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人物中誰是大英雄?

2021-02-11 魚羊密史


小說裡面的人物和故事多是作者塑造的虛擬人物和「假」的故事。大家會問,既然不是真的,探究這些有什麼意義?回答是有意義!小說人物故事雖然是虛化+虛構,但往往被作者賦予了具有共性的深刻的內涵。

作為華語通俗小說大師,金庸先生筆下的諸多人物都值得去探究。金庸先生曾言: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古往今來成功的寫作者,其實最終都是在寫人和人性這個主題,所以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和人性才是各類作品的主題。

1976年黃*沾為香港電視劇《射鵰英雄傳》譜寫了《誰是大英雄》作為主題曲。1993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經典之作《東成西就》也用此作為主題曲。「英雄」是武俠小說中永恆的情結之一,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誰是大英雄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英雄」。

我們自小就聽說英雄,甚至有「英雄」牌鋼筆,「英雄」牌墨水。今年暑假,家裡小朋友說秋天就要讀三年級了,老師讓先熟悉下鋼筆字,讓我給他搞支鋼筆,算他這學期考試成績的獎勵吧。可惜我遍尋室內,只找出幾隻早已生鏽甚至拉不開筆帽的鋼筆,而且也沒墨水。於是跑到商場,發現既有「英雄」鋼筆也有「英雄」墨水。

小朋友指著標籤說,英雄?鋼筆和墨水還有英雄的?

我問他,你知道什麼是英雄?他歪著腦袋翻了幾下大眼珠子道,就是很厲害的那個人叫英雄吧。

何為英雄?本意是草類中精秀者為英,獸類裡統領群獸的叫雄。演化一下就是文靠英取名,武靠雄取號。聰明傑出的被稱作英,膽力過人的稱為雄。

一個人要配得上「英雄」這個稱呼,一要聰明有智慧二要有勇敢有膽略,二者缺一不可。光聰明沒有膽略,只能是個聰明人;光有膽子沒有腦子,充其量最多是個梟雄。



(圖)煮酒論英雄

當年大英雄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說的那句話堪稱經典:「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當然具體真是老曹說的還是老羅說的只能問老羅了。

金庸武俠中英雄是個大主題,尤其在《射鵰英雄傳》裡,傻傻的靖哥哥就與曾經的老嶽父鐵木真探討過這個話題:

成吉思汗勒馬四顧,忽道:「靖兒,我所建大國,歷代莫可與比。自國土中心達於諸方極邊之地,東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說古今英雄,有誰及得上我?」郭靖沉吟片刻,說道:「大汗武功之盛,古來無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兒寡婦之淚。」成吉思汗雙眉豎起,舉起馬鞭就要往郭靖頭頂劈將下去,但見他凜然不懼的望著自己,馬鞭揚在半空卻不落下,喝道:「你說什麼?」郭靖心想:「自今而後,與大汗未必有再見之日,縱然惹他惱怒,心中言語終需說個明白。」當下昂然說道:「大汗,你養我教我,逼死我母,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說了。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佔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佔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

郭靖又道:「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難道我一生就沒做過什麼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徵西伐,積屍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難說得很了。」他生性戇直,心中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成吉思汗一生自負,此際被他這麼一頓數說,竟然難以辯駁,回首前塵,勒馬回顧,不禁茫然若失,過了半晌,哇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在地下。

郭靖嚇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話說重了,忙伸手扶住,說道:「大汗,你回去歇歇。我言語多有冒犯,請你恕罪。」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張臉全成蠟黃,嘆道:「我左右之人,沒一個如你這般大膽,敢跟我說幾句真心話。」隨即眉毛一揚,臉現傲色,朗聲道:「我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依你說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話!」在馬臀上猛抽一鞭,急馳而回。當晚成吉思汗崩於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裡喃喃念著:「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著郭靖的那番言語。


(圖)郭靖,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和《神鵰俠侶》中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龍記》中也曾引述其相關事跡,他是貫通"射鵰三部曲"的關鍵人物之一。李志清(繪)

《射》的書名取得極好,氣魄雄偉。書中成吉思汗臨死還在惦記自己是不是英雄。

靖哥哥雖然萌呆,但他說的那句:「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以我之見,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說出了他對英雄的理解,而且這才應該是英雄的正解。

猶如我家小朋友對英雄的概念是「厲害」那種理解,再延伸下或許就是能打仗,這是叢林法則的「英雄」。要論這個,成吉思汗當之無愧的大英雄。但這種英雄世間真的需要嗎?

