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2.0上崗 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

2020-12-27 SZNEWS

原標題: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2.0上崗

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近日,路過蓮花山公園的市民會發現,靠近公園一側的紅荔路悄悄發生了變化。人行道變得更加寬敞,綠道連接更加順暢,更明顯的是,非機動車道似乎與大馬路處於同一水平線,騎行單車等可無縫接駁。不少市民認為改造後的紅荔路更利於市民騎行,但也有市民質疑這樣的設置是否足夠安全?

深晚記者就此採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經過改造後的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2.0已於近日施工完畢上線,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雖然紅荔路改造仍處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但其或將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紅荔西路安全島與車行道。

路口設置無障礙坡道

鋪設自行車道 道路更開放

從蓮花山公園走下來,即發現靠近公園的紅荔路變得寬闊了不少,並標識了明確的綠道和人行道,不少市民騎著單車從路面經過。

紅荔路是貫穿福田東西的主幹道與公交主走廊,也是重要的景觀大道,全線運營時間已超15年。其中,蓮花山公園段(西起新洲路,東至彩田路,全長約1.8千米)緊鄰「城市會客廳」,雖經過多次道路局部改善及養護,但紅荔路仍存在部分病害頑固難除、街道活力不足、既有設施建設水平難以與深圳打造國際化城市的要求相適宜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去年底,福田管理局開展紅荔路交通與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優先對慢行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升級,目前蓮花山公園段已全面完工。改造提升後的紅荔路慢行系統2.0將混凝土路緣石更換為黃鏽石花崗巖路緣石,改造雨水篦子、增設平緣石,打造統一界面。

尤為關鍵的是,使用大尺寸荔枝面黃鏽石重新鋪裝了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獨立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道的鋪裝結合綠化帶空間,蓮花山公園段全線增設2米寬透水混凝土鋪裝自行車道,保證獨立、連續的自行車路權空間,增加行人安全性。

不少市民為改造後的道路點讚,認為開放的道路更有利於騎行者。也有市民表示疑問,紅荔路的人行道和安全島與行車道沒有高度差是為何?

福田管理局告訴深晚記者,根據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範中對無障礙設施要求,紅荔路全線均有設計路牙,在路口位置有過街需求的地方,採用全寬式單面坡坡道的處理方式,即全路口無障礙的坡道形式。這種方式不同於以往的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方式,拓寬了行人通行的寬度,增加了人行過街的通行效率,減少行人的駐足時間,有效提高了人行過街的安全性。

提升渠化島

過街安全性增強

因為路牙高度差的減少,帶來了渠化島(俗稱「安全島」)的同步降低,不禁有市民疑問,此舉是否能保障行人的安全?

福田管理局表示,改造後的紅荔路僅在路口及有人行通行需求的地方採用無障礙過街的通行方式,在一般車行段均有設置高於車行道15釐米的道牙,符合且未有改變深圳的道路設計規範。

針對行人過街的安全性,福田管理局表示,根據最新要求,著重提高渠化島的安全性。其中,島頭整體高度增加至45釐米,單個島頭重約2噸,提升了渠化島整體的安全性。另外,設置增強式分隔柱。分隔柱直徑168毫米、高1200毫米,材質為實心304不鏽鋼,單根重量達到0.21噸,按照埋深600毫米、外露600毫米的標準進行設置。

市民陳先生則認為:「紅荔路雖然在等候區的路面更加平行,但是迎著車流的區域設置了40餘釐米的防撞石墩,比以往的『安全島』更加安全,讓深圳的道路更多了一分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的味道。」

紅荔西路安全島新設花崗巖石墩。 本版圖片均由深圳晚報記者 張焱焱 攝

打造全市慢行系統道路

推進「三網融合」

改造後的紅荔路方便了市民的騎行,家住福田的葉先生就表示,無縫接駁的道路更順暢更舒心了。近年來,深圳一直著力打造「三網融合」慢行系統,逐步構建全市慢行系統交通網絡。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向記者表示,紅荔路的改造仍屬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改造後的紅荔路更具深圳特色,希望能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系統示範道路,未來深圳的道路改造是否都按照這種方式出現,要根據廣大市民的使用需求、適應程度,以及道路本身的規劃與實際條件來決定。

