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已習慣用支付寶買菜。
菜品重量和需支付的金額能顯示在數字屏上,還能在屏幕上生成二維碼,市民用支付寶掃碼支付或使用市民卡閃付功能,就能在幾秒內完成支付。
狀元農貿市場熟食區域和蔬菜區域超過70個攤位都已支持「點對點」支付寶支付。
昨日,支付寶官方正式宣布中國首個「智慧菜場」正式亮相溫州狀元農貿市場的消息,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刷屏。
全場覆蓋免費的wifi、37個高清攝像頭,即將全面啟用的智能電子秤和支付寶掃碼支付……全新改造後的龍灣狀元農貿市場,智慧和時尚程度讓人驚嘆,被網友評為「中國最牛菜場」。據悉,未來買菜還能領到補貼和折扣。
刷屏:市民點讚「中國最牛菜場」
對於狀元農貿市場的「高大上」,很多市民已不陌生。受狀元農貿市場啟發,今年5月阿里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宣布,旗下支付寶由溫州開始,正式在全國啟動「智慧菜場計劃」,設立總額為500萬元的創新基金,為全國100家農貿市場提供創新支持。
如今的狀元農貿市場,不僅全場覆蓋免費的公共WIFI,還有37個與公安系統聯網的高清電子監控系統攝像頭,包括市場熟食區域和蔬菜區域超過70個攤位都已支持「點對點」支付寶支付。
「第一次被好多人點讚,居然是因為一家菜場。」市民陳先生是狀元農貿市場的常客,昨天他將掛滿藍色橫幅,市民用支付寶買菜的照片傳到朋友圈,便吸引了很多朋友的點讚和轉發。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留言,期待自己所在城市的菜場也能接入支付寶。
「看到隔壁幾家都用了,想想自己也不能落伍,沒想到真方便。」熟食店店主何阿姨一開始拒絕使用支付寶,但現在不但會用支付寶收錢,還會用支付寶去便利店買東西,也推薦給了身邊的姐妹們。
網友對狀元農貿市場也是好評如潮:「這樣就沒有假錢了」、「絕對是中國最牛菜場,引領全國了」!
升級:從「點對點」轉帳到掃碼閃付
「智能秤啟用後,連輸入金額的步驟也省了,掃一下二維碼就行,跟現在去便利店消費一樣。」溫州龍灣區市監局市場服務中心主任王鋒透露,為了更便民,市場對接支付寶技術部門,已經自主研製成功一款智能電子秤,類似一款電腦終端。購買的菜品在稱重後,重量和需要支付的總金額不單能顯示在數字屏上,還能在屏幕上自動生成二維碼,市民用支付寶掃一掃,或是使用市民卡的閃付功能,都能在幾秒鐘內完成支付。
據支付寶技術部門工作人員介紹,狀元農貿市場現在使用的支付寶支付方式,還是點對點的轉帳功能,雖然解決了找零和衛生等問題,但仍需經營戶口述金額,以及消費者手動輸入。在啟用智能電子秤進行升級後,才能真正實現行動支付,「唯一不同的是,便利店是反向掃碼,狀元農貿是正向掃碼,但原理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支付寶後臺自動扣款」。
「前期支付寶贊助的5萬元,將全部返還給經營戶。」王鋒表示,智能秤將打通信息和數據,提升支付體驗和效率,更便民。通過統一的支付寶後臺支付,還可實現一些優惠舉措,吸引更多攤主和消費者使用。
支付寶方面也表示,在智能秤投用後,將會跟進補貼,未來市民在「智慧菜場」買菜就能像去便利店和打車一樣,領到補貼和折扣。
難點:大部分經營戶仍是「現金為王」
「菜市場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但要真正接入支付寶支付其實並不容易。」支付寶智慧菜場項目負責人表示,要建成「智慧菜場」並不是投5萬元就夠,涉及基礎硬體、人員培訓、軟體維護等許多方面。因此雖然計劃一啟動,全國各地報名的農貿市場很多,但經過了解和考察,真正「合格」的並不多。選擇龍灣狀元農貿市場作為全國首家,主要是有感於其自發的創新思維,以及相對成熟的硬體條件。
記者從支付寶方了解到,目前除了領先全國的狀元農貿市場以外,溫州市僅一家新城農貿市場報名參加計劃,全國有近50家農貿市場報名。
在市區多家農貿市場走訪時,記者注意到有不少年輕攤主將自己的支付寶二維碼列印出來,方便客人付款,但絕大多數經營戶還是對支付寶等行動支付手段知之甚少。市區大南門虞師裡農貿市場的80後小俞接手家裡的蔬菜攤有一年多了,但當他不在時,特別張貼的支付寶二維碼還是形同虛設,「我媽不會用,他們長輩還是習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儘管消費者熱情很高,市場也願意支持,但經營戶不認可的情況也曾出現在狀元農貿市場。「買菜的人年輕化了,但賣菜的更多的是中老年人。」王鋒告訴記者,許多經營戶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更不用說支付寶。市區新城農貿市場市場部經理葉敏表示,除了經營戶的配合,硬體鋪設則需要市場主管方的資金投入,像公共wifi等必不可少,新城農貿市場也是做好了硬體才有底氣申請加入「智慧菜場」計劃。
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菜場作為一個傳統的以現金交易為主的場所,接受行動支付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但作為趨勢,手機錢包全面融入「馬大嫂」們的生活是遲早的事。未來,像狀元農貿市場一樣的「智慧菜場」會越來越多,菜場也將是繼超市、便利店、醫院、餐飲、打車等線下行業外,支付寶開拓的又一全新支付場景。