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天,救治77位重症患者!

2020-12-22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3月25日下午1點40分,隨著一位患者康復出院,及8位患者平安轉運至醫院緩衝病房,由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120名醫護人員接管的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今日「清零」。

  愛是一家人,共守一座城

  「轉出的八位患者核酸檢測均已為陰性,但因為有的患者還有低氧血症、咳嗽、呼吸不暢等症狀,因此需要繼續治療。」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重症醫學科周靜主任醫師告訴記者。

  今日出院的患者李阿姨臨別前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今天出院特別高興,是江蘇醫療隊救了我的命,感謝你們的精心照顧。這些天我肩周炎犯了,可是醫院沒有特效藥,是你們把自己的艾灸貼送給我為我治療!感謝你們,江蘇的親人們!」

  「今天要和江蘇醫療隊說再見了,雖然我還不能出院,但是我真心地感謝你們,因為疫情你們義無反顧來到這裡救治我們,是你們精湛的醫術一次次把我們從鬼門關裡拉回來,等我出院一定要當面去謝謝你們!」患者劉先生也懇切地說道。

  對於今天病區「清零」,醫療隊員們也有諸多激動和不舍。最後一次進入病區,江蘇醫療隊的5位醫生、14位護理人員都不約而同地在防護服上寫上了「完美收官」四個字。將患者全部轉運結束後,醫療隊員們又來到病區「愛是一家人,共守一座城」的紀念牆前合影留念。大家紛紛表示「這是我們戰鬥過的地方,也是我們銘記一生的地方」。

  作為一支以重症醫學為主的專業醫療隊伍,第三批江蘇省援湖北醫療隊自2月2日來到武漢,全體隊員團結協作,堅守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從早期參加重症監護病房救援到整建制接管50張床位的重症病房,醫療隊充分發揮出過硬的專業技術本領,爭分奪秒挽救患者生命,並實施精細化的優質護理,53天來,成功救治了77位重症患者,病區管理也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既定目標。

  用江蘇力量和經驗啃下「硬骨頭」

  3月22日上午,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來到同濟中法新城院區指導調研,詳細詢問了住院患者的治療情況,並聽取了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內鏡中心主管護師陳倩關於患者呼吸康復管理、氣道護理等救治內容的匯報,對江蘇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統一安排,3月26日起,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將轉戰武漢市肺科醫院開始新的戰鬥,參與該院一個有20張床位的重症監護病房的救治工作。據了解該病房患者全部為危重患者,且多有心腦疾病等基礎疾病,目前使用ECMO救治的患者有4位,使用呼吸機的危重患者約佔病房人數的80%以上。

  作為醫療組組長的周靜也表示,今天病區實現清零後,全體隊員也將原地休整,調整狀態。「這個調整包括大家的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雖然我們圓滿完成了同濟中法新城院區的救治工作,但是我們知道,接下來的救援工作將是難度更大的一次挑戰。這也正是最需要發揮我們重症醫學專業特長的時候,作為一支以重症專業為特色的江蘇救援隊,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和武漢同仁們一起攜手努力,用我們的專業力量和救治經驗,守護好患者最後的生命線,盡心盡力救治好這些危重患者!」

