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改造了重症病房,給予重症患者生命的力量,一定要跑過死神

2020-11-18 人民網

時間:2020年2月16日

地點:湖北省黃岡市

記錄者: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青島市中心醫院院感科副主任王英

引言:王英,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2019年12月剛剛競聘成為青島市中心醫院院感科副主任。在此之前,他一直是ICU的一名重症醫學專業醫師。此次到了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他是一崗雙職,既是感控醫師又是一名專業的重症醫學專業的醫師,既有外圍的感控任務,也有進入隔離病房面對面的對病人進行診治的重任。

救治危重症患者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2月16日,根據黃岡市的救治需求,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負責的7樓西病區被全面緊急改造成有18張床的ICU病房,2月17日,重症病人就將被收治進來。王英全程參加了此次改造,他的日記記錄了此次緊急改造的過程。

從黃岡臨時隔離救治區完成疑似患者分診確診任務,再到挺進大別山區域診療中心集中救治確診患者,完成救治任務,直到患者陸續康復出院。2月16日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再次吹響衝鋒號,在現有條件下緊急改造重症病房,組建重症部隊,集中優質力量發起重症患者阻擊戰。

青島市中心醫院援助湖北隊員中,有七名隊員主動請纓志願加入了重症隊伍。他們分別是醫師徐德祥、武曉和我,護士孫曉娜、邢乃姣、張學鵬、樊雷。

2月16日下午,我帶著邢乃姣、張學鵬、樊雷及其他地市醫護人員在西區病房開始了一場「搬家」行動,將這裡的原來的60張普通病床改造成18張床的ICU病房,並且開闢了醫師工作室、治療室、處置室、汙物間等。

隊員們身著厚重的防護服,整理床位,組裝儀器,搬運呼吸機、血濾機入病房,這些平常看似簡單的工作,就是小夥子們也累得氣喘籲籲,更何況還有很多女同志。

邢乃嬌就在自己的工作記錄中寫道:身著防護服照顧病人的同時,搬床、整理房間、鋪床、組裝整理儀器、插電、接氧氣、清潔、消毒……我們4人整整搬運了6小時,第一次那麼想念新鮮空氣。

明天這裡將為重症病人進行更高級的生命支持和呼吸支持,包括機械通氣、CRRT、血流動力學監測及ECMO等醫療技術,與死神賽跑,盡全力挽救更多的重症患者,我們醫院其他五名護理人員(曲夢媛、孫曉、王璐、辛兆紅、王東海)將在西區繼續完成普通組患者的護理工作。(整理:孫林) 

【專題聚焦】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責編:公雪、胡洪林)

