽:我做的!
    除了遲到你不會缺席前段時間有位大爺帶著一副《蒙娜麗莎》到成都武侯祠大廟會鑑寶活動上求鑑定▼再說回文物鑑定在一個玉石鑑定網站網友們將收藏的「寶貝」發出來給鑑定師鑑定鑑定師的回覆也是很皮了▼全球第4件「曜變天目茶碗」五人專家團經過商議給該碗鑑定價格2500萬日元(折合140萬人民幣)
  • 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
    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文/念霖小歷史隨著我們生活的發展,不少人都過上了好的日子,已經不再為衣食而憂,隨之也開始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生活了。這個道理是我們在高中學政治的時候就知道的,基礎生活滿足之後,開始追求上層的精神生活,大多說的人會選擇一個比較有價值性的精神生活,例如小編今天要說的鑑寶,很多人會選擇花大價錢去收藏文物古董,但是往往不能夠確定這些古董的真假,也隨之引來了鑑寶節目的開始,節目裡的專家會幫助大家來鑑定。小編要說的一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鑑寶節目上的,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
  • 杭州尊慧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近期將特邀鑑定專家葉佩蘭到公司現場鑑寶
    杭州尊慧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將於2014年10月25日特邀中博院鑑定專家葉佩蘭到公司現場鑑寶。此次鑑定寶物包括青花花卉小盤、乾隆款青花花卉龍紋罐、九眼天珠、康熙款孔雀綠釉觀音瓶、觀音佛像、謝曼倫款紫砂壺、裴石民款紫砂壺、景德鎮款粉彩四妃十六子罐、樞府卵白釉雲鶴紋高足盤、乾隆款玉壺春瓶等多樣經典陶瓷類寶物。杭州尊慧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國家文物拍賣許可證的綜合性拍賣公司。其旗下收攬的各種藏寶均經過了世界級鑑寶大師經過層層嚴格考核。
  • 專櫃包鑑定為假,高仿包鑑定為真,在線鑑定App靠譜嗎?
    現代快報記者下載了該 App,進入頁面後首先彈出的是 " 嗨購盛宴,7 折瘋搶,2 件折上折 " 的廣告,App 分為社區、源頭直購、在線鑑定、個人中心 4 個板塊,用戶可以選擇喜歡的鑑定師,進行直播鑑定,全程免費,也可以觀看其他人的鑑定視頻,把心得體會寫下供學習交流。記者發現,絕大多數用戶都是來鑑定珠寶玉石的。
  • 女子拿古玉上節目鑑寶,自稱佩戴10年,專家大驚:這你也敢帶?
    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玉代表美好的品質、吉祥的象徵,在古代還是身份的象徵。玉石因其溫潤瑩澤、縝密堅韌的美感,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都會隨身佩戴玉鐲、玉佩等,既美觀,也是一種收藏投資,缺錢時變賣能解燃眉之急。(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在一檔鑑寶節目中,有一位女士就因為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而不得已出售自己隨身佩戴10多年的玉。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近年來,鑑寶節目一度火熱,就是因為這類節目中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故事,加上人們對文物藏品的價值總是感到好奇,所以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對收藏文物的人來說,鑑寶節目也是一個鑑定文物價值的平臺,讓參加節目的嘉賓更加了解自己的藏品。鑑寶節目讓人們增長了文化知識,也開了眼界,十分有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 尼姑拿佛像鑑寶,專家鑑定完成後,卻詢問尼姑是否會背誦金剛經
    但是也因為這一點,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文物造假者,其文物形象非常的逼真,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只有業界專家才能夠辨認真假。這不,在一個鑑寶節目上,一個尼姑就帶著佛像來鑑寶了,結果專家最後鑑定完成後,尼姑還因此笑著問專家「你可知道我是誰」,後續怎樣呢?這個尼姑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 女子偷拿母親「宰羊刀」參加鑑寶,專家鑑定後激動:你母親是?
    比如本期要講的,蒙古姑娘偷拿母親的「宰羊刀」到鑑寶節目參加鑑寶,專家看到相關文物時異常激動,連忙問道:你母親說誰? 一、「宰羊刀」震驚專家:你母親是誰? 隨著網絡的發達,蒙古姑娘聽聞鑑寶節目可以免費請專家鑑寶時,不由得心生一喜。
  • 小夥拿「破碗」參加鑑寶,觀眾一陣嘲笑,專家鑑定後都不笑了
    在此類節目中,各路專家幫忙鑑別文物是真是假,而鑑寶期間也狀況百出。其中就有一檔節目,有一個男子拿著一「破碗」來鑑別,引來了觀眾的哄堂大笑,而在專家鑑定之後觀眾都不笑了,這個所謂的「破碗」有何特別之處?
