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研觀影會】「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來看轟動臺灣的熱血電影《KANO》!

2021-02-17 北大臺研
《KANO》是一部描述中國臺灣被日本侵略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的臺灣電影,由馬志翔執導、黃志明和魏德聖監製的長片。影片講述1929年臺灣誕生了一支由日本人、臺灣人和原住民組成的嘉農棒球隊,在新教練以「進軍甲子園」為目標,用斯巴達式的嚴厲態度訓練球員,原本散漫的球隊在教練一年多的魔鬼訓練與屢屢落敗的刺激下,漸漸激發了球員的求勝意志與前進甲子園的決心。1931年,嘉農棒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打敗由日本人所組的常勝冠軍「臺北商業隊」,成為首支在濁水溪以南並且贏得全島冠軍的野球隊外,更代表臺灣去日本徵戰甲子園。 ·獲得第51屆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以及其餘六項獎項提名。
·獲選第13屆紐約電影節亞洲影展,並於2014年3月5日登上《朝日新聞》報紙頭版,成為首次出現在《朝日新聞》頭版的電影。
·創下臺灣電影史上第一次萬人遊行宣傳手法,在2014年2月22日於嘉義市舉辦盛大的萬人封街遊行首映活動。
·2014年2月27日上映首日全臺票房突破1400萬,2014年4月13日全臺票房過三億。

電影預告片

電影放映完畢後有討論時間,歡迎大家交流真知灼見隨想感悟~!

4月10日18:00,二教507。臺研與你觀影、論事、想人生。

圖片、視頻、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TaiwanResearch Association,TRA),成立於2002年3月27日,是中國大陸最早成立的兩岸交流類大學社團。協會自成立以來,先後多次獲得「北京大學十佳社團」、「北京大學品牌社團」、「北京大學優秀社團刊物」等諸多榮譽稱號。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以「關注臺灣情勢、研究兩岸關係、促進兩岸青年學生交流」為宗旨,成立以來得到了國臺辦、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全國臺灣研究會、北京大學港澳臺辦公室、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等校內外單位的大力支持,起到了兩岸青年交流的龍頭作用。