相關焦點

  • 深圳規劃建設6條自行車快速路、12條幹線主廊道慢行系統骨幹網絡
    11月18日,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慢行交通作為深圳交通強國試點方案中的重要一環,深圳正在規劃建設由6條自行車快速路、12條幹線主廊道組成的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來源: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供圖)構建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2020年,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編制印發了《深圳市自行車交通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了自行車交通是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交通方式同等重要,並提出「網絡重構、停放入位、安全提升、騎行促進、政策協同」等5大發展策略,共計38項行動舉措,促進深圳市自行車交通健康發展
  • 規劃13年,福田區新洲路蓮花山公園西門人行天橋有了進展
    片區居民:「好事」變「心病」,規劃13年的人行天橋遲遲未建建人行天橋本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現在卻成為了福田區新洲路、商報路片區居民多年的一塊心病。「2007年聽說福田區新洲路與商報路相交處與蓮花山公園之間要建一座人行天橋,就把家搬到了新洲路附近,目的就是每天能通過人行天橋去蓮花山公園鍛鍊身體。
  • 最近,江門人才島這些地方「火」了!
    其中,被一條長約1.5公裡、寬約8米的河湧環繞,塘邊社區的盧灣村是江門人才島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精緻美麗鄉村畫卷。該工程由人才島項目部進行高標準設計,秉持「藍天麗日造福今日明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水、路、家、園」為載體,打造全區精品特色示範村,獲得市、區兩級領導及附近居民的一致認可。繞著環島行駛,不久,公交就到達了潮頭中央公園。
  • 為什麼深圳人都愛蓮花山?
    作為深圳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蓮花山公園裡包含了眾多關於深圳改革開放的元素——除了矗立著一代偉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塑像,蓮花山公園內還建有「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紀念園」,通過民眾的視角闡釋深圳改革開放的成果。
  • 看,成都錦江公園首個慢行街區示範段
    成都正在打造的錦江公園就是這樣的地方,它以「慢行」為核心,讓兩江環抱區域有了讓人逗留、消費和生活的空間。不信?來看望平濱水公共空間。  作為錦江公園首個慢行街區示範段,望平濱水公共空間在去年國慶前建成亮相,它告別了車來車往、停車佔道,有的只是寬敞整潔的人行步道和留住行人的老記憶、新消費。春節前,片區裡以祥和裡為代表的內街即將與市民見面,實現整個片區的流動開放。
  • 改善交通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蜀山區積極推進道路慢行系統改造
    改善交通環境 提升城市品質 蜀山區積極推進道路慢行系統改造 2019-11-11 09:30:25   來源:合肥日報
  • 汕頭金砂路要改造升級,投資1.7億!設計方案、效果圖曝光!
    金砂路(金環路-金泰立交)是城市主幹路,在亞青會的契機,為積極推進汕頭市城市環境品質化提升工作,將進行道路景觀提升工程。 道路交叉口優化設計 對各個交叉口進行優化設計,從規範非機動車左轉路線及等待區,完善交通信號燈、 重新優化渠化島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 6月底前漢水路、贛水路通行方向將調整 哈爾濱市公園周邊打造慢行...