  交匯點記者 仲崇山 通訊員 吳倪娜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DIY尿壺、吊牌、約束帶……小「發明」改善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紅網時刻2月20日訊(記者 劉丹 陳亞男 通訊員 張磊 曹嵐 張麗娜)自製礦泉水瓶尿壺、營養吊牌、「襪套」約束帶……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變身「發明家」,把醫護聯合查房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因地制宜」的小手工製作來解決,從細節入手注重每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使得治療理念得到落實,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努力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堅決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 「新華網獨家連線」「重症八仙」管向東再赴黑龍江 當地重症救治...
    新華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李由 陳杰)14日,國家衛健委派出專家組奔赴黑龍江綏化,國家重症救治組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被人們稱為「重症八仙」之一的管向東就在其中。專家組將如何開展工作?重症患者救治情況如何?14日晚間,新華網記者與他進行了獨家連線。
  • 泰安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依照流程救治重症患者
    急診科是醫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診病人入院治療的必經之路。正是由於急診科的這種性質,所以在接診時有獨特的一套流程。車禍傷者進急診,值班醫師迅速接診救治 「人在那裡躺著,不管誰的責任,是你們撞成這樣的吧?你得出錢看病吧?」
  • 新闢「空中120」應急點 十院聯手上大成功救治重症患者
    7月17日14時34分,歷經近1小時飛行,跨越297公裡,一架從浙江東陽起飛,載著77歲重度顱腦外傷患者的直升機,平穩降落在上海大學延長路校區的人工草皮足球場。5分鐘後,患者就被送進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重症監護室。這一病例開創了該項醫療業務新紀元,也是醫校合作首度在市區開闢空中醫療應急起降點,為救治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
  • 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看「王炸」天團...
    根據今日最新疫情通報,武漢已連續2天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為零。在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醫療救治任務仍然繁重。目前湖北全省仍在院治療有6016例,其中重症1657例、危重症441例,多數危重症患者合併基礎疾病,救治難度較大。攻堅階段,重症救治面臨哪些新的難題?重症、危重症救治如何爭分奪秒和死神搶時間?
  • 「再見,希望再也不見」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舉行「告別...
    3月26日清晨,群力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一個簡短又樸素的「告別」儀式在這裡舉行。2月12日,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成立。在哈醫大一院醫療團隊的基礎上,哈醫大二院、哈醫大腫瘤醫院、哈醫大四院與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地12家醫院的114名醫護人員先後抵達救治中心,陸續收治了61名患者。43天來,他們日夜奮戰,與時間賽跑,與病魔鬥爭,不斷上演著一場場生死時速的營救瞬間。3月2日,救治中心首名患者治癒出院。3月18日,ICU內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 「重症八仙」之一鄭瑞強:晚上做夢都是病人還能怎樣救治
    「對重症患者進行救治,意味著每天都要跟死神搏鬥,有時真的會有一種無力感,經常會想我盡了這麼大的努力,想了這麼多辦法,為什麼還不能將病人救起來。」被稱為「重症八仙」之一、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瑞強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 DIY尿壺、吊牌, 醫護人員化身「發明家」,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
    三湘都市報2月19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王潔)自製礦泉水瓶尿壺、營養吊牌、「襪套」約束帶……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化身「發明家」,把醫護聯合查房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因地制宜」的小手工製作來解決,從細節入手注重每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努力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我市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22日上午,來自資興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黃某經過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治癒出院。該院收治的另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也於當天轉為普通病例。這標誌著我市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我市確診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還有8例在院治療,無重症患者。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集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過半已痊癒出院
    手起刀落,手術順利完成,患者病情有了轉機。這樣的高難度氣切,連續數天,張迪與他帶領的團隊做了4臺。為每位患者的救治拼盡全力。當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來,作為深圳市收治確診患者的唯一定點醫院、國家傳染性疾病臨床醫學中心,市三醫院成為了晝夜不眠的戰疫「主戰場」。最緊張的時期,這裡最多收治了400餘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逾90位重症、危重症患者。
  • 三問石家莊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三問石家莊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新華社記者孫鐵翔、鞏志宏、戴小河↑1月14日,在河北省胸科醫院,醫生為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獻上花束。1月13日0時至24時,石家莊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75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自4日起全市已連續11天新增確診病例呈兩位數增長;14日,石家莊市12例病患出院,這也是本輪河北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批患者治癒出院。
  • 重症孕產婦、88歲老人、3個月嬰兒……遼寧大連這樣救治
    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出院5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出院3例,至此,大連市累計12個確診病例和9個無症狀感染者共計21個患者出院。1月7日下午,大連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大連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榮利對三個重點案例進行通報。在此次收治的82例患者中,比較典型的有3位:其中一例是重症孕產婦,還有一位88歲老人和一名3個月的嬰兒。
  • 金銀潭醫院ICU醫療組長房明浩:重症救治就像「走鋼絲
    金銀潭醫院南七樓的ICU重症監護室,收治的是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直到3月1日輪休,「救火隊長」房明浩已經在此堅守40餘天。 房明浩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和重症醫學科副主任,1月21日,也就是鍾南山院士證實「新冠肺炎有人傳人現象」的第二天,他趕赴金銀潭醫院支援。
  • ——三問石家莊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三問石家莊市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新華社記者孫鐵翔、鞏志宏、戴小河1月13日0時至24時,石家莊市新增本地確診病例75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自4日起全市已連續11天新增確診病例呈兩位數增長;14日,石家莊市12例病患出院,這也是本輪河北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批患者治癒出院。醫療救治是防疫抗疫焦點話題,當前收治情況如何?如何更有效救治?救治力量是否夠用?
  • 「重症八仙」,五位已抵石家莊!
    對於新冠肺炎病人的治療,石家莊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生池介紹,總的治療原則是:早期心理幹預;加強生命體徵的監測;鼓勵患者適量運動;加強營養;加強氧療的管理;加強病人每天出入量的管理;加強中醫中藥治療。王生池表示,曾經參與武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的「重症八仙」現在已經有5位來到石家莊,開始指導參與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救治。
  • 我們改造了重症病房,給予重症患者生命的力量,一定要跑過死神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ICU的一名重症醫學專業醫師。此次到了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他是一崗雙職,既是感控醫師又是一名專業的重症醫學專業的醫師,既有外圍的感控任務,也有進入隔離病房面對面的對病人進行診治的重任。 救治危重症患者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 深夜出擊、ECMO保駕,安徽溺水昏迷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重症轉運分隊出動,深夜跨省速救「我們醫院有一位49歲患者溺水後出現意識喪失,情況十分危急,能否前來會診?」6月23日晚上8點多,皖北某醫院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發出會診請求,醫院迅速安排由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博士、李曉青護士長、吳昌德醫生等4人組成的重症轉運分隊深夜趕往皖北。
  • 重症救治有哪些經驗?
    【來源:央視新聞1+1】白巖松:近十天重症病例數不斷減少隨著住院患者增多,重症比例一直在高位運行。但過去兩天有好消息,前天和昨天重症減少超過300例,其中不幸去世的佔比很低,更多轉成了輕症,這當然是好消息。但在重症裡多大的比例是危重症?
  • 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籤署同意書 將捐獻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
    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籤署同意書將捐獻血漿用於重症患者治療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2月21日訊 (記者 孫國棟) 2月21日,煙臺市首批萊州首例治癒出院患者來到萊州市人民醫院,籤署《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償捐獻血漿知情同意書》,並向萊州市人民醫院贈送錦旗
  • 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康凱:每天高強度工作 握著患者手安慰
    龍頭新聞訊 (記者霍營) 五四青年節這一天,正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奮戰的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康凱收到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和證書。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康凱說,這不僅是一份肯定和獎勵,更是一種激勵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