小時候就懂砸缸的司馬光就說過:「借使能逾蔥嶺,絕大漠,塵皋蘭,焚龍庭,又何足貴哉!自古人主喜於用兵,疲弊百姓。」

你就是能佔領全世界,然後把老百姓折騰的要上吊,又算什麼值得吹牛皮的?這樣的英雄不要也罷。但這類英雄史上頗多,比如漢武帝劉徹同志就是此類「英雄」,而為這類英雄抬轎子的也很多。

戰爭,有多少是正義的?我推崇抗日戰場上那些真正為國為民敢於犧牲的英雄。

另外最近又出現了一類「英雄」,這類英雄與當年彪乎乎的義和團的前輩們有些相似,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以打砸與「洋」有關的東西為己任。出沒在肯德基麥當勞日系車4S店,這類「英雄」無非兩類,一類是真蠢,不長腦子;一類是假傻,混水摸魚。

扯得有些遠,害怕義和團們跨省追蹤,暫停。

說到最後,金庸先生塑造的人物中到底誰是大英雄?答案是《天龍八部》中的蕭峰,不要喊噓,就是契丹人蕭峰。英雄也是沒有國界的好不好。

蕭峰的男兒風骨、豪邁作風、俠義心腸、絕世武勇、寵辱不驚,甚至他的豪飲(英雄與酒是分不開的,如若英雄不能飲酒,大大減色。)。


(圖)蕭峰(1060-1093),原名喬峰,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角。圖為黃日華版蕭峰畫像。

大英雄的第一次出場就很精彩:

西首座上一條大漢回過頭來,兩道冷電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臉上轉了兩轉。段譽見這人身材甚是魁偉,三十來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段譽心底暗暗喝了聲彩:「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勢。不論江南或是大理,都不會有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麼英氣勃勃,似這條大漢,才稱得上『英氣勃勃』四字!」

其後在杏子林中,蕭峰不動聲色乾淨利落的制服慕容復的家將包不同、風波惡。發現了丐幫內叛亂後後處變不驚,逼住宋、奚、吳、陳四長老,制住了能言善辯的全冠清,請回了傳功、執法二長老及大義分舵等未參與叛亂的幫眾,迅速扭轉了局勢。不可謂不機智。

扭轉局勢之後,蕭峰仍不失禮數替段譽介紹,可見蕭峰的精明睿智的領袖才幹。

在接下來的討論蕭峰放走包不同風波惡之事中,幫中有人責怪蕭峰縱敵而不考慮馬副幫主被殺之仇。蕭峰很有條理和邏輯鮮明的既指出了馬副幫主之死的種種疑問,不能武斷認定為慕容氏所害;又輔以他與慕容家將公冶乾、風波惡相遇的故事,由其僕推及其主,足見蕭峰在處事精細之中,更有一種大英雄的目光與胸襟。

丐幫宋、奚、吳、陳四長老公然犯上作亂,按照幫規,四人該當處死。但幫主蕭峰以四長老曾為國立功,多次抗遼建立奇勳,對丐幫俠義聲譽也有無數功勞為由反過來為四長老求情,以至不惜以刀自刺、自流鮮血為旁人洗罪。既照顧了四長老的面子,也讓幫中兄弟看到了身為幫主的蕭峰是如此的仁義和公正。

找到仇人後能大義分明,不因此濫殺無辜。在契丹做南院大王,日以愛護百姓為要。絕不小人得志便尾巴高揚,真正能寵辱不驚者有幾人?

與阿朱的愛戀也堪為讓人欽佩。在當下小姨子屁股有姐夫一半的時代,妖媚的小姨子阿紫硬是往大姐夫蕭峰身上貼,蕭峰始終遵守當年對阿朱許下的承諾。若是放在某些人身上,十個小姨子也搞到手了。單憑這點,蕭峰的大英雄稱號當之無愧。


(圖)電視劇《天龍八部》劇照

據說「好吃不如餃子,好玩不如嫂子」。面對熟女嫂子馬夫人的赤裸裸挑逗蕭峰心止如水堅守兄弟大義,試看古今中外多少英雄敗伏在石榴裙下。我也曾深深懷疑,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蕭峰的死最是彰顯大英雄本色。多數的所謂英雄都是利己的,他們不會管百姓死活,只要我能裝牛逼就好: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蕭峰仍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

打仗肯定要死人,很多戰爭都是非正義的,都是統治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發動的,哪管老百姓的死活。蕭峰用死來給這些王八蛋們上了一課,提了個醒,也讓王八蛋們知道世上什麼是人性。

大英雄蕭峰死了,死的轟轟烈烈,坦坦蕩蕩。不惜一死為宋遼換取了短暫的和平,讓兩國百姓少了些殺戮。

蕭峰也是金庸先生小說中唯一一位在書裡就明確的死掉的主人公。

從來英雄多悲情。

《菜根譚》中有副對聯寫的很好: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以此來悼念大英雄蕭峰是不是有點弱?