    對此,哈爾濱市交警部門於近期優化調整市區內重點公園景區周邊交通,打造慢行系統交通示範路,營造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據了解,目前,市交警部門協調南崗城管局已在南崗區湘江公園區域建設慢行交通系統,運用交通穩靜化技術手段,將漢水路打造成慢行交通示範路。
  • 3年建成22條慢行道 合肥東城慢行交通圈基本成型
    央廣網合肥12月1日消息(記者趙家慧)記者從合肥瑤海區園林綠管中心市政處了解到,該區花衝路慢行系統改造今天通過驗收。自2017年啟動道路慢行系統改造以來,瑤海區已完成22條道路的慢行系統改造,合肥東城的慢行交通圈已經基本成型。  近年來,瑤海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分批次推進慢行系統改造。
  • 江門城心軸線慢行系統要來啦!怎麼建?請您說!
    日前,備受關注的江門城心軸線慢行系統設計方案出爐啦!現正公開徵求意見!城心軸線慢行系統怎麼建?我們邀請您來提出意見建議!快來了解一下!院士路和白石大道交匯處將建設環形天橋城市中軸線是城市景觀、功能與發展的軸線,是城市的「主動脈」。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本次城心軸線慢行系統的設計大致將整個片區分為「城市之門」「城市客廳」「城市後花園」三個部分進行打造,著力構築展示城市公共服務功能與景觀特色的重點展示區,通過要素的改造升級,提升城市品質。
  • 我區積極推進步道建設 優化慢行空間提升城市品質
    虎頭巖公園山脊觀光道橫跨於長和路之上,航拍視角下,像一條紅色長龍。記者 何 超 攝「漫步優美的步道,遠眺清澈的江水,真是讓人心情愉悅!」遇上難得的冬日暖陽,家住七星崗的曾女士特邀家人一起到山城第三步道散步。
  • 西海岸新區音樂之島(鳳凰島)及周邊區域和城市設計
    3)唐島灣公園提升結合現狀條件,提出以古韻之音為主題的音樂元素連通現狀南北院子;以古代音樂文化為魂,場地實景演出增加互動性,突出音樂體驗。設計了取自古代音樂文化典故,與實景場景相結合,並且設計了音樂裝置和小品符號在公園中。
  • 與「網紅」五岔子大橋組隊,成都首個漂浮公園預計明年亮相
    將打造島岸一體的藝術與體驗空間和錦江藝術環廊 ,形成一帶(高新區錦江生態帶)、六點(六個重要城市公共空間)、兩環(藝術水岸大環線、網紅體驗小環線)的總體結構。設計方案顯示,芙蓉島整體設計形態為一岸、一島、四館、多點,設計三大功能區域,分別是活力主題的活力藝展區、生態主題的生態秘境區、文化主題的水岸風光區。
  • 成都首條慢行街區來了!帶你在錦江畔品味煙火三千年
    它能夠給行人足夠的安全感在江邊散步、看書、喝茶……逛書店、花店、咖啡館、美食店……新穎別致的文創空間「一步一景」這裡有成都的煙火三千年也有全球的新消費場景錦江公園首個慢行街區示範段路全給了人,卻沒有把車「一禁了之」↑錦江公園成華段一隅,1.4公裡長的空間藏著豐富的場景從新華橋至東風橋長1.4公裡,就是望平濱水公共空間。它很好找,出太陽的日子,長長一條街上,咖啡香、茶香和臘梅香久久不散;來網紅店打卡的年輕人、來曬太陽的老人、來認識老成都的遊客,都在街上享受他們的愜意時光。
  • 提升市民慢行體驗,第一國際商圈及周邊道路將大變樣!
    11月25日,副市長劉傑帶隊赴南城街道調研第一國際商圈及周邊道路改造提升工作進展情況。調研組一行詳細調研了石竹路、陽光路、元美東路、東莞大道等城市道路的慢行現狀及存在問題,就進一步推進片區城市品質提升項目落地、提升慢行體驗提出工作建議。
  • 重要提醒丨廈門大橋改造施工 進島方向禁止通行 建議換乘公交或...
    ),禁止車輛由北往南行駛; 2、嘉禾路(廈門大橋至夏商國際商城段)實行由南往北單向通行(往出島方向),禁止機動車輛由北往南行駛。2站的公交線路一共10條,施工期間兩處公交站點需移至海堤路上高崎小學站,並臨時更名為高崎站,方便進出島乘客識別票價跨段點。
  • 《龍之谷》時裝2.0系統爆料!外觀屬性超強提升
    而時裝2.0的更新,勢必又將掀起一輪新熱潮。從光效的細膩程度、光暈的層次感,再到力敏智體、最終等屬性的數值提升,無一不讓人沉迷。用水晶點數在水晶商店換時裝進化方塊,用進化方塊去進化本次商城內出售的宗教時裝,就有機會獲得時裝2.0的成品哦。萌趣100%!海龜三件套來啦雖然現在還沒有進入炎熱的夏季,但是《龍之谷》中全新入駐的海龜三件套卻可以讓谷迷們充分感受到海洋的氣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