  • 女子帶「牙籤」鑑寶,自稱3000萬,專家鑑定後臉色大變
    女子帶「牙籤」鑑寶,自稱3000萬,專家鑑定後臉色大變文/花花歷史屋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牙籤是經常使用的,尤其是在飯店和我們家庭的餐桌上都可以看到這些東西,市面上賣的牙籤無非都是用木頭或者竹子做成的,這種日常生活用品的售價非常低廉,我們正常人只要願意購買就可以隨時買的來
  • 老人拿著「壓菜石」去鑑寶,引觀眾嘲笑,專家:別笑,至少5個億
    這首詩歌告訴我們,玉石的買賣和鑑定,從古代開始便有了。而許多人也分不清什麼是真的玉石,就像那位老人手裡拿著的「壓菜石」。流失在民間的文物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度,我們有著其它國家無法比擬的歷史深度與厚度,而這些都體現在了中國的古建築,古藝術品上面。
  • 女孩偷媽媽「殺羊刀」鑑寶,專家鑑定後說:根本不敢估價
    人們會來古董市場。尋找一些看起來比較珍貴的老物件,有些人去收藏這些老物件純粹是為了收藏好,但也有些人希望憑藉這些老物件一夜暴富。畢竟古玩市場的水比較深,而且這幾年古玩市場假貨很多,一般人買不到真古玩。時光荏苒,在我國遠古時期,古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製作的一些老物件,至今仍具有較高的價值。因為經受了戰爭的洗禮,許多珍貴的文物消失了。
  • 小夥帶「邪門」法器鑑寶,稱是喇嘛送父親的禮物,專家:拒絕鑑定
    此前有位小夥子,將家裡的一隻「佛教法器」送給專家鑑定,據說是西藏一位喇嘛贈送父親的,覺得比較邪門,專家看後拒絕鑑定。一、「亂世黃金,盛世古董」中國不僅是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更是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國,曾有位著名的英國教授在演講中提到,「在過去的2000年裡,中國有1800年都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所以他們現在不是在崛起,而是復興」。
  • 美女帶家裡供奉的菩薩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後,表示:不用鑑定了
    幾乎每座的城市,無論是大是小都會有一條熱鬧的古玩街,吸引著城市中一些喜愛古玩的市民,從四面八方湧來。那是因為進來來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更加注重精神質量。隨著古玩的流行,一些優質的鑑寶節目也獲得大家的青睞。
  • 男子50萬賣別墅換塊「紅燒肉」,帶到鑑寶現場,專家:你膽子真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此道,珍寶們的價格也被越抬越高,例如2017年一件南宋的兮甲盤就拍出了2億多的天價,很多收藏於國家博物館等地的文物更是價值連城,其歷史和文化意義甚至無法用錢來衡量。
  • 女子拿祖傳玉佩鑑寶,專家不僅紛紛拍照,還說:格格吉祥!
    玉石翡翠無論是在現代社會還是在古代社會都是非常值錢的,也正是因為玉石翡翠的稀少,市場價值又高,所以玉石翡翠又被認為是富貴人家象徵身份的一個裝飾品。古代玉石翡翠大多數都是富貴人家的物品。古董一般都是古代時期留下來的物品,價值都比較高。所以,古代由玉石翡翠製成的物品就更加珍貴。
  • 美女拿家中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專家拿手電一照:不用鑑定了
    有位美女就曾拿著家中供奉的菩薩去了鑑寶節目,關燈後專家拿手電一照:不用鑑定了。這是為何?很多人都會拿著自己不確定的寶物,來節目中請專家幫忙鑑別真偽。其中便有一期節目,這位美女拿來的是一座家中供奉的水晶菩薩雕像,根據這個人的描述,這個雕像原本是一個水晶柱,當年她去東海旅行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它,看起來非常的合眼緣,於是便買了下來。回家以後她找人雕刻成菩薩像,從水晶柱到菩薩像花費了兩年的時間。這次來鑑寶,是想看看它值多少錢。
  • 中華之光·國玉和田:玉器鑑定專家劉迎春蒞臨華韻珍藏分享品鑑
    近些年來,玉器拍賣一直居高不下,和田玉的價值到底好在哪裡?什麼樣的玉器值得收藏……為此,華韻珍藏特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和田玉知識講座暨中國璽專家品鑑會》。會議現場,華韻有幸邀請到了國內著名玉器鑑定專家劉迎春老師,為大家系統專業講解了關於和田玉歷史地位、市場價值以及玉器品鑑等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