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

2021-02-08 doremi微號
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

導演: 周兵
編劇: 胡驍
主演: 楊新 / 耿寶昌
類型: 紀錄片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首播: 2009-01-12(中國大陸)
集數: 12
單集片長: 45分鐘

豆瓣評分:8.8

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臺北故宮》追溯了文物遷台歷史和臺北故宮現狀,並對書法、繪畫、青銅、瓷器、珍玩等臺北故宮館藏國寶一一進行介紹。從2006年起,《臺北故宮》攝製組兩年中四次赴臺採訪,採訪對象達60多人,非常難得採訪到了當年親歷文物遷臺的三位老人:高仁俊、索予明和昌彼得,從中獲得了大量文物遷臺過程的細節。因為種種原因,《臺北故宮》劇組最終沒能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拍攝,但這並沒影響這部片子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點擊下方視頻,觀看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

紀錄片《臺北故宮》01

《臺北故宮》02 北溝煙雨

《臺北故宮》03 青銅記憶


《臺北故宮》04 釉彩千年

《臺北故宮》05 瓷中繁花

《臺北故宮》06 玉潤華光

《臺北故宮》07 巧奪天工 


-

-

-

-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                  讚賞

    

-

=====================================================================================================================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故宮書畫》,視覺盛宴!
    > 前 言 央視紀錄片《故宮》在紀錄片新技術上的應用也是前無古人的。 經過兩年艱苦的拍攝,大型紀錄片《故宮》於2005年10月中旬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 故宮書畫 簡介:這是紀錄片《故宮》的第七集。故宮,曾經存放過中國歷史上最精緻的心靈的證明。
  • 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簡直美翻了!
    說起這幾年央視紀錄片可謂是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除此之外,紀錄片的海報設計和文案也是讓人驚豔無比。
  • 紀錄片《臺北故宮》第二集:北溝煙雨
    《臺北故宮》追溯了文物遷台歷史和臺北故宮現狀,並對書法、繪畫、青銅、瓷器、珍玩等臺北故宮館藏國寶一一進行介紹。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在故宮修文物》,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第一次系統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海報的設計以6張國寶級文物為背景,縮小的文物修復師身影鑲嵌在文物殘損處,寓意「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 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央視開播
    但親歷這片土地依然令人覺得祖先的血脈仍在流淌一部滄桑寫就的過臺灣歷史猶在昨天       12月8日,記者從馬尾區委宣傳部獲悉,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於12月4日19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正式開播,海峽衛視當日22:28同步播出,《過臺灣》將連續14天與全國觀眾見面。
  • 央視大型故宮紀錄片《故宮100》,全四季100集免費領取
    《故宮100》是2005年攝製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之後,
  • 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 品味天津近代百年歷史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2014年10月6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後受到廣大觀眾
  • 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1-10集【匯總篇】
    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一集《資本無眠》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二集《牆在哪裡》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華爾街》第三集《兩條道路》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四集《鍍金時代》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五集《矽谷方程》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六集《投資之道》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第七集《 陽光交易》央視十集大型紀錄片
  • 20部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合集
    如果說觀看紀錄片是一場舒適又震撼、有趣又鄭重的文化旅程,那麼海報就是開啟旅程的門票。近兩年,央視紀錄片爆款頻出,甚至很多的海報設計都很有意思。
  • 央視紀錄片十大排行榜 盤點央視經典的10部紀錄片
    1、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大型電視紀錄片,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向電視觀眾展示中國的魅力。本片包括六集,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誌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里海岸線。
  • 第一集 綠洲和弦:央視大型紀錄片《走進和田》
    這塊場記板見證了10月18日四集紀錄片《走進和田》開機儀式的盛大場面。而作為這部紀錄片的主創,電視與新聞學院教師趙淑萍也同樣見證了它的誕生和成長。  結緣和田,蓄勢待發紀錄片《走進和田》是由北京市援建新疆和田指揮部、和田地委、行署、和田電視臺以及中國傳媒大學聯合立項,共同策劃的。該項目從六月起開始論證,經過市場遴選,最終選中了我校電視與新聞學院提出的創作方案。
  • 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今日開播,鎖定海峽衛視,觀臺灣四百年歷史風雲!
    接下來,海小峽今天誠心推薦的一部電視巨製隆重登場 ,由它用影像來「續說」明朝末期至1945年臺灣光復這四百年間的臺灣滄桑歷史……這就是——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祖先的血脈仍在流淌一部滄桑寫就的過臺灣歷史猶在昨天短短30秒的一段《過臺灣》預告片花以「親歷」、「變遷」、「血脈」、「歷史」等關鍵詞彙點明了這部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創作的幾大脈絡
  • 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原標題: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
  • 央視大型紀錄片《貨幣》(視頻1-10合集)
    央視大型紀錄片《貨幣》(第一集:有價星球)央視大型紀錄片《貨幣》(第二集:從哪裡來)央視大型紀錄片
  •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八集全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通過生動展示漢字產生、演變、發展的過程及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 20檔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美出新高度!
    文章來源:廣告也瘋狂近兩年,央視紀錄片爆款頻出,甚至很多的海報設計都很有意思。
  • 推薦|7部不錯的世界歷史和博物紀錄片
    總共分為3集,分別講述了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古代埃及、古代希臘以及日本的藏品。所以如果你是想了解館藏的中國文物,這部片子大概不合適。大英博物館建館於1753年,至今藏品約800萬件。其中99%都不為人知地存在收藏庫中,展示於眾的只有1%。而這部紀錄片主要關注的就是但還未公開的珍貴文物。NHK的紀錄片,配樂、解說和特效還是不錯的。
  • 紀錄片《臺北故宮》第一集:國寶遷臺
    從2006年起,《臺北故宮》攝製組兩年中四次赴臺採訪,採訪對象達60多人,非常難得採訪到了當年親歷文物遷臺的三位老人:高仁俊、索予明和昌彼得,從中獲得了大量文物遷臺過程的細節。因為種種原因,《臺北故宮》劇組最終沒能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拍攝,但這並沒影響這部片子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 紀錄片《故宮100》合集(共100集)
    《故宮100》是由徐歡擔任總導演的100集歷史紀錄片。是繼2005年的12集紀錄片《故宮》之後,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中央電視臺第二次以故宮為主題合作打造的影像作品。該片分為《天工之城》《大國大朝》《被忽視的生命》《神界與凡間》4輯,用每集6分鐘的時長,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透過「看得見」的空間,將「看不見」的紫禁城建築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加以演繹,為故宮創建一座超越時空的影像博物館。2011年12月29日,《故宮100》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了首映式。2012年1月1日,《故宮100》正式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 央視《中國通史》百集大型系列紀錄片拍攝鹹陽西漢三千兵馬俑
    軍陣拍攝現場2014年6月3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攝製組,在鹹陽博物館拍攝楊家灣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影視資料,為《中國通史》系列紀錄片之《文景之治》、《清議與黨錮》錄製素材。《中國通史》是由央視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中國社會科學院監製,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組織撰稿並邀請國內多家重點大學、專業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參與創作的百集大型紀錄片,共100集,每集45分鐘。將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中華文明起源到辛亥革命時期的浩瀚歷史圖景,系統全面的講述中華文明史。據了解,《中國通史》從2012年2月起開拍,目前還在緊張的拍攝中,預計用3年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