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幻想中回到現實,我又何其慶幸自己只是讀者,不是俠客,何其慶幸自己只是平凡人,不用親歷江湖,過刀口舔血的生活。
每當武俠世界中戰爭不斷,硝煙四起時,我們可以捧著書本閒情雅致,指指戳戳:為何不早點說出真相?為何不斬草除根不留後患?何其快活酣暢!
儘管刀劍無眼,儘管戰爭無情,但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總是充滿了一種積極和仁義的精神。
這種仁義精神不僅存在在郭靖這樣的正面人物身上,就連反面人物身上也有,例如《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雖說她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女魔頭,可她也對小郭襄生出慈愛之心,我想這便是仁義精神在她內心深處的體現吧。
另外,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的愛情也總是那麼忠貞不二,雖然小說背景是在古代,但在愛情這一方面卻是遵從著現代一夫一妻制乃至一對一的戀愛的。
例如小龍女和楊過,王重陽和林朝英,甚至是李莫愁對陸展元的感情都始終是忠貞無二的,可以為了愛的人生,也可以為了愛的人死。
正如《神鵰俠侶》的電視劇中總是重複的那首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所以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的人物總是充滿了人情味和血性,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金庸先生曾在《神鵰俠侶後傳》中表達過:「我個人始終覺得,在小說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會意義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武俠小說並不純粹是娛樂性的無聊作品,其中也可以抒發世間悲歡,能表達較深的人生境界。」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那麼多流傳久遠,讓讀者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並且能夠滿足像我這樣有一個武俠夢想的平凡人的武俠幻想。
以上只是我在讀完《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之後的一些胡思亂想,我自知是在用凡人的膚淺的眼光來評判武俠世界裡的英雄人物,例如抱憾與小龍女和楊過愛情的坎坷,但或許這些坎坷在他們看來只是愛情之路上的考驗而已。又例如揪心於王重陽和林朝英相處的彆扭,但或許這只是情侶之間的小情趣罷了。
雖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但偶爾幻想,品評人物不正是你我凡人的樂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