相關焦點

  • 53天,救治77位重症患者!
    「今天要和江蘇醫療隊說再見了,雖然我還不能出院,但是我真心地感謝你們,因為疫情你們義無反顧來到這裡救治我們,是你們精湛的醫術一次次把我們從鬼門關裡拉回來,等我出院一定要當面去謝謝你們!」患者劉先生也懇切地說道。  對於今天病區「清零」,醫療隊員們也有諸多激動和不舍。最後一次進入病區,江蘇醫療隊的5位醫生、14位護理人員都不約而同地在防護服上寫上了「完美收官」四個字。
  • 4名醫護人員講述——堅守在重症病房的日日夜夜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重症病房是火力最密集的主陣地。重症病房收治的患者都是病情最嚴重的,也是最難治療的,生與死的搏鬥每天都在上演。這裡的醫護人員也最辛苦,但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險,用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
  • 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康凱:每天高強度工作 握著患者手安慰
    龍頭新聞訊 (記者霍營) 五四青年節這一天,正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奮戰的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康凱收到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和證書。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康凱說,這不僅是一份肯定和獎勵,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 市一醫直擊重症醫學科:與死神賽跑 讓生命重啟
    經過後續治療,老陳戰勝了「死神」。 CRRT,就是所謂的「人工腎」,針對腎功能衰竭的患者,CRRT治療可以替代患者腎臟運作,24小時淨化患者血液。 「科室聚集了醫院裡最精銳的生命支持設備。」
  • 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 要把從「患者」身上學到的寶貴...
    這裡是青島市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每天都在和死神殊死搏鬥,可以稱呼他們為「救命超人」。當年年輕的曲彥醫生經領導推薦做綜合ICU的負責人,到如今成了重症醫學科的「掌門人」,26年來,沒有一刻放鬆過,始終追求著「沒有遺憾的治療」,踐行著自己當年作為醫學生發過的誓言「性命所系,生死相託」。26年來,她從死神手中搶下的人不計其數。在她的帶領下,這支青島市最早成立的ICU隊伍將患者生存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率逐年提高。
  • 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看「王炸」天團...
    目前湖北全省仍在院治療有6016例,其中重症1657例、危重症441例,多數危重症患者合併基礎疾病,救治難度較大。攻堅階段,重症救治面臨哪些新的難題?重症、危重症救治如何爭分奪秒和死神搶時間?他告訴記者,3月19日,正是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點醫院集中、重症救治策略調整的第一天。童朝暉:剛好今天是第一天策略調整。前一陣定點醫院很多,現在醫療隊撤了以後戰線開始回收,定了7家定點醫院,我們就按照定點醫院分工。要一起到病房去查房,然後病例討論,包括死亡病例討論,就是一塊工作。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重症危重症的救治,按照中央的要求降低病亡率。
  • 重醫附屬永川醫院王念:重症患者的希望之光
    同為醫生的妻子也非常理解他的決定,只對他簡單說了句「自己多保重,我們等你平安回來」。回到醫院,王念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王念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他說希望沒有新增病例出現,同時要儘快完成手裡的論文。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救治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然而緊急轉運小組抵達16病區才發現,患者情況非常不樂觀:儘管已經給予面罩吸氧,但氧合依然不能維持,氧飽和度下降至40%至50%,患者隨時有心跳驟停的可能。緊急轉運小組當機立斷,在16病區行快速順序誘導插管,待患者病情穩定後再轉入23病區。
  • 戰重症|兩支援鄂醫療隊在重症病區經歷的「生與死」
    福建省立醫院和江蘇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2月份即抵達武漢抗疫一線,在戰鬥最激烈的戰場上,主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與死神短兵相接。一個多月來,他們經歷了治療條件逐步改善,治癒率越來越高,也為那些逝去的生命深感惋惜。3月15日,福建省立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堅守了32天後,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Z12重症病區關閉。
  • 協和醫療隊 | 重症病房裡的為愛堅守
    每一位轉危為安的患者,每一個爭取而來的生的希望,都離不開協和人精湛的醫療技術、緊密的團隊配合,更離不開協和人「待病人如親人」的醫者仁心。心中有愛,所以懂得。在協和醫療隊負責的重症監護病房裡,住著許多危重症患者。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持續藥物鎮靜,無法與人進行語言交流。
  • 廣東援鄂醫療隊 | 醫護人員自述:在湖北重症病房裡的戰鬥
    在武漢和荊州,一大批廣東醫護人員工作在重症病房裡,他們離危險最近,卻義無反顧衝在最前面。一篇篇從重症病房裡發出的「醫線日誌」,記錄著對患者的關愛、對親人的思念、對勝利的信心,傳遞出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溫暖力量。
  • 以歌為禮 以畫為賀 安徽醫療隊員為重症病房患者過生日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3月6日,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6重症病區裡傳出了歡快的生日歌。原來,這一天是重症病房裡的患者王叔48歲的生日,還在接受治療的他萬萬沒有想到,醫護人員會在百忙之中,為他過了一個特別的生日。
  • 戰重症|與死神搶人的「氣切小分隊」:戴4層手套精準操刀
    「65,80,97」,床邊監護儀上的動脈血氧飽和度迅速飆升,患者生命體徵重回穩定。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醫生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做氣管切開手術時的場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氣切小分隊」正在為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手術   來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2月28日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獲悉,28日下午,在與死神的
  • 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好消息護士」 播報治癒人數為患者「打氣」
    武漢重症病房裡的「好消息護士」 播報治癒人數為患者「打氣」 2020-02-13 22:14:10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七樓重症病房,陝西援武漢醫療隊隊員、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護士長劉勝妮像往常一樣走進病房,挨個給患者「打氣」。  2月2日晚,劉勝妮隨醫療隊抵達湖北武漢,醫療隊按照上級安排,正式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七樓。經過紮實、嚴謹地培訓與考核,剪短頭髮的劉勝妮開始進入病房接管新冠肺炎患者。  「藥物針對疾病治療,但患者心理狀態的好壞也將影響治療依從性及疾病的轉歸。
  • 重症ICU紀實丨戰時聯合醫院 吹響生命集結號
    重症ICU紀實丨戰時聯合醫院 吹響生命集結號 原標題: 在武漢市10多家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點醫院,集中了90多支國家和省市級的高水平醫療團隊,他們和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並肩作戰,努力將重症患者的治癒率從15%提升到超過了
  • 「從沒想過會在這救治病人」地下停車場改新冠重症病房後,美國醫生...
    從秋季開始,內華達州住院病例急速上升,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接近滿員,這家醫院只好將地下停車場的兩層臨時改造成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房。在重症患者被轉移到這裡之前,雅各布·基伯曼用手機記錄下了他頭戴面罩穿著防護服在這裡的工作照,發布在了社交媒體上。
  • 搶救重症病人:36個患者走了17個,給病人插管的醫護被叫「敢死隊」
    國家衛健委重症巡查組的專家分成12個組,搭配武漢本地專家,每天從各家定點醫院的ICU病房「撈人」:對輕症病人進行評估,篩查出重症病人,將其轉至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的定點醫院。 楊芳的生命掌握在一根軟管能否順利插入喉嚨。
  • 代言人故事|「重症拼命三郎」夏加偉: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掌上春城訊在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新冠肺炎重症病例ICU病區主任夏加偉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重症拼命三郎」。親自進到隔離病房,為每一位重症病患詢問病史、查體、心理疏導、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疫情發生後,夏加偉第一時間寫下了請戰書,並成為第一批進入確診隔離及重症病房的醫務人員。2月中旬的一天,凌晨2點,一位71歲武漢籍患者因連日腹瀉住進留觀病房。「這位患者在酒店隔離期間開始出現咳嗽、咳痰、拉肚子等情況,沒過幾天,病情發展的很嚴重,到醫院時已出現呼吸急促的情況。」
  • DIY尿壺、吊牌、約束帶……小「發明」改善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目前,該尿壺在整個病房都已經推廣應用,小小的手工製作,可以很好地使我們的治療理念得到落實,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其實,這更得益於我們沿用的湘雅醫院醫護聯合查房制度。在重症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醫療方案的制訂依據和方案執行是否得到保障,重症護理的管理要點是否明確清晰,醫生和護士是否做到無障礙的溝通和交班,是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的根基。」張麗娜表示。
  • 「新華網獨家連線」「重症八仙」管向東再赴黑龍江 當地重症救治...
    據了解,此次來到綏化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就包括管向東以及同樣是「重症八仙」之一的邱海波教授,還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楊毅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於凱江、趙鳴燕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等多位臨床救治方面的專家,還有感控和流調方面的專家。「重症救治組工作任務是大幅度減少輕型、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和危重型轉化的比例,全力以赴搶救危重型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