原標題:金庸武俠人物中誰是大英雄

*作者:趙燕雲,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多家網站籤約作家,頭條號原創作者,博客中國專欄作家, 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歷史武俠長篇《白羽紅塵傳》、歷史文學長篇《鳳凰曲》等。

版權聲明:【本文由趙燕雲獨家授權「魚羊秘史」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否則視作侵 權。】合作聯繫QQ:2483843068

相關焦點

  • 紀念金庸:動漫中的金庸武俠世界!
    金庸先生開創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用文字將中華文化中的「俠義精神」深深的扎入了海內外華人的血液中。金庸先生代表了中國文壇的一個時代,他的作品被多次改編成影視劇,這些故事承包了無數中國人的回憶。而他的有些作品也被漫畫化了,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金庸先生的漫畫化後的作品吧。
  • 金庸武俠中石破天和阿青,誰才是金庸武俠的第一人?書迷:不用想
    金庸武俠中石破天和阿青,誰才是金庸武俠的第一人?書迷:不用想正所謂"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說起金庸武俠中存在爭議的點還有很多,比如說金庸先生的十三本小說中哪一本是最好看的,最有深度的?
  • 金庸武俠人物「穿越」,是怎樣的體驗?
    真人秀也借著勢頭佔據各大衛視黃金時間,這幾日刷到一檔節目——《咱們穿越吧》,講的是魏晉南北朝的事情,與我寫作不謀而合。一看是武俠類,小宇宙就爆炸起來,點著我的雌(xiong)性荷爾蒙。不過,說到武俠,腦子裡一票都是金庸小說裡的人物,郭靖、黃蓉、楊過、令狐衝、韋小寶……等一大波人物畫面襲來。由於電視劇版本的演繹,我們心中的角色也大相逕庭,畢竟各有所長。
  • 金庸武俠中的一大敗筆人物。吃江湖飯,幹兇殘事
    許多人物的存在,就是為了推動故事情節。他們似乎沒有自己的腦子。比如《書劍恩仇錄》中鎮遠鏢局的童兆和。說他之前,咱先來看看鏢師們是如何待人接物的。福威鏢局——江湖上的事,名頭佔了兩成,功夫佔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了。
  • 【金庸的武俠】系列之:金庸武俠十大奇遇
    年幼時的我們甚至認為,郭靖、楊過、喬峰、韋小寶、張無忌、令狐衝...這些人物本來就是歷史中裡的一部分。金庸的武俠世界,時間跨度上千年,楊過的奇遇就這千年世界中無人再能分享的。  第五名:金庸武俠十大奇遇──段譽上榜理由:相對愛情的奇遇,功夫的奇遇只是過客奇遇指數:★★★★ 段譽本來是不喜歡武功的,甚至因為父親逼著自己練功,而離家出走。
  • 歷史人物與武俠人物 金庸演講
    其實我本人不大喜歡開演講會,過去我辦《明報》時,若有意見就寫社評,不過這有個缺點,就是一個人自說自話,沒有趕的,講得自以為對了,其實對不對也不知道。所以我不愛演講,但愛對話。《中國時報》浮世繪版開辦「金庸茶館」,早期本來想叫「金學研究」,但「金學研究」這四個字很不敢當,第一,我的小說不能當成學問,所以金學不成立,但叫「金庸茶館」,讀者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坐下來聊聊天,批評、罵、稱讚都好,今天「金庸茶館」開張,大家坐在這裡,對我或我的小說有任何不滿意的,都歡迎提出意見。
  • 「金庸武俠」 與 「古龍武俠」的區別
    在武俠小說界,金庸,古龍這兩位大師是公認的"泰山北鬥"。只要是武俠迷,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兩位大師的作品。那麼,兩位大師的武俠世界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1)主角的身世和成長路線金庸的作品中,基本上主角的身世背景,成長軌跡都是很清晰的。
  • 黃豹 | 成年人的童話與金庸武俠中的法律學
    黃豹:《金庸武俠中的法律學》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凡有井水處
  • 古龍筆下九大經典武俠人物,名氣絲毫不輸金庸武俠,你知道幾個?
    提到中國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金庸和古龍二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武俠影視作品,大多都是改編自二人的作品。 看過金庸和古龍作品的觀眾一定知道,二人的作品除了都展示了俠之大者風範,還是有一些差別的,相較於金庸武俠的氣勢磅礴,古龍的小說則多了些浪漫主義色彩,尤其是在人物刻畫上更是存在明顯的差別。 金庸筆下有喬峰、張無忌、楊過、郭靖等眾多經典人物,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古龍筆下的那些經典武俠人物。
  • 金庸武俠‖人物名字典故
    以下,帶領大家一起去領略下金庸筆下的那些人物及其有含義的名字。《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其實李靖之軍事才能未必高於韓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還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與人格修養。雖達不到三毛「最愛黃藥師什麼都愛」的程度,我猜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藥師這一人物形象還是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的名字贈給了黃:李靖字藥師。「東,色青」:書中寫黃藥師初次出場:「身穿青色布袍」。
