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劃了13年,這座人行天橋有了進展
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景觀設計方案已確認
深圳商報2020年1月16日訊 「13年前就已經規劃了的人行天橋,怎麼音訊全無了?」近日,深圳商報接到市民反映,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自2007年納入規劃以來,多年遲遲未建。深圳商報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福田管理局和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福田區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已立項,天橋景觀設計方案已確認,正在進行深化設計。
片區居民:「好事」變「心病」,規劃13年的人行天橋遲遲未建
建人行天橋本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現在卻成為了福田區新洲路、商報路片區居民多年的一塊心病。
「2007年聽說福田區新洲路與商報路相交處與蓮花山公園之間要建一座人行天橋,就把家搬到了新洲路附近,目的就是每天能通過人行天橋去蓮花山公園鍛鍊身體。等了13年,這座人行天橋影子都沒有。」1月12日,家住福田區新洲路旁富霖花園的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居住在富霖花園、景樺花園、擎天華庭等新洲路、商報路片區小區的居民去蓮花山公園很不方便。
「對於新洲路、商報路片區居民而言,近在咫尺的蓮花山公園,需要繞行至新洲路-蓮花路路口或新洲路-紅荔西路路口,才能到達。不僅路程較長,還要經過機動車繁多的交叉路口。」陳先生強調,對要去蓮花山公園鍛鍊的老人、小孩而言,從新洲路、商報路去蓮花山公園的幾百米路程危險係數非常高。
在住福田區新洲路旁擎天華庭小區的王女士看來,從交通便利性的角度而言,建設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非常有必要。「靠近蓮花山公園的新洲路兩側已分別建有公交站臺,但兩個公交站臺的利用率都不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兩個公交站臺之間通行不方便,需要經過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王女士表示,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的建成,將極大程度方便新洲路片區居民的交通出行。
相關部門:景觀設計方案已確認,正在進行深化設計
針對市民關心的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規劃建設問題,深圳商報記者近日採訪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福田管理局。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福田管理局方面向記者介紹,2007年,原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組織編制了《特區自行車及人行交通改善規劃》,該規劃方案在全市共規劃新增了58座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其中就包括了在蓮花山西門附近,新洲路與商報路相交處擬建商報社人行天橋(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2013年,原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組織編制了《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全面落實了2007年《特區自行車及人行交通改善規劃》,其中也包括了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同時,《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結合現狀實際使用需求,將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納入福田區步行網絡規劃布局,並建議儘快實施。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福田管理局方面表示,經核查,目前,福田區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已立項。具體建設事宜由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負責。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新建工程景觀設計方案已確認,正在進行深化設計。
關於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的建設進度,本報將繼續跟蹤報導。(江南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