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一則「提醒」稱:「冠狀病毒在到達肺部之前,還在喉嚨裡停留四天。此時患者會開始咳嗽並出現喉嚨疼痛。如果他喝很多水,用溫水,鹽或醋漱口,就能消滅病毒……」網傳圖片還強調,傳播這個信息,可以拯救一個人。
網傳圖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求證發現,該「提醒」不靠譜;此謠言或是「保持喉嚨黏膜溼潤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病毒」謠言的升級版。
此前,網上就熱傳「15分鐘喝水一次可預防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簡易防病毒法」。據稱,喝水把病毒衝進胃裡,並通過胃酸來殺死病毒。上海闢謠平臺查證發現,人體的免疫系統比較複雜,病毒感染的過程也很複雜。簡單來說,病毒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內,通過繁殖排出上皮細胞,在周圍進行擴散並感染附近細胞,使呼吸道黏膜細胞受損,產生炎症反應。病毒感染與喉嚨乾燥無關,喝水能抗病毒至今也沒有文獻證明。此外,「丁香醫生」發布的闢謠報告表示,多喝水無法阻止病毒進入呼吸道,胃酸也不能殺死全部病毒。
然而,舊謠如今又新傳。「冠狀病毒會在咽喉滯留4天」成了喝水消滅病毒新的理由。
呼吸科專家告訴記者,網傳「提醒」有兩處錯誤,很不靠譜。首先,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進入人體,主要侵害的部位是肺部。但目前為止,並沒有研究證據表明,病毒會在咽喉部位停留4日,才進入肺部;其次,鹽水、醋和清水對病毒本身並沒有殺滅作用,目前對冠狀病毒有效的消毒方式有醫用75%酒精、紫外線以及含氯消毒劑等。但是這些消毒劑屬體外消毒用品,其消毒機制與體內消毒並不相同,不可混為一談。
事實上,「喉嚨疼痛」也未必是感染新冠病毒特有的症狀。記者搜索發現,中國政府網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明確發熱患者居家隔離的篩查建議。建議中稱「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均可導致發熱,但症狀各有不同。如普通感冒通常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咽喉不適等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而全身症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短暫發熱。流感多為高熱,全身症狀較重,伴畏寒、頭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乾咳、胸痛、噁心、食欲不振等表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
當然,多喝水也未必是壞事。申城即將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春季易發過敏,多飲水有助於保持咽喉部溼潤、緩解不適感,減少過敏原對局部的刺激。
完
文章來源:上海網絡闢謠
總策劃:張鳳玲
統籌:南天松
原標題:《新冠狀病毒會在咽喉滯留4天?要喝鹽水和醋來消毒?舊謠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