  • 金庸武俠中的「馬學」名場面
    所謂的「馬學」視頻中,馬保國一面以一代宗師自居,故作正經;一面頂著黑眼圈,說什麼一時「大意」。這種阿Q精神般的反差,令人發笑。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故弄玄虛的假大師。金庸的武俠世界是個大江湖,「馬學」名場面自然不會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金庸武俠作品中的「馬學」名場面。
  • 寫作指導:金庸武俠中的場面描寫
    印象當中武俠小說的人物刻畫、武打場面描寫的就十分精彩,故而這次的資料以武俠小說中的素材居多。從人物的愛恨情仇到武打場面都涉獵到了,為的是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武俠世界和不一樣的場面描寫。   金庸的武俠中的武打,它所帶給我們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說這麼有魅力,在「武」這個方面,超越了前人。
  • 無聲夜讀 | 如果我穿越到了金庸的武俠世界中
    從幻想中回到現實,我又何其慶幸自己只是讀者,不是俠客,何其慶幸自己只是平凡人,不用親歷江湖,過刀口舔血的生活。每當武俠世界中戰爭不斷,硝煙四起時,我們可以捧著書本閒情雅致,指指戳戳:為何不早點說出真相?為何不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何其快活酣暢!儘管刀劍無眼,儘管戰爭無情,但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總是充滿了一種積極和仁義的精神。
  • 你是為什麼喜歡金庸武俠?
    不僅喜歡聽別人講故事,也喜歡電視裡的故事,讀書識字後更喜歡在讀書中尋找自己喜歡的故事。我第一次讀到金庸武俠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金庸武俠劇早已風靡大陸。看過不少金庸武俠劇,但是金庸是什麼壓根不知。有次在家裡偶然見到一本借來的《碧血劍》,無意間看了好幾個小時,才知道原來電視裡的武俠世界也能寫在書中。奈何之只看了一小段,書就被還會去了。此後初學高中陸陸續續講金庸十四部武俠看了個遍!
  • 金庸先生走了,後金庸時代來了,武俠死了
    先生今年94歲了,在同友人談話中笑著離開,按理說已經在人世間沒什麼遺憾了,可我輾轉反側,總是覺得心裡空落落的,翻來覆去很久才想明白原因:那個我熱愛的武俠時代終於落幕了,金庸先生把武俠的巔峰時代給了我們,而我們卻沒有把它延續下去
  • 金庸武俠十大最強光棍,蕭峰只排第五,第一被金庸改了名字
    本期話題就由本小聖帶大家來點評一下金庸筆下的最強光棍吧。金庸筆下的光棍很多,但是這些光棍卻大多都是一流高手。可能是因為沒有感情的牽連,所以他們都能專心武學,最終成為頂級高手吧。當然,也有一些光棍是被感情所累,他們本不想成為光棍的,然而金庸先生的各種安排,終於讓他們還是成了光棍。那麼金庸筆下十大最強光棍都有誰?我們馬上開始。
  • 金庸古龍梁羽生,3位武俠宗師的3本冷門小說,誰更勝一籌呢?
    但是金庸和古龍誰排第一,卻讓不少武俠迷爭紅了臉。雖然說,現在武俠早已沒落,武俠迷也越來越少了,以前那種網上論武的現象也幾乎絕跡了。但是,武俠迷對於武俠的那一份情懷,還是存在的。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16年的老書蟲。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準備換個思路:「既然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位大家的最好水平,難分軒輊。
  • 金庸先生武俠世界中十三大可憐人,最可憐的是誰?
    程靈素這個人物形象是金庸先生塑造的最成功的女子之一,是個叫人很感動的女子,除了男主角不愛她,幾乎所有的讀者都很喜歡她,喜歡這個雖然長得不漂亮,但卻心地純良、冰雪聰明、真誠無私的姑娘。本質上小昭和程靈素是同一類人。
  • 金庸武俠中的青梅竹馬,沒有一對善始善終
    你在腦子裡過一下,金庸武俠中有沒有哪一對師兄妹最後相濡以沫,白頭偕老?想不到吧?沒錯。所有的師兄妹都被金庸畫個圈圈詛咒了。不信你瞧。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我喜歡的令狐衝。他的事情咱都明明白白了,苦戀小師妹嶽靈珊無果,整日價飲酒度日,形銷骨立。
  • 溫瑞安否認武俠已死:金庸他在,武俠在
    「很多人認為武俠文化是不存在的,武俠已死。我覺得是夕陽無限好,青山依舊在。」溫瑞安如是說。金庸在,武俠在溫瑞安,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臺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臺武俠小說作家,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俠》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等。溫瑞安的文學道路是從寫詩開始的。談及詩歌,溫瑞安感觸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