相關焦點

  •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生活在同一街區卻穿上不同軍服而進行你死我活的同鄉如果不是戰爭爆發的話,兩人很可能相識,甚至會成為非常好的朋友。而戰爭卻毀了這一切。看很多從古至今的戰爭題材電影電視的時候也會時常去想到這個問題,發動戰爭的理由有成千上萬個,但是最終的結局似乎只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時候會想,這麼多的士兵裡面,如果不是因為戰爭的話,可能會相識,做朋友,相安無事的生活在同一個國度。
  • 不要只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
    點五即是0.5,點五步也就是半步的意思,亦是電影的命題。導演Steve說:「在棒球世界,贏或輸在於半步之間,即使處於劣勢,只要不斷堅持,鼓起勇氣踏出半步,仍有機會扭轉局勢。」看完這部電影你會發現這部電影不光有棒球很「燃」很熱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在講怎麼通過棒球讓自己發現生活除了目前的窘迫還有更好的選擇,怎樣改變自己。
  • 【電影推薦】Kano(嘉農)
    小編在放假前就已經欣賞了這部長達3個小時的電影,卻還來不及給大家介紹。今天終於有機會給大家帶來2014年最後一部令我感動,看到眼淚亂飈的電影。在介紹開始之前,套用一句電影裡的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 盧廣仲復出演唱會《KANO》熱血加持
    盧廣仲與《kano》球員新浪娛樂訊 2014年3月24日臺北 盧廣仲為29日的復出演唱會,提前到練團室彩排,現場演唱最新單曲《大人中》,新歌也搶先曝光。剛退伍重新回到歌壇,再次要站上小巨蛋開唱,讓他直呼,自己很幸運,但問起演唱會中會加入跳舞橋段?盧廣仲也不改他無理頭的"盧式"風格,笑說:現在頭髮變得比較少,頭也變得更輕,應該可以跳的高一點!在場所有人聽到都差點笑翻。
  • 《KANO》: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又一史詩力作(被禁了哦)
    繼《賽德克•巴萊》後,魏德聖、馬志翔聯手打造最熱血、最純粹的棒球電影,一部描述中國臺灣被日本侵略時期嘉義農林棒球隊的傳奇故事。
  • 臺灣的嘉農 日本的KANO
    這是臺灣棒球風氣大盛的開端也是臺灣棒球最初的榮光,這一甲子園與華人間的微妙歷史因緣一直令我回味。也不忘在之前的寫作中要重重的提上一筆。   也因此當聽說臺灣要拍嘉義農林故事時就非常期待,一路追KANO披露的消息,海報,劇照,對魏德聖這塊牌子多少也比較信任,直到看到KANO的預告片前,還是對KANO非常期待。
  • 國慶檔電影神仙打架,各路大咖齊聚,觀影要如何選片?
    ,總體是體育熱血題材,其實這類題材很稀缺,導演陳可辛也善於這種真實故事改編題材,但難就難在,體育這個東西你很難拍,體育電影想要調動觀眾的積極性,故事和動作都要十分精湛,用動作刺激你的感官,用故事刺激你的內心。
  • 解讀kano模型的應用
    kano模型的起源  (本文內容,是我個人對kano模型的實際應用解讀,並非標準解讀, 還請大家不要以絕對化的視角來看待,去探索屬於自己的應用方式,是我所推薦的成長方法)。什麼是kano模型?來看一下每個層次的定義 基本需求:也是基礎性需求,理所當然的需求,也是用戶認為「必須要有」的功能。簡單的來講,如果「沒有」,用戶就會很不滿意,如果「有」,用戶也不會為此感到滿意,畢竟,此類型需求屬於「理所當然」的需求。
  • 郭臺銘:高雄不能輸,國民黨要贏,票只能集中在我身上
    6日傍晚到桃園球場觀賞Lamigo(桃猿)對統一獅,Lamigo是主場,不過奪6次總冠軍Lamigo卻驚傳16年虧損16億,急著易手,郭董證實正居中協調找買家來買,也掏腰包購買100張門票,招待永齡希望小學孩童一同看球,挺臺灣職棒運動。
  • 《相親相愛》想讓人沉下心來看的一部電影
    一、想讓人沉下心來看的一部電影,首先這部電影你很難想像,張艾嘉既是導演又是演員,但同時她又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到最後竟把一部內地片子拍的如此爐火純青。全片沒有一處梗,沒有一處對話讓人感到尷尬;你看到那裡的時候,心裡會不停的想『誒對對對!我們平時就這樣。
  • 熱血高校:被譽為傳說中的決鬥,源治VS林田惠最後到底誰贏了?
    大家好,老巴又來跟大伙兒聊《熱血高校》了,這次要來跟大家聊的話題是熱高中的一個「未解之謎」,看過《熱血高校》的都知道,linda man,也就是林田惠是這部作品裡面的戰力天花板,他是鈴蘭史上的最強,從來沒有敗績。在電影中,轉校到鈴蘭的瀧谷源治為了登上頂點向學校裡面的強者發起了挑戰,在源治面前最大的敵人有兩個,一個是萬獸之王芹澤多摩雄,還有一個就是林田惠。
  • 讓李登輝熱淚盈眶的臺灣電影《KANO》,究竟該如何評價?
    此時此刻的他們,無論輸贏都已經成為了臺灣棒球的驕傲,站在甲子園的決賽賽場上,是每一位棒球運動員的夢想。賽前,主力投手吳明捷受傷,嘉農實力大減,最終0比4戰敗,但群眾們「嘉農天下」的呼喊聲讓他們意識到,作為一支臺灣棒球隊,他們已經贏了。
  • 12條早安圖片帶字勵志語錄:要想贏,就一定不能怕輸
    6、老話說:一個圈兒,橫;兩個圈兒,擰;三個圈兒,打架不要命。你有幾個發圈兒?四個?四個圈兒是「奧迪」,將來肯定開奧迪,有錢!7、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人們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來決定。早安!
  • 寧靜坦言:我不要輸,我只想贏
    同樣的道理,在人生這個舞臺上,我們也沒有人想輸。人生短短幾十年,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說什麼也要贏啊。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需求層次論上說過,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想要向社會、向自己證明自我的價值,這是人的本性需求。贏了,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熱血高校:為什麼瀧谷源治比芹澤多摩雄弱,最後決戰卻贏了?
    在《熱血高校》當中,芹澤多摩雄最後跟瀧谷源治展開了終極決戰,在一番鏖戰之後,芹澤多摩雄倒下了,瀧谷源治終於登上了鈴蘭高校的頂點。可是關於這一戰,觀眾們的爭議卻很大,因為很多人認為芹澤多摩雄的實力要強於源治,然而最後卻輸了,這根本沒有理由。那麼咱們這次就來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源治最後能贏「比他更強」的芹澤多摩雄。
  • 相贏就贏,想輸就輸,為何淪落至此?
    讀書又不想讀,盡想著搞破壞,堯建雲在年滿16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南昌工地打工。當時堯建雲在幹了幾天的苦力之後,就想,這樣不行啊,每天靠出賣體力,才掙這麼幾個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這個時候,看到工友們在賭飯票,布票還有1、2分的錢,堯建雲懷著好奇的心態,也就參與其中,隨著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不斷分泌,堯建雲很快就不能自拔了。
  • 《熱血狂籃》:我一個人或許能贏,但我更想和你們一起贏
    無關個人、無關結果,不怕輸、不怕困難,越挫越勇,即使跌倒了也能扶著同伴的手站起來,繼續往前。總有人要贏,為什麼不能是我們一起?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都是群島中的一嶼。就像是《熱血狂籃》劇中,幾位主人公正是因為相同的籃球愛好和夢想,才會相遇在一起有了精彩的青春故事。
  • 『日語小調』勇者的浪漫~風になって~——電影《KANO》主題曲丨棒球是勇者的浪漫
    魂正,球亦會正矣!」2014年上映的電影《KANO》,是直到現在,日本人都還是會說「天下嘉農」的臺灣嘉義農林棒球隊。嘉農:打進甲子園且成績最好的臺灣球隊。會中以三勝一負的佳績獲得亞軍。男子漢要豪邁!怕輸,那就想辦法贏!
  • 臺研擬大醫院少看輕症病患 遭批:要病人自己判斷?
    臺研擬大醫院少看輕症病患 遭批:要病人自己判斷?臺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小病到大醫院看,不只變貴還可能被拒?為落實分級醫療,臺當局「衛福部」不僅研擬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要漲價,更進一步規劃限制大醫院少看輕症病患,數量要打8折,超過部分健保不給付。醫院代表氣急敗壞批評,難道要醫院門口張貼禁止輕症病人進來?
  • 如果馬夫人出徵,國民黨會輸嗎? ——2020年臺灣大選輿論戰復盤
    蔡英文的口號的完整表達應該是這樣:「2020,臺灣要贏,蔡英文就是臺灣,她勝選,臺灣就贏,她敗選,臺灣就輸了。」這是一個沒有施動者的被動語態,蔡英文巧妙地把自己化身為臺灣一份子,成為臺灣的代名詞,蔡英文塑造的現象就是「自己的子弟」。「卓越的領袖」形象塑造,訴求的是:他可以帶給臺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